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台湾采访册
台湾采访册
水势
台江在邑治西门外,南至七鲲身,北至柴头港溪、新浮埔溪,西吞大海。
福安坑源出小南门内凝南坊府学前,西流至涂墼埕,出小西门,外注于台江(此郡城内之左分水也)。
德庆溪(俗呼坑仔底)源出小东门外旧万筹宫前,入郡城东安坊,合旧县署后,并府署东二泉,西流至竹仔行,会枋桥头水合流,经县署右,至水仔尾,出小北门外北厂,注于台江(此郡城内之右分水)。溪仔墘溪源出东门外太爷廍前,南流大桥头,过竹溪寺边,转过曾、蔡二姬仑,旋传经溪仔墘,西流盐场,注于台江(此郡城外第一条之左分水也)。柴头港溪源出石头坑,受众陂无源之水,经海会寺前大桥港西流,出柴头港,注于台江(此郡城外第一条之右分水也)。
喜树港溪源出鲫鱼潭,由菅林潭南流,经盐水埔,出喜树仔出港,注台江(此郡城外第二条之左分水也)。
新港溪,台嘉交界,一受分水山之水,西北受刚仔林、大小尖诸山之水,经左镇之南,又西为新围溪,西北与本藩溪合流,西下为新港溪。一受大穆诸溪之水,至本藩溪合流。一受木冈山溪,出左镇、卓猴之间,与新围溪合流。一受唝唝哩溪,经旧社溪,与咬狗溪合流。西入许宽溪,西北受大丘田湖仔内之水,西入茑松溪,与新港溪合流,会柴头港,注于台江(此郡城外第二条之右分水也)。
二赞行溪,台、凤交界,源出马鞍山,过打鹿洲,北受深坑仔水,浚南流入角带围。又受红毛藔溪水,西流于二赞行溪(此郡城外第三条之左分水也)。
新浮埔溪源出卓猴山溪,北流入于曾文溪,一支西流入于蚝壳港,一支流入台界内新浮埔,出大港口,注于台江(此郡城外第三条之右分水也)。(山形、水势均系道光十年八月二十日陈国瑛采)
火山考
火山一名玉枕山,在嘉义县城南四十里,从乌山落脉,突起高顶,台山第一名胜也。嘉庆丙子春,余至其地,经九重溪,历十二曲涧,缘崖转北而东,蹑石磴,上冈脊,南望阿中,有猿洞、蝙蝠洞焉。南里许,地多云,昏旦,坌入,咫尺不可辨,是所谓「碧云寺」者也。寺地面西,前开一湖,巨石倒悬,后一小西天,花木奇异,南北两岗垂抱,作左右臂,东背玉碗屏,高出天表。寺左隔数丈,有天公坛。坛前巨石屏立,石镌「跃峰居」三字。循坛而下,开小湖,再逾岗脊,即火崆焉。出火之处,凸小脑,似石非石,下一空,如斗大,火出其上,泉流其下,沸沸有声。火无烟而有焰。或大、或小,因观火者贵贱而殊。小者尺余,大至五、六尺,随风断续,雨至愈发。旁小窽,多有火;或无火处,以茅草引之,即出。烹茶、煮米,顷刻而开。又有小罅,如线条,窥之,红如丹炉。然上一大石,有树盖之,枝叶与火焰相交,却长青不陨。其大火所出者,泉如沸羹,似难染指,而掬之仅微温耳。鱼蟹出入于空中不惧。此真台山第一奇处也。
从火崆东上几层,西望则澎湖岛屿若沉若浮,稍南则鹿耳鲲身分明可数,而南东大武垄诸峰,尖员横亘,远近环合,几乎可以旁日月、临风雨。其去火山,又不知若何境界矣。火山出火之处,不知始自何时。自开辟以来,昼夜未尝或息。曾闻春月烧山时,从东北脊纡回可至其顶。顶上有狮子头、仙洞、海眼等胜在焉。是为考。苏凤翔撰。(道光十年四月初十日)
