-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9)子亭镇:又称紫亭镇。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子亭镇盖在党河上游,距西千佛洞稍西党河转向处之峡口,最多亦不过百余里。敦煌吕少卿先生谓李焉所筑之子亭城即今之党城,按之地望,或者近是。”
(10)甘州甘峻府:《新唐书·地理志》不载,《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甘州张掖县有“甘峻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府当因山得名。
(11)《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北庭大都护府统有瀚海军,《旧唐书·地理志》:“瀚海军,在北庭城内,管兵万二千人,马四千二百匹。”
(12)雍归镇:史书不见记载,向达《记敦煌石室所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雍归镇,隶瓜州,……疑即榆林窟南七十里之石包城。”
(13)源汧府:《新唐书·地理志》陇州:“有府四:曰大堆、龙盘、开川、临汧。”无源汧府。
(14)《旧唐书·地理志》:“豆卢军,在沙州城内……”神龙元年置。
(15)《新唐书·地理志》原州平凉郡:“有府二,曰彭阳,安善。”
(16)《新唐书·地理志》秦州六府中有成纪府。
(17)庭州咸泉镇:《新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后庭县:“有蒲类、郝遮、醎泉三镇。”
(18)甘州三水镇:诸志不载。
(19)刑,邢之误。《旧唐书·地理志》邢州统有平乡县。
(20)《新唐书·地理志》凤翔府十三府中有邵吉府。
(21)《新唐书·地理志》风翔府十三府中有望苑府,当即望云府。
(22)《旧唐书·地理志》秦州统有清水县。
(23)岸头府,史书不载。
(24)《新唐书·地理志》凉州六府中有丽水府。
(25)《旧唐书·地理志》:“墨离军,在瓜州西北千里,……”。
(26)赵充国,西汉人,《汉书》卷六十九有传。
(27)甘延寿,西汉人,《汉书》卷七十有传。
(28)文州平府,疑平前有缺字。史书不载。
(29)P.4660号《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汇集》中有《金光明寺故索法律邈真赞》:“钜鹿律公,贵门子也。丹之远泒,亲怩则百(北)徒无踈(极)、抚徙敦煌,宗盟则一族无异。”又《前沙州释门[索]法律义辩和尚邈真赞》:“轩皇之泒,龙堆鼎族,晋代英贤,魏朝樟木,宗祊连踵,聪支胤玉……一郡人师,五凉钦服。”S.530号《钜鹿索法律和尚义辩墓志》:“……和尚俗姓索,法号义辩,其先商王帝甲之后,封子丹于京索间,因而氏焉。远祖前汉太中大夫抚直谏飞龙,毁犯逆□之势,赵周下狱,抚恐被诛。以元鼎六年厶月[从]钜鹿南和徙居于流沙,子孙因家焉,遂为敦煌人也。”P.3718号《索公邈真赞》:“钜鹿索公,贵门子也,丹墀远流亲怩,则百(北)徒无极,徙敦煌宗盟则一族。”P.3268号《孟授中界先祖庄西方□兰若功德记》:“……粤有施主节度押衙钜鹿郡索公,……其先著姓,商王帝甲之后,封子丹于京索。”
(30)代,“戊”之误。东汉置戊己校尉,治高昌城。《元和郡县图志》 卷四十西州:“本汉车师国之高昌壁也,后汉和帝永元三年,班超定西域,以超为都护,复置戊己校尉,理车师前部高昌壁。”
(31)《续汉书·郡国志》京兆尹统有杜陵县.
(32)索靖,西晋人。《晋书》卷六十《索靖传》:“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也。累世官族,父堪,北地太守。”
(33)按文意揆之,幼后缺“安”,“与”二字。《晋书·索靖传》:“靖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氾衷,张彪、索紾、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四人早亡,唯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
敦煌水渠
P.3560号
(前缺)
□、佛图渠(1)。/两支口者,则水有加减先进两支(2)。欠少,/勒乡东(3)、灌进(4)、官渠(5),右件渠两支口,/水满,即放向上,利子节减多少。/利子口沙渠(6)、利子氾渠、三支下瓜渠(7)、拴(掘)渠(8),/右件渠若两支已下水多不受,已次放/利子等渠(9)。已放两支,如其两支渠水减少,其利/子等渠水还塞向上,先进下用,不得向/下(上),滕少过则。
