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重订诊家直诀
重订诊家直诀
(八)是故平人之身,荣卫调和,脉中脉外,气行度数相应,指下每不见脉之硬管,及气之来,乃觉正管既充,而又微见旁溢焉,且微丝管之所系大矣,倘卫陷入荣,中外隔绝,脉在指下,一条扛起,是壮火耗津,脉络不能濡润而闭塞也,往住有眩冒颠仆,偏枯痿易之虞,
(九)昔者俞春山尝言:老人虚人,久病将死,其脉皆独然一条扛起,似与肌肉不相连络,是气血不交,荣卫相离,犹老树将枯,根上旁须,先见憔悴,不得土气矣,此察形之至微者也,
至于察脉之势,非但察其来去之盛衰也,必且来去之间,循环相续,自沈从容上浮,自浮从容下沉,其情如环,无骤折之迹,
(十)尝见有一种脉,其来也有顷而一掣,其去也有顷而一掣,一息亦不过四五至,未尝数于常脉,而指下鹄突,无容与迥环之度,此为津虚血热,气燥而旋转不利也,内经谓之躁脉,18
故夏脉如钩者,以其来盛去衰,不能如环之圆,钩即环之缺其一面者也,躁则来去如一,并无所缺,而骤来骤去,不为圆转,而为直折,
(十一)盖扁鹊所谓其至跳者,
内经又谓脉之动也,阳气前至,阴气后至,是又于脉气方动之顷,分别前后,以察阴阳之微机,
于是难经有:
前大后小,头痛目眩,
前小后大,胸满短气之论,
(十二)仲景有:脉来头小本大,其病在表之谈,
后人有动前脉盛气有余,脉衰气不足,应后脉盛血有余,脉衰血不足之辨,是皆剖析微芒,脉学之上乘诊家之慧业也。
【五】微甚兼独
微甚兼独者,变脉之提纲,即体察形势之权衡也,凡物之轻重也,非特极轻极重之并处也,必有微轻微重者介乎其间,故微甚不可不知也。如难经所论一脉十变,与灵枢之论缓急大小滑濇,其义大矣。
19
第脉有以微见为善者,有以甚见为善者,固不尽微即皆轻,甚即皆重也,万象之变化无定也,形形色色,举在分分合合之中,故有一象而兼数象者,直须辨明主客,知其孰为正象,孰兼象气,庶几施治用药之轻重,乃有所准矣。
李东垣云:脉之相合,各有虚实,不可只作一体视之,假令:
弦洪相合,弦主也,洪客也,子能令母实也,
洪弦相合,洪主也,弦客也,母能令子虚也,余脉仿此。
可以类推,夫所谓主客者,脏府之病气,皆各有主脉,如:
肝脏与风气之病,其脉皆弦。
心脏与热气之病,其脉皆洪,
若其间有挟痰挟食挟血挟虚之异。即其脉之所见,必有兼象,所谓客也,是故脉
无单见,古人立二十八脉,亦不过悬拟其象,以明大纲,使学者有所据,以为讲明之地,讲明乎五藏六气之主脉,斯知脏脉之变有万,无非各主藏之脉所互乘也,病脉之变有万,无非各主病之脉所互乘也,
20
倘执着而不知会通,纸上之象,几无一合于指下之象,指下之象,更无一合于纸上之象矣,开卷了然,临诊茫然,是何为者,
况微甚有因兼独而分,兼独每因微甚而见,故:
宽而兼厚,以实兼实,是甚实也,
薄而兼窄,以虚兼虚,是甚虚也。
厚而兼窄,是微实也。
薄而兼宽,是微虚也。
更有大谬之语,难为人道者,厚而兼薄也。宽而兼窄也,粗而兼细也,滑而兼濇也,长而兼短也,浮而兼沉也,迟而兼数也,于万万相反之事,而忽并于三指之下,此叉何说以处之,曰此必有一微一甚也,此必一见于形,一见于势也,亦有相间而迭呈者,即难经所谓阳中伏阴,阴中伏阳也,故常有于绵软之中,忽夹一至,挺互指下,
如弦之象,此:
有因气逆上冲,
有因气郁猝发,
有因气脱不返,宜察其脉之神而决之,此即来大时小,来小时火之类
又常有于迟缓之中,忽夹一至躁疾,上驰如射,此亦有:
郁气之猝发,21
或伏热之乍升,
宜察其脉之沉分而参之,
脉经曰:尺脉上应寸,时如驰,半日死。此又气之脱也,
若沉分大而有神,只是气滞热伏耳,总之讲脉学者,先求脉在人身,为何等物,再将脉象之纲领条目,从自心中一一为之分析,不必倚傍旧说,而自推见本原,如位也数也,形也势也,此纲领也,
位之在寸在尺在浮在沉也,
数之为迟谓数为疏为密也,
形之长短广狭厚薄粗细软硬坚松也,
势之强弱高深也,此条目也,
