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笼小品


  木香

  辛苦温。

  三焦气药,疏肝和脾。

  治一切气痛,九种心痛,泻痢后重。

  性香燥,肺燥血虚,慎勿与之。香连丸用之,取其破滞和脾止痛。

  广产入药。

  砂仁

  辛温。

  和脾快气,行结滞。

  治痞胀,温中醒胃。

  性窜而燥,血虚火炎者忌炒,去衣研。

  砂仁壳,辛香利气,凡腹胀、泻痢等症,俱可用之,无砂仁燥窜之弊。

  白豆蔻

  辛热。

  流行三焦,温暖脾胃,散滞气,除寒湿,化食宽膨。

  治久疟脾虚,感寒腹痛。

  若因热腹痛,气虚火升,咸宜禁之。

  去衣研。

  草豆蔻

  产闽中辛温香散,暖胃健脾。治客寒胃痛,霍乱吐泻。

  辛燥耗血,阴不足者忌。

  草果

  辛热。

  温脾破气,除痰消食化积疟积。

  治瘴疟,寒痰凝于膜原,疟久不住者,非草果不为功,但用须参培元之品。

  面裹煨,取仁,忌铁。

  肉豆蔻

  一名肉果辛温。

  理脾暖胃,下气调中,逐冷痰,除心腹冷痛。

  肾脏虚寒,五更泄泻,四神丸用之是也。

  面裹煨。

  破故纸

  即补骨脂。

  辛温,入心包、命门。

  暖丹田,缩小便。

  治虚寒喘嗽,腰膝痠痛。

  若阴虚有热,大便结实戒用。

  得胡桃肉良。

  益智仁

  辛温。

  治脾阳郁滞,冷气腹痛。

  又能使气宣通,温中进食,摄涎缩小便。

  血燥有热不宜用。

  出岭南。

  取仁炒。

  蛇床子

  辛苦温。

  强阳补肾,散风寒,燥湿杀虫。

  治女子阴痛阴痒同矾煎汤洗。

  时珍曰:不独补助男子,而且有益妇人。世人舍贱求贵,岂有不负斯味乎?

