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辩证广注


  中土也。与冬时无预。而亦伤之。何也。紫阳朱子曰。土无定位。无成名。无专气。寄王于四季。能终始万物。则四时寒热温凉之气。皆能伤之也。况表邪传里。必归于脾胃。而成燥粪。用承气汤以除去之。胃气和矣。手之六经。主于夏秋。故不伤之。足之六经。盖受伤之方。分境界也。若言伤足不伤手则可。以为传足不传手。则不可也。况风寒之中人。

  先入营卫。昼夜循环。无所不至。岂间断于手经哉。设或不传。气逆作喘。何经而来。如谓不然。何仲景桂枝麻黄二汤。

  乃心肺药也。请试思之。

  张景岳类经注云。伤寒传变。止言足经。不言手经其义本出素问热论篇中。夫人之血气。营运周身。流注不息。岂传遇手经。而邪有不入者哉。且寒之中。人必先皮毛。皮毛者。肺之合。故在外则有寒栗鼻塞等证。谓不传于肺乎。其入手少阴厥阴也。则有舌苔。拂郁。神昏。错乱等证。谓不传于心主包络乎。其入手阳明也。则有泄泻秘结等证。谓不传于大肠乎。其入手太阳也。则有癃闭不化等证。谓不传于小肠乎。其入手少阳也。则有上下不通。五官失职。痞满燥实俱全等证。谓不传于三焦乎。然本经之不言手者。何也。盖伤寒者。表邪也。欲求外证。但当察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则尽之矣。手经不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则其左右前后阴阳诸证。无不可按而得。而手经亦在其中。不必言矣。

  (琥)总按上诸贤名论。大抵人在四时之中。六气所伤。则手足十二经皆受病。其正伤寒。则但足六经受病耳。至其郁热流传。则手经亦在所不免。若夏秋暑热燥病。其邪宜止伤手经。然亦不免有伤足经者。何也。以其初必受风寒之气而病故也。所以今医总谓之伤寒。然分而言之。在冬月。既名为正伤寒。则在三时。当名为类伤寒也。其类伤寒。如手之六经。或伤或传。其证每多。故其经络之起止。循行。交会。连属之处。学人所当究心焉。

  卷之一

  图注内经手阴阳六经之脉

  (出灵枢第十篇)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 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按筋字。发挥中作骨。极是。试以手按其处。实系两骨而无筋也。臂骨尽处为腕。腕下兑骨为踝。即手腕外侧高起圆骨是也。肘手臂中节也。肘之上下。皆名为臂。 音儒。肩 下内侧对腋处。高起 白肉也。膂上两角为肩解。肩胛。即肩 。注见前。此言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端。循手外侧。上腕。出手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出肘内侧两骨间。上循 肉外之后廉。出肩解。绕肩胛。此系后肩。会督脉之大椎穴。左右相交于两肩之上。此系前肩。入缺盆。向腋下。内行。当膻中之分。络心。复从络心处。还出循胃系。

  盖胃系。即咽也。按此当在咽之下。下膈。行任脉之外。过上中下三脘。皆任脉穴名。抵胃。言至胃尽处。正当脐上二寸之分。而属于小肠也。)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 。却入耳中。(此言其支脉之行。从缺盆上行。循颈颊等处。至目外角。却行入耳中。抵听宫而终也。)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 。斜络于颧。(此言交经之支。

  别从前支脉上颊之处。复上 。抵鼻。至目内 之睛明穴。以交于足太阳经也。发挥中无斜络于颧四字。滑氏不知交经之后。其支脉之余气。复斜行络于两颧。而后止也。)

  手太阳经脉之图 (琥)按手太阳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手小指外侧端。上行腕踝臂肘 肉等处。上肩。会大椎。复交肩。入缺盆。络心。属小肠者。二道。此其正经之脉也。其支者。即从前入缺盆处。上行循颈与颊。至目外角。

  却行入耳中者。又二道。此其接正经而上行之。二大支脉也。又其支者。从前支脉上颊之处。别行上 。抵鼻。至目内。其余气。则左右斜络于颧者。二道。此其交经之二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项痛脊强。虽不言手太阳经病。然手太阳之脉。绕肩胛。会大椎。盖大椎上连于项。下通乎脊。又肩胛。即肩 。足太阳之脉。下项循肩 。可见太阳一经。

