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储贰金鉴

  天命人心嫡庶贤否之要并着续録焉










  御制读公羊【庚寅】
  公羊于隠公之何以不言即位也曰成公意也既又申其义曰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夫成公意是矣而以长不以贤以贵不以长之説实甚谬盖以贵不以长或者祛诸孽觊觎之心犹托于各安其分之义至于以长不以贤则均贵也均贵则择贤弃不肖有何不可而亦必为之防微杜渐曰以长不以贤乎且启贤而贱辛贵而不肖立辛而商以亡是非万世之炯鉴乎余以为弃辛之贵而立启之贱犹不至于屋商之社夫商之宗祀不絶与弃贵而立贱其是非轻重必有能辨之者知此则公羊之説之谬不亦章章明甚哉而刘颂引其言以为事情之不可易者识见庸愚固不屑再辟矣且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尧舜禹传贤传子之事韩愈论之详矣夫与贤之説后世固不可行顾于诸子中独不可择贤而与之必拘于以长以贵之小节而不为天下万民择贤君而立之是直以祖宗社稷为轻而以己妻媵娣为重千金之家有所不可而况天下万民之大乎或曰后世嬖幸妾而立少子以致败国亡家者亦有之矣不若守公羊之言而无患虽然嬖幸而立少十未必有其一二不择贤而守分将十必居其十审是言则公羊之説为宜从乎为不宜从乎











  御制论汉光武废郭后事【癸巳】
  余向读公羊立长立贵之言而斥其不韪既已论之详矣兹因光武废郭后事更进其説而申之夫光武以阳为贤而彊不及废彊立阳是不泥于以长以贵而与贤可谓知轻重利社稷非卓识英断之君必有所不能然有所惜者何不徘徊少待必先立彊而后复废之乎至于牵过其母并郭后废之则失徳莫甚焉且郭后史徒称其宠衰懐怨无可废之大过也宠衰懐怨妇人之常今以将废其子而并废其母闻之母以子贵不闻母以子贱则光武之嬺新弃旧虽百置喙岂能辞哉胡寅论纲目于此节乃云春秋闻立长立徳不闻贵若云贵即彊母不尝为后乎夫彊可废也郭不可因彊而废也后正位中宫孰非其子乎寅之意盖以为不宜废郭及彊遂不觉自与其论矛盾且于公羊之言亦少舛因并识之

  御制书明列代玉册事【壬寅】
  予于戊午年奉藏歴代帝后像于南薰殿并弆胜朝列帝玉册之贮于工部者于殿之西室其时究年少未问及于有册而无宝也兹因一律重造
  太庙册宝告成因取明十三帝玉册观之并思其有册无宝之故盖其册多用条玉【四条凑成一板以绳穿之】此即玉检金绳之遗义耶于是憬然悟曰此册之所以存而宝之所以失也夫一板四条而又有穿成造时岂不费琢磨然析其条则为无用之物矣若其玉宝则固囫囵一物磨去其字仍然一宝改制他器随意可成且宋元近代其册宝胥不见于世亦可征也而明末经流贼之变蹂躏兵燹迁其重器宝失而册存其理固然夫何疑之有盖
  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徳保厥位歴观诸史开创者多贤或一二世或二三世即有不常厥徳以致失其祖宗之业者此非
  天使之亡实自取其亡也宗器固重而九有万民其重于宗器奚啻倍蓰未有失民心而能保其宗器者也而独于宗器中计其歴久不失斯亦小矣奈何不敬奈何不慎是则予之弆彻出之
  册宝于
  陪京之
  太庙者其亦有深意耶予之子孙以至百世云仍亦以予栗
  栗危惧之心为心而敬
  天爱民以凛难谌其庶几乎其庶几乎








  御制濮议辩【癸卯】
  濮议司马光等以濮安懿王宜称皇伯而欧阳修引礼云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则是虽出继而其本生犹称父母也光与修皆号正人而持论各不相下迄未能折衷一是盖尝论之本生父母天性之亲也子虽为人后圣人着之礼经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报者降服齐衰期也盖服可降父母之名不可改所以明示天下为万世法也且人臣出继为人后者世所尝有皆得推恩封其本生父母不改称伯叔礼也天子以孝教天下而因出继称所生父为伯叔是以帝王为重而以父母为轻可乎舜窃负而逃虽孟子强为之辞然实有以见父母重于帝王也明兴献王之议张璁桂萼等阿谀逢迎力请去本生之号至称为皇考追諡帝号入庙茍以窃一时之利禄而不顾其君贻天下万世之訾议其亦可谓最无忌惮之小人者矣予以为为帝王者茍不违君道以致见弃于
  天自无有无嗣旁支入继之事茍有其事则必其身或其祖
  考有得罪于
  天之事即所谓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而已然设万一有其事何不称所生曰皇帝本生父殁则称本生考立庙于所封之国无国则于其邸第为不祧之庙祀以天子之礼亦合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之义则尊亲之谊交尽而于公义私恩两无遗憾何昔之议礼者未见及此而纷纷聚讼为耶余因感司马光欧阳修濮议之事以局外而观局中为之权衡斟酌期合夫天理人情之正因着濮议辩为万世旁支承统者有所折衷俾不致贤如司马欧阳互为水火邪如张璁桂萼为夤缘捷径而总归于戒为君者平时敬
  天爱民不致见弃于
  天呜呼可不慎哉