于此各推求其所以然之故,了然心中,然后彼此参互,如微甚兼独之迭见者,亦皆有以得其变化之本,临诊自有条理,不致眩惑,大凡人之病也,邪甚脉甚,邪微脉微,不待言矣,而且两邪合病,则两脉并见,三邪合病,则三脉并见。
如仲景论脉诸文,所谓:
脉弦而大,弦则为寒,大则为虚。
脉浮而紧,浮为卫气实,紧为荣中寒,22
是皆分析各脉之主证。而后合讧主病之正脉,故学者总须先求其分,再求其合。分者苟能剖析微芒,则其合者,特分者为之参错耳,若起手不知探原,拘泥文字,逐末忘本,即将脉名增为百数,亦不足以尽天下之变矣,恐终身无见真之日也。
23
【卷下】
【一】独取寸口本义(附人迎气口本义)
难经首章,汲汲发明独取寸口之义者,以其法奇而旨奥也,寸口赅寸关尺三部言,其义本于内经经脉别论,第别诊之义,注重在得气之平,以此脉发源心肺,直达寸口,自首至尾,脉管之体无曲屈,无大小,嘘发之气,适得其匀,故曰气归于权衡,而又得程途远近之适中,故曰权衡以平也,
难经之义,注重在得气之全,以此脉发源心肺,直达寸口,心为百脉之根源,肺为宗气之蠹钥,故曰脉之大会。
自首至尾,无中途歧出以分其气,无他脉来会,以搀其气,完而不偏,纯而不杂,故曰手太阴之所终始也。
他部动脉,虽亦发源心肺,而或已贯他脏他府而来,或已分他经他络而去,气有偏至,故弗取之,分寸关尺者,经藏居上,其气前,至故诊于关前,经藏居下,其气后至,故诊于关后,
内经曰:手经之道近,其气至也疾,手足之经且然,况部位之高下乎,分左右者,心居中,而血发于左,肝居右,而气嘘于左,肺叶右大,脾即甜肉,右端亦大,故皆气行于右也,近日西人,以此脉为心肺之专,不能分诊五脏六府,圣人正以此脉得心肺之全,乃可偏诊五脏六府,妙识精微,下愚岂容轻议。
【二】三关脉体通考
(一)世谓寸口,正取无脉,覆手取之而得者,谓之反关脉。
(二)近武进费伯雄,又有斜飞脉之说。
(三)张石顽曰:脉之反关者,皆由脉道阻碍,故易位而见,
有一手反关者,
有两手反关者,
有从关斜走至寸而反关者,
有反于内侧近大陵而上者,
有六部如丝,而阳溪列缺,别有一脉大于正位者。
有诸部细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
所谓从关斜走至寸而反关者,外斜脉也。
所谓反于内侧近大陵而上者,内斜脉也。
所谓阳溪列缺,别有一脉大于正位者,似反关而非反关也,谓之臂外脉。
盖诸处本有细络,与手太阴脉通,而手太阴之正管,实由寸部透于反背,出于阳溪,趋于合谷,正管有阻,其气不能直达,则散溢诸络,迂道而达,非正管移于诸处也。
(四)灵枢邪客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
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詹,
外屈,上于本节下,
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
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
内屈,上行臑阴,入腋下,内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
【注】:此言手太阴脉,
自大指外侧,内屈下鱼抵太渊,太渊者,寸口去本节甚远,但正直本节之后耳,复自太渊外屈,上于本节下,
此节所说外斜脉,大指本节下合谷穴处也,自合谷内屈,会阴诸络于鱼际,伏行壅骨之下,壅骨大陵穴处也,
外屈出于寸口者,自伏而出斜,行与前抵太渊者会,此即所谓内斜脉也。
此脉与外斜之脉,出于合谷者,双歧如叉。
(五)脉经云:从寸口斜入上者,名曰解脉。
(六)王冰谓不合而歧出,如绳之解股是也,
外斜脉,常与三关平等,
而内斜脉常细,
曾见有人,时而内斜脉盛,时而外斜脉盛,其外斜脉盛,无苦,而内斜脉盛,即苦气逆胸满。
