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伤寒金镜录


  五苓散(方见前)白虎汤知母(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石膏(四钱) 糯米(一撮)上 咀。每服一两。用水一钟半。入糯米。先煎。下诸味。再煎去渣服之。加人参亦可。

  【介按】张仲景《伤寒论》内之白虎汤。有粳米而无糯米。盖糯米甘温。能收自汗。不若粳米之甘平。色白入肺。

  除烦清热以止渴也。柯韵伯曰。阳明邪从热化。故不恶寒而恶热。热蒸外越。故热汗自出。热灼胃中。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滑。然犹在经。故兼浮也。盖阳明属胃。外主肌肉,虽有大热而未成实。终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味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土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也。

  解毒汤黄连(一两) 黄柏(五钱) 山栀子(二十枚) 黄芩(五钱)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至一钟。去渣热服。

  【介按】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柏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胱而出也。

  第十六 白苔黑点舌

  舌见白苔中有小点乱生者。尚有表证。其病求之虽恶。宜凉膈散微表之。表退即当下之。下用调胃承气汤。

  白苔黑点舌图【介按】舌苔白而中有燥刺者。此系温邪在手太阴肺经。外证初必恶寒。继即发热不已。症势虽似恶候。治宜辛凉清解。宜用凉膈散先清上中二焦之热。若热退而大便未下者。即当改投攻下之剂。如欲下之。宜与调胃承气汤。

  凉膈散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第十七 灰苔黑晕舌

  舌见如灰色。中间更有黑晕两条。此热乘肾与命门也。宜急下之。服解毒汤。下三五次。迟则难治。如初服,加大黄。酒浸泡。量大小用之。

  灰苔黑晕舌图【介按】舌至灰色。病概非轻。如苔燥少津。均是实热里症。而无虚寒表症。如温燥时疫。郁积停胸。蓄血如狂。

  宿食未消之类是也。若伤寒已经汗解。而舌尖灰黑。此是宿食未消。或因食滞而余热复炽。治宜调胃承气汤。若杂症而见此舌。宜用大承气汤加黄连治之。今以舌见灰色而有黑晕两条。是属热毒传遍三阴。治法急宜泄热攻下。如白虎合承气汤。或十全苦寒救补汤(方见前)以急下之。大便下后。再用解毒汤以清解余热。惟热毒传里已深。若嫌解毒汤太轻。

  故须急投三五次。服至灰晕退净为止。初次服时。加酒浸大黄泡之。其分量。须别病患之年龄酌用之。惟舌见灰黑。是足三阴杂病。而以太少两阴为较多。其始由白渐黄。由黄而转灰黑者。为传经症。或生刺点燥裂。不拘在根在尖。均宜急行攻下。又有淡灰色中而起深黑重晕者。为温病热毒。急宜凉膈、双解等剂。以清热解毒治之。然亦有屡经汗下而舌苔灰黑不退。其舌滋润。或不润不燥者。脉必虚微无力。此系汗下太过。伤其津液。治宜养津滋液为要。不得妄用硝黄矣。

  解毒汤(方见前)

  第十八 微黄舌

  舌见微黄色者。初病即得之。发谵语。此由失汗,表邪入里也。必用汗下兼行。以双解散加解毒汤两停主之。

  微黄舌图【介按】舌苔微黄而薄。是外邪初入阳明。犹带表证。微兼恶寒。治宜辛凉解散。如黄而兼燥。外证不恶寒、反恶热。是邪初入阳明之里。或温热内发欲出阳明之表。治宜凉解里热。是以风热温暑之表证。及伤寒传入阳明之府证。其苔必现微黄。如若失治。则黄色由薄而转浓。甚则变为焦黄。外证大热、大渴、谵语、便闭、或无汗、或自汗。此因热邪由表入里。治宜汗下兼行。但须清解凉散。今因双解散内有辛温升散之品。故加解毒汤以佐之。凡治此等证候。用药必须随症斟酌。倘如舌苔黄燥。或生芒刺。而有脐腹胀满硬痛之证者。治法又宜急下以存津。

  双解散加解毒汤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二两) 荆芥(半两) 白术 山栀(各半两)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服。不拘时。一云有桂枝二两。

