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年谱

  与袁枚相晤于卢雅雨席上,袁枚有诗投板桥明府。
  郑虔三绝闻名久,相见邗江意倍欢。遇晚共怜双鬃短,才难不觉九州宽。红桥酒影风灯乱,山左官声竹马寒。底事误传坡老死,费君老泪竟虚弹。「兴化县志」。
  作怀潍县二首送郭伦归里。
  二十九年甲申,七十二岁
  为人题画册,有萱猫、八哥、鹌鹑、鹭鸶、菊花、芙蓉等六诗。
  三十年乙酉,七十三岁。
  十二月十二日卒,享年七十有三。葬于兴化县城东管阮庄。有二子均早卒,以弟子田(字砚耕)嗣。
  女二,长适赵,次适袁。孙镩(字范金),曾孙国璋(字文址)。清代学者像传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南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有政声。在任十二年,囹圄囚空者数次。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去官日,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画像以祀。先生为人疏宕洒脱,天性独挚。工画兰竹,兰叶用焦墨挥毫,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有别致,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圆润古秀;楷书尤精,惟不多作。诗近香山放翁,吊古诸篇,激昂慷慨。词亦不肯作熟语。时有「郑虔三绝」之目。所著有板桥诗钞,手书刊刻行于世。集后附刻家书数篇,情真语挚,悱恻动人。


郑板桥年谱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 一六九三 一岁
十月二十五日子时,板桥诞生于江苏兴化东门外古板桥。
《郑板桥年表》载:「先生姓郑氏,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县人。先世居苏州,明洪武间始迁居兴化城内之汪头。曾祖新万,字长卿,庠生。祖湜,字清之,儒官。父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先后数百人。母汪夫人,继母郝夫人。叔之标,字省庵,生子墨,字五桥,庠生。」
是年,画家八大山人(一六二六~一七○五)六十八岁、石涛(一六四二~一七○七)五十二岁、华岩(一六八二~一七五六)一十二岁、高凤翰(一六八三~一七四九)十一岁、汪士慎(一六八六~一七五九)八岁、李(一六八六~一七六二)八岁、金农(一六八七~一七六四)七岁、黄慎(一六八七~?)七岁、高翔(一六八八~一七五三)六岁。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 一六九四 二岁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 一六九五 三岁
五月,康熙帝巡视新堤及海口运道。
是年,李方膺(一六九五~一七五五)生。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一六九六 四岁
板桥母汪夫人病逝。乳母费氏育之。
板桥自称:「我生三岁我母无。」(《七歌》)又称:「燮四岁失母,育于费氏。」(《乳母诗?序》)据此,板桥三四岁时,其母去世。
二月,康熙帝出独石口亲征噶尔丹。五月,昭莫多之战,噶尔丹败。
是年,杭世骏(一六九六~一七七三)生。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 一六九七 五岁
板桥父约于是年继娶郝夫人。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 一六九八 六岁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 一六九九 七岁
是年,因生活所迫,乳母费氏悄然离开郑家。
二月,康熙帝第三次南巡;五月回。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 一七○○ 八岁
康熙四十年辛巳 一七○一 九岁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一七○二 十岁
是年,乳母费氏返归郑家。
《乳母诗》:「后三年,来归侍太孺人,抚燮倍挚。」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 一七○三 十一岁
是年,乳母子俊任操江提塘官,屡迎母,其母因板桥及其祖母不忍去。
《乳母诗》:「方来归之明年,其子俊得操江提塘官。屡迎养之,卒不去,以太孺人及燮故。」
正月,康熙帝第四次南巡;三月回。
十月,康熙帝西巡至西安;十二月回。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 一七○四 十二岁
约于是年就读于真州毛家桥。
《为马秋玉画扇》:「余少时读书真州之毛家桥,日在竹中闲步。潮去则湿泥软沙,潮来则溶溶漾漾,水浅沙明,绿荫澄鲜可爱。时有鲦鱼数十头,自池中溢出,游戏于竹根短草之间,与余乐也。」
按:王氏《郑板桥年谱》系于康熙四十一年(一七○二年)板桥十岁时;而《郑板桥年表》则系于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九年)板桥一七岁时。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 一七○五 十三岁