罗水
罗水者,浊水也(土人谓浊为罗)。其源不知所自出,水道自水沙连牛相触山,由鼻子头山下,至东螺、西螺及虎尾溪。其水与沙相半,势甚浩大,轮囷旋转,自上而下,大小石块随波逐浪,下落深溪,声若巨雷。涉者一失足,则水重、沙埋、石压,决无生理。泅者、渡者,或遇大木横撞而跌,命亦难全。始汇为东螺溪,继汇为西螺溪,后又从东西螺之中,汇为三条甽溪。又复汇为虎尾(此嘉、彰交界)。水之形势,回环若螺,若虎尾,因以名溪。其三条甽云者,前有甽三条,今皆决而为溪,计三条,皆浊水,每岁有一条水极盛,则其余浅甚,可徒涉。虎尾为嘉、彰分界,相传水流彰则彰年丰,流嘉则嘉大稔,未有所谓新虎尾溪者也。嘉庆七年七月,大雨数日,山内峰颓岸圯,罗水大至,木石民舍多被漂流,尸横溪埔,不计其数。复冲出他里雾上一溪,由鹿藔出笨港,又以新虎尾名焉。
论台湾为海外一撮土,年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洵不可测。当其汇为东西螺三条甽,不知其淹没田园、漂流庐舍若干矣。复汇而为旧虎尾,荒地数十里,尽是芦苇菅茅,其田园庐舍灭没又何可胜数。及复汇为新虎尾,其漂荡无存之田园庐舍,不知凡几矣。近又闻新虎尾渐浅,荒地渐辟大,想将浮复焉。(道光十年三月三十日林师圣报)
嘉义县城(即旧志之诸罗县城,乾隆二十九年以前志戴已详,毋庸重录)
查乾隆五十三年逆匪林爽文荡平后,曾奉谕旨:朕意台湾郡城为根本之地,自应改建砖石城垣,以资捍御。至嘉义一县,朕因该处人民竭力守城,赐以新名,用示嘉奖。该处城垣亦应一律改建,或砖、或石,务令坚固。此外,如彰化、凤山等县,不妨仍用刺桐、竹木等项栽插。惟闻各该处旧有城围,依傍山麓,未能据扼形势,德成仅谙工程做法,于相度形势,非其所能。着福详细履勘,或移建高阜,或因旧基跨山圈筑;即旧城难以移动,亦须择附近山顶形胜之处,设立砖石卡座,添设弁兵,以资控制等因。钦此。经公中堂福、工部侍郎德会议奏覆饬建。
旋据该县单去非于乾隆五十五年三月二十四日通报兴工,估建土城一座,东西南北四门,除城楼座券台外,城身通长七百四十四丈二尺,高一丈八尺,底厚二丈,顶厚一丈五尺,海漫筑打灰土(?)。城上改砌垛子七百七十九垛,各宽七尺、高七尺、厚一尺五寸。每垛内空鎗眼二个,各宽七寸、高八寸。又砌垛门口座七百七十九个,各宽二尺四寸、高二尺四寸。砌垛基高一尺,内面加砌战廊,长七百三十二丈二尺、高一尺二寸、厚一尺二寸。又帮筑卡房座四处,建盖卡房四座,城下看守兵房四座,并砌盖城楼、座券台、上城马道及门楼、水洞等项,共估需工料银四万四千零七十八两四钱一分八厘七毫,就于军需存留工程银内给发。该县承领建造。至乾隆五十八年十月十五日,一律报竣完工。每岁如有损坏,应由该县随时修补具报。(道光十年三月二十五日杨文显、吴尚新、蔡国香同采)
彰化县城(在半线堡,雍正十二年知县秦士望环植刺竹,周围七百七十九丈三尺,设东西南北四门,窝铺十三座。乾隆十三年知县陆广霖重修,旧志如斯)
