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集验方
集验方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外台》卷二十五)
蜀沙门传水痢方。
以诃黎勒三颗,面裹炮赤去面,取诃黎勒皮捣末,饭和为丸,米饭空腹下三七丸、已百人见效。(《证类本草》卷十四)
治杂下,乌梅丸方。第一下赤,二下白,三下黄,四下青,五下黑,六固病下,下如瘀赤血,七久下,八下不可止,九连年下,十卒下,十一下少血数,十二霍乱而下,十三如舍水,十四下已则烦,十五息下,一作一止,十六下而不欲食,十七食无数,但下去,十八下但欲饮水,十九重下,二十下杂,错不可铭字。合二十种下,江夏下太守以此法治是下尽愈方。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熟艾(一两) 附子(一两炮) 甘草(一两) 干姜(二两) 乌梅(凡七物,合捣,下筛蜜和丸,如大豆饮服十丸,渐至二十丸,日三。(《医心方》卷十一)
卷第三
治泄痢不禁及痢后谷道疼方
结肠丸,治热毒下不断,不问久新,悉治之方。
苦参 橘皮 独活 阿胶(炙) 芍药 干姜 黄柏 甘草(炙) 鬼臼(各四分)
上九味,捣筛,蜜与胶共烊以和丸,并手捻作丸如梧子,曝燥,以饮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加。此方亦治诸疰下,及卒下悉效。(《外台》卷二十五)
裨脾丸,治脾滑胃虚弱,泄下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方。
附子(炮一两) 蜀椒(汗一两) 桂心(二两) 赤石脂 黄连 人参 干姜 茯苓 大麦 陈面(炒) 石斛 当归(各二两) 钟乳(三两研)
上十三味,捣筛蜜和,以酒服十丸如梧子,日三。稍稍加之。(《外台》卷二十五)
治下痢肠滑,饮食及服药皆完出,猪肝丸方。
猪肝(一斤煮焙干) 黄连 阿胶(炙) 乌梅肉(各二两) 胡粉(七棋子)
上五味,捣下筛,蜜和,酒服十五丸如梧子,日三,稍加。亦可散服。(《外台》卷二十五)
治赤白带下久不断,谷道疼痛不可忍,宜服温药,熬盐熨之。(《医心方》卷十一)
卷第三
治霍乱吐利上筑腹疼诸方
呕而吐利,此为霍乱也。(《医心方》卷十一)
治霍乱而渴者,理中汤主之。(《医心方》卷十一)
理中汤,治霍乱吐下,胀满食不消,心腹痛方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绞去滓,温分三服,不瘥频进两、三剂。远行防霍乱,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散服方寸匕,酒亦得,若转筋者加石膏三两。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外台》卷六)
霍乱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先治气,理中汤去术加桂。凡方加术者,以内虚也,加桂者,恐人参(二两) 甘草(三两炙)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炮)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一。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心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若下多者,复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若先时渴,喜得水者,加术,合前成四两半;若腹中痛者,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若恶寒者,加干姜,合前成四两半;若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六片,服汤后一食顷,饮热粥一升许,汗微出自温,勿发揭衣被也。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外台》卷六)
治霍乱蛊毒,宿食,心腹痛,冷气鬼气方。
极咸盐汤三升,一味,霍乱心腹暴痛。宿食不消,积冷烦满者,热饮一升,以指刺口,令吐宿食使尽,不尽更刺,吐讫复饮,三吐住静止。此法大胜诸药,俗人以为田舍浅近法,鄙而不用,守死而已。凡有此疾,即先用之。(《外台》卷六)
卷第三
治霍乱转筋及杂治方
治两臂,脚及胸胁转筋者方。
煮苦酒三沸,浸毡裹转筋上,合少粉尤佳。又以绵缠膝下至足。(《外台》卷六)
若转筋入腹中转者方。
取鸡屎白一方寸匕,水六合,煮三沸,温顿服,勿令病者知。(《外台》卷六)
霍乱转筋入腹,不可奈何方。
极咸作盐汤,于槽中暖渍之,则瘥。(《外台》卷六)
又方以醋煮青布 脚膝,冷复易之。(《外台》卷六)
治卒道中得霍乱,无有方药,气息危急,医视舍去,皆云必死,治之方。