千渠口千渠(10),右件渠利子口下/过则满,即放前件渠,减塞向下,先进下/用。
河母不滕,渠口校多,三节用水,名为三/大河母。从两支口至利子口,为一丈;从利于口至千渠口,为/二丈;从千渠口至平河口,为三丈。从下收用,蕃堰向上。
辛渠(11)、赵渠(12)、上八渠、张桃渠、张填渠、曹家渠(13)、张冗渠、刘家/渠、六尺渠(14)、上瓜渠、索忩同渠、吴家渠、马其渠、/王家渠(15)、廉家渠(16)、小第一渠(17),神威渠(18)、中瓜渠,/右件子渠并三支渠大河两畔水(19),若千渠口已下水多不受,即放/河南、北辛、赵渠以减急。如其淊少,还塞向下。
下/灌亲渠,大壤渠(20)、延康渠(21)、涧渠(22)、多农渠(23),/右件子渠若千渠口已下水破了,即放灌亲等子渠,/亦用两等渠(24)水承漏,依次收用。
两渠、大邑寺渠、/忧渠(25)、两北支渠、神农渠(26)、员家渠、阳开渠、/阳开北支渠(27)、尾曲渠、南支渠、南白渠、李口横渠(28),/右件渠水从河南北千渠等了,即放前件等渠,/依次收用。
都乡大河母(29)依次承阳开、神农了,即放/都乡东支渠、西支渠(30)、宋渠(31)、仰渠(32)、解渠(33)、胃渠、/悬解渠、塚忩渠、李忩渠、索冢渠。/右件已前渠水,都乡河下尾依次收用。若水[多]不受,/即向减入阶和、宜谷等渠。
阶和[渠])(34)、宜谷渠(35)、双树渠(36)、/曹忩同渠、麴家渠、翟忩同渠。右件渠次承宜谷/等渠后,依次收用。如水多不受,即放阴安等渠(37)收用。/
阴安渠、平渠(38)、坞角渠,右件次渠(渠次)承宋渠、八渠后,/依次收用。如水多[不]受(39),即放宜秋(40)。
几口西支渠,东圆浮/图渠、西圆浮图渠(41),右件渠次承宜秋大河母下尾收/用。如水多[不受](42),即放后件渠。
平都渠(43)、夏交渠(44),右件渠承/宜秋东西支了后收用。水多不受,便放北府(45)。
北府大/河母五渠口:北府渠、神农渠、大渠(46)、辛渠、宜谷渠。/右件五渠承北府河下尾收用,若水多不受,依次放/后件渠。
临泽渠、抱壁渠(47),右件渠次承北府等了后,/水多不受,即放前件渠。
无穷口(48)八尺渠(49)、王使渠(50)、马子渠、阶和渠。右件渠次承抱壁渠了后收用。/如水[多不]受(51),即减放东河(52)。
循环浇溉,其行水时,具件/如后:
一,每年行水,春分前十五日行用。若都乡、宜秋不/遍,其水即从都乡不便处浇溉后用,以次轮转/向上。承前已来,故老相传,用为法则。依问前代平水/文尉宋猪、前捻师张诃,邓彦等,行用水法,/承前已来,递代相承用,春分前十五日行水。从/永徽五年太岁在壬寅,奉遣行水用历日勘会,/春分前十五日行水为历日,两水合会。每年依雨水日/行用,剋须依次日为定,不得速迟。如天时温暖,河水消/泽,水若流行,即须预前收用,要不待到期日,唯/早最甚,必天温水次早到。北府浇用周遍,未至/场苗之期,东河已南百姓即得早浇;系地后浇。/商伤苗日,水大疾,亦省水利。其次春水浇溉,至/平河口已北了,即名春水一遍。轮转次当浇伤苗,其/行水日数日承水日数,承水多少。若逢天暖水多,/疾得周遍,如其天寒水少,日数即迟,全无定/准。
一、每年浇伤苗,立夏前十五日行用。先从东/河两支乡东为始,依次轮转向上。其东河百姓/恒即诉云:麦苗始出,小未堪浇溉。如有此诉,必不得/依信。如违日不浇,容一两日,向后即迟,校十五日已上,/即趁前期不及神农,两、阳开、宜秋等,即不得/早种粟,亦诸处苗稼交即早干。每年立/夏前十五日浇伤苗,亦是古(故)老相传,将为/定准。同前问旧人勘会同怜为历日:谷雨日浇伤苗日。从两支渠已南至都乡河,百姓但种粟/等地随苗浇了。宜秋一河百姓麦粟等麻地,前水/浇溉,其粟麻等地还与伤苗同浇,循还/至平河口已下,即名浇伤苗遍。其水迟疾,由水多/少,亦无定准。
一,每年重浇水,还从东河两支乡东/为始。行水之日,唯须加手力捉搦急催,粟等苗/才遍即过,不得迟缓、失于时,周遍至平河北下/口已北了,即名两遍。其水迟疾,由水多少,无有准定(53)。/
一、每年更报重浇水,麦苗已得两遍,悉并成就,堪可收刈,/浇粟麻等苗,还从东河为始。当之时,持须捉搦,令/遣粟周匝,不得任情。其东河百姓欲浇溉麦人/费水,必不得与。周如复始,以名三。
一,每年更重报浇麻/菜水,从阳开、两已上循还至北府河了,即放东河,随/渠取便,以浇麻莱,不弃水利,当行水将为四遍。/
一、每年秋分前三日即正秋水,同勘会,即无古(故)典可凭,环(还)/依当乡古(故)老相传之语(54),递代相承,持为节度。/其水从东河两支乡(向)东为始,轮转浇用,到都乡河,当/城西北角三藂口已下浇了,即名周遍。往日水得遍到城/角,即水官得赏,专知官人即得上考。约勘从永徽/五年已来至于今年,亦曾经水得过都乡一河了,亦有/水过三藂口已上。随天寒暖由水多少,亦无定准。但秋水/唯浇豆、麦等地,百姓多贪,欲
浇查等,诸恶/□□,妄称种豆,咸欲浪浇,淹滞时日,多费水利。/□□□无(?)智之人,水迟不遍,但前后官处分不同。时