  良姜

  辛热。

  治胃脘冷痛。虚者可与参、术同行。

  出岭南高州。

  土拌炒。

  藿香

  出交广。

  辛微温,入肺脾。

  快气和中,开胃止呕,去恶气。

  霍乱吐泻,心腹绞痛,上中二焦邪滞。

  若胃家有热戒用。

  梗胜于叶。

  白芷

  色白味辛,入肺、胃、大肠三经。

  发汗除风湿,治头目昏痛,目痒泪出。活血排脓,生肌止痛,又为疮家圣药同大黄煎服,治痈疽发背。

  外用为末敷涂。

  虚而有火忌。不香者不入药。

  藁本

  辛温,为太阳膀胱经风药。

  本经寒郁头痛连脑者,必用之。又去风湿,疗胃风泄泻头痛。

  不因寒伤太阳不可用。

  香薷

  辛。

  散皮肤之蒸热,温解心腹之凝结。

  治呕逆水肿,霍乱转筋。香薷为夏月解表之品,其性温热,感寒宜之。

  若阳暑,宜清凉,误服之反成大害。

  香薷饮宜冷服。

  荆芥

  辛苦温。

  散皮里膜外之风,发汗胜湿,利咽喉,清头目。

  为风病、血病、疮家要药。

  治血炒黑用。

  紫苏

  性温。

  发汗解肌,散风寒,利肺下气,定喘安胎。

  若旦暮恣食,亦能耗损真气。古称芳草致豪贵之疾,此类是也。苏子驱寒降气,消痰利膈,润心肺,止咳嗽。炒研。老苏梗顺气安胎,挟虚宜之。

  薄荷

  辛凉清散。

  疗风热而发汗,清头目,利咽喉,起皮肤隐疹。

  治伤风失音。

  表虚勿服。

  地黄

  向年人从怀庆归,馈地黄一囊,钉头鼠尾细纹坚实,所谓原枝是也。铺中所售,皆细长,缩而为肥短之状,其力远不及原枝。

  滋补肝肾之要药。生用凉补,熟用温补。同当归能纳气,同桂、附能暖命门,为补阴益血之元戎。

  惟大便溏泄、大伤湿热、胃欠运行者忌之。与莱菔同食,须发易白,寇莱公所从事焉。

  鲜生地另是一种,出杭州桥水地名,惟能清热润燥,配入玉女煎,最为相称。

  旱莲草

  即醴肠。

  止牙宣出血。

  捣汁收入食盐,擦牙能固齿,微有益肾之功。

  麦冬

  清肺中伏火,若燥金用之,能滋能清,最宜;兼能宁心。

  若肺有外邪,则不可用。

  复脉汤,生脉散用之,皆取其润养肺金也。

  甘菊

  息肝风,解疔毒。

  凡因肝风上冒头目,必需之品。

  炒黑用。疮家勿炒。

  谷精草

  功善明目退翳。

  稻根得余气而生。

  草决明

  即青葙子。

  除风热。

  治一切目疾,惟瞳子散大者忌。

  木贼草

  治目疾,见风流泪,翳膜遮睛。

  麻黄

  辛苦温中牟产麻黄地,冬不积雪,性热可知,入心、膀胱、大肠,而为肺之主药。

  能发汗,去营中寒邪,利九窍,开毛孔。

  伤寒头痛,恶寒无汗,脉紧者宜之。

  治咳逆上气,痰哮气喘,皮肉不仁,水肿风肿。

  惟冬月表有寒邪用之,误投祸不旋踵。

  按麻黄用蒸发汗,驶不能御;根节止汗,又效如影响。物理难测如是也。

  刺蒺藜

  苦温。

  平肝风,胜湿破血。古方用以补肾何也?

