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明朝小史
明朝小史
○国初官名
国初官名有更制,后人鲜知者,漫记一、二。曰尚宝大使,曰都谏官,曰知骁骑卫指挥使司事,曰詹事府赞读,曰儒学提举司校理,曰侍礼郎,曰引进使,曰翰林院使学士,曰翰林院应奉,曰起居注,曰左右正言、天门待诏、阁门使、观察使、侍仪司通赞舍人。如罢中书四辅谏院仪礼司,及改御史中丞大夫之属。
○金陵城
帝筑京城用石灰秫粥锢其外,时出阅视,监掌者以丈尺分治之。上任意指一处,击视皆纯白色,或稍杂泥土即筑,筑者于垣中,故金陵城最固。
○门帖福字
帝尝于上元夜微行京师。时俗好为隐语,相猜以为戏。乃画一妇,赤脚怀西瓜,众哗然。帝就观,己心喻之曰:是谓淮西妇人好大脚也。甚衔之,遂于是夜着人以福字私帖守分之门,明日召军士大戮其无福字者。盖马后淮西人故云。江南风俗至今除夜犹以福字帖门。
○肉有腐痕
帝微时,甚爱于郭子兴,郭氏五男恶焉。乃以事幽之空室中,绝食浆,马后窃以饼饲给之。一日炙饼釜中,将修供,为郭氏亲信所窥,遂纳怀中,其后肉有腐痕。
○山河已定
帝召画工周玄素,令画天下江山图于殿壁。对曰:臣未尝遍迹九州,未敢奉诏,惟陛下草建规模,臣然后润之。帝即掺笔倏成,令玄素加润。玄素进曰:陛下山河已定,岂可动摇?帝笑而唯之。
○苏民忠厚
帝微行至三山街,一媪门有木榻,假坐移时,问媪何处人?对曰:苏人。又问张士诚在苏州何如?媪曰:方大明皇帝起手时,张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全城归附,苏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又问其姓而去。翌日语朝臣曰:张士诚于苏人,初无深仁厚德,昨见一老妇,深感其恩。盖苏民忠厚,恐京师百姓千万无此一妇也。迨洪武二十四年,取富户入京师,多用苏人,盖亦以此。
○封城隍制
国初群神尚仍旧称,洪武三年诏更之,城隍神亦始有封爵,府为公,州为侯,县为伯,皆号显祐。其制词曰:帝王受天明命,行政教于天下,必有生圣之瑞,受命之符,此天示不言之教,而人见闻所及者也。神司淑慝,为天降祥,亦必受天下之命。所谓明有礼乐,幽有鬼神,天理人心,其致一也。朕君四方,虽明智弗类,代天理物之道,实罄于衷。思应天命,此神所鉴而简在帝心者,君道之大,惟天与神,有其举之,承事惟谨。某处城隍,聪明正直,圣不可知,固有超于高城深池之表者,世之崇于神者则然,神受于天者盖不可知也。兹以临御之初,与天下更始,凡城隍之神,皆新其命,眷此郡邑。灵祗所司,宜封曰监察司民城隍显佑公。显则威灵丕著,佑则福泽溥施,此固神之德,而亦天之命也。司于我民,鉴于群政,享兹祀典,悠久无疆,主者施行。
○馒头给卫士
功臣庙凡遇祭祀馒头,撤来必散给卫士,所以寓激劝之意也。
○弊梳为质
代王之母,邳人也。先是太祖尝战败而奔投王母家,母曰:尔朱某耶?人言尔为天子也。因留之宿,及旦辞去,王母曰:吾后有妊何如?帝乃贻弊梳为质,王母亦以箧中装赠行。自是果妊。及太祖即位,子且长矣,因携子及质谒上,上令工部草设木宇居之,不令入宫,及代府成,遂分封焉。
○土地供地
帝微行里市,间遇一国子监生姚文英入酒坊,帝揖而问之曰:先生亦过酒家饭乎?对曰:旅次草草,聊寄食耳。帝因与之入。时坐客满案,唯供土地神几尚余,上移之在地曰:神姑让我坐。乃与生对席。问其乡里,曰:四川重庆人也。帝因属词曰: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生应声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帝又举其翣几小木命生赋诗,生曰:寸木元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向人间治不平。帝私喜,因探钱债酒家而去,生不知为帝也。明日忽召生入谒,生茫然自失,既至上笑曰:秀才忆昨与天子对席乎?生惶恐谢罪。又曰:尔欲登台端乎?遂命为按察使。由是民间尽传此奇遇,秣陵人家至今供土地神在地。
○大赦天下诏
