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三指禅
三指禅
卷一
对待总论
人之一身,不离阴阳;而见之于脉,亦不离阴阳。浮、沉、迟、数,阴阳相配之大者也,举其余而对待训之。事以相形而易明;理以对勘而互见。
卷一
微与细对
微为阳弱欲绝,细乃阴虚至极,二脉实医家剖别阴阳关键,最宜分晓,故继浮、沉、迟、数后,举以为对,以冠诸脉。
卷一 微与细对
微
微脉有如无,难容一吸呼。
阳微将欲绝,峻补莫踟蹰。
(轻诊犹见、重按全无、黄 白术,益气归元;附片干姜,回阳反本。)
卷一 微与细对
细
细脉一丝牵,余音不绝然。
真阴将失守,加数断难痊。
(举之极微,按之不绝。天麦二冬,清金生水;生熟两地,滋阴养阳。)
卷一
虚与实对
二脉举按皆得,而刚柔异质。实为邪气实,虚乃本气虚。
卷一 虚与实对
虚
虚脉大而松,迟柔力少充。
多因伤暑毒,亦或血虚空。
(迟大而软,按之无力。按《脉经》言“隐指豁空。”非是。诸脉中,惟芤、革二脉言空,以虚脉而言空,能别乎革,难别乎芤。濒湖曰:脉虚身热,为伤暑,亦主血虚。”)
卷一 虚与实对
实
实脉大而圆,依稀隐带弦。
三焦由热郁,夜静语犹颠。
(浮沉皆得,长大带弦。按《脉经》言:“应指幅幅然。”非是。幅幅,坚实貌,乃牢紧脉,非实脉也。伤寒胃实谵语,或伤食气痛。)
卷一
长与短对
寸、关、尺为脉本位,长则过乎本位,短则不及本位。欲辨长短,先明本位。
卷一 长与短对
长
长脉怕绳牵,柔和乃十全。
迢迢过本位,气理病将痊。
(按:长而牵绳,阳明热郁;长而柔和,病将解矣。朱氏曰:“不大不小,迢迢自君。”言平脉也。经曰:“心脉长,神强气壮;肾脉长,蒂固根深。”)
卷一 长与短对
短
短脉部无余,犹疑动宛如。
酒伤神欲散,食宿气难舒。
(按:短与动为邻,形与动实别。动则圆转如豆,短则濡滞而艰。濒湖曰:“短而滑数酒伤神。”杨氏曰:“短脉为阴中伏阳,三焦气壅,宿食不消。)
卷一
弦与弱对
脉而弦,脉之有力者也,雄姿猛态,可以举百钧;脉而弱,脉之无力也,纤质柔容,不能举一羽。
(同一弦也,在肝经则泻之,攻之;在胆经则和之解之。)
卷一 弦与弱对
弦
弦脉似张弓,肝经并胆宫。
疝 瘕疟,象与伤寒同。
(《素问》曰:“脉端直以长。”《刊误》曰:“从中直过,挺然指下。”按弦属肝胆经,疝 瘕疟,肝胆经病。肝胆经有泄无补。)
卷一 弦与弱对
弱
弱脉按来柔,柔沉不见浮。
形枯精自减,急治可全瘳。
(《脉经》曰:“极软而沉,按之乃得,举手无有。”弱宜分滑涩,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清秀人多有此脉,脉弱而涩,是为病脉。)
卷一
滑与涩对
脉之往来,一则流利,一则艰滞,滑涩形状,对面看来便见。
卷一 滑与涩对
滑
滑脉走如珠,往来极流利。
气虚多生痰,女得反为吉。
(沈薇垣曰:“滑主痰饮,浮滑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亦有呕吐、蓄血、宿食而脉滑者。”万氏云:“脉尺数关滑而寸盛,为有胎。”)
卷一 滑与涩对
涩
涩脉往来艰,参差应指端。
只缘精血少,时热或纯寒。
(《脉经》云:“涩脉细而迟,往来艰,短而散,或一止复来。”《素问》云:“参伍不调。”按血不流通,故脉往来艰滞。)
卷一
芤与革对
同一中空,而虚实分焉。虚而空者为芤,实而空者为革。悟透实与虚,旁通芤与革。
卷一 芤与革对
芤
芤字训慈葱,中央总是空。
医家持拟脉,血脱满江红。
(戴同父曰:“营行脉中,脉与血为形。芤脉中空,血脱之象也。”)
卷一 芤与革对
革
革脉惟旁实,形同按鼓皮。
劳伤神恍惚,梦破五更遗。
(按:革主亡精,芤主亡血。《脉经》言均为失血之候,混淆莫别。不过革亦有亡血者。)
卷一
紧与散对
松紧聚散,物理之常。散即松之极者也,紧即聚之极者也。紧如转索,散似飞花。紧散相反,形容如生。
卷一 紧与散对
紧
紧脉弹人手,形如转索然。
热为寒所束,温散药居先。
(诸紧为寒为痛。人迎紧甚,伤于寒;气口紧甚,伤于食。腹痛尺紧,中恶浮紧,咳嗽沉紧,皆主死症。
按浮紧宜散,沉紧宜温。)
卷一 紧与散对
散
散脉最难医,本离少所根据。
往来至无定,一片杨花飞。
(柳氏云:“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
卷一
濡与牢对
浮之轻者为濡,平沙面雨霏千点,沉之重者为牢,锦匣里绵裹一针。
卷一 濡与牢对
濡
濡脉按须轻,萍浮水面生。
平人多损寿,莫作病患评。
(《脉经》曰:濡脉极软而浮,如帛在水中,轻手乃得,按之无有。”按濡主血虚之病,又主伤湿,平人不宜见此脉。濒湖曰:“平人若见似无根。”)
卷一 濡与牢对
牢