乾隆五十一年,逆匪林爽文滋事,城毁,荡平后,奏准仍用刺竹栽插,绕城加浚深濠,足资保护,并于八卦山上添设石卡一座,捍卫县城。嘉庆十四年,该地士民因屡遭匪扰,有醵金改建砖城之谋。适制宪方巡台临彰,据情奏请,报可。知县杨桂森分俸倡捐,士民王松等鸠金乐助,于嘉庆十六年购料兴建,迨二十年告成。城身俱砌以砖,周围计九百二十二丈二尺八寸、高一丈八尺、基厚一丈五尺,上宽一丈,建城楼四、炮台一十有二、城堞七百八十有三、水洞六、守城兵房四。又于城东八卦山建寨设兵,以为犄角之势。计费工料银一十九万零(有碑记见艺文)。(道光十年三月三十日杨文显、吴尚新、蔡国香同采)
台邑街市(郡志略而未备,邑志备而仍略,兹合更正之,庶乎其不差矣)
十字街(位郡中统四坊之交,即旧志所谓冠诸街之首,而不言属于何坊者是也)。
草花街(分镇北之半)、打铁街、枋桥头、岭后街、元会境、山川台街(以上东出)。东门街(建城收入城内,属永康里)、岳帝庙街、大埔街(以上侧出小南)。四嫂巷、清水寺街、柱仔行、油行尾(以上偏南)。做针街(即今之后离佛街)、市仔街(即今之竹椅街)、府口街、经厅巷(以上东出)。竹仔行、市仔头街、旧县顶、新店尾(以上北出)。以上属东安坊。
武馆街(接竹仔街而来)、十三铺、帽仔街(分镇北之半)、大井头街、内南濠、下打石街(今改朴实街)、做篾街(今改双兴境)、内新街(以上西出)。下横街、道口街、砖仔桥(即今之庄雅桥)、帆藔街、打棕街、二府口街、大道街、土墼埕(以上南出)。关帝庙街、关帝庙后街、代书馆街、县口街、抽签巷、做米街、水仔尾街(以上北出)。内关帝港、内妈祖港、内王宫港(以上西出)。西门外宫后街、南势街、北势街、外上南濠、外下南濠、外新街、看西街、外打棕街、镇渡头街、外妈祖港、外王宫港、杉行街、福寿街、佛头港、崎嶵街、金龙卫街、■〈石娄〉■〈石国〉石街、横街仔、鱼行街。以上属西定坊。
上横街(即今之祥云街)、五帝庙前街、安海街、顶打石街(即今之鼎甲石街)、糖仔街、龙王庙街、菜市街、檨仔林街(以上侧出)。以上属凝南坊。
草花街(分东安之半)、鞋街(以上东出)。帽仔街(分西定之半)、竹仔街(以上西出)、禾藔港街、总爷街、云霄街、新店尾街、观音亭街、大铳街(以上北出)。以上属镇北坊。
春牛埔街、草店尾街、中楼仔街(以上属永康里)。坎仔街(属长兴里)。蕃薯藔街(属罗汉门庄)。市仔街(属效忠里)。旧社街(属归仁北里)。埤头街、二层行街(以上属文贤里)。茑松街(属武定里)。大目降街(属大目降庄)。(道光十年四月十五日陈国瑛采)
桥(原无标题)
崁脚桥,一名王使巷桥,亦名五空桥,在大东门外归仁南里,距城五里。道光四年,台邑主李捐赀倡建,基砌砖石,深二丈,宽五丈,高四丈余。桥梁石板横架,阔一丈余,长十五丈余,两边扶立石栏,长均十五丈,洒水之门,砖石同砌,共五道。
蓬溪桥,一名姜市桥,在大东门外仁德北里,距城五里。旧志所载永康里者非也。中路往来之冲。乾隆十六年,乡长方邦助与其侄国良捐赀筑造,舆徒称便焉。道光四年,台邑主李倡捐重修,基深一丈,宽四丈,高三丈,桥梁石板阔一丈余,长十丈,两边扶立石栏,洒水之门,砖石同砌,共三道。(道光九年十月初五日苏凤翔、苏德纯采)