正月,康熙帝第五次南巡至杭州;闰四月回。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 一七○六 十四岁
继母郝夫人去世。
《七歌》:「无端涕泗横阑干,思我后母心悲酸。十载持家足辛苦,使我不复忧饥寒。时缺一升半升米,儿怒饭少相触抵。伏地啼呼面垢污,母取衣衫为前洗。呜呼三歌兮歌彷徨,北风猎猎吹我裳。」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 一七○七 十五岁
正月,康熙帝第六次南巡;五月回。
十二月,江南大旱。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 一七○八 十六岁
是年,师从陆种园震先生学填词。
《重修兴化县志》卷八,《人物志》,《文苑》:「陆震,字仲子,一字种园。廷抡子。少负才气,傲睨狂放,不为龊龊小谨。宋冢宰荦巡抚江南,期以大器。震澹于名利,厌制艺,攻古文辞及行草书。贫而好饮,辄以笔质酒家,索书者出钱为赎笔。家无儋石储,顾数急友难。某负官钱,震出其先仪部奉使朝鲜方正学辈赠行诗卷,俾质金以偿。后遂失之,某恧甚。震曰:『甑已破矣。』与其人交契如初。诗工截句,诗余妙绝等伦,郑燮从之学词焉。所填甚伙,身后无子,稿半佚。同里刘宗霈搜罗荟萃,属休宁程某锓版行世。」
按:一说于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年)师从陆震学填词。
九月,废皇太子允礽,惩处其党羽。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 一七○九 十七岁
三月,复立允礽为皇太子。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 一七一○ 十八岁
正月,命修满汉蒙合璧《清文鉴》。
是年,清廷始修《康熙字典》。
康熙五十年辛卯 一七一一 十九岁
十月,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兴。
是年,李、卢见曾中举人;高凤翰中秀才。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 一七一二 二十岁
二月,升朱熹于孔庙四配十哲之次。
九月,再废皇太子允礽。
是年,清廷规定: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即一七一一年人丁二四六二万,丁银三三五万余两为准)。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 一七一三 二十一岁
二月,《南山集》案结,戴名世被处死。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一七一四 二十二岁
是年,开始绘画创作。
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题《墨竹图横幅》:「今年七十有一,不学他技,不宗一家,学之五十年不辍,亦非首而已也。」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 一七一五 二十三岁
是年,与同邑徐氏成婚。
秋,于北京瓮山之漱云轩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轴》并作《跋》。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 一七一六 二十四岁
约于是年中秀才。
按:王氏《郑板桥年谱》称:一七岁「参加县学考试取中秀才」。
闰三月,《康熙字典》纂成。
是年,袁枚(一七一六~一七九七)生。
程梦星告归扬州,建筱园,立诗社。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 一七一七 二十五岁
堂弟郑墨(号五桥)生。
《怀舍弟墨》:「我年四十二,我弟年十八。」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 一七一八 二十六岁
设塾于真州之江村。
《仪征县续志》卷六,《名迹志》,《园》:「(江村)在游击署前。里人张均阳筑,今废。兴化郑板桥燮尝寓此,与吕凉州辈唱和,有联云:『山光扑面因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 一七一九 二十七岁
作《村塾示诸徒》诗于江村。
诗曰:「飘蓬几载困青毡,忽忽村居又一年。得句喜拈花叶写,看书倦当枕头眠。萧骚易惹穷途恨,放荡深惭学俸钱。欲买扁舟从钓叟,一竿春雨一蓑烟。」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 一七二○ 二十八岁
康熙六十年辛丑 一七二一 二十九岁
是年,卢见曾中进士。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 一七二二 三十岁
板桥父立庵先生去世。
作《七歌》,感慨己之生平。
诗有曰:「郑生三十无一营,学书学剑皆不成。市楼饮酒拉年少,终年击鼓吹竽笙。今年父殁遗书卖,剩卷残编看不快。爨下荒凉告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呜呼一歌兮歌逼侧,皇遽读书读不得!」
正月,举行「千叟宴」。
十一月,康熙帝驾崩;其四子胤祯继位,是为雍正帝。