地即与秋水时准丁均给,今百姓别各给
己各随时节早晚不同,只如豆麦二色
粟麻等春浇溉者,春种请白
亩,余十五亩留来年春溉。宜
□前后省水,春秋二时俱
六裸益。
每年入小暑已后,日渐加多,
热风,有水下,如有云在南,
防待水,预开河口,拟用
分已前,亦须于四大口加人,
□所来之处,
烽,如
人,
(后缺)
[题解]
P.3560号背,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曰:“P.3560,……背记敦煌水渠。”黄永武《敦煌宝藏》因之定名《敦煌水渠》。按本卷内容,实为敦煌行水则。本卷首尾俱残,残存一百○一行。记载敦煌水渠八十条,渠口五处,其中二十一条水渠不见于他卷,他卷有而本卷残缺之渠道,又三十余条:孟授渠(P.2005,P.3354、P.4638、P.3744、P.2155号等,引甘泉水,灌溉神沙、悬泉二乡界。)、胡渠(P.3354号:“城西十里胡渠”,“城西七里胡渠”。S.514号:“城东二十里胡渠”。胡渠有二:一在龙勒乡,属都乡水系,一在悬泉乡,属东河水系。),长酉渠(P.2592号:“城西二十里长酉渠”,属都乡水系,灌溉龙勒乡境。)、大河(P.3290号),唐家渠(P.3384号等)、赛田渠 (又作菜田渠),属孟授水系,引孟授渠,灌溉城东近处园田,即神沙、敦煌二乡境。P.2032、P.2040、P.2049、P.2153、P.2164、P.3153、P.3234、P.3947、P.4694、S.2174、S.4491、S.6329、S.6330等有记载。)、上口渠(S.2174,在神沙乡界。)、总同渠(P.3394、S.2174号等,属孟授水系,灌溉神沙乡境。)、董渠(S.6343号,“城西七里董渠”,在神沙、龙勒二乡界。)、高渠(P.3354号:“城西七里高渠”,“城西十里高渠”,“城西十五里高渠”。属宜秋水系,灌溉龙勒乡界。) 、白土渠(P.3354号:“城西千里白土渠”。属都乡水系,灌溉龙勒乡界。)、蒲桃渠 (P.3354号,“城西十里蒲桃渠”。属都乡水系,灌溉龙勒乡界。)、河北渠(P.3354号:“城西十里河北渠”,属宜秋水系,灌溉龙勒乡界。)、武都渠(P. 3354号:“城西七里武都渠”,“城西十里武都渠”,属都乡水系,灌溉龙勒乡界。)、大像渠(P.3396号),程家渠(P.3396号),大第一渠(P.3396号)、第一渠(P.3396号)、塞门渠(P.2822、S.4491号,属宜秋水系,灌溉平康乡界。)、塞庭渠(P.2259号,属宜秋水系,在龙勒乡界。),兀渠(P.3706、3935号),三丈渠(P.2005号),鹘渠(东河水系,灌溉悬泉乡界。P.2250、P.3290、P.3354,S.514号载之。)、掉消渠(P.2880、P.3396、P.3704、P.4635号载之,北府水系。)、 桎渠(P.3396号)、地水渠(P.2685号),寻渠(P.2685号)、李庄渠(P.3384号),子午渠(P.3706号),阎渠(P.3706号),宜皂渠(P.3706号)、硙北渠(S.4491号) 、河底渠(S.6235号)、以底渠(S.6235号)、寺底渠(S.6235号),平都南支渠(P.3394号)、宋渠东支渠(S.4000号),仍末河(P.3935号)、榆树渠(P.3935号)等渠及束水口(P.2641)、马圈口(P.2005号)等。敦煌水利事业发展于魏晋,《晋书·食贷志》曰:“其后皇甫隆为敦煌太守,敦煌俗不作耧犁,及不知用水,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隆到,乃教作耧犁,又教使灌溉。岁终率计,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西方以丰。”十六国时发展最快,主干渠皆修于此时。唐代敦煌有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P.2057《水部式》:“沙州用水灌田,令县官检校。”唐及归义军时敦煌设有水司(P.4640号),长官为都渠泊使(P.4986号)、都水合(P.3265号)专管水利灌溉,祭祀水神、渠道维修及水田测量等事宜。各渠皆有渠人,渠人以某渠社为组织,从事渠口和渠道维修、修治泻口及浚通河底等事,并管理该渠灌溉。渠社以干,支渠为单位来划分区域。李正宇先生著《唐宋时代敦煌县河渠泉泽简志》(《敦煌研究》1988年第四期,1989年第一期)有详尽考证。宁欣《唐代敦煌地区农业水利问题初探》(《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有录文和研究,并确定本卷文书当在永徽六年至开元十六年间制订的。另外日本那波利贞、武藤ふみ亦有研究和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