元年八月十一日大赦天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生民而立之君,君者奉天而安养斯民者也。昔者元政陵夷,民失安养,群雄蜂起,疆宇瓜分。朕以布衣入戎伍,愤生民涂炭,提旅军与豪杰同志者,思所以靖之。赖天之灵,因民之利,干戈所至,强殒弱服,大河之比,以际南海,罔不来臣。重念推戴以来,军士劳苦,农民罢弊,未有以安之。贤人君子,逃匿岩穴,未有以来之;刑乱重典,未有以平之;供亿烦重,未有以纾之。是用阴阳差谬,水旱不时,天灾屡见,朕甚惧焉。爰布溥恩,与民更始,可大赦天下。自洪武元年八月十一日昧爽以前,除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主,谋故杀人,但犯强盗蛊毒魇魅不赦外,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罪无轻重,咸赦除之。敢有以赦前事相告讦者,罪以其罪。所有便民事宜,条示于后。
一、出征军官军人,多有劳苦,其家小仰中书省大都督府厚加存恤。
一、新附地面起遣到军人,少壮者永为军士,老疾无子充军者听从其便。
一、各处起到并阵亡、病故军人,寡妇无依倚者,听从其便。
一、征进逃军,诏书到日,限一个月以里赴官首告,官为资给军装行粮,送赴军前。其守御逃役者,亦仰一体首告。所在官司应付行粮,起遣还役,若限外不首,罪复如初。
一、大军收附去处得到人民,无问诸色人等,不得妄加杀戮。若有亲属,给其完聚。如无亲属,听从其便。其来降者优加礼待。
一、民租税水陆窎远,送纳京师,实为艰难。仰中书省轮差夫丁,召募水手,设法转运,务从利便,毋致重困吾民。
一、今岁水旱去处,所在官司,不拘时限,从实踏勘实灾,租税即与蠲免。
一、各处荒闲田地,许令诸人开垦,永为己业,与免杂泛差役三年,后并依民田起科税粮。
一、镇江府密迩京畿,供给烦重,洪武元年租税,灾熟不等,有司不须检踏,尽数蠲除。次年夏税,亦与优免。
一、各处人民,曩因兵燹抛下田土,已被有力之家开荒成熟者,听为己业。其田主回乡,仰有司干附近荒田内,验数拨付耕种。坟莹房舍,不在此限。
一、山东、河南、两浙、闽广新附地面,凡异代亏欠,系官钱粮未征到官者尽行革免。
一、孔子曲阜庙庭,已尝遣使致祭,其袭封衍圣公,并世袭知县,并如历代旧制,仍免孔氏子孙差拨。
一、怀才抱德之士,久困兵乱,潜避岩穴,所在官司,用心询访,具实申达,以凭礼聘,共图治效。
一、学校选举,比因军政未遑与理,仰中书省集议举行,务求实效,无尚虚文。监察御史、提刑按察司常加勉励。
二、各处流移人户,顷因军政量移地所,诏书到日,即令放还。
一、各处起到贤良官吏,仰中书省量才录用,老病残疾者听从其便。
一、各处从流迁发者,诏书到日,即便放回。其城寨头目,及已发充军者,不在此限。
一、顷因戡乱,刑出军律,未为平允。仰中书省再行讲究,务从中典。
一、各处处决重刑,须待秋后,毋得非时,以伤生意。
一、各处造作物料,官给价值,务要随即对物支付,毋得一概科扰于民。
一、书籍笔墨农器等物,不得收取商税。
一、各处拖欠系官钱粮,自洪武元年正月以前未征到官者,尽行蠲免,已入主典之手,不在此限。
一、蒙古、色目人氏,既居我土,即我赤子,果有才能,一体擢用。
一、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
一、京城被火之家,仰中书省量加赈恤。
一、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丁侍养,与免杂泛差役。
一、御史台监察御史、提刑按察司,耳目之寄,肃清百司,今后遴选贤良方正之人,以副朕意。合行事宜,仰中书省、御史台集议举行。
一、民间凡有不便事理,该载不尽者,有司明白申举,事轻者中书省即与施行,重者集议闻奏。
於戏!民坠涂炭十有七年,荡析离居,光岳之气,于焉始复。继自今各厚尔生,共享太平之福,以臻雍熙,不其伟欤?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老头儿
帝微行京城中,闻一老媪密呼上为老头儿,大怒,至魏国公家,绕室而行,沉吟不已。时太傅在外,夫人震骇,恐有他虞,惶恐再拜曰:得非妾夫负罪耶?帝曰:嫂非也,勿以为念。亟传令召五城兵马司总军至,曰:张士诚小窃江东,吴民至今呼为张王。我为天子,此邦呼为老头儿,何也?即令籍没此方民家甚众。
○废寺偈
帝游一废寺,戈戟外卫,而内无一僧,壁间画一布袋僧,墨痕犹新,题偈曰: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盖帝为政尚严猛,故以此讽之。亟命索其人不得。
○旧内之门