广德桥,在十北关外,距城十二里,原无建桥,用竹筏以渡往来,道光七年四月,增生郭绥猷募众架木建造,民免病涉。
通远桥,在大北关外,距城十五里,原无设桥,其地因菠萝市,沟水自南而北,冲一巨壑,深丈余,阔七丈,行有溺死者。道光九年六月,增生郭绥猷募众架木建造。(道光九年十月初五日苏凤翔、曾敦仁、苏德纯合报)
马鞍桥,亦名新港桥,在新化里新港,距郡城二十里,蒋公堤未筑时,即往北大路也。桥南北多郭姓居民,康熙五十五年里民鸠众重修,架木为之,形如马鞍,今已倾圯。
胜婶桥,在大北门关外,距郡城二十里,台嘉交界,此桥故老相传:以为设于雍正年间,乡民蔡胜妻乐善好施,修筑宅畔之路,造桥以济行人。故桥以胜婶名之。今废,余址尚存。
洋仔港桥,原名更藔桥,在大北关外,距郡城十九里,东通萧闾、大武垄,每岁乡长集庄民以防贼。故谓之更藔桥。沟深且阔。道光七年四月,增生郭绥猷、王仕豪鸠众捐赀筑造木桥,舆徒称便焉。(道光九年十月初十日苏德纯、苏凤翔合报)
济津桥,一名长寿桥,在郡治镇北坊,通衢往来之所。康熙五十八年,总镇欧阳凯建,架木为之。乾隆十六年,学生陈廷藩修,三十五年,绅士、商人复修之。嘉庆六年,县令周作洵重修,有碣纪其事。道光六年,职员吴春禄易木为石,所有工费,独力支应。(道光十年四月初五日苏凤翔报)
龙潭桥,在大东门外长兴、永康交界,距城五里。道光丙戌六年二月,台邑主李倡修。越丁亥七年四月,熊邑主总成完竣。其桥长三百三十四丈、高一丈,面阔二丈、基阔五丈,桥下出水孔三道。桥之南北各立石界十二支,自桥至两边石界,各宽八丈,亦有六七丈者,均有镌明。石界之上有记。
附:重修龙潭桥碑记
郡东龙潭,曩为渔村蟹舍,烟蓑钓艇,往来其间。自琴川蒋大守、绅士侯世光诸人先后创修桥梁,行人始免厉揭之艰焉。然剥啮频仍,坍塌至再,波澜肆溢,木石艰施。洎乎乙酉,邑候李公捐俸疏渠,导潭入海,喜无洪涛为患,虑有衣带之遗。就于各处要津,聚石为矼,以通行旅,而龙潭旧址,屹然宛在,虽旱干之时,褰裳可涉,若雨水滂泥,非桥莫济。经画绸缪,其能已乎!谕众缮修以襄盛举,众以选等先人曾与是役,不弃菲材,推董厥事,而输金辇土者,复争先恐后。于以征声教覃敷、风俗茂美。职此先见,其一斑焉。是举也,起于丙戌二月,越丁亥四月,而工告竣。桥之体段,悉依旧裁,而坚实完固,视昔有加。共縻金钱一千二百余员。从斯以往,白堤映水,青草绿波,轮蹏过客,若履康庄。合邑侯捐建诸桥,则如砺共识周行,而徒杜舆梁,名遵王政,其视苏堤六桥烟柳徒供游人眺览者,相去不知其几何也!且昔附桥有田,葺桥有费,岁久湮没,无人管领。今邑侯熊公继成其事,清厘左右数丈之壤,以为培垒之需,犹望后之贤士大夫,时存保护,用垂不朽。是则选等之志愿也夫。
道光七年五月□日倡修台湾县李、熊,总理州同职衔吴廷篪,董事武生郭廷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