盖尝思之,
一、其外斜脉盛无苦者,气行之正经也,
二、内斜脉盛即有所苦者,此与手心主相会之络也,络不当盛,必木火逆横,致壅遏肺气,不得畅耳。
(七)又有三部:
别有一细脉,自尺至寸,与正脉并行者,此细脉,
或与正脉平排,并行指下,如引二线也,
或行于正脉之上,浮只见细脉,沉之始
或行于正脉之下,按之隐隐有一细脉,自动于正脉之内也,
此等最宜留心,若正脉中自见细线挺然指下者,为寒、为痰、为瘀、为症瘕。若别具一脉,动而流连,则是禀赋然矣。
(八)世谓双弦脉,指下如引二线者死,未足为据,盖虽引二线,而指下来往流连者,乃是本象,其挺然指下,无来去者,即不二线,庸有济乎。
(九)张石顽曰:反关脉,
较平人细小者为常,
较平人反大者绝少,不可以为指下变异,谓之怪脉也,
凡遇反关,殊异常脉,如须细询其较之平时稍大,即为邪盛,较之平时愈小,即为气衰,仍以所见诸证参之,
(十)更有正取反取俱无脉,细寻却在手臂鼠肉之上者,亦反关之类也,但此脉已无常,似难凭脉,必须察其病证何如,元气何如,以断吉凶,此论极为精当。
【三】血气形势直解
(一)
气无形也,血有形也,
气动也,血静也,
脉之行也,以息往来,其动则气也,其管则血之质也,
病在气分,候动之势,
病在血分,候脉之形,
气主咰之,血主濡之,
(二)而:
病即当累气,故候形者必兼审势,
气病久乃累血,故察势者,不必泥形,
气虚血实,脉虽弱,而按之必有形,
血衰气盛,脉虽空,而其来必有势,
(三)是故:
凝痰瘀血,无论脉势强弱,按之必有劲线,或如珠粒,
气化升降不利,无论脉形虚实,其动也,必有疏密不匀,强弱不均,或寸弱于尺,或尺弱于寸,或应指少力,或中道而还。
血实者脉形必厚,血虚者脉形必薄,牢实与芤革可推也,
气盛者来势必盛,气衰者来势必衰,濡弱与洪滑可例也,
气周于外,血实于中,故气寒而血为所束,脉即细紧,
血虚而气无所归,脉即微散也,
气郁与血结必殊,血虚与气弱不类,此分见者也,
血热即见气脉,气寒则见血脉,此又互见者也,
(四)且夫势衰而形实者,有气虚不能运血,有血满致郁其气,何以辨之?
曰:
、血累气者气不虚,其势虽来去不大,而按之必有倔疆欲起之情,似动似滑,所谓阴中伏阳也,
气累血者,血不行,指下坚细而已,
(五)势盛而形虚者:有气亢以耗其血,有气旺将生其血,何以辨之?
曰:
气耗血者,轻诊必带弦而来多去少。
气生血者,轻诊必见濡,而来去停匀也。
(六)经曰:
脉濇而坚者,血实气虚也,
脉浮而大者,气实血虚也。
气热者,血未尝不奔逸,然清其气而血即平,若正入血分,则肿腐矣,但清其气无功也。
气寒者,血未尝不凝滞,然温其气而血即通,若正入血分,则顽块矣,但温其气无功也,
(七)故吾尝谓病之在经络也,有在气分,有在血分,其在脏府也,止可以在气分,而不可以在血分。
(八)前人每言病在某藏某府血分者,仍指其经络言之也,或指其血为气累者也,果在血分,谓体坏而死矣。
【四】左、右表里直解
(一)王海藏曰:
伤寒以左脉为表,右为里。
杂病以右脉为气,左为里。
予初诊不尽验,心以为此特一法耳,固不可拘也,近二年来,深察病情脉象,有可得而言者凡:
一六
外感风寒湿之邪:
一、深者:皆系左脉沉细于右,
二、浅者:但两手浮弦,或右关前浮弦而已。
外感暑热之邪:
一、深者:皆系左脉弱散于右浅者,但两手浮滑,或右关前浮大而已。
(二)
温病之由于伏气内发者,前人皆以右大于左为词,谓邪从中道,胃气郁浊之故,
以吾历诊春温、冬温、喉痧疫疹诸症,凡:
一、右大于左,而左脉不甚细弱者,真阴未损,冶之易愈。
二、若左脉沉细而数,断续不匀,真阴已竭,十难救一,
三、是当以左小于右,定正气之成败;
四、不当专以右大于左,定邪气之微甚也。
(三)又诊夏行秋令时疫,有所谓瘪螺痧者:
其证先见头痛心嘈,四肢麻冷,螺纹陷下,或吐或泻,旋即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