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普济方
普济方
诊得阴维如贯珠者。男子两胁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为有热也。
诊得带脉左右绕脐。腰脊痛连阴股也。
两手脉浮。阴阳皆盛实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者。十二经之道路。冲督用事者。
十两手脉细微绵绵。阴脉亦细微绵绵。此为阴跷阳跷之脉。
尺脉俱浮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癞病。小儿风痫也。
诊得阳跷病则急。阴跷病则缓。
尺寸牢直上下为冲。胸中有寒疝也。
卷二 方脉总论
六经本脉体
六经所以分手足阴阳者。以足为本。手为标。如足厥阴风木肝与足少阳相火胆为表里。
同在至于常度而长关上厥阴口。
太阳密移之至太阴之至(一云浮在泉曰北少阴天则为太不自
卷二 方脉总论
六经中伤病脉
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者。以候寒暑燥湿风热中伤于人。其邪咸自脉络而入。以迎纳之。
故曰风喜故不别论。以类推之。风当自少阳入。湿当自阳明入。暑当自三焦入。寒邪自太阳入。故经曰。
皆不者皆弦浮而散。弦者足少阳脉也。浮者伤风脉也。散者病至也。其证身热恶风自汗项强筋满。
手少阳伤暑。右手尺中与人迎。皆洪虚而数。洪者手少阳脉也。虚者伤暑也。数者病增也。
其证身热恶寒头痛状如伤寒烦渴。足太阴伤湿。右手关上与人迎。皆濡细而沉。濡者足太阴脉也。细者湿脉也。沉者病着也。其证身重脚弱关节烦疼冷痹胀满。足少阴伤寒。左尺中与人迎。皆沉紧而数。沉者足少阴脉也。紧者寒脉也。数者病传也。其证口燥舌干而渴。皆恶寒反热倦怠。足厥阴伤风。左关上与人迎皆弦弱而急。弦者足厥阴脉也。弱者风脉也。急者病变也。其证自汗。恶风而倦。小腹急痛。手厥阴心包伤暑。左右尺中与人迎。皆沉弱而缓。沉者心包脉也。弱者伤暑也。缓者病倦也。其证往来寒热。状如疟烦渴眩晕背寒面垢。
此乃分布六经感伤外邪。除燥热外。今叙此二气。以为征兆。若其传变。自当根据六经别论所伤。随经说证施治。或燥热伤心肺。当根据经推明理例调治。如四气兼并。六经交错。亦当随其脉证。审处别白。或先或后。或合或散。在络在经。在表在里。四时之动。脉与之应。气候以时。自与脉期。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因。从阴阳生。此之谓也。
卷二 方脉总论
辨阴阳法
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味也其脉在中。
浮肺其脉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何谓也。曰。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浮之损小。
阳脉见寸口浮而实大。令轻手按之。更减损小。故曰阳虚。重手按之。反更实大。故曰阳实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凡此六脉者。
谓沉一而浮大数动滑阳也。沉涩弱弦微阴也。
长者为阳。短者为阴。阳脉见阴脉者逆。阴脉见阳脉者顺。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即吐
卷二 方脉总论
论五脏六腑部位脉法
左手寸口者、心与小肠脉之所出也。
心属南方丙丁火。夏旺七十二日。其脉来洪大而长。炎升高泛。形若在肤之中。象南方火位位。
轻微盛心脉来微洪。或洪大而长者。或累累如连珠之状。如手循琅者。皆平脉也。脉来喘连而手偃曲者。胃气少曰病。脉来前曲后直者。如操带之钩。谓气绝曰死。又曰。真心脉至坚抟。
如循薏苡累累然。其面色赤黑不泽。毛折者亦死。心脉息数匀和。而微洪长大者。脏腑皆无疾。得本候也。
左手关上者、肝与胆脉之所出也。
肝属东方甲乙木。春旺七十二日。脉来弦长。以象木形端直也。经曰。春应中规。又曰。
春上旺伏之曰左手尺中者、肾与膀胱脉之所出也。
肾属北方壬癸水。冬旺七十二日。其脉来沉濡而滑也。沉者阴也。滑者象北方水位也。
经曰十月月。
地雷其气之候右手寸口者、肺与大肠脉之所出也。
肺属西方庚辛金。秋旺七十二日。秋脉毛。而万物萧索。草木凋落。其脉如风吹羽。以应西气升草落脉右手关上者、脾与胃脉之所出也。
脾属中央戊己土。以四时寄旺十八日。合七十二日。应一岁三百六十之数。脾者土也。