帝既营大内,面以旧禁面赐中山王,进语马后。后曰:此帝王居也,岂可如此?太祖连夜书“旧内之门”四字扁,早间悬之,其事遂寝。
○御膳防微
帝御膳,必马后亲调以进,深以防闲隐微。一日进羹微寒,上怒,举杯掷之,羹污狼藉,后耳畔微有伤,后热重进,颜色自若。
○累然满身
帝勤于庶政,每临食七筋屡废,思得一事,即以片纸书之,缀于裳衣。或得数事,则累然满身,若悬鹑焉。
○常遇春祭文
常遇春全师还燕,次柳河川,得疾而薨,枢车至龙江,上亲制文躬往祭之。曰:自胡元季世,天下大乱,生民涂炭,未知所止。朕奋起临濠,驻师和阳。乙未之春,尔来依我,同渡大江,先拔采石,即取太平、建康,江东之地,次第皆定。自是以来,汗马未干,甲胄未解,南破三衢,西围金斗,遂与伪汉鏖战鄱阳、九江之上,射死伪主陈友谅,攻围武昌,降其子,湖湘悉平。南取赣城,抚南雄、南安,北定襄阳,旋师淮东,自秦至徐,尽有其地。东平浙右,破姑苏,执吴王以归。长淮东西,大江南北,功甚著焉。丁未之冬,俾尔副大将军北征中原,首下齐鲁,既取河洛,旋定幽赵晋异,长驱入关,抚定秦陇,战胜攻取,莫当其锋。近因北平有警,乃与偏将军又复北向转战,永平大宁,至于开平悉皆底定。中国封疆,自昔正统之君,少有得其全者,今朕全有中国,尔功懋焉。虽古名将,未有过之者。天下克一,朕方将定功行赏,共享太平,少副报功之意,何其未遂?遽尔云亡,曷谓柳河之川失我长城之将,丧今南还,哀痛切心,与谁言哉!将军在时,朕实所倚,将军既往,将谁与谋?不过临风兴慨,想其音容耳。灵而之至,朕亲临奠,思尔之情,言岂能尽?尚飨。
○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
洪武三年八月初一,诏曰:朕惟建邦基以成大业,兴王之根本为先,居中夏以治四方,立国之规模至重。自赵宋末世,夷狄入主中国,今百有余载,其运乃终。群雄分争,未见有定于一者,民遭涂炭,亦已极矣。朕以布衣当扰攘之际,拔身戎伍,率众渡江,荷天地眷佑,祖宗积德,臣下宣忠,三军用命,西平陈友谅,东灭张士诚,南靖闽广,北有中原,武功大集,混一之势已成。十六七年间,凡储粮军需,百物科征,频烦尤甚,民无休息者,皆江左一方受供给之繁,遂至天下收平宁之效。民初有助于朕,其可忘乎?顷幸大梁,询及父老,皆曰昔圣人居中国而治四夷,天下咸服。朕观中原土壤,四方朝贡,道里适均,父老所言,乃合朕意,可不从乎?然立国之规模固大,而兴王之根本不轻,其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于春秋往来,巡狩驻守,播告天下,使知朕意。至于立宗社,建宫室,定朝市,南京既创置矣,北京其令有司次第举行。
○设科取士限式(洪武三年五月十一日颁)
第一场试五经义。各试本经一道,不拘旧格,惟务经旨通畅,限二百字以上。《易》程氏、朱氏注古注疏,《书》蔡氏传古注疏,《诗》朱氏诗传古注疏,《春秋》左氏、公羊、谷梁胡氏张洽传,《礼记》古注疏。
四书义一道,限三百字以上。
第二场试礼乐论一道,限三百字以上。
诏诰表笺内科一道。
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
第三场毕后十日,面试骑射书算律。
骑观其驰骤便捷。
射观其中数多寡。
书观其笔画端楷。
算观其乘除明白。
律观其讲解详审,见行律令。
一、殿试时务策一道,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一、出身。第一甲三名:第一名从六品,第二、第三名正七品,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十七名,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八十名,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一、乡试各省,并直隶府州等处,通选以五百名为率,其人材众多去处,不拘额数,若人材未备,选不及数者,从实充贡。河南省四十名,山东省四十名,山西省四十名,陕西省四十名,北平省四十名,福建省四十名,江西省四十名,浙江省四十名,湖广省四十名,广东省二十五名,广西省二十五名。
两京乡试直隶府州一百名。
一、会试额取一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