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陀云。痈疽之作。其行也有处。其主也有归。如心之发于喉舌。肺之发于皮肤。脾之发于肌肉。肝之发于筋肋。肾之发于骨髓是也。阴毒发于下。阳毒发于上。腑之发于外。脏之发于内。发于下者得之缓。

  发于上者得之速。感于腑者易治。感于脏者难疗。故内曰坏。外曰溃。上曰从。下曰逆。近骨者多冷。久而不愈。化血生虫。虫则多庠少疼。或先庠后疼。近肤者多热。久而不愈。传气成漏。漏则多疼少痒。或不疼不痒。发于虚处者多险。发于节而相应者不治。(应为内外通溃也)手足十二经有气血多少之分。歌曰。多气多血君须记。手经大肠足经胃。多气少血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心胞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治以气多者行其气。血多者破其血。气少者难于起发。补托之。血少者难于收敛。滋养之。虽然。厥阴经有相火。难治。少阳经有相火。而更难治。故足少阴当作气血两虚治也。用药之道。如东垣之处方。矧有兼风、兼痰、兼湿、兼气、兼血、兼阴、虚等症。病本不同。治当求备。较之世俗图人形疮样而不分经络者。大相径庭矣。

  卷一 总论部

  十二经补泻药品

  手少阴心经

  (补)当归 生地黄 茯神 远志 酸枣仁 麦门冬 柏子仁 山药 莲肉 圆眼肉 人参 红蓝花(泻)黄连 枳实 木香 贝母 天竺黄 郁金 赤茯苓玄胡索(温)石菖蒲 藿香 沉香 木香 桂枝 麻黄(凉)连翘 丹参 石莲子 栀子 犀角 牛黄 朱砂 石膏(引经)独活 细辛 灯心 圆眼

  手厥阴心包络经

  (补)人参 黄 肉桂 沉香 菟丝子 破故纸(泻)大黄 芒硝 栀子 乌药(温)大附子 肉桂 干姜 沉香 川芎 白豆蔻 柏子仁 乌药(凉)黄连 栀子 丹皮 柴胡 薄荷 滑石(引经)柴胡(桂佐之) 川芎 青皮

  手太阳小肠经

  (补)石斛 牡蛎 甘草梢(泻)木通 赤茯苓 车前子 紫苏 羌活 木 槟榔大黄 瞿麦(温)巴戟天 茴香 乌药 砂仁 益智仁(凉)滑石 木通 栀子 茅根 车前子 猪苓 泽泻 芒硝(引经)羌活 本 黄柏

  足厥阴肝经

  (补)当归 熟地黄 酸枣仁 阿胶 木瓜 沙参 薏苡仁 枸杞子 菟丝子 山茱萸 白术莲肉 甘草 蒺藜(泻)白芍药 赤芍药 柴胡 青皮 枳实 青黛 羌活 木贼 甘菊 蒲黄 桃仁 蔓荆子常山 五灵脂 益母 前胡(温)木香 肉桂 香附子(凉)黄连 黄柏 胡黄连 龙胆草 草决明 牛黄 羚羊角 车前子 甘菊花 地榆(引经)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柴胡 乌梅

  足少阳胆经

  (补)当归 酸枣仁 山茱萸 五味子(泻)柴胡 青皮 黄连 白芍药 川芎 贝母 栝蒌 钩藤 天竺黄(温)干姜 肉桂 陈皮 半夏(凉)黄连 黄芩 柴胡 竹茹 甘草(引经)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柴胡

  足太阴脾经

  (补)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白芍药 山药 莲肉 白扁豆 木瓜 蒺藜 当归 黄薏苡仁 芡实 陈皮 大枣 圆眼肉(泻)枳实 大腹皮 山楂 麦芽 神曲 半夏 南星 槟榔 三棱 莱菔子 升麻 防风石膏 猪苓 玄胡索 桑寄生(温)砂仁 白豆蔻 藿香 破故纸 黑干姜 官桂 大附子苏叶 肉果 木瓜 苍术 吴茱萸 丁香(凉)黄连 玄明粉 竹沥 连翘 大黄(引经)白芍 麻黄 大枣 莲肉

