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集


  卷上诸论

  治小儿用药宜轻论

  小儿脏腑柔脆。药入不能运化。是以用药宜轻。如外感风寒之邪。解肌疏表之药。每味几分可矣。药味亦不宜多。

  如药多而重。则药反过病。病必不能愈也。惟痘 二症。则宜重而不宜轻。轻则药力不逮。亦不能愈也。何则。痘二症。乃先天之火毒尽发于外。是以人生每只一次。非比他病之常有也。观叶氏案当自知之。

  卷上诸论

  方药针灸按摩薄帖熏蒸各有所宜论

  方药治病。始于伊芳尹。六淫之邪在表在肌在营卫在六腑者。宜用汤剂邪在表者宜汗。在肌者宜解在营卫者宜和。入于六腑。在膈上者宜吐。在肠胃者宜下。在脏则非汤剂所能尽主之知矣。如肺病多有用散者。以肺居最高用药宜轻。心肝脾有或宜丹或宜丸者。以其地位深幽。治之宜缓。肾则多虚少实。故或宜于丸。或宜于膏。内经云。

  肾藏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肾虚者。宜气浊味浓之品。或血肉有情之物。为膏为丸。同类相感。 乃克有济。如病在经络。或疼痛流注。或拘挛弛纵。必用微针以调其外。更佐药酒以和其内。则经络和而隧道通。而疾愈矣。徒事药饵。病必不愈。如小儿惊风。二十四种。惊病必用按摩。更用灸法以治之小儿丹毒及大人恶血留阻。须用砭法。

  砭去恶血。一切沉寒痼冷之久病痞积。以及溃疡虚寒。年久不敛。肌肉黑陷者。非用灸法。不能回春。肿疡疼痛瘕等病。俱宜薄贴。但症有阴阳。而药分寒热耳。如历节痛风筋骨疼痛。须用熏蒸以提其毒。是以病分肌表营卫经络筋骨气血脏腑上中下之部署。而治法则各有所主。先圣立法。一定不易。后世医者。不能通晓。每以方剂通治百病。治之不愈。延为终身之疾者多矣。故为医者必当深考古法博览群书。然后能操纵在手。运用如神也。

  卷上诸论

  补药不宜轻服论

  内经四气调神为摄生之本。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饮食有节。不可过也。过食即有偏胜之患。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落。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KT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而人之所赖以生者谷也。万物之性。中正和平者。亦莫如谷。故人虽百年而不厌其常食也。上古治病之法。病去则调养以谷味。未尝病后而峻补之者。张仲景为立方之祖。观伤寒论及金匮二书。其方皆是治病。补剂之方甚少。后贤惟张子和得之。病去则教人以糜粥调养。与内经之旨不相违悖。而补方之盛行者。则始于张景岳、赵养葵。动辄参 归地。而薜立斋宗之。后世徒震其名。以为信然。效之者误人无算。

  观其治案中。无不以补中益气。逍遥散、归脾汤三方。通治百病。其余采用之方甚少。即此便可知矣。盖风寒暑湿四时之气。其中于人也。则曰邪气。人在气交之中。其能免乎。而风则伤卫。寒则伤营。暑则伤气。湿则伤人皮肉筋骨。内伤于脾胃。是四气之伤人也。在表则恶寒发热。在里则四肢困倦。类乎内伤之虚象。即灯结煤而暗之义。前已详论之矣。若外邪正盛。或病初愈而邪未尽。误投补剂。必至邪与正为互。如油入面。莫能去之。致成终身之疾。

  可慨也。识者鉴及于此。是以有不服药为中医之说。宁使五谷调养。既可省费。亦无弊窦也。

  卷上诸论

  德以治身药以治病论

  有客论曰。人生之得失。必关乎时运之顺逆。古来英雄。其运未至。饔飧尚属不继。及其至也。则为将为相。别具一番经天纬地大手段。何其前后相去如天渊也。余曰。此理甚明。客请详之。余曰。汝曷观四时之序乎。百卉秋则凋零。冬则枯落。春信一至。齐开竞放。至夏则又盛长矣。此即得时失时之征也。况人与天地参。尤为万物之灵。日星河岳。其来有自。荣辱屈伸岂尽人事。有天运。有气运。有在人之五运。天运关乎时数。气运系乎国家。在人之五运。

  则主人之一身。亦名经气。昼夜营运。出入应乎时刻。可定病之进退。伤寒论云。太阳病欲解。从午至未上。又云病发于阳者夜半愈。发于阴者明日日中愈。又云伤寒六日。六经已周。七日当解。是药之治病也。不过随其偏而调之。亦待经尽而始愈也。曰。然则五运之盛衰。可用药以调之。如运之失时。则何法以治之耶。余曰。安得无法。病以药胜。运以德胜。曰。虽然。不如药之速乎。余曰。德较药而有速曰。何所见耶。余曰。昔有一贵人。马上扬鞭而过。