  【介按】双解散。即防风通圣散去硝黄是也。今此方有硝黄而无薄荷。名之曰双解散加解毒汤者。谅系双解表里热毒之意也。吴鹤皋曰。解表有防风、麻黄、薄荷、荆芥、川芎。解里有石膏、滑石、黄芩、栀子、连翘。复有当归、芍药以和血。桔梗、白术、甘草以调气。营卫皆和,表里俱畅。故曰双解。

  第十九 白苔边黄舌

  舌中见白苔。外则微黄者。必作泄。宜服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白苔边黄舌图【介按】白苔属肺。黄苔属胃。兹因热炽于胃。邪尚在肺。日久不解。则肺胃之邪热。移于大肠而作泄。故用解毒汤以清热解毒。如若外证恶寒者。则为寒湿作泻。其舌必润。故用五苓散以渗其湿也。

  解毒汤 五苓散(方见前)

  第二十 微黄舌

  舌见微黄色者。表证未罢。宜用小柴胡汤。合天水散主之。可下者。大柴胡汤下之。表里双除。临证审用之。

  微黄舌图【介按】黄苔薄滑者。是邪初入里。表症未罢。热未伤津。犹可用柴葛芩翘。或栀豉翘薄之类。轻清泄热。以透表邪而达肌表。若黄薄而腻者。则为湿热腻滞之候。治宜于清热之中兼用渗湿之品。故用小柴胡汤合天水散以治之。但邪尚在半表半里之间。小柴胡内之人参,用时尚须斟酌。故曰临证者审用之也。若舌苔黄腻而垢。或干涩深黄浓腻者。此是表邪入里之候。故宜大柴胡汤以下之。

  天水散太原甘草(炙一两) 桂府滑石(六两)上各另为末。每服五钱。入生姜汁并蜜各少许。用葱白汤任意调服。如发表用豆豉、葱头煎汤调服。

  【介按】柯韵伯曰。“滑石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从小便而泄。炙甘草禀草中冲和之性。调和内外。止渴生津。用以为佐。保元气而泻虚火。则五脏自和矣。”又据原文谓“如发表,用豆豉、葱头煎汤调服”者。因葱白、豆豉即古方之葱豉汤。为治新邪初感引动伏热之要剂。是以张路玉谓“本方药味虽轻。功效最着。凡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

  靡不随手获效”也。

  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二方见前)

  第二十一 黄心舌

  舌有黄心色者。必初白苔而变黄色也。皆表而传里。热已入胃。宜急下之。若下迟必变黑色为恶症。为恶亢害鬼贼。

  邪气深也。不治。宜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黄心舌图【介按】伤寒由表入里。舌苔必然先白后黄。及至纯黄无白。邪已离表入里。即仲景所云“胃家实”也。因舌中属胃。凡肠中有燥矢。舌心必然黄燥、或黄浓焦老。中心裂纹起刺。腹中硬满胀痛。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否则由黄转黑而燥。大便秘结。犹可以承气下之。如若失治。舌变枯黑燥裂。坚敛焦刺。乃是肾津胃液俱竭。情势危险。是属不治之症矣。倘如不忍坐视。惟以大剂滋液清热之品。希冀万一而已。原文所谓“宜用调胃承气汤”之句。应在“宜急下之”之下。非在“不治”之下。古书文法。类多如是。不独此条为然也。

  调胃承气汤(见前方)

  第二十二 左边白苔舌

  舌左有白苔而自汗出者。不可下。宜白虎汤加人参三钱服之。

  左边白苔舌图【介按】舌左边主胃。故白色在左。其苔必燥。而自汗出。则为胃热炽盛。是以治法宗仲景《伤寒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之例。盖以汗出过多。恐伤阳明之液。故用白虎加人参。急救胃液而滋阳明之燥也。

  白虎汤(方见前)

  第二十三 右边白滑舌

  舌右有白苔滑。病在肌肉。为邪在半里半表。必往来寒热。宜小柴胡汤和解之。

  右边白滑舌图【介按】凡风寒之入。由皮毛而腠理。为阳明少阳之界。作表症看。非邪已入阳明之里。而复传于少阳也。如外证身热微寒。或往来寒热。舌苔中白边红、或根白尖红。脉象弦滑者。此邪在于肌肉腠理之间,阳明少阳之界。治宜解肌为主。以取肌表之汗。则寒热自退。因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是以少阳之症。有兼太阳者。有兼阳明者。兹以阳明兼少阳为病。舌右白滑而往来寒热。治法宗仲景《伤寒论》“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也”之意。故用小柴胡汤治之。俾上焦之痰饮化而津液行。胃气一和。

