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难经集注
难经集注
难经集注 明 王九思
序
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勃海秦越人之所作也。越人受桑君之秘术。遂洞明医道。至能彻视脏腑。刳肠剔心。以其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按史记正义引此文。乃作仍)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世或以卢扁为二人者。
斯实谬矣。按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穷览。越人乃采摘英华。抄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
勒成滚动条。伸演其道。(按原本误作首。根据滑氏本义引此文改)探微索隐。传示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既宏畅圣言。故首称黄帝。斯乃医经之心髓。救疾之枢机。所谓脱牙角于象犀。收羽毛于翡翠者矣。逮于吴太医令吕广为之注解。亦会合元宗。足可垂训。而所释未半。余皆见阙。余性好医方。问道无倦。斯经章句。特承师授。既而耽研无HT 。十载于兹。虽未达其本源。盖亦举其纲目。此教所兴。多历年代。非唯文句舛错。抑亦事绪参差。
后人传览。良难领会。今辄条贯编次。使类例相从。凡为一十三篇。仍旧八十一首。吕氏未解。今并注释。吕氏注不尽。
因亦伸之。并别为音义。以彰厥旨。昔皇甫元晏总三部为甲乙之科。近世华阳陶贞白广肘后为百一之制。皆所以留情极虑。济育群生者矣。余今所演。盖亦远慕高仁。迩遵盛德。但恨庸识有量。圣旨无涯。绠促汲深。元致难尽。
前歙州歙县尉杨元操序。
卷之一
经脉诊候第一(凡二十四首)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
吕曰。是手足经十二脉也。丁曰。十二经皆有动脉者。是人两手足各有三阴三阳之经也。以应天地各有三阴三阳之气也。所谓天地三阴三阳。各有所主。其时自春分节后。到夏至之前九十日。为天之三阳所主也。夏至之后。秋分之前九十日。天之三阴所主也。秋分节后。冬至之前九十日。是地之三阴所主也。冬至之后。春分节前九十日。地之三阳所主也。凡左右上下。各有此三阴三阳之气。合为十二。故人亦有十二经也。所主左右上下之分也。又人膈以上者。手三阴三阳所主也。即通于天气。膈以下。足三阴三阳所主也。即通于地气。其通天气者为气为脉。其通地气者主味归形。
故十二经通阴阳行气血也。又经者、径也。递相溉灌。无所不通。所以黄帝云。十二经处百病。次决死生。不可不通也。
其言十二经皆有动脉者。即在两手三部各有会动之脉也。即(按此字衍。)左手寸部。心与小肠动脉所出也。心脉曰手少阴。(按原本此下有心包络脉曰手心主八字。据下文,心包之脉。隶于右尺。不应自相矛盾。故删之。)小肠脉曰手太阳。
其应东南方君火在巽是也。左手关部。肝胆动脉所出也。肝脉曰足厥阴。胆脉曰足少阳。其应东方木在震是也。左手尺部。肾与膀胱动脉所出也。肾脉曰足少阴。膀胱脉曰足太阳。其应北方水在坎是也。右手寸部。肺与大肠动脉所出也。
肺脉曰手太阴。大肠脉曰手阳明。其应西方金在兑是也。右手关部。脾胃动脉所出也。脾脉曰足太阴。胃脉曰足阳明。
其应中央土在坤是也。右手尺部。心包络与三焦动脉所出也。心包络曰手厥阴。三焦脉曰手少阳。其应南方相火。在离是也。此三部动脉所出。故经言皆有动脉也。杨曰。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脉三阳脉。合十二经脉。肝脉曰足厥阴。脾脉曰足太阴。肾脉曰足少阴。胆脉曰足少阳。胃脉曰足阳明。膀胱脉曰足太阳。肺脉曰手太阴。心脉曰手少阴。(按原本此下误衍心包络脉曰手心主八字。与上注同。今删之。)大肠脉曰手阳明。小肠脉曰手太阳。包络脉曰手厥阴。三焦脉曰手少阳。凡脉皆双行。故有六阴六阳也。吕曰。足太阳动委中。足少阳动耳前。杨曰。下关穴也。又动悬钟。吕曰。足阳明动趺上。杨曰。冲阳穴也。在足趺上。故以为名。又动颈人迎。又动大迎。吕曰。手太阳动目外 。杨曰。瞳子穴也。吕曰。手少阳动客主人。杨曰。又动听会。吕曰。手阳明动口边。杨曰。地仓穴也。吕曰。又动阳溪。足厥阴动人迎。杨曰。按人迎乃足阳明脉。非足厥阴也。吕曰。厥阴动人迎。误矣。人迎通候五脏之气。非独因厥阴而动也。按厥阴脉动于回骨焉。吕曰。足少阴动内踝下。杨曰。太溪穴也。按此动脉非少阴脉也。斯乃冲脉动耳。冲脉与少阴并行。
因谓少阴脉动。其实非也。亦吕氏之谬焉。少阴乃动内踝上五寸间也。经曰。弹之以候死生是也。吕曰。足太阴动髀上。
