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银海精微
银海精微
银海精微 唐 孙思邈
序
夫眼者,乃五脏之精华,如日月丽天,昭明而不可掩者也。其首尾赤 属心,其满眼白睛属肺,其乌睛圆大属肝,其上下肉胞属脾,而中间一点黑瞳如漆者,肾实主之,是随五脏各有症应。然论其所主,则瞳子之关系重焉,何以言之?目者肝之外候也。肝取木,肾取水,水能生木,子肝母肾,焉有子母而能相离者哉!故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肝肾之气乏则昏朦眩晕。乌轮赤晕,刺痛浮肿,此肝热也。眼生清泪,枯黄绕睛,此肝虚也。瞳仁开大,淡白偏斜,此肾虚也;瞳仁焦小,或带微黄,此肾热也;一虚一实,以此验之。然人肝肾之气相根据而行,孰知心者神之舍,又所以为肝肾之副焉!所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何则?心主血,肝藏血,血能生热,凡热冲发于眼,皆当清心凉肝,又不可固执其水生木之说。特眼者,轻膜裹水,照彻四方,溯源返本,非天一之水,又果孰为主宰乎?折而论之,则拘急牵飕,瞳青胞白,痒而清泪,不赤不痛,是谓之风眼;乌轮突起,胞硬红肿,眵泪湿浆,里热刺痛,是谓热眼。眼昏而泪,胞肿而软,上壅朦胧,酸涩微赤,是谓之气眼。其或风与热并,则痒而浮赤;风与气搏,则痒涩昏沉。血热交聚,故生淫肤粟肉红缕偷针之类;气血不至,故有渺视胞垂雀目盲障之形。淡紫而隐红者为虚热;鲜红而蠹赤者为实热。两 呈露,生肉者,此心热血旺;白膜红膜如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症瞳仁肉壅,白睛带湿,色浮而赤者也;冷症瞳仁青绿,白睛枯槁,气沉而浊也。眼热经久,复有风冷所乘则赤烂,眼中不赤,但为痰饮所注则作痛。肝气不顺而挟热,所以羞明。热气蓄聚伤胞所以胞合,此外症之大概。然而五脏不可阙一,脾与肺独无预何也?曰:白睛带赤,或红筋者,其热在肺;上胞下睑,或目唇间如疥点者,其热在脾。脾主味也,五味之秀养诸中则精神发于外;肺主气也,水火升降,荣卫流转,非气孰能使之。前所以五脏各有症应,于此又可推矣。虽然眼之为患,多生于热,其间用药,大抵以清心凉肝,调血顺气为先。有如肾家恶燥,设遇虚症,亦不过以当归地黄辈润养之,轻用温药不可也。况乎肺能发燥,肝亦好润,古方率用杏仁、干柿、饴糖、砂蜜为佐,果非润溢之意乎?至于退翳一节,尤关利害,凡翳起于肺,肺家受热,轻则朦胧,重则生翳。如珍珠如碎米者易散,翳状如梅花者难消。虽翳自热生,然治法先退翳而后退热者,谓热极生翳。若先去赤热,则血为之冰而翳不能去矣。其有赤眼,凉药与之过多,又且涤之以水,不反掌而水凝矣。眼特一团水,且水性清澄尤不可拘拘于点洗。喜怒失节、嗜欲无度、穷役眼力、泣涕过多、凌寒冲风,当暑月日、不避烟火、饮啖热多,此皆患生于脏腑者也。专事点洗可乎哉!有能静坐澄神,爱护目力,放怀息虑,心逸目休,调和饮食以养之,斟酌药饵以平之,明察秋毫,断可必矣。
引
《银海精微》二卷,未知何人氏所撰着。盖余生而目善病,昔直掖垣,余同寅友李冲涵公出以示余曰:庶几有当于目病方技乎?余检阅,见其图像立论及答问宗旨俱一一分晰明尽,若尝饮上池所视见者,取名银海本之道藏,其为方书,信乎精矣微矣。数年宦游所至,每携之笥中,兹承乏河朔,因檄所属付欹劂,盖不欲秘之自私也。虽然方亦未可尽拘泥也,脉证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异,斟酌损益存乎其人,不然拘泥古法而不通变,则是编也真古人糟粕耳!至易简妙方,则古宋阳里子所授,鲁东门伯所修,六物不竣外假,而自称绝技,又是书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河南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奉敕兵巡河北道前吏科左给事中北海齐一经
卷上
五轮八廓总论
人有两眼,犹如天地之有两曜,视万物,察纤毫,何所不至。日月有一时之晦者,风云雷雨之所致也;眼之失明者,四气七情之所害也。大抵目为五脏之精华,一身之要系,故五脏分五轮,八卦名八廓。五轮:肝属木曰风轮,在眼为乌睛;心属火曰血轮,在眼为二 ;脾属土曰肉轮,在眼为上下胞睑;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仁;肾属水曰水轮,在眼为瞳仁。
