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麻科


  咳嗽气促喘急(五十三)

  疹属脾胃,脾乃肺之母邪,传于肺,主气而气喘促急,咳嗽,皆主于肺,以清肺饮主之。

  抠咬指甲(五十四)

  疹发于肝,指甲乃肝经外窍,肝经有毒,外窍形焉。此木克土,故小儿抠咬指甲,治宜小柴胡汤主之,或伐肝或扶肝俱可。

  瘾症(五十五)

  疹出未收,复感风寒邪气,风邪外袭皮毛而入肺,肺中毒瓦斯合而伏于两胁背脑腰腿之间,形如鬼崇疙瘩,名为疯瘾,痒不可忍,宜荆芥防风败毒散洗之可也。

  作吐(五十六)

  疹子既出,毒瓦斯不透,兼热痰积于胸膈之间,痰在膈上,喘促气逆,水乳饮下为酷为所膈,略嗽即吐,治宜利气消痰,加竹茹、竹沥、黄荆沥,更好再加枇杷叶,若被胃火所冲,重加生石膏,火毒上冲,水火相激,两不相下,任其吐逆往上,而我之药进一步则吐,退一步频频与之,自然消受矣。

  疔(五十七)

  疹出余毒未尽,兼食辛辣毒物,致令藏于脾胃,脾胃主肌肉,其毒发于肌肉之间,变生疹疔矣。其症壮热不除,烦渴欲饮,躁乱不宁,盖热毒使然也,治宜柴胡合化毒汤。

  疹后痢(五十八)

  出之后,食物不谨,风寒不避,致伤脾胃,遂传于肺,肺与大肠为表里,故成痢疾矣。又有余毒未尽,余火未清,则毒移热于大肠,而成痢矣,必须清金凉肠主之。行血则使脓愈,调气则后重除。膀胱之气不通则癃秘,大肠之气凝滞则后重,其理一也。须加杏仁、升麻,兼消积治之。

  触肺扬涕(五十九)

  诸香闻鼻触了肺,难免头疼鼻涕扬,急服苓、杏、薄荷、荆芥、桔梗,若无霜打茄同进,苦楚难当就灾殃。

  发热腹痛(六十)

  发热腹中急痛时,毒扰于里不须疑,大便不通宜攻下,莫待临时懊悔迟。《经》云:毒留于腹中,腹痛肠如触,徐徐入大肠,下血污秽浊,急服生军、枳壳可愈。

  舌肿无声(六十一)

  君火炎上热若蒸,咽喉疼痛亦非轻,舌根肿胀难言语,甘桔玄参连倍增,再加犀栀并连心,立时煎服岂无声。《经》云:肿消声响可无惊,随进二冬知玄参,薄荷连翘荆芥穗,条芩射干与豆根。

  狂躁(六十二)

  毒瓦斯壅盛于内为风邪所闭,不能骤发而惊搐狂躁,治宜苏芥散加大黄、枳壳,大小便闭者最宜清利之。

  身热不收点(六十三)

  发热蒸蒸,自虚收,如不收者,毒瓦斯未尽解也,退其热,邪疹自消,宜用清表散毒汤去当归、泽泻、猪苓,宜加骨皮、黄芩、麦冬、花粉、大力、天冬、甘草、柴胡、车前、木通。

  夹斑丹(六十四)

  夹丹者,此皆毒火浮游散漫于皮肤之间也。宜投甘桔荆防黑玄参,牛蒡知柏与黄芩,木通苦参连翘入,连进数剂斑丹青。

  《经》曰:皮肉鲜红如云片者,丹也;点粒如蚊咬者,斑也。皆由毒火熏灼于中,故斑丹与疹齐出于外也,宜用荆芥散毒汤或消斑汤主之。

  口舌生疮(六十五)

  口为脾窍,舌乃心苗,引火下降,则热自除,宜用清上饮。

  薄荷、桔梗、甘草、黄芩、防风、大力、干葛、连翘、玄参、麦冬、花粉、川连、石膏。

  口舌生疮用有功,敷药方中薄荷柏,黄连青黛月石同,冰片少许研为末。

  眼赤肿痛(六十六)