杨曰。箕门穴也。吕曰。手少阴动腋下。
杨曰。极泉穴也。又动灵道少海。吕曰。手心主动劳宫。手太阴脉动大渊。杨曰。又动尺泽侠白天府也。虞曰。吕杨二注。惟各取其经脉流行之穴。言其动脉。与本经下文独取寸口之义。不相乘也。庶今举之。经曰。脉会大渊。大渊在两手掌后鱼际间。乃手太阴脉之动也。太阴主气。是知十二经脉会于大渊。故圣人准此脉要会之所。于人两手掌后鱼际间。分别三部。名寸、尺、关。于三部中诊其动脉。乃知人五脏六腑虚实冷热之证。谓一经之中。有一表一里。来者为阳。去者为阴。两手合六部。六部合之为十二经。其理明矣。察阳者。知病之所在。察阴者。知死生之期。故曰十二经皆有动脉也。乃合诊法。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丁曰。夫独取寸口诊法者。其一指指下。各有上下左右长短浮沉滑涩迟数。见病吉凶也。此法是黄帝脉要精微论中之旨也。越人引此一篇。以为众篇之首也。昔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视精明。察五色。视五脏有余不足。形之盛衰。参伍决死生之分也。此者是独取寸口之法也。杨曰。自难曰至此。是越人引经设问。从然字以下。是解释其义。余悉如此。
例可知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吕曰。太阴者。肺之脉也。肺为诸脏上盖。主通阴阳。故十二经皆会手太阴寸口。所以决吉凶者。十二经有病。皆见寸口。知其何经之动。浮沉滑涩。春秋逆顺。知其死生也。丁曰。其手太阴者、是右手寸部也。为肺主其气。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凡五脏六腑有病。皆见于气口。故曰大会也。虞曰。五味入胃。化生五气。五味者。甘、辛、咸、苦、酸,五气者,膻、腥、香、焦、腐。乃五行之气味也。其味化气。上传手太阴。太阴主气。得五气以溉灌五脏,若胃失中和。
则不化气。手太阴无所受。故寸口以浮沉长短滑涩。乃知病发于何脏。故经云。寸口者。脉之大要会也。五脏别论曰。
五味入口。以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本经曰。人受气于谷。玉机真藏论曰。因胃气乃能至手太阴。阴阳应象论曰。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夫如是。则知人之气。自味而化。上传手太阴。故寸口为要会也。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
吕曰。十二经。十五络。二十七气。皆候于寸口。随呼吸上下。呼脉上行三寸。吸脉下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二十七气。皆随上下行。以寤行于身。寐行于脏。昼夜流行。无有休息时。丁曰。言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者。即是天地阴阳升降定息也。即是周于六甲。而又日月晓昏。人呼吸上下以六气周身。
故乃法定息六寸也。
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吕曰。人一息脉行六寸。十息脉行六尺。百息脉行六丈。千息六十丈。万息六百丈。一万三千五百息。合为八百一十丈为一周。阳脉出行二十五度。阴脉入行二十五度。合为五十度。阴阳呼吸。覆溢行周毕度数也。(按史记正义引此文无溢字。)脉行周身毕。即漏水百刻亦毕也。谓一日一夜漏刻尽。天明日出东方。脉还寸口。当复更始也。故曰。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也。丁曰。按旧经注。其脉息以为八百一十丈。即当水下二刻。得周身一度。如百刻。计周身五十度。
如此。则行阳五十度。行阴亦五十度。此乃甚与经意不同也。经言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共得五十度而复会也。所谓行阳行阴各二十五度者。谓一岁阴阳。始于立春。交相复会于立春。故共行五十度也。日之晓昏。人之寤寐。
皆在于平旦。日行二十四时。复会于是。人气始自中焦。注手太阴。行其经络。计二十四。亦复交会于手太阴。其右寸内有穴太渊。是脉之大会始终。故各计二十五。所以言寸口者。脉之终始也。虞曰。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
