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暑疫全书


  葛根葱白汤葛根 芍药 知母(各一钱半) 川芎(二钱) 生姜(二片) 葱白(五寸连须)

  上六味。水煎温服。 本方去知母。加甘草、大枣。名增损葛根葱白汤。治感冒风寒头痛。

  三黄石膏汤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黄柏(各二钱酒洗) 石膏(五钱碎)

  麻黄(一钱去节泡) 栀子(二十枚碎) 香豉(一合) 生姜(二片) 葱白(三茎)

  上用地浆水澄清煎服。半日许不得汗解。再服。

  如脉数便闭。上气喘急。舌卷囊缩者。去麻黄、香豉。加大黄、芒硝。捶法加细茶一撮。

  葶苈苦酒汤葶苈(三钱研捣取汁) 苦酒(三合即米醋) 生艾汁(一合如无干艾浸捣)

  上水煎作三服。探吐取汗。

  黄连解毒汤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黄柏(酒洗) 栀子(各一钱半)

  上四味。水煎。温服无时。

  葳蕤汤(治风温)

  葳蕤(一钱五分) 石膏(二钱碎) 白薇 麻黄(去节泡)

  川芎 葛根 羌活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 青木香(各一钱)

  上十味。水煎。日三服。

  麻黄升麻汤(治误汗风温须去二麻姜术)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 黄芩 葳蕤(各十八铢)天门冬(去心) 芍药 干姜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桂枝 石膏(各六铢碎绵裹)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栝蒌根汤(治风温无大热而渴)

  栝蒌根(一钱) 石膏(三钱碎) 葛根(一钱五分) 防风 人参 甘草(各五分炙)

  上六味。水煎。温服无时。

  阳旦汤(治冬温)

  桂枝(三钱) 芍药(酒焙) 甘草(各二钱炙) 黄芩(二钱酒炒)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擘)

  上六味。水煎。温服无时。头疼咳嗽。咽痛下痢。加桔梗、茯苓。寒食停滞。加浓朴。发热畏寒。加麻黄、石膏。

  升麻葛根汤升麻 葛根 芍药(酒洗) 甘草(各一钱半炙)

  上四味。水煎。温服无时。

  犀角黑参汤犀角(镑) 黑参(各二钱) 升麻 射干 黄芩 人参(各一钱) 甘草(八分)

  上七味。水煎。温服无时。

  小柴胡去参、半加栝蒌汤(即前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加栝蒌根四两)

  黄芩加生姜汤(即前黄芩汤加生姜一两半)

  白虎加人参汤(方见后热病以上三方治温疟)

  白虎合黄连解毒汤(即前黄连解毒汤合后白虎汤)

  犀角大青汤犀角(二钱镑) 大青(一钱五分) 黑参 升麻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一钱) 甘草(八分)

  上水煎。热服无时。如脉虚热甚。本方去芩、柏、升麻。加人参、生地、柴胡。名消斑青黛饮。

  黄连解毒合犀角地黄汤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黄柏(酒洗) 栀子(各一钱半)

  犀角(磨水更佳镑屑亦可) 生地黄(酒浸捣) 牡丹皮 芍药(各二钱)

  上先以七味水煎。去滓。入地黄再煎数沸。滤清。加藕节汁、侧柏汁。并磨好墨少许。搅令黑。服之。

  调中饮苍术(二钱泔水浸麻油炒) 白术(生) 浓朴(姜汁炒) 陈皮 甘草(炙) 枳实(炒)神曲(炒) 黄连(各一钱姜汁炒) 山楂(二钱姜汁炒) 草果(八分) 炮姜(五分)

  上水煎去滓。磨木香汁少许调服。 如腹痛加桃仁。痛甚便秘加大黄。口干加省头草。

  理中去术加附子藿香升麻橘皮汤人参 甘草(炙) 干姜 附子(炮) 藿香 升麻 陈皮(等分)

  上水煎。温服无时。

  补中益气汤人参 白术(炒) 黄 (炙) 甘草(各一钱半炙)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上八味。加姜、枣。水煎温服。

  通脉四逆汤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卷二·热病方论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方注。浮者风也。言不独伤于寒也。滑为里热。以滑且浮。知热不独在里也。故指言此表有热。盖表里俱热之谓也。里有寒者。里字非对表而称。以热之里言。盖伤寒之热。本寒因也。故谓里有寒。指热之所以然者言也。夫表里皆热。欲两偕而解之。诚哉极其难也。譬如夏秋两届之间。燥热酷甚。非金风之荐凉。则毒暑不解也。