至若八廓无位有名,大肠之腑为天廓,脾胃之腑为地廓,命门之腑为火廓,肾之腑为水廓,肝之腑为风廓,小肠之腑为雷廓,胆之腑为山廓,膀胱之腑为泽廓,斯为眼目之根本,而又借血为之胞络,或蕴积风热,或七情之气,郁结不散,上攻眼目,各随五脏所属而见。或肿而痛,羞涩多泪,或生障昏暗失明,其症七十有二。治之须究其源,因风则散之,热则清凉之,气结则调顺之,切不可轻用针刀钩割。偶得其愈,出乎侥幸,或有误而为者,则必为终身之患也。又不宜通用凉药,恐冰其血,凝而不流,亦成痼疾。用药当量人之老少,气体之虚实。又有肾虚者,亦令人眼目无光,或生冷翳,宜补暖下元,滋补肾水。北方患者,多是日冒风沙,夜卧热炕,二气交蒸,故使之用凉药。北方之人故与南方之人用药有不同也。疹痘之后,毒瓦斯郁结于肝而气不能泻,攻发于眼目,伤于瞳仁者,素无治法也。
卷上
五轮之图
眼中赤脉血轮心,黑睛属肾水轮深,白睛属肺气轮应,肝主风轮位亦轮,更有肉轮脾脏应,两睑属脾胞胃侵。
卷上
五轮图式
五轮图式 大小 为血轮,属心火。大 赤者,心之实也。小 赤者,心之虚也。黑睛为风轮,属肝木。瞳仁为水轮,属肾水。白仁为气轮,属肺金。上下胞睑为肉轮,属脾土。
卷上
八廓之图
肝为养化之廓:肾与眼疾岂无由,酒色过时更惜忧,莫道睛光无大故,看看膜障裹双眸胆为清净之廓:视物依稀似雾中,时时手拭两睛瞳,要知冷泪频频出,此是肝虚胆气攻。
膀胱津液之廓:膀胱属水肾为夫,冷泪相形本脏虚,赤脉纵横轮廓内,不逢妙手岂能苏。
胃名水谷之廓:饮食相干在胃中,更加积热两相攻,睑胞渐肿生睛赤,不解中宫热不通。
命门抱阳之廓:内抱真阳是命门,眼前花发色纷纷,不能补肾调肝气,睛肿纵横似有根。
大肠传送之廓:传送原因是本经,肺家壅滞热相侵,只宣大肠根据次第,闭涩之时医患睛。
小肠关泉之廓:小肠腑属关泉廓,受病先从心里传,两 皆赤生痒痛,但调经脉自然痊。
肾属会阴之廓:视物如看霜雾多,抬头畏日事如何,急宜补肾禁房室,免使昏朦不得过。
卷上
八廓图式
八廓图式 天廓属大肠,传送,肺金,乾卦。火廓属心,抱阳,命门经,离卦。地廓属脾胃,水谷之海,坤卦。水廓属肾经,会阴,坎卦。山廓属胆经,清净,艮卦。风廓属肝经,养化,巽卦。雷廓属心,小肠经,关泉,震卦。泽廓属膀胱经,津液,兑卦。
六腑:三焦、胆、胃、大肠、小肠、膀胱。
五脏:心、肝、脾、肺、肾。
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生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五脏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肝与胆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三焦与命门为表里,一说命门与心胞络为表里。
三阴三阳经:心是手少阴经,小肠是手太阳经,肾是足少阴经,膀胱是足太阳经,肺是手太阴经,大肠是手阳明经,脾是足太阴经,胃是足阳明经,肝是足厥阴经,胆是足少阳经,三焦是手少阳经,命门是手厥阴经,此是三阴三阳也。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紧,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此乃七情是也。汗乃心之液,泪乃肝之液,涎乃脾之液,唾乃肺之液,精乃肾之液,此五脏之液是也。苦入心经,酸入肝经,甘入脾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
四气:酒色财气,风寒暑湿,过度成病。
卷上
大赤脉传睛
大 赤脉传睛图 赤脉传睛之症,起于大 者心之实也,此心邪之侵肝也。心属火主血,肝属木主筋;筋得血灌引渐至黑睛,蔓延瞳仁,甚则看物如同隔绢,是三焦相火炎上。或劳心事太过,或夜观书史,或能饮酒,及好食五辛,煎炒热物。法宜泻火退热,老少不同治。日积月累,筋脉大者,宜用小锋针挑断,毒血流出,赤脉断矣。若是乍发赤脉,不用针挑发,点以阴二阳四药,服以四顺八正当归散凉肝之剂,其病无不苏矣。又有暴横之人,赤脉灌睛者,此生相也,非比前症治之。
问曰:人之患目大 赤脉传睛,大 常壅涩,看物不准者何也?答曰:乃心经之实热;况心或因思虑劳神,或饮食太过,致使三焦发热,心火愈炽,故目常赤也。治之虽攻少阴经,心胞阳火廓,先服三黄丸泻其心火,次以洗心散去其病,肝连丸常镇三黄丸,点用清源散,服用清心利小肠经,降火为主,用八正散。
