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苏沈良方
苏沈良方
卷第二
左经丸
治筋骨诸疾。手足不随不能行步运动。
草乌(肉白者生去皮脐) 木鳖子(去壳别研) 白胶香 五灵脂(各三两半) 当归(一两)
上为末,用黑豆去皮,生杵粉一斤,醋煮糊为丸,如鸡实大。每服一丸,酒磨下。筋骨疾,但不曾针灸伤筋络者,四五丸必效。予邻里胡生者,一女子腕软不能行立已数年,生因游净因佛寺,与僧言。有一僧云能治,出囊中丸十枚,以四枚与生曰:服此可瘥。生如其言与服,女子遂能立。生再求药于院,僧曰非有爱也,欲留以自备。必欲之,须合一料。生与钱一千,辞不受。止留百钱,后数日得药,并余钱悉归之。同院僧佐其理药,乃剽得此方。
予至嘉兴,有一里巷儿,年十余岁,两足不能行。以一丸分三服服之,尽四五丸遂能行。自此大为人所知,其效甚着。此药能通营卫,导经络,专治心肾肝三经。服后小便少淋沥,乃其验也。
卷第二
烧肝散
治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冷,五劳七伤,一切痢疾,脾胃久虚,不思饮食,四肢无力,起止甚难,小便赤涩,累年口疮,久医不瘥,但依此法服之必愈。
茵陈 犀角 石斛 柴胡 芍药 白术(以上各半两) 干姜 防风 桔梗 紫参 人参胡椒 官桂(去皮) 白芜荑 吴茱萸(以上各一两)
上共十五味同为末,以羊肝一具。如无,即 猪肝代之,分作三分,净去血脉脂膜,细切,用末五钱,葱白一茎,细切相和。以湿纸三五重裹之,掘地坑,内以火,烧令香熟,早晨生姜汤嚼下,大 冷劳,不过三服见效。庐州刁参军,病泄痢日久,黑瘦如墨,万法不瘥。
服此一二服,下墨汁遂安。
卷第二
丸
(头尾全者) 桃仁(生) 白附子 阿魏 桂心 白芷 安息香(用胡桃穣研各一两) 没药(三分,以前八物用童便五升,无灰酒二升,银器内熬令浓) 乳香(三分) 当归北漏芦 牛膝 芍药 地骨皮(去土) 威灵仙 羌活(各一两)
上为丸,如弹丸大,空心暖酒化下一丸。胡楚望博士,病风疰,手足指节皆如桃李痛不可忍,服悉愈。
卷第二
乌荆丸
川乌(一两炮去皮) 荆芥穗(一两)
上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或熟水下。有疾食空时,日三四服,无疾早晨一服。少府郭监丞,少病风,搴搐,颐颔宽 不收,手承颔然后能食,服此六七服即瘥,遂长服之。已五十余年,年七十余,强健,须发无白者,此药疗肠风下血尤妙。累有人得效,予所目见,下血人服此而瘥者,一岁之内已数人。
卷第二
天麻煎丸
治风气不顺,骨痛,或生赤点隐疹。日久不治,则加冷痹。筋骨缓弱,沉香天麻煎丸。(出《博济》)
五灵脂 附子 白术 赤小豆(各一两) 天麻(半两) 干蝎(炒) 羌活 防风(各一两)
上先以沉香二两,酒一升,煎为膏。无犯铁器,入药捣千下,为丸梧桐子大,空腹,荆芥汤或荆芥酒下二十丸,过五日加至三十丸。秋夏宜荆芥汤,春冬宜荆芥酒。春末夏初喜生赤根白头疮,服之瘥。
卷第二
服威灵仙法
服威灵仙有二法。(别有一帖云:以甚威灵仙杂牛膝服之,视气虚实,加减牛膝,牛膝以酒浸焙干。二物皆为末丸散,皆可丸以酒煮面糊)
其一净洗阴干,捣罗为末。杂酒浸牛膝末,或蜜丸,或为散。酒调。牛膝之多少,视已气之虚实而增减之。此眉山一亲,患香港脚至重,依此服半年,遂永除。其一法,取药粗细得中,寸截之。七寸作一帖,每岁作三百六十帖,置床头,五更初,面东细嚼一帖,候津液满口咽下。此牢山一僧,年百余岁,上下山如飞,云得此药方。二法皆以得真为要。真者有五验:一味极苦;二色深黑;三折之脆而不韧;四折之微尘,如胡黄连状;五断处有黑白晕,谓之鸲鹆眼。无此五验,则 本根之细者耳。又须忌茶。(别有一帖云但忌茶常服此药,以皂角槐芽为茶,取极嫩者汤中略煮一沸。但取出布裹,压干入焙,以软熟火焙干,取饮茶无异)
以槐芽皂角至嫩者,依造草茶作。或取《外台秘要》,代茶饮子方,常合服乃可。
卷第二
煮肝散
紫菀 桔梗 苍术 芍药(各等分)
上末,每服四钱,羊肝半具,大竹刀切,勿犯水,勿令血散,入盐醋葱姜酒同煮熟。空腹食前,日三服。谷熟尉宋钧,伤寒,病瘥后,双足但有骨,不能立,服此见其肉生。一两月间,乃复如旧。
卷第二
乌头煎丸
治风毒,气攻眼,久成内外瘴,痛楚, 肉赤脉等,病十年者皆可疗。