  眼者,五脏血气之精华也。毒瓦斯郁滞于肌肤者为痈为疖,而其留滞于精华者则发为眼患矣。其毒火发露在表,又在至高之地,宜用麦冬清肺饮或蝉化散治之。蝉衣、荆芥、防风、甘菊、川芎、黄芩、柴胡、车前、桔梗、山栀、升麻、木通、胆草,再加蒺藜、蕤仁、蒙花。

  两目红肿(六十七)

  两目红肿,羚羊、荆芥为先,次以菊花、连翘。《经》曰:毒内流于肺,精珠不得看,搜去肝风毒,眼目自安然。凡目病在表宜疏风兼清热,或向外下泪难开名羞明,宜清热兼疏风,加升麻、黄芩。论疹毒为害,咽喉先,眼次之,但观两眼红脉虬缠,或闭或肿,多生眵泪,或上星障,急泻肝火,以免伤目之患,蝉化散主之。

  月事(六十八)

  发热之时,忽经水适来如期,此积污随出,毒从此解,勿药而愈。倘若不止,热邪乘血海之虚,逼血妄行,回时宜服小柴胡汤合生地黄汤以清其热。又有非其期而忽行,此毒火内蕴,扰乱血海妄行,亦宜凉血为主;或发热之时,经水适断,宜柴胡四物汤治之,以防毒邪乘虚而入。使已憎寒壮热,神气不清,言语错乱,此为热入血海。血海者,冲任是也。肝主之肝藏血,肝为血海,天癸至后,血已空虚,热乘而入,四物合导赤散加麦冬,与安神散间而服之,加丹参、凌霄花可也。

  五脏受毒辨(六十九)

  毒归于心者为斑疹、惊悸、痒痛、壮热、咽喉干渴、盗汗、丹瘤,皆其候也。毒归于肝者,则为闷乱、水泡、腰痛、目疾、卵肿、干呕、手足拘挛、吐蛔、寒战、切牙者,皆其候也。毒归于肺者,为咳嗽喘急、衄血、皮肤燥竭、肩臂痛,皆其候也。毒归于脾者,则为吐泻、腹痛、肿胀、唇烈口燥、手足病、不欲食,此之谓也。毒归于肾者,为失音、手足逆冷、咽中干痛、耳、饥不欲食而多。毒归于大肠、胃者,为泻痢脓血、肠鸣失音、大便不通。毒归于膀胱者,为小腹满、溺血、遗尿、头额肿痛而目视。此论五脏六腑受毒之症也。

  寒热往来(七十)

  疹所最忌者寒战也,如发热之时,憎寒壮热,身体振振战动,其毒欲出不出,留于腠理之间,邪正交争,故发振振战动也,宜服柴葛桂枝汤。

  口中臭气(七十一)

  口中之臭气,勃勃冲人,是肺胃中火所致,此症多有失声,喘呕,兼吐脓血,皆其候也。药宜清金汤、泻火汤主之。

  疹痒(七十二)

  疹出遍身作痒,爬搔不宁者,此毒瓦斯火邪传于肌肤之间,不能发出,与伤寒汗不出而作痒者,同也。况诸疮痛痒皆属心火,《经》云:痒者,火之变也。又肝木主风,爬搔不宁者,风使然也。肝主筋而运乎爪,皆心肝二脏之症,药宜清风化毒汤主之。荆芥、防风、升麻、羌活、大力、干葛、麻黄、桂枝。

  头目肿(七十三)

  毒瓦斯发越,聚于三阳,故掀肿也,宜解毒汤(羌活、防风、荆芥、大力、条芩、连翘、柴胡、桔梗、石膏各二钱),如未透时去石膏。

  鼻掀口张,气喘气粗,胸胁吸动(七十四)

  鼻掀者,肺气绝也。口张者,脾气绝也。气喘胸闷者,肺火盛极而难下也,不治。服清肺饮重加石膏、黄芩一两余,或冀挽回于万一,然必要胸中、鼻尖不动,乃可用药耳。

  余毒不清(七十五)

  气高而喘息作声,掀胸抬肚者,余毒在于肺脏也。痰涎稠粘,切牙戈齿,泄不止,口臭者,余毒在于脾胃也。盗汗身热不退,渴盛者余毒在于心经也。梦中多惊,摄手振动,目赤者,余毒在于肝胆也。耳手足尖热者,余毒在于肾脏也。身肿不消,壮热不退,郁闷不舒,诸经皆有未尽之余毒也。