八正散大黄 瞿麦 木通 栀子 滑石 甘草 蓄 车前子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五钱,水一钟煎,或入竹叶灯心葱头,食后服。
导赤散木通 甘草 栀子 黄柏 生地黄 知母上每服细末四五钱,水一钟,入竹叶灯心草同煎,食后服。
七宝洗心散当归 赤芍 大黄(各一两) 麻黄(二两) 荆芥(五分) 黄连(一两) 栀子上为末,每服三四钱,水煎食后服。
三黄丸黄连 黄芩(各一两) 大黄(三两,酒浸过炒)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热水下。
肝连丸白羊子肝一付,勿令下水,以线结定总筋,吊起高处,滤干血水,轻轻刮去外膜,可将肝置于平木板上,以竹刀割下肝粉,筋膜不用,肝粉和为丸。每服五十丸,茶送下。
卷上
小赤脉传睛
小 赤脉传睛者,心之虚也,与大 不同,治法分二症治之。五脏之主,六腑之宗,且属南方,候阳象德之君。火生土,火乃土之母,脾土实则心火虚矣。治先泻其脾土之实,后补其心之虚。多因夜近灯火,劳伤心经,致使心虚气弱,血运不行,积在小 之间,故引此二者,以为后之学人识。然此症宜吃药,不必挑剪。
小 赤脉传睛图 泻肝散桔梗 黄芩 大黄 芒硝 栀子 车前子九仙散黄芩 荆芥 甘草 赤芍药 菊花 川芎 当归 木通 白芷上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用水煎,食后服。
驻景丸 治心肾俱虚,血气不足,下元衰惫,服。
楮实(微炒) 枸杞子 五味子 人参(各一两) 熟地(酒浸,焙干,二两) 乳香(一两,制过)
肉苁蓉(酒浸,焙干,四两) 川椒(去目炒干,一两) 菟丝子(淘净去沙土,酒浸三宿,蒸过焙干,四两) 一方加当归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
补劳人参丸 治心神恍惚。
人参 白茯苓 白附子 续断 远志 菊花 甘草上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食后桔梗汤下,日三次。
补虚人参丸茯苓 人参 续断 远志(各一两) 白附子(三钱) 甘草 白僵蚕(各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桔梗汤送下。
卷上
肉攀睛
肉攀睛者,与大 赤脉之症同。然此症者,脾胃热毒,脾受肝邪,多是七情郁结之人。
或夜思寻,家筵无歇,或饮酒乐欲,致使三焦壅热;或肥壮之人,血滞于大 。 肉发端之时多痒,因乎擦摩, 肉渐渐生侵黑睛。日积月累者为实,乍发乍痛者为虚。治法:实者小钩为钩,钩起剪断些宽,三五日剪痕收满,方可点阴二阳四药,吹点,余翳渐清,避风忌口,斋戒可也。若乍发不宜钩剪,宜服药,点以淡丹药可也。三焦心火俱炎,亦能生此疾,治之须钩割后,宜服泻脾除热饮。
肉攀睛图 泻脾除热饮黄 防风 茺蔚子 桔梗 大黄 黄芩 黄连 车前子 芒硝(各一两)
每服六钱,水煎服。
此症脾胃积热,相火胃火旺也。若经久翳浓施实乌睛者,宜钩剪,剪讫,次日用退翳卷云散调津液点之,日一次,三黄汤加寒剂。常点用对交丹加清凉散。若筋肿浓大者,宜剪,剪毕头处用火烙之,使其再不复生,愈后仍用三黄丸收功,镇其上炎之火。
三黄汤 治脾胃积热,致生此症,宜服。加芍药、宣连。
黄连 黄芩 大黄(各一两)
若热甚者,脉红盛者,加黄柏、石膏、山栀子之类,水煎,食后温服。
金花丸黄连 黄柏(各四两) 黄芩 人参(各三两) 桔梗(三两半) 半夏(二两) 栀子仁(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下。
卷上
鸡冠蚬肉
鸡冠蚬肉图 鸡冠蚬肉者,心之热酒之毒也。脾胃壅滞,肝脏积热,肉翳渐渐而长,侵至黑睛,发来高硕,形似鸡冠蚬肉壅蔽大 ,皆因相火胃火郁结,致生红肉,碜涩泪出。治法:初发之时,用小锋针破,使恶血流出,以输其肉,二三日又可针一次。又法可鼻孔内,剪竹叶卷作一小筒,弹进放血,或小锋针亦可,右眼右孔,左眼左孔,服三黄加朴硝丸如弹子大,夜卧噙化,以沃上焦火。正谓扬汤止沸,莫如去薪息火,肉翳者可烙三五度,其效甚速,烙可用软皮剪孔,湿按眼眶,烙则不伤四弦 肉,有虚有实,虚切不可用剪,剪则流血汪汪,变为利害。或壅如桃李之状,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