及一周身。应漏水下二刻。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应漏水下百刻。是知一日一夜。行五十周于身。凡行阴阳。分昼夜。是故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也。
卷之一 经脉诊候第一(凡二十四首)
漏水下百刻图
一岁阴阳升降。会于立春。一日阴阳晓昏。会于艮时。一身荣卫还周。会于手太阴。同天度一万三千五百息。荣卫始于从中焦。(按于从二字。当衍其一。)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
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天度二十四气。昼夜二十四时。人身经二十四条。(按原本此下复有人身经二十四条七字。系衍文。今删。)流注与天同度。所以计一万三千五百息。
漏水下百刻图 水下四刻移一经复还于手太阴其得百刻荣卫各计二十五度。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吕曰。诸十二经脉。三部九候。有病者皆见于尺寸。故言脉之大要会也。丁曰。旧经注此说为五脏六腑之法者非也。
大要会者、谓尺寸阴阳往复。各有要会也。
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
吕曰。至尺者、言从尺至关。其脉见一寸。而言尺者、是其根本。寸口长一寸。而脉见九分。阳数奇。阴数偶也。
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丁曰。分寸为尺者、人从关至尺泽穴当一尺也。于其尺内。分一寸以代一尺之法。是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也。
故阴得尺内一寸。
丁曰。阴数偶也。
阳得寸内九分。
丁曰。阳数奇也。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丁曰。尺寸之法。旧经有注。言诸家所传撰不同。执引三寸。(按以下注考之。此寸字当作部。)辄相去一寸。以备三寸。并不见一寸九分之理。其一寸九分之法者。盖为尺寸之位。各有阴阳始终也。阳气者、生于尺而动于寸。阴气者、生于寸而动于尺。是以法阳气。始生于立春。上至芒种之节。其数九。三阳王于前法寸内九分而浮。夏至之节。其气下行。至立冬而终。其数十。即三阴王于后法尺内一寸而沉。故知尺寸各有始终也。此是越人引其阳中阴阳始终也。所谓阴中阴阳始终者。阴气复从立秋而生。下至冬至之节。其数十。冬至之后。随少阳上行。至立夏之节。其数九。此者天地阴阳始终。故法尺寸阴阳各有始终也。天地要会之门。在于四立。谓之天门、地户、人门、鬼门。人之气口人迎左右神门。亦法也。杨曰。寸关尺三位。诸家所撰。多不能同。故备而论之。以显其正。按皇甫士安脉诀。以掌后三指为三部。一指之下为六分。三部凡一寸八分。华佗脉诀云。寸尺位各八分。关位三分。合一寸九分。王叔和脉诀云。三部之位。辄相去一寸。合为三寸。诸经如此差异。则后之学人。疑惑弥深。然脉法始于黄帝。难经起自扁鹊。此之二部俱祖宗。诸家诸论盖并枝叶尔。正可务本遗末。不容逐末忘本。今的举指归。用明大要。宜根据黄帝正经。以掌后三寸为三部。
则寸与关尺。各得一寸。备三才之义也。此法永定。不可移改。其王叔和、可谓得之矣。凡诊脉者、先明三部九候之本位。五脏六腑之所出。然后可以察其善恶。以别浮沉。如其本位尚迷。则病源莫辨。欲其愈疾。亦难矣哉。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天地人也。一部之中。则有天地人。三部之中。合为九候。以候五脏之气也。其五脏六腑所出者。左手寸口者。心与小肠脉之所出也。关上者。肝与胆脉之所出也。尺中者。肾与膀胱脉之所出也。关前一分者。人迎之位也。关后一分。神门之位也。右手寸口者。肺与大肠脉之所出也。关上者。脾与胃脉之所出也。尺中者。命门三焦脉之所出也。关前一分者。气口之位也。关后一分者。神门之位也。凡五脏之脉并为阴。阴脉皆沉。六腑之脉并为阳。阳脉皆浮。假令左手寸口脉浮者。小肠脉也。沉者。心之脉也。余皆仿此。斯乃脉位之纲维。诊候之法式也。虞曰。杨氏诸论数家寸尺长短部分。互有不同。令后人难为根据。庶今明之。以示后学。华佗之说。乃如脉经言。果不谬矣。王叔和以三寸为式。义有隐微。此乃黄帝正经之说。岂有误也。况上古以一肤指为四寸。王叔和必取其肤指之三寸。与今之一寸九分。短长相近也。何休注公羊传云。侧手为肤。按指为寸。即其义也。况越人生于周。采灵枢素问作此难经。今之寸尺度量。乃周之制也。故越人取一寸九分为定式。乃天九地十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