牢脉实而坚,常居沉伏边。
疝 犹可治,失血命难延。
(《脉经》曰:“似沉似伏,实大弦长。”仲景曰:“寒则牢坚,有牢固之象。”按牢长属肝,疝 肝病,实病见实脉,可治。扁鹊曰:“失血脉,脉宜沉细,反浮大而牢者,死。”虚病见实脉也。)
卷一
洪与伏对
浮之最着者为洪,水面上波翻浪涌;沉之至隐者为伏,石脚下迹遁踪潜。
卷一 洪与伏对
洪
洪脉胀兼呕,阴虚火上浮。
应时惟夏月,来盛去悠悠。
(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呕,初起为寒,郁则为热。经曰:“诸逆上冲,皆属于火。”阴虚阳盛,脉多洪。惟夏日应时。濒湖曰:“拍拍而浮是洪脉。”《素问》曰:“来盛去衰。”)
卷一 洪与伏对
伏
伏脉症宜分,伤寒酿汗深。
浮沉俱不得,着骨始能寻。
(伤寒一手伏,曰单伏;两手伏,曰双伏。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大汗而解。又有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灸关元,脉乃出。
按二症极宜分。)
卷一
结与促对
迟而一止为结,数而一止为促。迟为寒结,则寒之极矣;数为热促,则热之至矣。
卷一 结与促对
结
结脉迟中止,阳微一片寒。
诸般阴积症,温补或平安。
(越人曰:“结甚则积甚,结微则积微。浮结内有积病,沉结内有积聚。”)
卷一 结与促对
促
促脉形同数,须从一止看。
阴衰阳独甚,泄热只宜寒。
(濒湖曰:“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有生。”按促只宜泄热除蒸,误用温补,立见危殆。)
卷一
动与代对
动则独胜为阳,代则中止为阴。动代变迁,阴阳迭见。
卷一 动与代对
动
动脉阴阳搏,专司痛与惊。
当关一豆转,尺寸不分明。
(《脉经》曰:“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无尾,如豆大,厥厥动摇。”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
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濒湖曰:“动脉专司痛与惊,汗因阳动热因阴。”)
卷一 动与代对
代
代脉动中看,迟迟止复还。
平人多不利,惟有养胎间。
(结促止无常数,或二动一止,或三五动一止即来。代脉之止有常数,必根据数而止,还入尺中,良久方来。
滑伯仁曰:“若无病羸瘦,脉代者危。”有病而气不能续者,代为病脉。伤寒心悸脉代者,复脉汤主之。妊娠脉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
卷一
奇经八脉
本来督任一身中,寻得仙源有路通。
剖别阴阳维跷界,调冲运带鼎炉红。
八脉者,督脉、任脉、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冲脉、带脉是也。以其不拘于经,故曰奇。督、任、冲起于会阴穴,一源而三脉。督脉由长强穴贯脊上行,过巅顶,至龈交而止,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上行脐腹,过咽喉,至承浆而止,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之金门穴,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会,由内踝之筑宾穴,而上行于营分。夫人身之经络繁密,二脉能于阴交阳会之间,加一紧缚,举纲齐目,而阴阳斯得维持之力。阳跷之脉,起于足跟,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之脉,起于足跟,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冲脉前行于腹,后行于背,上行于头,下行于足,凡筋骨脾肉,无处不到,十二经络上下之冲要,故曰十二经络之海。带脉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束诸脉。医家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旨得矣;修炼家知乎八脉,则龙虎升降、开牝幽微之窍妙,于此入其门矣。养生者无事之暇,撮起督脉,循尾闾夹脊双关,上行脑顶,下通乎任,循环无端,终而复始,久久调息,二脉贯通如一脉矣。人身元阳之气,自下而生者,亦自下而竭。督任相联,转运不已,有其生之,断难竭之,而寿有不稳固者乎?!