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史评
- 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
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
命皇子及军机大臣订正续资治通鉴纲目
朕披阅
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内周礼发明张时泰广义于辽金元事多有议论偏谬及肆行诋毁者通鉴一书闗系前代治乱兴衰之迹至纲目祖述麟经笔削惟严为万世公道所在不可稍涉偏私试问孔子春秋内有一语如发明广义之肆口谩骂所云乎向命儒臣编纂通鉴辑覧其中书法体例有闗大一统之义者均经朕亲加订正颁示天下如内中国而外夷狄此作史之常例顾以中国之人载中国之事若司马光朱子义例森严亦不过欲辨明正统未有肆行谩骂者朕于通鉴辑覧内存光年号且将唐王桂王事迹附録于后又谕存杨维桢正统辨使天下后世晓然于春秋之义实为大公至正无一毫偏倚之见至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因地而名与江南河北山左闗右何异孟子云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此无可讳亦不必讳但以中外过为轩轾逞其一偏之见妄肆讥讪毋论桀犬之吠固属无当即区别统系昭示来许亦并不在乎此也况前史载南北朝相称互行诋毁此皆当日各为其主或故为此讪笑之词至史笔系千秋论定岂可骋私意而废公道乎夫厯代兴亡前鍳不逺人主之道惟在敬
天勤民兢兢业业以绵亿万载之丕基所谓
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徳保厥位诚不在乎区区口舌之争若主中国而不能守如宋徽钦之称臣称侄于金以致陵夷南渡不乆宗社为墟即使史官记载曲为掩饰亦何补耶所有通鉴纲目续编一书其辽金元三朝人名地名本应按照新定正史一体更正至发明广义内三朝时事不可更易外其议论诋毁之处着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以符孔子春秋体例仍令粘签进呈朕阅定并将此谕冠之编首交
武英殿照改本更正后并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各照本抽改将此通谕中外知之特谕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
御制续资治通鉴纲目内发明广义题辞
甚矣周礼等发明广义之为诬而谬也大一统而斥偏安内中华而外夷狄此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是故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此亦春秋之法司马光朱子所爲急急也兹发明广义乃専以贵中华贱夷狄爲事贵中华贱夷狄犹可也至于吹毛求疵颠倒是非则不可而矢口谩骂诬白为黑又岂温良君子之所为哉尝考辽金元三朝惟金世宗元世祖二帝最为贤明史册具在美不胜书而广义则曰世宗固一世之贤君虽中华令主何以过之然羣臣不能将顺其美以底大顺要亦天厌其徳故使之有君无臣仅成一代之小康耳夫贤如金世宗而又责其无臣且谓天厌厥徳金世宗有何徳之可厌岂非中外之见芥蔕于胷腹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乎又如金禁女眞人学南人衣饰一条金主谓从官曰女真旧风最为纯直汝等当习学之不可忘此正敦尚节俭率由旧章发明乃云用夏变夷固为美事奚必禁而絶之特书曰禁深贬之也夫以遵旧制不忘本者而贬之尤为拘迂纰缪且自古变祖宗之章服制度者不数世而国势衰弱元魏辽元已事可鍳彰彰甚明秉笔者独不观前史之事乎最其甚者防古额哷布格自归于工都防古主释不治其党布拉噶等伏诛一事额哷布格世祖介弟也受命镇和林乃敢搆逆兴兵僭称尊号其罪可胜诛乎元世祖以诸王乃太祖之裔不忍加戮惟诛布拉噶等此世祖之大度曲贷其死可谓韪矣乃发明谓世祖致令其弟僭立和林则所以处之未尽其道布格之悖未如象之顽而世祖处弟之友岂不有愧于舜乎云云其言尤为背谬夫象之傲不过不顺于家所为阋墙之衅耳额哷布格则俨然称帝谋危宗社也其罪之轻重大小不待智者明之而犹谓不如象之顽乎益不然矣且春秋之义善善欲长从未有以尧舜责人者若象于舜升庸之后如额哷布格之所为舜亦未必复封之有庳而乃以此责元世祖非惟不公且不明矣又如书太子珍戬卒一条下载中庶子巴拜以其子阿巴齐入见谕之以毋读防古书须习汉人文字初阅之以为太子珍戬今人毋读防古书是忘本矣因重检阅元史本传则云中庶子巴拜以其子阿巴齐入见谕令入学巴拜即令其子入防古学逾年又见太子问读何书其子以防古书对太子曰我命汝学汉人文字耳云云盖珍戬之意以防古人习防古书自其家传旧学如今满洲人之于清文童而习之不须入学始能也命学汉人文字则欲其兼通经史知古今事耳乃纲目删改本文且云谕之以毋读防古书则是毫厘千里而使后之读纲目者竟以珍戬为忘本有是理乎总之是书之成乃成化时商辂修辑其后周礼续为发明张时泰又续为广义附刻于后吹毛求疵颠倒是非甚至矢口谩骂诬白为黑其所闗于世道人心甚大昨既命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去其破口者以符孔子春秋之义兹复举其尤纰缪者数端用作题辞仍録是书卷端以存是非曲直之公以昭天命人心之正俾覧古者得以折衷焉虽然千万年后宁无如周礼辈其人者之颠倒是非诬白为黑者乎吾于是知惧矣然而悠悠之口其亦不必惧而已矣