  寒战(七十六)

  心火亢极,上灼肺金而孔窍闭塞,故寒战不止,宜发汗以去表热。如大便闭,宜下之,小便不通,宜利之。论火性甚烈,喜散而不喜郁,则拂其性矣。欲达而不达,气血与火毒,五内搏激,其能免身之不战乎?火郁固战,每过郁而反似寒者,是热极反见水化,如嗜强酒,若不胜其所寒矣。惟用麻黄为先,毒火松透,自必炽热火性得顺而寒战自止矣。

  气短倦怠口干出汗(七十七)

  火气熏赫,肺金受制而寒水生化之源已绝,故气短、倦怠、出汗,皆本经症,宜麦冬清肺饮以濡肺金之枯燥。

  紫红白三泡(七十八)

  紫红泡起于化肌传肝,表里不解,致血鼎沸,以黄连解毒汤加犀角、紫草、生地、丹皮、山栀、木通治之。白泡者,乃气有余而血不足也。化肌传肺,热毒注于皮肤之间,其津液亦随气而泡也。白而空者,其气虚也;白而有清水者,其气实也,用川连、石膏、丹皮、黄芩、生地、僵蚕、连翘、玄参。又云:白泡亦热之故,《经》云:血热则斑,气热则泡。又云:皮湿之故,肾水盛耳,总有热毒未出而热邪先为所害也。论气盛则泡,气盛者毒瓦斯盛也。冲突处毒锋如射膺,锋者囊随毒瓦斯而发也,则泡之有自来矣。气血关锁之极者,色白而囊空也。气得浮动者,内含清水;血得浮动者,水若腌鱼。总为毒瓦斯所致。又云:血热则枯,血凉则生洵然。

  遍身紫黑纹(七十九)

  热邪内外熏蒸,遇风寒辄与内热相拒而不得入内,热为风寒所闭而不得出,毒瓦斯壅于肌表,故形如痕点,其色青紫者有之,宜用生地、紫草、凌霄花、丹皮、玄参、连翘、黄芩、红花、全蝎、石膏、川连,如大便秘结加生军。

  连出不收(八十)

  连出不收者,热毒太甚也。不能一时发透,宜重表之。如回后用化斑解毒汤治之(玄参、知母、升麻、力子、人中黄、连翘、石膏),大便闭结加生军、生地、红花、紫草。

  疹后牙根血出肿烂(八十一)

  牙根血出胃火并,宜投天麻枳花粉,麦冬生地黄连入,重用石膏生条芩。此因积热毒火入胃,宜用清胃饮、凉膈散(薄荷、山栀、连翘、桔梗、黄芩、生地、甘草、川连、升麻、丹皮、石膏)。

  齿腮肿痛口角流涎(八十二)

  齿颊肿痛口流涎(宜用川芎、防风、石膏、黄连、玄参、黄芩、甘草、牛蒡子),不投阳剂痛连绵。

  疹后红斑作痒,疹后发热一二日,红斑作痒遍身散出,愈爬愈痒,状如细粟,或成云片,一涌而出,此因回后不禁辛辣、油腻之味,放心纵食,以致风热寒湿之气外感而成也。急宜三花斑汤加防风、黄连,以除风热,免生泻利。倘泻痢日久不已,此余毒移入于大肠也,切勿妄投止涩,以致内毒上攻,转成呕吐,噤口不食,而莫可疗生也。如滑泄不止,或下鲜血,或如屋漏尘水者,急服三黄汤加槟榔、枳壳、六一散,治之可望愈矣。

  五经热症(八十三)

  五经热症病原分,热气熏蒸上冲心,谵语妄言神志乱,犀角黄连可定神。热蒸于肝,则搐搦如惊,治宜天麻、羌活、胆星。热蒸于脾,则腹胀,渴饮,目肿,大便闭,宜投枳壳、山栀、大黄。热蒸于肺,喘嗽鼻涕,兜铃、贝母、桑皮。热蒸于肾,玄参、知母。

  瘟毒发疹(八十四)