鹿顾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二物俱得长寿,有明征矣。提督而上行也,阴阳维跷,随督而升;通任而下行也,阴阳维跷,随任而降。一升一降,阴阳维跷,亦得为之疏畅。由是从会阴穴起,上至天,下至渊,所以运其冲也;从季肋穴起,左转三十六,右回三十六,所以运其带也。第见营卫和而颜色日以滋润,机关利而手足日以轻捷。三百六十骨节,节节光莹,八万四千毛窍,窍窍亨通。血不蹇涩,气不停滞,六淫不得而干之,七情不得而伤之。却病延年之方,未有过于此者。何必采商山之芝,贮盘铜之露,而后永其寿乎!从知紫府长生诀,尽在奇经八脉中。
(《参同契》曰:“北方河车,即此法也。循而习之,疏经畅脉,可以养生;进而求之,还精摄气,可以延年;神而明之,进火退符,可以夺丹。”仙经所传,抽铅添汞,降龙伏虎,擒鸟捉兔,霏雪产莲,无不寓于其中。浅者得之为浅,深者得之为深。)
卷一
脏腑说
人身一太极也。静而生阴,则为五脏;动而生阳,则为五腑。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吸门内气管所系,手太阴肺、手少阴心,居于膈上;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居于腹下。脏数五,其形象地,静而得方。
食管所系,足阳明胃,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一路贯通。足太阳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足少阳胆(有上口而无下口),两腑对照。腑数五,其气象天,动而行健。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络,有经无形。以五脏位置言:离为心火,居南;坎为肾水,居北;坤为脾土,居中;肝不全居左,而震为肝木,居左,气自行于左;肺本不居右,而兑为肺金,居右,气自行于右。以五腑位置言:初以胃,统纳水谷;次以小肠,厘清水谷;于是大肠消其谷,膀胱渗其水,胆则司其事。以阴阳匹配言:心与小肠合,丁丙共宗;肺与大肠合,辛庚一本;脾与胃合,己戊伴居;肝与胆合,乙甲同体;肾与膀胱合,癸壬并源;包络与三焦合,营卫相亲。以阴阳交媾言:三阴从天降,手太阴肺、手少阴心、手厥阴心包络,列之于上;三阳从地升,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手少阳三焦,列之于下。其中脾阴胃阳、肝阴胆阳、肾阴膀胱阳,更迭相济。以脏腑经络言: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太阴肺,从中府而走手大指之少商;手少阴心,从极泉而走小指之少冲;手厥阴心包络,从天泉而走中指之中冲);手之三阳,从手走头(手阳明大肠,从手大指商阳,而走头之迎香;手太阳小肠,从手小指而走头之听宫;手少阳三焦,从手四指关冲,而走头之丝竹)。所以肺、心、包络、大小肠、三焦,皆称之曰手。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太阳膀胱,从头睛明,而走足小指之至阴;足阳明胃,从头头维而走足次指之厉兑;足少阳胆,从头童子 而走足四指之窍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太阴脾,从足大指隐白,而走腹之大包;足少阴肾,从足心涌泉,而走腹之俞府;足厥阴肝,从足大指大敦,而走腹之期门)。所以膀胱、胃、胆、脾、肾、肝,皆称之曰足。以阴阳多少言:太阴、太阳为正,少阴、少阳次之,厥阴(阴尽也)、阳明(并左右之阳,两阳合明也)又次之(本王启元《内经注》)。肺、脾得正阴之气,以太阴称,心、肾属少阴,包络与肝,则厥阴矣。受阴气,以是为差。膀胱、小肠,得正阳之气,以太阳称,三焦与胆,属少阳,胃与大肠,则阳明矣。受阳气,以是为差。以脏腑功用言:主宰一身者心,而小肠为受盛之官;宣布万事者肺,而大肠为传导之官;谋胜千里者肝,而胆为决断之官;颐养四体者脾,而胃为仓廪之官;精贯百骸者肾,而膀胱为津液之官,三焦为气之父,包络为血之母。夫一脏一腑,五脏而称六腑者,以三焦属腑,故言六腑。然三焦属腑,而称六腑,包络属脏,宜亦可称六脏。由斯而论,言六腑,必言六脏;言五脏,只可言五腑,以合天地之数。何必参差其说,而言五脏六腑哉!缕陈脏腑,灿然可考,而有不离乎脏腑,亦不杂乎脏腑,非形象之可绘,言语之可传者,妙在元关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