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活幼心书
活幼心书
活幼心书
元 曹世荣
和序
廉序
吴序
罗序
自序
卷上·决证诗赋
观形气
及幼攻补
戒毁同道
为医先去贪嗔
辨证早决安危
五色主病
诊脉明证
议金银薄荷
胎寒
藏寒
胎热
弄舌舒舌
脐风
脐突
夜啼
急惊
天钓
急惊后如疟
慢惊
搐证
诸风毒
破血伤风
伤积
惊积
诸热
吐泻
伤寒
伤风
夹惊伤寒
夹食伤寒
下后伤风
夹风伤寒
风寒互证
结胸伤寒
痞似结胸
坏证伤寒
赤白痢
五色痢
风痢
肿证
五疳
走马疳
脱肛
痫证
疟证
癖证
诸疝
龟胸
惊丹
咳嗽
疮疹
豆疮传变
斑疹
阴囊肿
惊瘫鹤膝
瘰
五淋
腹痛
丁奚
哺露
口疮
诸疮
目疾
丹毒
重舌鹅口
五软
天柱倒
解颅
诸汗
黄证
失血
不内外因
小儿常安
小儿专科赋
卷中·明本论
胎寒
胎热
脐风撮口
夜啼
急惊
慢惊
风毒
伤积
热证
伤寒
咳嗽
吐泻
诸吐
诸泻
赤白痢
肿证
疳证
走马疳
脱肛
痫证
疟疾
癖证
疝症
龟胸
惊丹
疮疹
阴囊肿
惊瘫鹤膝
瘰
五淋
腹痛
腹痛
腹痛
腹痛
目疾
丹毒
重舌
五软
诸汗
黄证
失血
不内外因
小儿常安
卷中·明本论拾遗
论小方脉数差殊
辨药病不相主对
治豆疮不应疏利
评非时用附子大黄
明小儿四证八候
治暑风用药次序
为医要量大见高
遇诸涂救治惊风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汤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散类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泻黄散
卷下·信效方丸膏门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丸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膏类
卷下·信效方丹饮门
丹类
丹类
丹类
丹类
丹类
丹类
丹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饮类
卷下·信效方金饼门
金类
金类
金类
饼类
饼类
饼类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跋
跋一
跋二
和序
医家惟小儿科为尤难。盖自其能言而被病者,犹可以问而知之,而其未能言者,不可以问而知也。《史》言扁鹊入咸阳,为小儿医,然鹊之书多不传其言。有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鹊之术固不在于书欤。信斯言也!惟鹊为可也。夫医不可以无书也,太仓公乃亦以医者意耳,不肯为书,使仓公者常有于世焉,虽无书可也,如仓公之不常有。何哉?且吾闻学医者,与学儒无异。儒者求圣贤之心法,以有圣贤之书存焉耳。医无其书,则轩岐之心法泯焉而不传久矣。又何由而学之?故医书之浩衍,与儒书相埒,殆又过之。然板行于天下,人得而有之者,往往大方脉之书为多,彼为小儿者,每以专科自名,或私得一方,即祖父子孙相传,世享其利,他人万金罔顾授也。其肯与天下后世公共之哉?育溪曾君,用儒攻医,得戴刘二家之传,自少至老,凡活人之幼者,枚数不知几何人。在证处方,皆超然众医之表,乃以得之师传者,广粹精核,为活幼心书一编。既成不以私其家,将以公之天下后世,使为其术者,无学医废人之患。凡人之幼,皆有成人之望焉,浓哉育溪之用心也,人孰无此心哉?皆能以育溪之心为心则善矣。虽然,书本陈言,心须活法,或徒泥其书而不善用,譬之兵家,不知合变,胶柱而调瑟焉,吾未见其可也。昔临安李立之者,以小儿科擅名一时。
有婴儿忽病喑,求治之,立之令人乘高扑之地下,以一衾盛之,儿不觉大惊,遂发声能言。问之。曰:此乳搐心也,非药所能疗。此活法之说也,因附着之。
泰定丁卯闰九月朔中议大夫前同知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事副都元帅和尼赤序
廉序
育溪曾德显,儒家者流,明小方脉,幼幼之心,不啻父母仁人之用心也。余家有襁褓童子,感惊风疾,其父母者咸忧焉,德显乃不惮烦暑,随招随至,一视之曰:毋虑。遂用对证之药疗之。药未既而效已随之,诚可嘉尚。原其平昔用心之勤,集诸方书之经验者,着以成帙,目之曰《活幼心书》。夫心者,虚灵善应,神妙不测,主宰一身,应酬万事者也。推展此心以及人及物,使颠连无告者为同胞,痒疾痛者为同体,乃刻诸梓,以广其传。非惟传之今,亦且传诸后。俾后人亦能推此心以及人及物,则活幼之心为无穷也,岂曰小补哉。
天历己巳八月廿又一日朝散大夫同知衡州路总管府事廉公亮引
吴序