  沙苑蒺藜

  产潼关者入药。

  补肾纳气,须从熟地、枸杞相辅为功,独力无成也。

  盐水炒。

  益母草

  即茺蔚。

  微苦微寒,入心包、肝。

  行血去瘀生新,调经,消疔肿乳痈。辛散滑利,益母之名,勿为误之。

  茺蔚子功用相同,行中略补。

  夏枯草

  苦寒。

  散肝经郁火。

  治瘰疬、鼠瘘、瘿瘤、症坚、乳痈、目珠夜痛,此皆肝火为患也。

  久服亦伤胃。

  青蒿

  二月生苗,得春气最早,故入肝胆血分。

  治骨蒸虚热,久疟盗汗,清暑辟秽。

  青蒿性虽苦寒,然芬香醒脾,血虚有热者最宜。

  连翘

  清六经之火,只治上中,力不到下焦,凉药之轻清者也。

  地丁草

  辛苦寒。

  治痈疽发背,疔肿疮毒,为外科要药。

  水洗。

  牛蒡子

  即鼠粘子。

  辛苦寒。

  泻热散结,宣达肺气,清咽喉,消斑疹,行十二经,散诸疮肿毒。

  大小蓟

  甘苦凉。

  皆能破血退热。

  治吐血、衄血、肠痈。

  小蓟只能破瘀生新,不如大蓟之消痈毒。

  红花

  入肝经。

  破瘀活血,润燥消肿止痛。

  治经闭难产,痘疮血滞。

  过用能使血妄行。

  酒润焙。

  瞿麦

  苦寒。

  降心火,利小肠。

  治热淋要药,更通经堕胎。

  萹蓄

  苦平。

  能去湿热,故利小便,治黄疸热淋。

  车前子

  清肺肝风热,渗膀胱湿热,开水窍,固精窍。

  阳虚下陷勿服。

  入利水剂中炒研,入补药酒蒸捣饼。

  灯芯

  淡渗。

  祛心火,清肺热,利小肠,同竹卷心。

  稍加甘草,治心火咽痛如神。

  微寒,入膀胱。

  利小便,通热淋。

  海金沙

  除手足太阳、小肠、膀胱血热之要药。

  茵陈

  入膀胱。

  发汗利水,泄脾胃湿热,为治阳黄之主药。

  若阴黄宜温补,用茵陈大谬。

  葶苈子

  辛苦大寒。

  能泻肺中水气,从膀胱出,止嗽除痰定喘。《十剂》曰:泄可去闭。大黄泄阴分血闭,葶苈泄阳分气闭。猛峻之药,得大枣为辅,稍缓其性。有甜苦二种,甜者力稍缓。

  同糯米微炒,去米用。

  稍挟虚者切勿轻试。

  大青

  苦咸而寒。

  解心胃热毒。

  治伤寒狂热,阳毒发斑。

  非心胃实邪勿用。

  青黛

  从波斯来者最佳,然难得。

  今所用者,乾靛花,每斤漂取一两,亦妙。

  泻肝散五脏郁火,治伤寒发斑血痢。

  同天花粉作散服,治火嗽无痰、面浮眼肿者如神。

  芦根

  清肺胃热,痘疹痧斑,可以煎汤代茶。

  取其甘寒退热,不犯胃气之良药也。

  茅根清养肺气,燥金咳呛宜之。

  豨莶草

  苦辛。生寒熟温。

  治缠绵风气,四肢麻痹,长于理风湿,未免燥血。

  亦可捣汁熬膏。

  旋覆花

  苦辛。

  能下气行水,咸能软坚。

  入肺、大肠。

  通血脉,消痰结。

  同代赭石治噫气频频。

  然走散之药,虚人禁之。入煎剂须绢包,或沥清有细毛,着肺令人嗽。

  紫菀

  辛苦温。

  治痰逆上气。

  能开喉痹,取恶涎。

  阴虚肺热者不宜专用,须地黄、麦冬共之。

  款冬花

  辛温润肺。

  治咳逆上气,喘渴喉痹,肺痿咳吐脓血,为治嗽要药。

  十二月开花,当积雪坚冰,此花独秀,禀纯阳之性,故主辛温开豁,却不助火,可以久任。

  牛膝

  味酸,入肝、肾并膝足。

  炒黑治虚火吐血。

  下降之药,凡小便多与胎气不固者忌用。

  续断

  川产者佳。

  苦辛微温。

  补肝肾,通血脉,理筋骨,主劳伤,止痛生肌。

  补而不滞,行而不泄,取用宏多,女科外科需为上剂。

  胡芦巴

  出岭南者佳。

  苦温纯阳,入右肾命门。

  同茴香、巴戟、川乌、川楝子、吴茱萸,治疝瘕冷气,寒湿脚气。

  酒炒。

  艾叶

  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

  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理气血,逐寒湿,温中开郁,调经安胎。

  陈久者良。

  揉捣如绵,谓之熟艾,灸火用。

  凡血燥有火禁。

  附子

  辛甘大热,其性纯阳多浮,其用走而不守。

  通行经络,无所不至。

  能引补气药,以复失散之元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祛下焦之寒湿。

  治中寒中风,心腹冷痛,暴泻脱阳,脾虚久泄,拘挛风痹,小儿慢惊,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症。开关门,消水肿。

  通宜冷服热因寒用。发散生用,峻补熟用。

  若内有真热,外见假寒,服之祸不旋踵。从前附子野生产罕,价贵功力亦大;近今多是种者。土人以盐腌之,其性愈减。

  乌头、天雄,名异用同。

  白附子

  辛甘大热,入阳明经。

  能行诸药上行头面,祛风痰。

  治心气冷痛,中风、失音。

  燥毒之品,勿可轻用。

  天南星

  苦辛,入肺脾肝三经,性燥。

  除湿痰,治风散血,攻积拔肿。

  按南星治风痰,半夏治湿痰,故阴虚燥痰大忌。

  半夏

  辛温性燥,能走能散。

  和胃健脾,除湿化痰,发表开郁止呕,又能行水利二便,为治湿痰之主药。

  苟无湿者禁。古有三禁,谓失血、口渴、多汗也。造曲燥性减,调理剂中宜之。

  常山

  辛苦寒。

  能引吐行水,祛老痰积饮,截诸疟必效。

  性猛烈,挟虚不可用。

  藜芦

  至苦辛,入口即令人吐,善通顶使嚏。

  风痫宜用之,因其善吐痰涎也。

  取根用。

  大戟

  辛苦寒。

  专能泻脏腑水湿,治十二种水肿,发汗通经,消痈逐血。

  除寒善泄,大损真气,元虚无湿勿用。

  杭产色紫者入药。

  甘遂

  苦寒。

  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下水之圣药。

  主十二种水,大腹肿满。

  去水极神,损真极速。

  大实大水,可以暂用。

  面裹煨。

  商陆

  苦寒。

  沉阴下行,逐水退肿胀肿属脾,胀属肝。

  肿胀因脾虚者多,若误用甘遂、大戟、商陆等药,虽取快一时,未几再作,决不能救。

  芫花

  苦温。

  去水饮痰癖,疗五水在五脏,皮肤胀满。五水者,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也。仲景治伤寒心下有水而咳,干呕,痛引两胁,十枣汤。

  毒性至紧,取效最捷。稍虚服之,多致夭折。

  千金子

  辛温。

  行水破血,治冷气胀,下恶滞物,攻击猛挚。

  肿胀不因体实水积而用之必死。

  去壳研,压净油。

  牵牛

  辛热。

  惟善走泻气,宜下焦郁遏。

  治大小便气闭不通,逐水消痰,杀虫堕胎。

  凡气虚病在血分者大忌。

  有黑白二种,黑者力速。

  蓖麻子

  辛甘热。

  性善收,又善走,能开通诸窍经络。

  治水症浮肿,针刺入肉捣敷伤处,刺出即去药,追脓拔毒,敷瘰疬恶疮,屡奏奇功。

  外科煎膏多用之,内服不可轻率。

  贯众

  有毒而能解毒,故解邪热之毒,发斑痘,杀诸虫。

  浸水缸中,日饮其水,能辟时疫。

  射干

  苦寒。

  泻肺脾实火,消结痰老血。

  治喉痹咽痛为要药。消结核,化疟母。

  惟实火宜之。

  扁竹花根也。

  大黄

  大苦大寒,气味俱厚。

  除肠胃中有形之邪,治伤寒邪结于胃,与少阳胆、少阴肾诸经者,皆可下之。

  温疫邪伏膜原,积滞于肠胃,非此不能疗。血痢初起,体实者亦可用。一切上病治下、釜底抽薪法,用之得当,亦其效如神。

  辨症不真而误用之,贻害非细。

  酒制力缓;煎剂生用,迟入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