  又注。世本作表有热。里有寒。必系传写之误。夫白虎本为治热病暑病之药。其性大寒。安得里有寒者可服之理。详本文脉浮滑。不但无紧。且复多滑。乃阳气盛而郁蒸。此里有热也。里热甚。必格寒于外。多厥逆身凉。而为亢害之证。此表有寒也。厥阴篇中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则知此表里二字。为错误可知。当为上下更易。

  周注。热病皆伤寒伏邪也。至发则但热矣。乃仲景仍以伤寒揭之者。所谓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也。

  白虎汤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注。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啸谷风冷。凉生酷暑消。神于解热。莫如白虎。知母、石膏。辛甘而寒。辛者金之味。寒者金之性。辛甘且寒。得白虎之体焉。甘草、粳米。甘平而温。甘取其缓。温取其和。缓而且和。得伏虎之用焉。饮四物之成汤。来白虎之嗥啸。阳气者。以天地之疾风名也。风行而虎啸者。同气相求也。虎啸而风生者。同声相应也。风生而热解者。物理必至也。抑尝以此合大小青龙真武而论之。四物者。四方之通神也。而以命名。盖谓化裁四时。神妙万世。

  名义两符。实自然而然者也。方而若此。可谓至矣。然不明言其神。而神卒莫之掩者。君子盛德。此其道之所以大也。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溺。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周注。此因中 而引动伏邪齐出。三阳为病极重。腹满者。热本病也。身重难以转侧者。湿本病也。若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溺。则是 本病矣。惟热 相兼。其热势尤剧。此时倘复汗之。则津液外亡。而谵语转甚。若下之。则阴气下竭。而阳气上脱。故额上汗而手足逆冷矣。故必仍自汗者。主以白虎。设误汗下而证如上者。加人参为无疑也。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周注。滑为邪实。何反至厥。即热深厥深之义。故特申之曰。里有热也。里热安得不用白虎汤乎。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周注。发热汗出。热本病也。今脉浮无汗。必因邪风袭表矣。岂可竟与白虎汤乎。

  故必以辛凉先撤其邪。然后治热。始为无碍。假使表邪解而烦渴转甚者。明系因邪以更耗津液。白虎汤固非解表之剂。又岂有助正之功。加人参者。益其元也。元稍益而热易清矣。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周注。燥渴且烦。为热证本病。而曰无大热者。以独背微恶寒也。背为太阳经位。

  正气大虚。故微恶寒。安得不用补正之药。于本汤中乎。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心中懊 。舌上苔滑者。栀子豉汤主之。(方见前)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周注。浮紧伤寒脉也。何以为热病。以其发于夏。反恶热不恶寒也。又何以独言阳明。以夏时湿热上蒸。邪从胃发。且腹满而喘。种种皆阳明证也。然咽燥非少阴证耶。不知阳明为从出之途。少阴其伏脏之地也。夫既阳明热病。曷又为脉反浮紧。正以夏时肌腠本开。人本多汗。邪风袭入。致腠理反闭而无汗。故夏之风脉。每反显冬之寒脉也。今云汗出而脉亦浮紧者。正因浮甚有力。热邪盛而致也。若不知者。以辛热汗之。耗其津液。必至躁妄昏昧。火劫温针。燥其阴血。必至惊扰无寐。下之必亡其阴。必至胃虚邪陷。心中懊 。此皆误治。将何以救之乎。观舌上苔滑者。则外邪尚在。以栀子解热。香豉去邪。是为合法。若渴饮水浆。

  口干舌燥。知其外邪亦入。总以白虎汤为治。加人参者。以误治而津液大伤也。

  设使紧脉去而浮在。发热饮水。小便不利。则其浮为虚。而热已入膀胱矣。入膀胱者。曷不饮以四苓。而主以猪苓耶。伤寒之小便不利。结于气分。热病之小便不利。由于血分者也。因邪郁既深。耗液日久。故必以阿胶补虚。滑石祛热。而无取于白术也。

  白虎加人参汤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周注。口至干。舌至燥。无津液极矣。能生津液而神速者。莫若人参。故加之。