  一相士视之。见其印堂黑暗。法当暴卒。且主恶死。去至半路。见碍石当道。必害人。乃下马去石而返。则相士复见之。面上已转红润。非但不死。且主富贵。相士拉马惊问其过。曰。适见君去。色现黑暗。必主暴卒恶死。君今返驾。不但不死。且主富贵矣。不有大德。焉能挽天心于顷刻哉。乃告以故。曰。此即救人以自救也。其余如孙叔敖之埋蛇。裴晋公之还带。皆能转祸为福。履险如夷。古书所载。斑斑可考。岂非较药而更速乎。客遂唯唯而去。

  卷上诸论

  辨术者太素脉论

  愚往岁侨寓紫阳山时。有以太素脉能验人之富贵贫贱寿夭。来将一月。就诊者概弗纳焉。细诘其故。则曰择吉开张。其实托人。密向城内访雇随丁。打听其素在绅宦之家。往来而熟悉者。虽辛工稍昂。不与计较。其术已可知矣。诊费重。奔走踵相接也。今曰弗合。则嘱其明日来。明日弗合。则嘱其教日来。后来终必无不合者。人皆称其奇中。迷惑而堕其术中。不数月所获不下千余金。愚谓太素脉内经不载。即有其事。不过按脉而约略计之。如气缓脉长。必寿之征。气急脉薄必夭之征。清而有神。则知其贵。浊而无神。则知其贱。断不能预决其何年何月得失祸福也。愚在杭阅人多矣。荐绅先生。辄蒙不弃。华贵如朱敏生侍郎。丁松生太守。皆得六阴脉。清要如金苕臣。桑春元二观察。李梅生词林。寿考如赵忠甫封翁。陆点青汪良甫诸前辈。皆六阳脉。惟陆点翁六阴脉耳。大都肥盛者多六阴、清 者多六阳。今春二月。同善堂董事邀诊。适应敏斋方伯在座。乘便诊脉。愚素不识面。按而起曰。此必富浓福泽人也。旁观骇然。疑余何以知之。是亦六阴坤浓之脉耳。敏翁不觉大笑。至术者以富贵贫贱寿夭。决其年月。而有前知之明。则非余所敢悉也。徐灵胎谓其必别有术。余以其术亦必若是已矣。

  自世相传有太素脉之说。亦惟于清浊缓急。有神无神。辨其穷达寿夭而已。术者附会穿凿。窃兹名目。相天下士。欺弄诡谲。举国若狂。心禅以冷眼觑破之。又能将其心计。曲曲如绘。笔墨之妙。迥非凡手所及。(淞樵评)

  卷上诸论

  脉有可凭不可凭论

  四诊之法。惟脉最难。然亦惟脉为最可凭也。务必究明夫人迎气口。而求四经十二从。以通贯乎十二原。以达夫三百六十五气穴。三百六十五孙络。则凡经所谓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与夫四时之春弦夏钩秋毛冬营者。庶乎其得之矣。或曰如君言。若生若死。指下可立决也。余曰。是何难欤。沉微为里寒。浮数为表热。芤脉为失血。真藏为不治。皆确可凭信者也。客又曰。庸手俗术。固无论矣。至有当代称为名宿而邀求者。履满户外。

  往往不能决生死于数日之间。脉岂有时不足凭耶。余曰。此又不然。譬如虚劳久病。脉本弦数无神。乃一旦回光返照。俗谓还阳。脉象反有起色、其实乃灯尽复明之征。倘前此一手延医。岂有不知之理。此古人所以必再参之于望闻问也。至于痛极而厥。脉细且沉。伤寒战汗。肢冷脉伏。室女经闭成干血劳。类乎胎脉。怪凭邪祟。脉必屡更。

  又有素常之脉。别有一体。阴脉反阳。阳脉反阴。苟非悉其素体。虽十全上工。亦不得初诊而即知也。大抵应病之脉。按之即知。不应病之脉。又必详晰体认。不可失之毫厘也。或以余言为然耶否耶。

  卷上诸论

  答何勉亭孝廉书附论令正血蛊痰喘危症因由

  衲 昧斟识。于医道略涉崖本。无一长可恃。乃谬荷诸大人先生。格外垂青。殷殷咨询。衲惟殚竭底蕴。聊效土壤细流之助去尔。盖平日既不能于黄帝岐伯诸书。窥见隐奥。使临症仍复苟且从事。是辄以人之身命为儿戏。匪特负人。实以负己。衲自祝发后。心怀悲悯。断不敢草草塞责。每遇奇难病症。百计图维。夜以继日。必细绎其所以受病之故。与夫脏腑之虚实。脉理之平逆。服何药而相宜。服何药而不合。一一详悉。始敢斟酌方剂。今尊壶玉体违和。荏苒三载。痰壅于上。血蛊于下。根深蒂固。药非瞑眩。恐难奏功。今据实条辨以闻。

  凡人之一身。吸食水谷之精华。脏腑受之以生气血通十二经脉。达乎毛窍。运用于四肢百骸。而各有所主心焉皇极居中。肺如华盖。其位最高。肺之叶下有窍。以受诸脏之气。心之下。左有肝。右有肺。为一升一降之道路。而所以司此升降者。权又操于脾肾。故人以肾为先天之根。胃纳水谷。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又以胃为后天之本。