芦蓬 一大把,煮令味浓,顿服二升则瘥,已用有效。食中鱼蟹毒者,服之尤良。(《外台
卷第三
治黄胆、黑疸、谷疸诸方
治天行毒热,通贯脏腑,沉鼓骨髓之间,或为黄胆、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马黄等疾,喘息须臾而绝,瓜蒂散方。
瓜蒂(二七枚) 赤小豆(三七枚) 秫米(二七粒)
上三味,捣筛为散,取如大豆粒,吹于两鼻之中,甚良,不瘥间日复服之。(《外台》卷四治黄胆百药不瘥者方。
驴头一枚煮熟,以姜齑啖之,并随多少饮汁。(《外台》卷四)
治黄胆方。
取生小麦苗捣,绞取汁,饮六、七合,昼夜三、四饮,三、四日便愈。无小麦苗, 麦苗亦得。范汪云:用小麦胜也。(《外台》卷四)
治黄胆,身体面目皆黄,大黄散方。
大黄(四两) 黄连(四两) 黄芩(四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先食服方寸匕,日三服。亦可为丸服。(《外台》卷四)
治黄胆变成黑疸者多死,急治之方。
取土瓜根汁服一小升,平旦服,至食时,病从小便去则愈,不忌。先须量病患气力,不得多服,力衰则起不得。(《外台》卷四)
治劳疸、谷疸丸方。
苦参(三两) 龙胆草(一两)
上二味,下筛,牛胆汁和丸,先食以麦粥饮服如梧子大五丸,日三,不知稍增。(《外台》卷四)
卷第四
治痰饮久癖方
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其病是胸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则瘥方。
但单煮茗作饮二、三升许,适冷暖饮三升,须臾适吐,适吐毕又饮,能如此数过,剧者须吐胆汁乃止,不损人,渴而则瘥。(《外台》卷八)
治胸中淡饮,腹中鸣,食不消,呕吐水汤方。
大槟榔(三十口全子碎) 半夏(八两洗) 生姜(四两) 杏仁(四两) 白术(四两) 茯苓(五上七味,切,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医心方》卷九)
茱萸汤,治胸中积冷,心下淡水烦满汪汪,不下饮食,心胸应背痛方。
生姜(五两) 半夏(三两洗) 桂心(三两) 吴茱萸(三两) 人参(一两) 大枣(三十枚) 甘凡七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内白蜜五合,分三服。(《医心方》卷九)
治痰 心腹痛兼冷方。
鳖甲(炙) 柴胡 赤芍药(各八分) 甘草(炙) 枳实(炙) 生姜 白术(各六分) 槟榔(七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七味,取二升半,去滓,内槟榔末,分服八合,当利。忌海藻、菘菜、苋菜、桃李、雀肉等。(《外台》卷八)
治痰饮积聚,呕逆,兼风、虚劳、阴疝方。
霜后蒺藜苗子,捣汁一石,先以武火煎减半,即以文火煎,搅勿停手,候可丸止,空腹酒治宿食结实,及痰 癖实,瓜蒂散方。
瓜蒂(一两) 赤小豆(四两)
上二味,捣筛,温汤三合,以散一钱匕投汤中,和服之。须臾当吐,不吐更服半钱,汤三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白术汤方。
枳实(七枚炙) 白术(三两)
上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腹中软即散。忌桃李、雀肉等物。(《外台》卷八)
治冷热久癖,实不能下,虚满如水状方。
前胡(四两) 生姜(四两) 枳实(三两炙) 半夏(四两洗) 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甘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外台》卷十二)
卷第四
治咳喘上气方
治久患气嗽,发时奔喘,坐卧不得,并喉里呀声,气欲绝方。
麻黄(去节三两) 杏仁(去尖皮两仁者碎三两) 紫菀(三两) 柴胡(四两) 橘皮(四两)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一剂不瘥,频两、三剂,从来用甚验。(《外台》卷九)
治寒冷咳嗽,上气胸满,唾腥脓血,四味石钟乳散方。
钟乳(碎研) 白 石(炼) 款冬花 桂心(各一分)
上四味,捣合下筛,以筒吸之,如大豆许,一匕聚,先食,日三,不知稍增之,数试有验。当作七聚遂吸之。忌生葱。(《外台》卷九)
补肺汤,治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而渴,舌本干燥方。
五味子 白石英(研绵裹) 钟乳(同上) 桂心 橘皮 桑根白皮(各三两) 粳米(二合) 茯苓 竹叶 款冬花 紫菀(各二两) 大枣(五十枚) 杏仁(五十枚去两仁尖皮) 苏子(一升)
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三升,先煮桑白皮、枣、粳米熟,去滓,内诸药,煮取四升,分三服,日再夜一。忌大酢、生葱。(《外台》卷十)
治肺胀,咳嗽上气,咽燥,脉浮,心下有水,麻黄汤方。