孤脏故善如真右手尺中者、命门与三焦脉之所出也。
右肾者。肾有两枚。左为肾右为命门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然命门虽属水。
乃流入肾。肺主气。亦潮肾。顺则收血化为精。运入命门。养于骨髓。运真阳之气。上潮脑户。故命门者接元阳正气。上通三焦。与子午君火交泰之兆。合心包络通阴阳变化之道路。应五脏六腑之根源。非肾脉之司也。盖命门中含真阳之气。常得阴中养阳之候。然与肾旺七十二日。故脉来大体不殊也。冬沉濡而滑。春弦滑。夏洪滑。秋微滑。此谓和平之候。亦应四时五行变化。盖命门之根本也。变化精气。长养百骸。溉灌腑脏。无所不至。而三焦之疾。
皆可见焉。
卷二 方脉总论
论四时脉及太过不及法
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是王脉耶。将病脉耶曰。弦钩毛石者。四时之脉也。
春者者轻其反循平气曰曰太不无外中曰生衰
卷二 方脉总论
五脏所属
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中。右关、外以候脾。内以候胃脘。
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心包。内以候腰。
卷二 方脉总论
五脏脉本体
人之脉者。乃脉之隧道也。非气使则不能行。故血为脉。气为息。脉息之名。自是而分。
呼再丈身一行七也应肾故四见。
卷二 方脉总论
五脏传变病脉
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者。以候郁发与胃气兼并。过与不及乘克传变也。内气郁发。食气入胃致于肝脉必病病。
今病夏脾春肝两胁去痛则脊则如鸟之啄之肺金乘之。脉必弦涩。因喜则神廷融泄。火气赫羲。肾水乘之。脉必沉土气凝结。肝木乘之。脉必弦弱。因忧则魄户不闭。金气涩聚。心火则志室不遂。水气旋却。脾土乘之。脉必沉缓。此盖五情动不以正。
反谓能乘而胜之。侮反受邪。此之谓也。其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
又当详而论之。故经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如肝受气于心。传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于脾受气于肺。传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于肾受气于肝。传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则知肝死于肺。候此。又如甲乙主寅卯。丙丁主巳午。庚辛主申酉。壬癸主亥子。
夜五分。则可以占死者之早暮。此病之次也。然卒发者不必治于忧恐怒喜思。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此五脏传变之大
卷二 方脉总论
脉病名状
浮者。按之不足。举之有余。与人迎相应。则风寒在经。与气口相应。则荣血虚损。
沉者。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与人迎相应。则寒伏阴经。与气口相应。则血凝腹藏。
迟者。应动极缓。按之久牢。与人迎相应。则沉寒凝滞。与气口相应。则虚冷沉积。
数者。去来促急。一息数至。与人迎相应。则气躁热烦。与气口相应。则阴虚阳盛。
虚者。迟大而软。按之豁然。与人迎相应。则经络伤暑。与气口相应。则荣卫走散。
实者。按举有力。不疾不迟。与人迎相应。则风寒贯经。与气口相应。则气血壅脉。
缓者。浮大而软。去来微迟。与人迎相应。则气热入脏。与气口相应。则怒急伤筋。
紧者。动转无常。如纽单线。与人迎相应。则经络伤寒。与气口相应。则脏腑作痛。
洪者。来之至大。去之且长。与人迎相应。则寒壅诸阳。与气口相应。则气攻百脉。
细者。指下寻之。来往如丝。与人迎相应。则诸经中湿。与气口相应。则五脏凝涎。
滑者。往来流利。有如贯珠。与人迎相应。则风寒潮溢。与气口相应。则痰涎凝滞。
涩者。参伍不调。如雨沾沙。与人迎相应。则风湿寒痹。与气口相应。则津汗血枯。
弦者。端紧径急。如张弓弦。与人迎相应。则风走注痛。与气口相应。则饮积冷疼。
弱者。按之欲绝。轻软无力。与人迎相应。则风湿缓纵。与气口相应。则筋绝痿弛。
结者。往来迟缓。时止更来。与人迎相应。则阴散阳生。与气口相应。则积阻气节。
促者。往来急数。时止复来。与人迎相应。则痰壅阳经。与气口相应。则积留胃腑。