  然汗出。则寒热自解矣。

  第二十四 左边白滑舌

  舌左见白苔滑者。此脏结之证。邪并入脏。难治。

  左边白滑舌图【介按】脏结之证。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而入阴筋。外证无往来寒热。初时病从表入。因医者下之太早。邪气久伏不发而成。《伤寒论》云。“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又曰。“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又曰。“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但脏结可分为三种。如新陈之邪。互相交结而不解。痞连脐旁者。脾脏结也。痛引少腹者。肾脏结也。自胁入阴筋者。肝脏结也。若三阴之脏俱结。则其人必主死矣。今白滑之色。

  见于舌之左根。可知其痛在于脐之左旁。此时汗之无益。下之无效。故为难治之症也。

  第二十五 中黄边白舌

  舌见四围白而中黄者。必作烦渴呕吐之症。兼有表者。五苓散、益元散兼服。须待黄尽。方可下也。

  中黄边白舌图【介按】表邪未罢。将欲化热。则舌见边白中黄。其苔必然粘腻。因为水停胸中而津不升。则作烦渴,甚则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矣。治宜用五苓散以发汗。则膀胱之气化而津液生。呕渴自止。盖以膀胱化水下出为小便。化气外出于皮毛。皮毛又为肺所主。故兼用益元散清肺利湿以助之,原文所谓“须待黄尽”,是待舌苔纯黄而言。倘如舌变纯黄而浓燥者。方可用攻下之剂。惟在呕吐之时。如能兼用泻心汤法则奏效尤速也。

  五苓散 益元散(二方见前)

  第二十六 黄苔黑点舌

  舌见黄色而有黑点者。邪遍六腑。将入五脏也。服调胃承气汤下之。次进和解散。十救四五也。

  黄苔黑点舌图【介按】黄苔主里。如见黑点芒刺。必是老黄焦燥,外证必有口渴身热。谵语便闭。此系胃中热极。将由腑而入脏。

  急宜调胃承气汤。以清热邪而保胃液。得能黄苔稍退。热势已减。而后再进和解散也。惟和解散中之药性。过于辛温升散。在愚见不如用凉膈散为稳。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和解散陈皮(一钱) 浓朴(姜制一钱) 本 桔梗(各五分) 甘草(炙五分) 苍术(三钱)上 咀。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渣。不拘时服。

  【介按】此方即平胃散加 本、桔梗也。取苍术之苦甘。长于发汗而燥湿。浓朴苦温。能散湿满而平胃。因湿之不行。

  由于气滞。故佐陈皮以理气。甘先入脾。故使甘草以补脾。名曰平胃者。先贤谓“培卑监之土而使平”也。今加以 本之辛温上达。能祛风邪而行湿。桔梗苦辛上行。能载诸药以上浮。由是观之。则此方为祛风行湿理气健脾之剂也。

  第二十七 根黄尖白舌

  舌见根黄尖白者。表少里多。宜天水散一服。凉膈散二服。合而服之。脉弦者。防风通圣散主之。

  根黄尖白舌图【介按】舌根属下脘。舌尖属上脘。此舌根黄尖白。病系外寒里热。即世俗所谓寒邪包火之症。或表邪入里。已成表少里多之候。外证必热多寒少。故用凉膈散合天水散。以通水道而清膈热。如若脉弦。此是邪尚在表。故用防风通圣散。以解风热之邪也。亦有根黄尖白。不甚干燥。短缩不能伸出自如者,痰挟宿食之证也。宜用下法以治之。

  天水散 凉膈散(二方见前)防风通圣散(从名医方论新补)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三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 生姜(三片)每服三钱。

  【介按】吴琨曰。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药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

  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所以和胃气而健脾。刘守真氏长于治火。此方之旨,详且悉哉。

  第二十八 纯黄隔瓣舌

  舌见黄而涩。有隔瓣者。热已入胃。邪毒深矣。心火烦渴。急宜大承气汤下。若身发黄者。用茵陈蒿汤。下血。用抵当汤。水在胁内。十枣汤。结胸甚者。大陷胸汤。痞用大黄泻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