  猪苓汤猪苓(一两去皮) 茯苓(一两) 阿胶(一两) 滑石(一两碎) 泽泻(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下阿胶。烊消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周注。热甚膀胱。非水能解。何者。水有止渴之功。而无祛热之力也。故用猪苓之淡渗。与泽泻之咸寒。与五苓不异。而此易白术以阿胶者。彼属气此益血也。易桂以滑石者。彼有表而此为消热也。然则所蓄之水去。则热消矣。润液之味投。则渴除矣。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周注。渴而小便不利。本当用猪苓汤。然汗多在所禁也。此与伤寒入腑。不令溲数同意。盖邪出阳明。已劫其津。汗出复多。更耗其液。津液曾几。尚可下夺耶。当以白虎加人参去其热。则小便之不利者。津回而自利矣。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周注。吐下后至七八日不解。知误治而热邪不为吐下少衰。反因吐下转甚。时恶风者。阳外虚也。舌燥而烦渴。饮水至数升者。阴内亡也。舍人参白虎。将何以解其表里。补其津液耶。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周注。桂枝辛热药也。热病本汗。或疑为风。饮以此汤。不更益其热。而大汗淋漓乎。如是则津液益伤。烦渴益甚。洪大转增。当与本汤加人参也审矣。

  卷二·热病方论

  夏热集补证治并方

  交夏至后。炎暑司令。相火用事。人有发热身疼不恶寒。但大热而大渴者为热病。

  仲景以白虎汤为主治。今人以此汤治伤寒者误也。热病下发上。内发外。必经阳明。故无论三阳。总以石膏之辛凉。乘势升散。知母之苦寒。靖少阴伏邪之源。甘草、粳米。维持中气。一了百当。至伤寒既非其时。复非其病。邪自外来。未入者解表。已入者下夺。石膏本非表药。又非下药。即欲解热。热何从解。况有知母。引入少阴。为害不浅。理自如此。达者自会。愚不敢好与今人辩也。故除以上见证正方外。补集方治。

  一法。热病之脉本洪大。若见浮紧。是又感夏时暴寒。谓轻举见紧。略按则仍洪盛。

  以内伏已发也。治宜通解散。去麻黄、苍术。或加葱白、香豉。或先以连须葱白香豉汤。减生姜撒其外。后用白虎加人参汤。

  一法。热病凡客邪所感。不论脉浮紧。恶风恶寒。宜解不宜下者。通用双解散去硝黄。于中加减。如去白术、芍药、桔梗二三味。加知母葱豉最妥。

  一法。凡温病之发。因暴寒者居多。热病之发。兼暑 者为盛。若始病见谵语面垢遗溺。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

  一法。若本病兼衄。于本汤中加生地黄、牡丹皮。喘加栝蒌根、浓朴、杏子仁。

  一法。若恶热烦渴腹满。舌黄燥或黑干。五六日不大便。凉膈散或三一承气汤。

  一法。若本病兼暑湿者。或凉膈合天水散。若小便不利者。竹叶石膏汤倍石膏。

  一法。若兼风痰者。用双解散。煎一大豌。先饮半作探吐。法以引痰出外。再尽剂。微以被覆。令汗出解。盖用凉药热饮。发汗百无一损也。河间制双解散。子和演为吐法甚妙。

  一法。误用辛温药。致发斑谵语。喘满昏乱者。黄连解毒汤加减。

  一法。屡下后热势犹盛。不便再下。或诸湿内盛。小便黄涩。大便溏。小腹痛者。欲作利也。宜黄连解毒汤。

  卷二·热病方论

  总论温热死脉死证

  周禹载曰。内经刺热云。太阳之脉色荣颧骨。营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营未交。

  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太阳之脉色属赤。初起时其色止荣颧骨一处。不交他处。纯是赤色。曰今且得汗者。谓邪势渐从外解。即余证未靖。少待而自解。言无害也。至于厥阴争见者。死不外三日。是为交已。热病大热烦渴汗出。反见厥阴肝经之脉色。争见赤紫晦滞。已为主死。况争见青黑之色耶。何者。少阳青色。少阴黑色也。争见者。命期甚促矣。又评热病论云。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夫帝既曰病温矣。复曰病名为何者。正欲知病之本于阴阳也。岐伯曰。名阴阳交。交者死。何也。交则不解也。谓人所以汗出者。生于精气也。精气者谷气也。邪正交争而得汗者。是邪退而精气胜也。精气胜则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胜。则是汗出不为汗衰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其寿可立而倾也。故热病曰。汗出脉尚躁盛者死。脉既不与汗应。此不胜病矣。其死必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此段论温。独创谷气之旨。谷气为精。精气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