  御制读召诰【乙巳】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予读召诰之篇求其一言以蔽之者莫若曰曷其奈何弗敬盖召公因成王始政拳拳致告蔡传所谓究其归以諴民为祈天之本而又以敬徳为諴民之本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则所谓奈何弗敬者非挈一篇之领要乎夫奈何者一唱三叹之意言有尽而义无穷奈何者更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则敬之施于外者也敬胜怠者吉义胜欲者从然必敬胜而后能义胜则又敬之存乎内者也内外交养诚实无妄祈天永命其弗基于此乎兹因谒明陵而思及受命保命之要必当以奈何弗敬为棘且君者
  天之子也
  天者君之父也父之于子无不亟其爱子之于父当无不亟其敬然及其失父之爱一再失其敬者犹示以警以训诲之至于训诲而弗改则父亦弗爱之而已矣呜呼可
  不惧乎可不敬乎歴代遥矣不可屈指数明之事则近可征也如永乐之簒位大行诛戮应其亡也而天弗亡之正统之北狩应其亡也而天亦弗亡之正徳之荒淫失徳应其亡也而天尚弗亡之此非慈父之逭其罪而仍有所顾惜乎必至万厯怠政天启童騃崇祯有猜忌之失无恢复之能而后亡之读史而有受命保命之责者可不知惧知敬乎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人莫不读召诰鲜能知要也兹举其一言以蔽之者于谒明陵之日后之揽者亦可以絜矩知吾意矣