芤者。中空旁实。如按慈葱。与人迎相应。则邪壅吐衄。与气口相应。则荣虚妄行。
微者。极细而软。似有若无。与人迎相应。则风暑自汗。与气口相应。则微阳脱泄。
动者。在关如豆。厥厥不行。与人迎相应。则寒疼冷痛。与气口相应。则心惊胆寒。
伏者。沉隐不出。着骨乃得。与人迎相应。则寒湿痼闭。与气口相应。则凝思滞神。
长者。往来流利。出于三关。与人迎相应。则微邪自愈。与气口相应。则脏气平治。
短者。按举似数。不及本部。与人迎相应。则邪闭经脉。与气口相应。则积遏脏气。
濡者。按之不见。轻手乃得。与人迎相应。则寒湿散漫。与气口相应。则飧泄软弱。
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与人迎相应。则中风着湿。与气口相应。则半产脱精。
散者。有阳无阴。按之满指。与人迎相应。则淫邪脱泄。与气口相应。则精血败耗。
代者。脏绝中止。余脏代动。无问内外所因。得此必死。
卷二 方脉总论
分寸关尺三部脉位法
经曰:凡寸关尺者。脉之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至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
内阳九分反盖取命之根本。然后及于身而言之也。凡十二经脉有病之时。先于尺泽寸口见之。故尺寸者。是脉之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者。夫三部之脉。取中而上下分之。从关中至尺泽为内。是属阴。故言内阴之所治也。言尺泽者。尺脉一寸之外。余脉下入不见。如入深泽而沉。故曰尺泽也。凡诊者。若寸口关脉不见。惟尺脉在者。其人必不死。亦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其根气元活。故寸、关者枝叶也。尺泽者根本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者。夫自关而向上分之。上至寸口。故言关至鱼际者。是长骨后际。如鱼之颈际。故曰鱼际也。言从关上至鱼际。下占一寸属阳。是内阳之所治也。然寸口虽占一寸。而脉见九分者。言阳数奇阴数偶故也。是以关前属阳。故言九。奇也。关下属阴。故言寸偶也。故分寸为尺者。关以上虽取一寸。而脉见九分。故曰分寸。为其先取一尺而言。盖先从根本言之。
故一尺内取一寸。而脉一寸内取九分而诊之。故言分寸为尺。从尺而取寸。从寸而取分是也。分尺作寸者。从关以下至尺泽也。盖取脉长一寸而诊之。其一寸之脉。盖先取一尺之分。
而其中除却九寸。而更取一寸用之。故言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尺内九分。从始至终。寸尺位脉长一寸九分。此则尺寸始终之法也。凡寸后尺前。两境之内主于关。为寸关尺也。上部属阳故法天。下部属阴故法地。中部阴阳相兼故法人。关者穿也。言上可以穿其天。下可以穿其地。上下关通而取其中。故言关也。而分三部候天地人。以法三才也。凡古法定尺寸者。
皆先取一尺而言之。从尺而取寸。此则是其大纲也。又凡脉长短不同。其形各异。又曰。人长则脉长。人短则脉短。据此言之。岂可执其一概。必在医者以意审详。今则以鱼际骨下为寸口位。占九分。更下行一寸为尺部。合成一寸九分。中关为关部。以安三指。此之所定寸关尺。盖根据难经。永为楷式。不可改移。
卷二 方脉总论
辨九候法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
着下副九焉以有地以候肾。人以候脾。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何以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天以候头角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三部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相失者。皆死也。
卷二 方脉总论
分别脉病形状
凡诊脉。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之脉。皆如其人形性则吉。反之者则凶。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理。短者气病。数则心烦。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