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则当视天地万物为一体,痒疾痛,举切吾身,仁者事也。先儒谓医家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斯言善状仁字,盖手足痹则气脉不相通,痛痒无所觉,心之生道息矣,乌得仁?况医家之于婴孩,语言未足辨,脉理未足凭,必能以心体之,然后可以察其痒痛疾之所在。非有志于仁者,其能若是乎?西曾君德显,儒而为医,幼从乡先生李月山,固已得儒学于心授,长从世医刘氏,又能得医学于心传,精读医经,详味药性,参前辈之奥议,伸自己之独见,有求必应,不倦于贫,集其平时论证与方,名曰《活幼心书》。将与同志共之。夫作书以述其心之所用,而且克广其传,亦庶乎仁者之用心矣。尝观其书,则审证施剂,信有异乎人者。五苓散在诸家止用之解伤寒温湿暑毒霍乱,而德显于惊风痰搐疮疹等疾,通四时而用之,前同知衡州府事胡省斋因其子惊风得愈,问之曰:五苓散何以愈斯疾乎?德显曰:此剂内用茯苓,可以安此心之神。用泽泻导小便,小肠利而心气通。木得桂而枯,足能抑肝之气,而风自止,所以能疗惊风。施之他证,亦皆有说。省斋深然之,此其善用五苓散也。小儿惊风搐掣,医者视为一病,辄以金石脑麝蜈蚕蛇蝎等剂投之,非徒无益,反激他证。德显则谓有因惊风而搐者,有因气郁而搐者。惊属心,风属肝,而郁于气者亦有搐。陈氏所谓蓄气而成搐者是也,但未着其方。余于惊风则随证施治,若气郁而搐者,则用宽气饮治之,只以枳壳枳实为主。尝因患搐者,仓卒求药,教服铺家枳壳散,而搐亦止。病者深感之,此又治搐之特见也,其他紧证,俱能究心,用药之奇,成效之速,有未易缕述者,寄寓予家将十年。二孙藉其调护,每识证于微渺,制疾于萌芽。其用心之溥,非特于吾辈为然。盖其笃志于仁,重义轻利,亦自读书中来,非可以庸俗例视也。读其方论,因叙数语于篇端,识者倘察予言,必有知其用心者。
元贞乙未上巳日前太学笃信斋进士吴刚中谨书
罗序
吾乡月山李先生,博极群书,操行修洁,最谨于义利界限,媚学之子,翩翩从之,其诲诸生也,不止于词艺而已,必勉以正心修身,俾之有士君子之行。德显曾君,从游者之一也。
居无何,场屋之事废,于是以业儒者而业医焉。昔贤达则愿为良相,穷则愿为良医,其心均在济人耳。医岂细事哉,而幼幼之医,尤不易也。盖气色微,筋骨脆,痒疾痛,不可问而知。他人止于面色指纹之间揣摩投剂,德显则切脉先之,倘证阳而脉阴,证阴而脉阳,必治脉不治证,精思详究,探本索原。药饵所施,百不失一。未尝以病家之贵贱贫富而异用其心,或遇窘乏太甚之家,亦随力捐资济其粥,以故全活者众。德显非饶于财者,能推是心,亦贤矣哉。业医三十年,古今医书,读之不辍,今取其平日阅证用药之已效者,着为方论,纂为诗歌,名之曰《活幼心书》。是心也,恒心也,恻隐之心也,心诚求之之心也。对越天地神明而无愧矣。且欲镌梓以为海内共之,用心广大可敬也。夫余尝观赵德麟侯鲭录,有人得痈疽方甚奇,宝而不传,后为虎所食,非天谴欤?德显心事若兹,天必福之,以诱世人之善用其心矣。德显衡之西人,号育溪,名世荣,德显其字也。
丁未中秋邵清遗老七十翁罗宗之巨海甫谨序
自序
闻之先儒曰: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论。大哉心乎!其万事之机括乎,前乎千百世而上,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者,此心也。后乎千百世而下,为往圣继绝学,来者续师传,亦此心也,是心也,以之活幼,即有恻隐之真,所谓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者,无非自此心中来。宋翰林侍御世医戴克臣者(徽宗朝,名尧道,)活幼宗师也,取信当时,有声朝野,心以传心,得其妙者,惟西高原刘茂先(名祀自号固穷山叟。)茂先之心,其五世孙字直甫者(名思道),又深得之。推其所得,随施辄效,亦可以见其用心矣。然昔贤之学,固以心而传,而昔贤之心,非书又无以衍其传。况自开庆以来,其书散漫,戴刘二公之心传,几不复见。予生二公之后,而无默契乎二公之心,早岁师事直甫,于兹有年,面命心传,领会多矣。但念一宗医书,方论待决,岁月浸远,卷帙不齐,设有危难,未易检阅。吁!得其心者,敢不究其心哉。明窗昼熏,短檠夜雨,因就其遗书而精加编次,繁者删之,缺者补之,书非可用不敢录,方非已效弗敢收。脱亡遗漏,存十一于千百,上探三皇前哲之遗言,下探克臣茂先之用心,实则吾心固有之理,旁求当代明医之论,亦姑为活幼之一助云耳。遂名其书曰活幼心书。书成,客或难予曰:医者意也。但观形切脉,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何必一切求诸书,而且以心书名之哉。予曰:不然。予非有心于着述,而求异于人也。不过推展刘氏数传之贞心。
以求契夫戴氏之初心耳。朱文公有言,意者,心之所发也。书之所述,岂非心之流行发见者乎!客唯而退,于是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