  瘟毒发疹者,由小儿感冒风邪,藏蓄于肌肉之间,阳气发动,潜形于皮肤之外,一年之中,屡受不正之气,而出于两腋之下者,气之道路也。瘟邪随气道而出者,肺之瘟毒发疹也,治宜清肺饮主之。

  疹后癖积(八十五)

  疹后癖积,麻既回,饮食不谨,惊唬不忌,以致积久成病而痰气包裹,遂成癖疾,故令小儿面黄肌瘦,项细脚软,腹如胀鼓,身热口疮,治宜痞气丸、褐子丸,二药消之。

  疹后遍身糜烂(八十六)

  疹后遍身糜烂者,发在子已收,饮水过多,嗜食不节,致使食伤脾胃,至于肌肉、背心、两胁间发出小水泡,其形光明,此水晶也。一日之间变成浆泡,如汤沸然,而溃烂成糜,法当胃苓丸治之,外用白云散敷之。

  疹后痧疳(八十七)

  后痧疳者,乃脾胃虚热上炎,熏蒸于口,涎流清水,是为口疮,口疮日久,遂流血水,血聚成脓,黑烂臭秽,是为痧疳,治宜丙金散、HT散敷之。

  疹后阴囊肿痛(八十八)

  回后阴囊无故赤肿,明亮如灯笼,痛不可忍,此乃余毒邪热流注于膀胱,宜用导赤散治之。

  疹后疟疾(八十九)

  疹后疟疾,乃肺腑娇嫩,洗之太早,湿热水气客于皮肤,卫气不守,邪气潜乘,阴阳交争,虚实更作。

  阴胜阳则内外皆寒,阳胜阴则内外皆热,以截疟丹治之。(方见《金镜录》。)

  疹后生风(九十)

  疹后生风,疹没而荣卫俱虚,虚极则生热,热极则生风,其症手足螈,目直项急,角弓反张,口吐白沫,是脾虚为肝木所制,治宜平肝散风。

  胃烂发斑(九十一)

  胃烂发斑者,热甚血复,里极表虚则发斑,轻如疥子,重如锦纹。紫黑者,热极而胃烂也,十有九死。

  如赤斑烦痛宜犀角大青汤化之。若后有因伤寒者,或当下不下,宜汗不汗,以致热毒蒸于内,胃受热毒而发于皮肤之间。赤者为斑,以化斑汤解之;黑者为胃烂发斑,十无一生也。

  余毒论(九十二)

  论余毒是血热毒重之症,或凉解不早,或寒冷太过,二者均失于调剂。或误投温补,辛酸燥辣之味,带火收结,故余毒仍留,且血热毒重,其症非虚,凉泻则气复矣。所谓凉泻而成其补者,此也。

  摘要(九十三)

  鼻气通于天,天者头也。肺窍开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之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疹子未发将发之时,宜用升麻。发表如不透者,急用麻黄、桂枝二味。如过用酸药,势必至于发不透明,所以荆、薄、紫、陈、苏、葱等药,表时定不可缺也。但用亦不可太重,更有复花,亦表药方内而冷利大肠之药,亦不可过用,或有用松毛尖,其性极寒,尤为不可,切嘱切嘱。夫表时忌用最寒之药,间有用大黄者为救急也,大便一去寒不停留,故不敢废耳。疹出足,另有土药备用,当降之时,不论贫富可服而愈。枇杷叶与荆竹黄,绿豆芝麻糯米汤。以上五味常服,小儿定然安昌。痰甚又加荆竹沥,气喘还须萝卜子,胃火盛加水芦根,溺赤便血白茅根,肺热气喘一同吃,呃逆不止刀豆入,遍体风痒桑枝用,气喘荞麦合苏子,骨蒸青蒿效如神,灯芯竹叶解烦渴,能利小便在其中。无汗加上葱白透,利气消痰芥子逢,目赤山栀夏枯草,发灰吹鼻止衄红。又云:疹出不到而回者,有未足而误降者,惟此方能生人也,石膏黄芩天门冬,知母蝉衣栝蒌仁,钩藤黄枳壳冲,不泻气实大黄顺,气喘兜铃葶苈子,肚痛要加枳壳充,火泻车前不可缺,咳嗽苏子冬花同,喉痛射干山豆根,起死回生此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