麻黄 芍药 生姜(五两) 细辛 桂心(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石膏(四两) 五味子(半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葱、羊肉、饧、生菜。(《外台》卷十)
沃雪汤,治上气不得息卧,喉中如水鸡声,气欲绝方。
麻黄(四两去节) 细辛(二两) 五味子(半升) 桂心 干姜(各一两) 半夏(八枚洗去滑一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投杯则卧,一名投杯麻黄汤。令人汗出不得卧,勿怪。亦可从五合,不知稍增,日再,凡煮麻黄先煎二沸,去上沫,又内余药。忌生葱、生菜、羊肉、饧。(《外台》卷十)
治大走马奔走喘乏,便饮冷水冷冻饮料,因得上气发热方。
竹叶(三两) 橘皮(三两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半,煮取三升,去滓,分为三服,三日服一剂,良。(《外台》卷十)
治咳嗽冷气,结胀方。
干姜为末,热酒调半钱服。兼治头旋眼眩,立效。(《证类本草》卷八)
肺热闷不止,胸中喘急,悸,客热往来,欲死,不堪服药,泄胸中喘气方。
用桃皮、芫花各一升,二物,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以故布手巾内汁中,薄胸,温四肢,不盈数刻即歇。(《证类本草》卷二十三)
卷第四
治肺痿、肺痈及肠痈方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
生姜(五两)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忌海藻、菘菜。(《外台》卷十)
治肺痿,咳嗽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渴方。
生姜(五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一方干姜三两代生姜。忌海藻、菘菜。
(《治肺痿,时时寒热,两颊赤气急方。
童子小便,每日晚取之。去初末少许,小便可有五合,取上好甘草,量病患中指节,男左女右,长短截之,炙令熟,破作四片,内小便中,置于闲净处露一宿,器上横一小刀,明日平旦去甘草,顿服之,每日一剂。其童子勿令吃五辛。忌海藻、菘菜、热面。(《外台》卷治肺痿咳嗽,鬼气疰病方。
停久臭溺,日日温服之。(《本草纲目》卷五十二)
桔梗(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朝暮吐脓血则瘥。(《外台》卷十)
治肠痈汤方。
薏苡仁(一升) 牡丹皮(三两) 桃仁(三两) 冬瓜仁(一升)
凡四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医心方》卷十五)
卷第四
治贲豚气方
贲豚茯苓汤,治短气,五脏不足,寒气厥逆,腹胀满,气贲走冲胸膈,发作气欲绝,不识人,气力羸瘦,少腹起腾踊如豚子,走上走下,驰往驰来,寒热,拘引阴器,手足逆冷,或烦茯苓(四两) 生葛(八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五两) 半夏(一升汤洗) 人参(三两) 当上九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服一升,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饧、海藻、菘菜、酢物等。(《外台》卷十二)
治贲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贲豚汤方。
甘草(二两炙) 芎 (二两) 当归(二两) 半夏(四两汤洗) 黄芩(三两) 生葛(五两) 芍上九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二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等。(《外台》卷十二)
治贲豚气从下上者汤方。
生葛(五两) 半夏(五两洗) 黄芩(二两) 桂心(二两) 芍药(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为五服,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饧、生
卷第四
治症瘕积聚方
治凡所食不消方。
取其余类烧作末,酒服方寸匕,便吐去宿食,即瘥。(《外台》卷十二)
治宿食不消,大便难,练中丸方。
大黄(八两) 葶苈 杏仁(去皮尖) 芒硝(各四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服七丸,日三。不知稍加至十丸。(《外台》卷十二)
治症坚,心下大如杯,食则腹满,心腹绞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