黑豆(二两小者) 川乌头(一两去皮) 青橘皮(半两去白,同乌头黑豆为末,以水一升,三合浸一宿,缓火煎成膏子) 甘菊花(一两) 牛膝 枸杞 川芎 荆芥穗 羌活 地龙(去上将前青皮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茶酒任下,蜜汤亦得。先君因失少女,感伤哭泣忽目瞑不见物,治之逾月复明,因盛怒呵一罪人。目复瞑,逾年得此。服不尽一剂,目羌活 防风(酒浸一宿) 黄 木贼 附子(炮) 蝉壳 甘草 蛇蜕(一条青竹炙)
荆芥穗 甘菊花 白蒺藜(去角) 旋复花 石决明(泥裹烧通赤另研)
上等分,除附子蛇蜕决明,皆锉碎。新瓦上烙令燥,为散,每二钱,第二米泔煎熟调下。
空心日午夜卧各一服。予少感目疾,逾年人有以此方见遗,未暇为之。有中表兄许复常,苦目昏,后已都瘥。问其所以瘥之由,云服此药,遂合服。未尽一剂而瘥,自是与人,莫不验。
卷第二
通关散
治诸中风伤寒。
旌德乌头(四两破皮旌德有芦头肌白者) 本 防风 当归 白芷 天南星 川芎 干姜雄黄(细研) 桂(以上各半两并生勿近火)
上为末,煨葱酒下一字,或半钱。瘫痪加牛黄麝香,小儿减半,薄荷酒下。此散予目见医数人,今聊记其一二。曾在江南,见市门有卧者。问之,乃客贩,因病偏风。医之,遂至病困,为邸家所委。时伯氏为邑,使人舁到令舍,调药饮之。又与十服,数日伯氏出。市有一人,扶倚床而呼曰:昔日卧者,今能扶榻而行矣。药尽,愿少继之。伯氏又与十服,服讫能起。又一吏病疮,而挛,逾岁月卧矣。伯氏与散二钱匕,为八服。吏谬以为一服,服已,僵眩呕吐,几困将殆。数日疮挛悉,除大瘥。中风挛弛,治之须先去痰,去已,乃用续命汤辈汗之,未乃用此为宜。盖风病多挟热,若未发散,便投乌头辈。或不相当也,更消息治之,必
卷第二
辰砂散
治风邪诸痫,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哭,饮食失常,疾发仆地,吐沫戴目,魂魄不守,医禁无验。
辰砂(一两须光明有墙壁者) 酸枣仁(微炒) 乳香(光莹者各半两)
上量所患人饮酒几何。先令恣饮沉醉,但勿令至吐。静室中服药讫,便安置床枕令睡。
以前药都为一服,温酒一盏调之。顿服令尽,如素饮酒少人。但随量取醉,病浅入一两日,深者三五日,睡不觉。令家人潜伺之,觉即神魂定矣。慎不可惊触使觉,及他物惊动。一为惊寤,更不可治。上枢正肃吴公,少时病心,服一剂,三日方寤,遂瘥。
卷第二
治诸风上攻头痛方
地龙谷精草为末,同乳香。火饼上燃,以纸筒笼烟。鼻闻之即瘥。
卷第二
侧子散
治筋脉抽掣,疼痛不止。
侧子(炮裂去皮脐) 赤箭 漏芦 芎 酸枣仁(微炒) 海桐皮(各一两) 桂心 五加皮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不计时候,服此药,尤治目赤痛。屡用每验,盖攻治肝风。凡目赤皆主于风。予于《四生散论》之甚详,此方主疗,亦四生散之类也。
卷第二
四生散
治肾脏风 治眼 治癣白附子(下注脚生疮用黑附子) 肾形沙苑蒺藜 羌活上等分,皆生为末,每服二钱,盐酒调下,空腹。猪肾中煨服尤善。予为河北察访使时,病赤目四十余日。黑睛旁黯赤成疮,昼夜痛楚,百疗不瘥。郎官邱革相见,问予病目如此,曾耳中痒否。若耳中痒,即是肾家风。有四生散疗肾风,每作二三服即瘥。闾里号为圣散子,予传其方,合服之。午时一服,临卧一服,目反大痛。至二鼓时,乃能眠。及觉,目赤稍散。不复痛矣,更进三四服,遂平安如常。是时孙和甫学士,帅镇阳,闻予说大喜曰:吾知所以自治目矣,向久病目。尝见吕吉甫参政云,顷目病,久不瘥,因服透水丹乃瘥。如其言,修合透水丹一剂。试服了二三十服,目遂愈。乃知透水丹亦疗肾风耳,此可记尔。
恫目人更当记一事。予在河北病目时,曾治浴具。洛州守闾君绶见访云:目赤不可浴,将躯体中热并集头目,目必甚。又转运判官李长卿亦云然。予不信,卒浴。浴毕,目赤遂大作,行数程到巨鹿。陈彦升学士,以病目废于家,问其目病之因。云顷年病目赤,饮酒归过。
同舍林亿邀同太学浴。彦升旧知赤目不可浴。坚拒之不得。 俯一浴,浴已几失明。后治之十余年竟不瘥,此亦以为戒也。又予之门人徐某,构病癣,久不瘥,服四生散,数日都除。
卷第二
论圣散子
昔予览《千金方》,三建散云,于病无所不治,而孙思邈特为着论。以谓此方用药,节度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验特异,乃知神物用灵。不拘常制,至理开惑,智不能知。今予得圣散子,殆此类也。自古论伤寒为急,表里虚实,日数证候。应汗应下之类,差之毫厘。