  有手足兼病者。今医多昧而不及察也。

  东垣云。仲景用五苓散。以泻湿热。乃治太阳病。从标入本之药。小肠火为本。膀胱水为本。寒毒之气。从标入本。

  邪与手经相合。而下至膀胱。难知中以五苓散主之。

  (琥)据上东垣之说。则是伤寒有手太阳经病。可无疑矣。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外前廉。

  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上廉外廉。前廉义同。总臂外之上侧也。

  人垂两手。则阳明之经向前。故又云外前廉。会上二字。疑有脱误。大指次指。谓手之第二指。名食指也。合谷。本经穴名。 。音鱼。肩端骨也。柱骨。肩胛上际颈骨之根也。此言手阳明之脉。起于食指端。循次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俗名虎口是也。复上入两筋之中。此即本经之阳溪穴也。复上循臂骨之上廉。又入肘外廉。及 之外前廉。复上肩。

  出肩端两骨间之前廉。更上出柱骨之上。会于大椎。复下前肩而入缺盆。内络肺脏。还出循足阳明经脉。下膈。当天枢之分。天枢。足阳明经穴名。挟脐旁二寸。以属于大肠腑也。)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此言其支脉之行。从前入。缺盆处。上行于颈。贯于颊。入下齿缝中。还出挟两口吻。相交于人中之分。人中。督脉穴名。在鼻柱下。左脉往右。右脉往左。上挟鼻孔两旁。以交于足阳明经也。)

  手阳明经脉之图 (琥)按手阳明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四道。其脉之起。自手第二指内侧端。上行循指出虎口。复上行。循臂入肘。上 。及肩。出 骨。复上出天柱骨。会于大椎。下前肩而入缺盆。络肺。循足阳明经。下膈。挟脐旁二寸。而属大肠者。二道。此其正经之脉也。其支者。即从前入。缺盆处。别上颈。贯颊。入下齿缝中。复出挟口吻。左右相交于人中。复上挟鼻孔之外而终者。二道。此其交经之支脉也。前热论中云。身热鼻干。不得卧。身热者。身以前热也。虽不言手阳明经病。然手阳明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者。其脉循足阳明经。亦行于身之前。又其支者。上挟鼻孔。

  则是身热。鼻干。不得卧。谓非手足阳明二经兼病邪。今医但执足经以求治。是亦昧而不及察也。

  东垣答海藏问云。谓如手阳明。流入足阳明。是上流下也。本非足经病。当于手经中求之。是知治足经者非也。

  (琥)据上东垣之说。则是伤寒有手阳明经病。可无疑矣。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两指之两当作次。三焦者滑氏发挥云。上焦在心下。下膈。当胃上口。其治在膻中。中焦在胃中腕。当脐上四寸。不上不下。其治在脐旁。下焦当膀胱上口。其治在脐下一寸。乃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马氏注以三焦。为有形之物。云右肾之下。有脂膜如手大。正与膀胱相对者。非孙东宿着三焦。评已明证其误。详医旨绪余中。小指次指。手之第四指也。手表。手之外也。膻中。任脉穴名。当两乳之间。循历也。循属。犹言历。属也。此言手少阳之脉。起于手第四指端。上出次指间。循手外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外。上肩。过两肩井。足少阳经穴名。故云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横布于膻中之分。散绕心包。乃下膈。当胃上口。

  以属上焦。于中脘。以属中焦。于阴交。以属下焦也。阴交。任脉穴名。在脐下一寸。考胃上口。当在膈之上。滑氏云下膈者。误也。)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此言支脉之行。从前布膻中之处。上出缺盆之外。上项。过大椎。复上。挟耳后。直上至耳上角。折行至两眉头。及目内 之分。屈曲下颊。还上而至于 也。)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 (此言交经之一小支脉。即从前支脉。挟耳后处。入耳中。却出走耳前。过足少阳经客主人穴之前。下交两颊。还上而至目锐 。以交于足少阳经也。)

  手少阳经脉之图 (琥)按手少阳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手第四指端。循手腕臂肘 肉之外。上肩。入缺盆。