十二月,以张廷玉为礼部尚书;诏速将《古今图书集成》编纂成书。
雍正元年癸卯 一七二三 三十一岁
约于是年卖画扬州,前后历时十年左右。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十载扬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题画?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载酒瓶,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
是年,始与梅鉴和尚交往;作《贺新郎?送顾万峰之山东常使君幕》词二阕赠友人顾万峰。
是年,令推行「摊丁入亩」政策。
雍正二年甲辰 一七二四 三十二岁
其子蒇儿约殇于是年。板桥作有《哭蒇儿五首》,以志哀痛。
闰四月,命修《大清会典》。
是年,出游江西,于庐山识无方上人。
是年,定「火耗归公」制。
是年,杭世骏中举人。
雍正三年乙巳 一七二五 三十三岁
四月六日,题《宋拓虞永兴破邪论序册》,主张「书法与人品相表里」。
《壮陶阁书画录》卷二二,《宋拓虞永兴破邪论序册》:「书法与人品相表里。方炀帝征辽时,世南草檄,袁宝儿顾盼殿上,帝佯优之,命赋一诗而罢,终身不复见用。及太宗皇帝定天下,乃起从之。卓为学者宗师,可不谓神龙出没隐现,各得其时哉!士固有遇有不遇,藉使开皇之末,仍然五季,天下土崩,无复圣天子出,虽终其身蓬室枢户可也,岂区区于仕进乎!夫区区仕进,必不完于炀帝时矣。今观其所书《庙堂碑》及《破邪论序》,介而和,温而栗,峭劲不迫,风雅有度,即其人品,于此见矣。昔有评右军书云:『位重才高,调清词雅,声华未泯,翰牍仍存。』吾于世南亦云。题《破邪论序》后。时乙巳清明后一日。板桥郑燮。」
第二次出游京师,寓于慈宁寺。
《本朝名家诗钞小传?板桥诗钞小传》:「壮岁客燕市,喜与禅宗尊宿及期门、羽林诸子弟游。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无所忌讳,坐是得狂名。」
结交康熙帝第二十一子允禧(字谦斋,号紫琼道人,封慎郡王,善书画),甚相得。
《紫琼岩诗钞》卷中,《喜郑板桥书自潍县寄到》:「二十年前晤郑公,谈谐亲见古人风。东郊系马春芜绿,西墅弹棋夜炬红。浮世相看真落落,长途别去太匆匆。忽看堂上登双鲤,烟水桃花锦浪通。」
作《燕京杂诗》三首,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诗曰:「不烧铅汞不逃禅,不爱乌纱不要钱。但愿清秋长夏日,江湖常放米家船。偶因烦热便思家,千里江南道路赊。门外绿杨三十顷,西风吹满白莲花。碧纱窗外绿芭蕉,书破繁阴坐寂寥。小妇最怜消渴疾,玉盘红颗进冰桃。」
由京师返扬后,成《道情》十首初稿。
《板桥书道情词墨迹》(一九一九年石印):「乾隆二年人日,板桥书《道情》十首,跋云:『雍正三年,岁在乙巳,予落拓京师,不得志而归,因作《道情》十首以遣兴。』」
七月,立保甲法。
九月,以「维民所止」兴查嗣庭狱。
是年,陈梦雷新制铜活字,印《古今图书集成》。
是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西南全面推行「改土归流」。
雍正四年丙午 一七二六 三十四岁
黄慎于是年书《道情十首》。
八月,中俄签订不平等的《恰克图条约》。
雍正五年丁未 一七二七 三十五岁
是年,客于南通州(今南通市)。
雍正六年戊申 一七二八 三十六
岁春,读书于扬州天宁寺,写《四书》。
《四子书真迹序》:「戊申之春,读书天宁寺,呫哔之暇,戏同陆、徐诸砚友赛《经》□生熟。市坊间印格,日默三五纸,或一二纸,或七、八、十余纸,或兴之所致间可三二十纸。不两月而竣工。虽字有真草讹减之不齐,而语气之间,实无毫厘错谬。固诵读之勤,亦刻苦之验也。」
八月,李、黄慎同寓天宁寺,品诗论画。
黄慎作《米山小帧》,板桥题之曰:
「苍茫一晌扬州梦,郑李兼之对榻僧。
记我倚栏论画品,蒙蒙海气隔帘灯。」
雍正七年己酉 一七二九 三十七岁
作《道情十首》。
《道情十首》跋曰:「是曲作于雍正七年。」
《刘柳村册子》:「《道情》十首,作于雍正七年。」
是年,作《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过桥新格》。
五月,兴吕留良案;九月,颁《大义觉迷录》。
是年,除山西、贵州及少数民族地区外,普遍实行「地丁制」。
雍正八年庚戌 一七三○ 三十八岁
是年,李方膺就职于山东乐安。
十月,翰林院庶吉士徐骏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句被杀。
雍正九年辛亥 一七三一 三十九岁
妻徐夫人去世。板桥有《客扬州不得之西村之作》诗,以志丧妻之痛。
诗曰:「自别青山负夙期,偶来相近辄相思。河桥尚欠年时酒,店壁还留醉后诗。落日无言秋屋冷,花枝有恨晓莺痴。野人话我平生事,手种垂杨十丈丝。」
十二月二十九日,作《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汪夫子,名芳藻,兴化县令)诗,以寓志。
诗曰:「琐事贫家日万端,破裘虽补不禁寒。瓶中白水供先祀,窗外梅花当早餐。结网纵勤河又冱,卖书无主岁偏阑。明年又值抡才会,原向秋风借羽翰。」
是年,高凤翰知安徽绩溪县。
雍正十年壬子 一七三二 四十岁
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板桥作有《得南闱捷音》诗,抒发中举后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