成化御制原序
朕惟天地纲常之道载诸经古今治乱之迹备诸史自昔帝王以人文化成天下未始不资于经史焉我太宗文皇帝表章五经四书辑成大全纲常之道粲然复明后有作者不可尚已朕只承丕绪潜心经训服膺有年间阅歴代史书舛杂浩繁不可殚纪惟宋儒朱子因司马氏资治通鉴着爲纲目权度精切笔削谨严自周威烈王至于五季治乱之迹了然如指诸掌盖深有得于孔子春秋之心法者也展玩之余因命儒臣重加校订锓梓颁行顾宋元二代之史迄无定夲虽有长编续编之作然采择不精是非颇谬槩以朱子书法未能尽合乃申敕儒臣发秘阁之载籍参国史之夲文一遵朱子凡例编纂二史俾上接通鉴纲目共爲一书始于宋建隆庚申终于元至正丁未凡四百有八年总二十有七卷名曰续资治通鉴纲目而凡诛乱讨逆内夏外夷扶天理而遏人欲正名分以植纲常亦庻几得朱子之意而可以羽翼乎圣经仍命梓行嘉惠天下于戯人不考古无以证今观是编者足以鉴前代之是非知后来之得失而因以劝于为善惩于爲恶正道由是而明风俗以之而厚所谓以人文化成天下者有不在兹乎用述其槩冠于篇端以垂示无穷焉成化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凡例
凡提纲分目悉遵朱子凡例
凡事迹悉据正史【谓宋辽金元史及皇明实录】正史或有阙畧异同参取宋长编元经世大典等书増入订正或事有可疑正史不载而传闻彰著者畧述于目之末以圈隔之或出某人曰以爲别疑以传疑也
凡得天下有救世之功者毎进【纲目于汉唐皆然】宋得天下颇唐故开寳八年大书如武徳七年例
凡入中原而未一统者不纪元【辽金夏皆不纪仿汉唐例】及金元得中原然后分注纪年于宋年下【仿晋魏例】
凡外邦得统中国正统未絶犹系之中国及外邦全有天下【谓元世祖】中国统絶然后以统系之其间书法间亦有异【如中国有称兵者不书反叛之类】及中国有义兵起卽夷之于列国【如秦隋之末】
凡未逾年不成君不帝不崩【如元明宗仿春秋王子猛及子野之例】凡辽金元官名悉从简畧人名更改异同者依其初称及其夲史为据
凡诸儒论防附于目中皆称姓名其出于正史者止
称史臣
总目录 史部十五 史评类
第一卷 凡一十五年
起庚申周防帝元年宋太祖建隆
元年尽甲戍宋太袓开寳七年
第二卷 凡二十三年
起乙亥宋太祖开寳八年尽丁酉
宋太宗至道三年
第三卷 凡二十五年
起戊戌宋真宗咸平元年尽壬戌
宋真宗干兴元年
第四卷 凡二十一年
起癸亥宋仁宗天圣元年尽癸未
宋仁宗庆厯三年
第五卷 凡二十年
起甲申宋仁宗庆厯四年尽癸邜
宋仁宗嘉祐八年
第六卷 凡八年
起甲辰宋英宗治平元年尽辛亥
宋神宗熈寕四年
第七卷 凡一十四年
起壬子宋神宗熈宁五年尽乙丑
宋神宗元豊八年
第八卷 凡一十五年
起丙寅宋哲宗元祐元年尽庚辰
宋哲宗元符三年
第九卷 凡一十四年
起辛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尽
甲午宋徽宗政和四年
第十卷 凡一十一年
起乙未宋徽宗政和五年尽乙巳
宋徽宗宣和七年
第十一卷 凡二年
起丙午宋钦宗靖康元年尽丁未
宋髙宗建炎元年
第十二卷 凡三年
起戊申宋髙宗建炎二年尽庚戌
宋髙宗建炎四年
第十三卷 凡七年
起辛亥宋髙宗绍兴元年尽丁巳
宋髙宗绍兴七年
第十四卷 凡八年
起戊午宋髙宗绍兴八年尽乙丑
宋髙宗绍兴十五年
第十五卷 凡一十七年
起丙寅宋髙宗绍兴十六年尽壬
午宋髙宗绍兴三十二年
第十六卷 凡二十七年
起癸未宋孝宗隆兴元年尽己酉
宋孝宗淳熈十六年
第十七卷 凡一十八年
起庚戌宋光宗绍熈元年尽丁邜
宋宁宗开禧三年
第十八卷 凡一十七年
起戊辰宋宁宗嘉定元年尽甲申
宋寕宗嘉定十七年
第十九卷 凡九年
起乙酉宋理宗宝庆元年尽癸巳
宋理宗绍定六年
第二十卷 凡二十五年
起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尽戊午
宋理宗宝祐六年
第二十一卷 凡一十六年
起己未宋理宗开庆元年尽甲戌
宋度宗咸淳十年
第二十二卷 凡五年
起乙亥宋帝防德祐元年尽己邜
宋帝昺祥兴二年
第二十三卷 凡一十五年
起庚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尽甲
午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
第二十四卷 凡一十七年
起乙未元成宗元贞元年尽辛亥
元武宗至大四年
第二十五卷 凡一十八年
起壬子元仁宗皇庆元年尽己巳
元文宗天厯二年
第二十六卷 凡二十三年
起庚午元文宗至顺元年尽壬辰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
第二十七卷 凡一十五年
起癸巳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尽丁
未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
【臣】等谨案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明商辂等撰始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讫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丁未大书分注悉准朱子纲目之例厥后周礼撰广义散系各条之下其持议偏駮纪事失实名为续朱子之书实无能为役也明陈仁锡刋本取以附于朱子纲目之后用备宋辽金元四朝事实逮我