  水谷入胃。得脾阳之蒸动。清者为津液。浊者为粪溺。其气化而上升。先至于肺。下乃灌注奉心化赤而为血。复由胃之大络通于冲任。冲任实为血海。而其脉又肝之所主。故云肝主藏血。究竟藏血并不在肝。而在冲任二脉也。

  男子之血。营运于周身。女子之血。停贮于冲任。其血一月而一下。不愆其期。名为月信。至生产之后。胃中所升之津液不复化血。而归冲任。即于胃之大络通于两乳。是以乳妇月信不来。其义甚明。现按尊夫人之病。始于风温发疹夫风温之邪。首先犯肺。由肺而传于胃。发疹由于风邪内郁。肺胃热盛。伤其血分。血热于肌肤。则为疹。血热内溢。则为衄。此所以先发疹而后吐血也。发疹吐血。本无二致疹发未透。邪热蕴结于中。则吐血。肝胃有热。津液得火煎炼。则又生痰。故气升而痰亦升。气即火也。火与元气不两立。邪火进一分。正气即退一分。迨邪火充斥。正气日就衰耗。全身经络无处非痰。直与血气混而为一。所以上则气急痰壅。下则血蛊胀满耳。或者谓邪火既极盛如此。火能化物。理应易饥。何以不能食。经云。邪热不杀谷。病当不能食而胀满也。且此病数更寒暑。脉象甚虚。

  声音已哑。而面目神气。宛如盛怒。谓非痰火充塞。痰脉类虚之明征耶。何子翁所定之方。 乎其 。原无可议。但根本已伤。诸邪蟠据。譬诸治军者。贼踪蔓延山野。孤城失援。危如累卵。四向粮饷。无所接济。而犹日坐堂皇。与士卒等讲求大学三章。理虽甚正。其如势所不及何。可知此症痰气塞满经络。血蛊腹胀。其由来者渐。必非一朝一夕之故。使不有斩关夺隘之大将。多领精锐而能操必胜之权。以凯旋者。吾不信也。考之古人治痰成法。多用攻下鄙意药中拟用巴豆未知有当万一否并请高明裁夺。

  心禅与当代士大夫。往来手扎甚多。予概不采录。惟此书论病论脉。体会入细。实与内经相发明。洵足津逮后学。谓之痰壅血蛊治案谁曰不宜。(淞樵评)徐淞樵曰。统观诸作。大有根柢之学。故能元元本本。倾笥而出。其知病也由于博涉。其识脉也由于多诊。其达药也由于屡用。是以论痰不拘拘于喻氏痰饮。独出机杼。自我作古。论痢主通不主涩。挽澜既倒。砥柱中流。至论推摩、针灸。熏蒸、薄贴各法。又皆出自心得。因时制宜。不落前人窠臼。予于虎林僧庐。与之合并数月。其指下活人多矣。且性甚谦和。虚怀若谷。日有延医。归必质正于予。赏奇析疑。相得甚欢。临行不胜怅悒。因乞诗留别。

  率成长句二律。以志雪泥鸿爪之印云尔。

  有僧把臂最相宜。况是清谭玉屑时。南海林泉君久住。西湖风月我深知。竺干学浅惭留发。灵素功多易察眉。

  更喜能传元化术。金针要度世人述。

  心灯炯炯洛伽悬。普照群迷世大千。学道只今随意试。逃禅自古藉医传。姓名不落徐王后。謦咳应通孔孟前。

  老我此肱惭未折。校雠却为疲丹铅。

  卷中医案

  郑姓子哮吼症治验

  宁人郑姓子。甫七岁。患哮吼症。脉形俱实。结喉两旁。青筋突起如笔管。喉中作牛马声。此系果饵杂进。痰浊壅塞。

  始用苏子降气汤加减。服六七剂。不效。余思病重药轻。遂以苏梗八钱。易本方之苏子。余药分量加重。连服三剂。

  青筋隐而不露。脉亦和软。鸣声不作矣。凡治病。虽用药不误。而分量不足。药不及病。往往不效。

  卷中医案

  陈姓妇虚喘暴脱症治验

  定海陈姓妇。年四十许。患气喘倚息不得卧。延余诊之。面色光亮。两颧发赤。舌上无胎。其脉浮部空大。沉部细如蛛丝。寻之若失。余出谓其女曰。此症甚危。决不能治。因再三求方。遂勉写医案曰。阴虚于下。格阳于上。面色戴阳。

  脉象无根。真元将绝。若大汗一出。顷刻阴阳脱离矣。姑拟二加龙骨汤。婉辞而去。他医辄谓不妨。进旋复代赭汤。

  下咽即毙。

  卷中医案

  虚喘治验

  广东盐大使汪公。回杭途次。偶感微邪。又加忿怒。遂致喘逆倚息不卧。余因治桑观察之症。乘便召诊。其息甚促。

  音不接续。面色黧黑。中有油光。脉浮部豁大。中部空芤。沉部细弱。不相联贯。余曰。此症邪少虚多。勿误用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