辄至不救,而用圣散子者。一切不问阴阳二感,或男子女人相易,状至危笃,速饮数剂。而汗出气通,饮食渐进,神宇完复,更不用诸药。连服取瘥,其余轻者。心额微汗,正尔无恙。
药性小热,而阳毒发狂之类。入口便觉清凉,此药殆不以常理而诘也。若时疾流行,不问老少良贱,平旦辄煮一釜,各饮一盏,则时气不入。平居无事,空腹一服,则饮食快美,百疾不生,真济世卫家之宝也。其方不知所从出,而故人巢君谷,世宝之,以治此疾,百不失一,既得之。谪居黄州,连岁大疫,所全活者不可胜数。巢甚秘之,此方指松江水为誓盟,不得传人。予窃隘之,以传蕲水庞君安时。庞以医闻于世,又善着书,故以授之,且使巢君名与此方同不朽也。
卷第二
圣散子启
圣散子主疾,功效非一。去年春,杭州民病,得此药,全活不可胜数。所用皆中下品药。
略计每千钱即得千服,所济已及千人。由此积之,其利甚薄。凡人欲施惠,而力能自办者。
犹有所止,若合众力,则人有善利,其行可久。今募信士,就楞严院修制。自立春后起,施至来年春夏之交。有入名者,径以施送本院。昔薄拘罗尊者,以诃黎勒施一病比邱,故获报身。常无众疾,施无多寡。随力助缘,疾病必相扶持。功德岂有限量,仁者恻隐,当崇善因(吴郡陆广秀才施此方并药,得之于智藏主禅月大师宝择乃乡僧也,其陆广见在京施方并蕊,在麦 巷住出此方)
卷第二
圣散子方
草豆蔻(去皮面裹炮十个) 木猪苓(去皮) 石菖蒲 高良姜 独活(去芦头) 附子(炮制去皮脐) 麻黄(去根) 浓朴(去皮姜汁炙) 本(去穣土炒) 芍药 枳壳(去穣麸炒) 柴胡 泽泻 白术 细辛 防风(去芦头) 藿香 半夏(姜汁制各半两) 甘草(一两炙) 茯苓(上锉碎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钟半,煮取八分,去滓热服。余滓两服合为一服,重煎,空心服。
卷第二
解伤寒小柴胡汤
柴胡(二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分) 半夏(汤洗一两半) 大枣(十二枚破)
上锉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再煎取九合,温服三合,日三服,此古法也。今可作粗散,每服三钱,枣三枚,姜五片,水一盏半。煎至八分,温服,气实疾势盛者,加至四五钱不妨,并去滓。此《张仲景方》。予以今秤量,改其分剂。孙兆更名黄龙汤,近岁此药大行。患伤寒,不问阴阳表里,皆令服之。此甚误也。此药,《伤寒论》虽主数十证,大要其间有五证最的当,服之必愈。一者身热,心中逆或呕吐者可服,伤寒此证最多,正当服小柴胡汤。若因渴饮水而呕者不可服,身体不温热者不可服。仍当识此;二者寒者,寒热往来者可服;三者发潮热可服;四者心烦胁下满,或渴或不渴,皆可服;五者伤寒已瘥后,更发热者可服。此五证。但有一证,更勿疑便可服,服之必瘥。若有三两证以上,更的当也。其余证候,须仔细详方论及脉候,相当方可用,不可一概轻用。世人但知小柴胡治伤寒,不问何证便服之。不徒无效,兼有所害,缘此药差寒故也。唯此五证,的不蹉跌,决效无疑。此伤寒中最要药也。家家有本,但恐用之不审详。今备论于此,使人了然易晓。本方更有加减法,虽不在此五证内,用之亦属效。今亦载于此,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一两,栝蒌根一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分,此一证最有验,常时腹痛亦疗;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一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一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分,温覆微汗愈;若咳,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两,干姜半两。元 二年时行,无少长皆咳,服此皆愈。常时止壅痰实,只依本方,食后卧时服甚妙。赤白痢尤效,痢药中无如此妙。盖痢多因伏暑,此药极解暑毒。凡伤暑之人,审是暑 。不问是何候状,连进数服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