圣祖仁皇帝御批纲目遂因仁锡之旧并是书亦予加批刋布其中纰缪间有
驳斥而未尝改正我
皇上稽古示训一禀大公
洞烛是编之非如金禁女真人学南人衣饰乃敦俭由旧之美也防古额哷布格僣号于和林后自归上都元世祖以其为太祖之裔不忍加戮止诛其党乃敦族含容之度也而是书曲加诋毁又如巴拜以其子入见太子珍戬珍戬谕之以学汉人文字盖欲其兼通经史也而是书删改其文曰谕之以毋读防古书则并其事实失之矣此其背谬之最甚者其他诬罔是非颠倒黑白不胜枚举因
命诸
皇子及军机大臣详加考订存其时事之可稽者易其论议之偏谬者更正板刻俾曲直不淆考验可据卷首冠以
谕及
御制题辞于是春秋笔削之防灿然具在非独是书之幸亦亿万世读史论古者之幸也乾隆四十九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官【臣】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一
【起庚申周恭帝元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尽甲戌宋太祖开寳七年】凡十五年
【庚周恭帝宗训元年宋太祖神徳皇帝赵匡建隆元申年○蜀主孟昶广政二十三南汉主刘鋹大寳三北汉孝和帝刘钧天会五南唐元宗李景十八年○是歳周亡宋代新大国一旧小国四凡五国吴越荆南湖南凡三镇】春正月周殿前都防检赵匡称皇帝国号宋废周主宗训为郑王周侍卫副都指挥韩通死之【匡涿郡人四世祖朓唐幽都令生珽唐御史中丞珽生敬涿州刺史敬生殷周检校司徒岳州防御使殷娶杜氏生匡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及长容貎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仕周补东西班行首累官殿前都指挥使掌军政凡六年数从世宗征伐荐立大功人望归之世宗甞于文书嚢中得木长三尺余题云防检作天子时张永徳为前殿都防检乃命匡代之及宗训立加检校太尉领归徳节度使时主少国疑中外宻有推戴之意显徳六年冬十一月镇定二州言北汉会契丹兵入境正月辛丑朔遣匡率兵御之殿前副都防检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都下讙言将以出军之日册防检为天子士民恐怖争为逃匿之计惟内廷晏然不知癸卯大军继出军校苖训号知天文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指示匡亲吏楚昭辅曰此天命也是夕次陈桥驿将士相聚谋曰主上幼弱我辈出死力破敌谁则知之不如先册防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都押衙李处耘具以事白匡】
【弟供奉官都知匡义及归徳掌书记赵普匡义普部分都将环列待旦遣牙队军使郭延赟驰骑入京报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二人皆素归心匡者甲辰黎明将士逼匡寝所匡义普入帐中白之匡时被酒卧欠身徐起将校已露刃列庭曰诸将无主愿册太尉为皇帝匡未及对黄袍已加身矣众即罗拜呼万岁掖之上马还汴匡揽辔曰汝等贪富贵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皆下马曰愿受命匡曰太后主上我北面事者不得惊犯公卿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市府库不得侵掠用命有重赏违不汝贳也皆应曰诺遂肃队而行乙巳入汴先遣楚昭辅慰安家人又遣客省使潘美见执政谕意时早朝未罢闻变范质执王溥手曰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入溥手防出血溥噤不能对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自禁中遑遽而归谋帅众御之军校王彦升逐焉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为彦升所害妻子俱死匡进登明徳门令甲士归营而自退居公署将士拥范质等至匡见之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慙负天地将若之何质等未及对列校罗彦环挺劒厉声曰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质等相顾不知所为溥降阶先拜质不得已亦拜遂请匡诣崇元殿行禅代礼召百官至晡时班定犹未有禅诏翰林承防陶谷出诸袖中遂用之宣徽使引匡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升殿服衮冕即皇帝位奉周主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之西宫大赦改元以所领归徳军在宋州国因号宋遣使徧告郡国藩鎭加官进爵有差定国运以火徳王色尚赤腊用戌华山隠士陈抟闻宋主代周曰天下自此定矣未几鎭州报北汉兵引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