  布膻中之分。散络心包。下膈而历属上中下三焦者。二道。此其正经之脉也。其支者即从前布膻中之处。上出缺盆。上项。挟耳而行。出耳上角。屈行下颊。还上而至 者。二道。此接正经。而上行之支脉也。又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交颊还上。而至目锐 者。二道。此其交经之支脉也。前热论中云。胸胁痛而耳聋。世医但知为足少阳经之病。殊不知手少阳之脉。亦入耳中。又其正经之脉。布膻中。下膈。非胸之分而何。则是少阳一证。除胁痛之外。凡耳聋胸痛等候。每多手经受邪者。今医皆昧而不之察也。

  深师疗伤寒。已八九日。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时呼。呻。毒已攻内。表犹未解。今直用解毒汤。则挛急不瘥。直用汗药。则毒因加剧。而方无表里。疗者意思以三黄汤救其内。有所增加以解其外。因用三黄石膏栀子香豉麻黄汤。(方详外台秘要中。按上证。系手少阳三焦受病。故无汗下之禁)

  王叔和撰次伤寒脉法云。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成氏注云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致身冷恶寒。夫身冷恶寒明系表证。由是而知。叔和所云三焦伤者。乃手少阳经病也。)

  (琥)据上二家之说。则是伤寒有手少阳经病。可无疑矣。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中焦者。在胃中脘。当脐上四寸之分。胃口。胃下口也。即小肠上口。名曰幽门。马氏注以胃口。为胃之上脘。大误。夫肺经之脉。既下络于大肠矣。则是还上而过小肠。

  循胃口者。非胃下口而何。且也。既循胃口。复上膈。岂有胃之上口。反在膈下之理。肺系喉咙也。手掌后高骨旁动脉为关。关前动脉为寸口。曰上鱼者。谓掌骨之前。大指本节之后。其肥肉隆起处。形如鱼者。统谓之鱼。鱼际。即其间之穴名也。此言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行而络于大肠。还上而循胃下口。上膈。连属于肺。即从肺系出外。横行循胸。

  以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二经之前。盖人垂两手。则肘臂贴身。大指居前。小指居后。手少阴心经。循小指之内。手厥阴心主。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此经之行。循大指内侧。故云行少阴心主之前也。再下而行肘中。循臂内上骨之下廉。今人臂皆两骨相合。垂手则上骨居前。曰下廉者。上骨之内侧也。入寸口。上鱼。循本经之鱼际穴。复循大指内侧。而出其端也。)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此言其支脉之行。从本经手腕后之列缺穴。直达次指内廉出其端。以交于手阳明经也。马注云从列缺穴。已交于手阳明经之合谷穴。即循手阳明经。以达于次指端之商阳穴。又随商阳穴而上行者非。盖此道支脉。行于次指之内。自出指端。交经之后。方行于次指之内侧也。)

  手太阴经脉之图 (琥)按手太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四道。其脉之本。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属于肺。从肺系外行。横出腋下。下循 肘与臂。入寸口。上鱼。出大指之端者。二道。此其正经之脉也。其支者从正经所行手腕之后。别行而出次指之端者。二道。此其交经之脉也。前热论中云。腹满嗌干。此实系足太阴经受病。殊不知手太阴之脉。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肠胃实热。腹必作满。又太阴脉从肺系。肺之系。即喉咙也。喉咙之口。名为嗌。肺气热。则嗌必干。由是而知。腹满嗌干者。每多手太阴经病热之证。今医亦昧而不及察也。

  许学士叔微治一舟子病伤寒。发黄。鼻内酸痛。身与目如金。小便赤而数。大便如经。或欲行茵陈五苓。许曰非其治也。小便和。大便如常。则知病不在脏腑。今眼睛疼。鼻颇痛。是病在清道中。清道者。华盖。肺之经也。若下大黄。

  则必腹胀为逆。因用瓜蒂散。先食水。次搐之。鼻中黄水尽。乃愈。

  (琥)据上许学士案。则是伤寒有手太阴经证。可无疑矣。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心系。滑氏注云有二。一则由肺叶而下。曲折向后。并脊膂。

  贯脊髓。与肾相通者。愚以此是肾之系。凡四脏皆系于心也。一则与肺相通。上入肺两大叶间者。此方为心之系。盖心与肺同一系。而肺之系。实上接于喉也。此言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上出属心之系。外行循任脉之外。下膈。当脐上二寸之分。以络于小肠也。)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口系。(此言其支脉之行。即从心系而上。由喉之后。挟咽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