  御制祭
  歴代帝王庙礼成恭记【乙巳】
  予小子既敬遵
  皇祖圣训増祀
  歴代帝王以今年二月春祭之吉奉
  神主入庙礼以克成祭不欲数于是退而恭记曰皇祖之圣允符我
  皇考所尊称大成有类
  先师孔子而无以复加也即此増入之
  防实出大公至明乃称歴代之名议而非有意于其间也夫歴代者自开辟以来君王者之通称非如配享
  先师孔子有所旌别彰瘅于其间也夫有所旌别彰瘅于其间则必有所进退而是非好恶纷然起矣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将无所底止且以旌别彰瘅言之汤武即有慙徳则歴代开剏之君汤武且不若审如是
  三皇五帝之外其宜入庙者有几是非祭
  歴代帝王之义也故我
  皇祖谓非无道亡国被弑之君皆宜入庙者义在此但引而未发予小子敢不敬申其义乎盖自洪武建庙南京以来北京祖之所祀者寥寥【明洪武六年始建  歴代帝王庙于南京崇祀者三皇五帝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武王汉髙祖光武帝隋髙祖唐髙祖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十九帝已而罢周文王隋髙祖唐髙祖之祀嘉靖九年罢南京庙祀建  歴代帝王庙于北京至二十四年又罢元世祖之祀】及我
  世祖定鼎燕京
  幼龄即位百度毕举尔时议礼之臣于议
  歴代帝王庙位次亦颇有所出入【我  世祖定鼎燕京因明代祀典顺治二年増祀
  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明太祖凡五帝】而我
  皇祖之谕亦因近
  大事之际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诸臣未能仰遵圣意其出入亦颇不伦【防典载康熙六十一年  皇祖谕防凡帝王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尽宜入庙崇祀尔时廷臣不能仰体  圣意详细讨论且疏奏在十一月  大事前数日所议増祀夏商以来帝王一百四十三位并汉之桓灵皆入之实不伦矣】予小子于昨嵗阅大清通礼始悉其事因命大学士九卿更议増祀而以仲春躬祀入所増
  神主于庙【昨歳因阅大清通礼见崇祀  歴代帝王位次有不惬于懐者如汉之阑入桓灵而于前后五代全未议及因敕大学士九卿等更议増祀晋元帝以来二十五帝而于桓灵则彻出之以昭公论今歳仲春入神主于庙躬礼致祭详见礼成述事诗并序】予尝论之洪武之去辽金而
  祀元世祖犹有一统帝系之公至嘉靖之去元世祖则是狃于中外之见而置一统帝系于不问矣若
  顺治初之入辽金而去前五代则尔时议礼诸臣亦未免有
  左袒之意孰若我
  皇祖之大公至明昭示千古为一定不易之善举哉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东夷文王西夷岂可以东西别之乎正统必有所系故予于通鉴辑览之书大书特书一遵春秋不敢有所轩轾于其间【予于歴代通鉴辑览一书自隆古以至本朝四千五百余年于南北朝及宋元辽金正统偏安  天命人心系属存亡之际大书特书必公必平如南宋自徳祐以前尚有疆域可慿至临安既破帝防见俘宋统始絶故自丙子三月以前为宋帝防徳祐二年三月以后为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至于元顺帝北迁沙漠委弃中原则自至正二十八年八月以后正统乃归之明为洪武元年至我朝  世祖定鼎京师在甲申五月维时明福王尚监国南京故通鉴辑览仍书明以别之直至乙酉五月大清兵下江南福王就执始书明亡折衷义例惟严惟谨一遵春秋之法无所容心曲徇于其间也】以为一时之议虽权万古之论不可欺也然则
  歴代帝王之祀果即非如配享
  先师孔子漠无旌别彰瘅于其间乎曰不然也
  歴代帝王胥祀于景徳之殿其有徳无徳若南若北曰中曰外是一家非一家章章如昭昭如孰可以为法孰可以为戒万世之后入
  庙而祀者孰不憬然而思惕然而惧耶是即不明示旌别彰瘅而已寓旌别彰瘅于无穷矣其有不憬然思惕然惧者则是无道之伦必不能入此
  庙矣呜呼可不惧哉可不惧哉虽然予更有后言焉葢宜入庙与不宜入诚昭然应知惧而我大清国子子孙孙祈天永命所以绵万禩无疆之庥者更当以不入斯庙为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用慎苞桑之固思及此有不忍言而又有不忍不言者世世子孙其尚凛难谌之戒乎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
  凡例
  一是书裒辑自周代以迄元明凡册立储贰义闗鉴戒者备胪事实谨列按语于后
  一采辑专据正史核实徴信谨遵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
  御批通鉴辑览以定折衷
  一自春秋以后诸侯王建立世子事迹虽多可采但系诸侯世子非储贰可比拟按语中畧叙概不列入专条
  一厯代偏据一隅僣窃尊号如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所载与得统继序者不同亦从阙畧
  一正史内如宋之太弟明之太孙皆闗炯戒谨一体附载
  一辽金元三史内人名地名皆经奉
  防改译谨遵照书写仍于每卷人名地名初见处分注
  原作某字以便披览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目録  史评类
  卷一
  周
  平王
  王子带
  汉
  惠帝
  太子荣【梁王附】
  戾太子据
  东汉
  东海王彊
  三国呉
  废太子和
  卷二
  晋
  惠帝
  愍怀太子遹
  宋
  元凶劭【濬附】
  南齐
  武帝
  梁
  昭明太子统
  卷三
  北魏
  太子晃
  废太子恂
  北齐
  废帝
  北周
  宣帝
  隋
  废太子 【蜀王秀附勇】
  卷四
  唐
  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附】
  太子承干【魏王泰附】
  懿徳太子重润
  节愍太子重俊
  太子瑛
  庄恪太子永
  卷五
  宋
  太宗
  元
  裕宗
  阿裕实哩达喇
  卷六
  明
  惠帝
  仁宗
  光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
  提要
  【臣】等谨案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六卷乾隆四十八年
  特命
  诸皇子同军机大臣及
  上书房总师傅等取厯代册立太子事迹冇闗鉴诫者按代纂辑自周讫于前明得三十有三事又附见五亊而自春秋以后诸侯王建立世子亊非储贰可比者间叙其概于按语中而不入正条其他偏据窃位无闗统绪之正并略而不论若宋之太弟明之太孙尤足为万世炯鉴则备论之纪亊取之正史论断衷诸资治通鉴纲目
  御批及通鉴辑览
  御批卷首恭载节奉
  谕防如羣书之有纲要焉伏见我
  国家万年垂统
  睿虑深长
  家法相承不亊建储册立
  皇上准今酌古备览前代覆辙灼知建储一事断
  不可行屡颁
  宸谕深切着明伏读
  御制职官表聨句诗注于詹事府条下云自古书生拘迂之见动以建储为国本其实皆自为日后身家之计无禆国是诚以立储之后宵小乗间伺衅酿为乱阶其弊有不可胜言者朕于此往复熟筹知之甚审我子孙当敬凛此训奉为万年法守
  圣训煌煌日星昭揭证以是编所载往迹既晓然
  于前事之当惩益以知
  圣朝贻谟宏逺实为绵福祚而基万年之要道也
  乾隆四十九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一
  周
  平王
  周幽王元年立子宜臼为太子宜臼母申后姜氏三年纳褒姒初宣王之时童謡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王闻之有夫妇鬻是器者王使执而戮之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惧而弃之为弧服者方逃于道收之以奔于褒后褒姁有狱请入此女于王以赎罪是为褒姒王爱纳之生子伯服时虢石父为卿用事姒与之比谮废申后并黜太子王遂立褒姒为后而易伯服为太子宜臼出奔申十一年王求故太子于申欲杀之申侯弗与召犬戎攻王杀王于骊山下掠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即申侯迎立宜臼是为平王元年避犬戎之难东徙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