  足阳明胃经

  (补)人参 白术 黄 石斛 山药 莲子 芡实 薏苡仁 糯米 白糖(泻)枳实 浓朴 大腹皮 前胡 三棱 莪术 槟榔 大黄 石膏 礞石(温)肉桂 肉果 大附子 砂仁 藿香 半夏 苍术 白豆蔻 川芎 香附 干姜(凉)葛根 知母 石莲子 栀子 滑石 竹茹 胡黄连(引经)葛根 升麻 白芷

  手太阴肺经

  (补)人参 沙参 黄 麦冬 阿胶 五味子 紫菀 百部 知母 款冬花 木瓜 山药 茯苓 蒺藜(泻)防风 苏梗 羌活 前胡 生姜 桑白皮 苏子 橘红 石膏 杏仁 贝母 栝蒌南星 枳壳 薄荷 白芥子 白芍 玄胡索 葶苈 鼠粘子 莱菔子 香薷 荆芥(温)干姜 生姜 半夏 白豆蔻 缩砂 木香 藿香 桂枝 香附 麻黄(凉)枯芩 竹叶 竹沥 童便 羚羊角 马兜铃 山栀 天门冬 玄参 桔梗 藕节 枇杷叶玄明粉 地骨皮(引经)白芷 升麻 葱白 生姜

  手阳明大肠经

  (补)莲肉 糯米 白砂糖 薏苡仁 粟壳 木香 肉豆蔻 龙骨 牡蛎(泻)大黄 芒硝 枳实 桃仁 槟榔 葱白 麻仁(温)人参 干姜 半夏 肉桂 吴茱萸(凉)黄芩 槐花 大黄 地榆 胡黄连 连翘 石膏秦艽(引经)葛根 升麻 白芷

  足少阴肾经

  (补)杜仲 菟丝子 蒺藜 破故纸 山茱萸 山药 石斛 巴戟天 人参 白术 当归 熟地枸杞 五味 牛膝 龟板 淫羊藿 何首乌 鳖甲 鹿茸 鹿角 龙骨 牡蛎 续断 肉苁蓉韭子 覆盆子(泻)泽泻 猪苓 知母 玄胡索 甘草 茯苓 木通(温)大附子 桂心 破故纸 黑干姜 缩砂 仙茅 沉香(凉)黄柏 知母 丹皮 天门冬 地骨皮 山栀 玄参 竹沥(引经)独活 肉桂 牛膝 盐 酒

  足太阳膀胱经

  (补)龙骨 续断 益智仁 橘核(泻)猪苓 泽泻 滑石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茯苓(温)茴香 乌药 沉香 山茱萸 桂枝 麻黄 缩砂(凉)胆草 石莲子 防风 羌活 蔓荆子 茵陈 葶苈 大黄 黄柏 石膏(引经) 本 羌活 黄柏

  手少阳三焦经

  (补)人参 黄 白术 藿香(泻)柴胡 枳壳 枳实 青皮 山慈菇(温)大附子 浓朴 干姜 沉香(凉)连翘 滑石 胆草 地骨皮(引经)柴胡 川芎 青皮

  散品

  凡药之性轻虚者。诸脏腑皆能发散。是以不属经络也。

  羌活 独活 升麻 防风 荆芥 细辛 本 麻黄 秦艽 防己 牛蒡子 香薷 夏枯草 山豆根五灵脂 射干 青蒿 葱白头 漏芦 蝉蜕

  走品

  凡药之体重浊者。诸脏腑皆能走泻。是以不属经络也。

  川乌 草乌 三棱 莪术 威灵仙 穿山甲 葶苈 海藻 昆布 五加皮 抚芎 常山 青黛 巴豆益母草 桑寄生

  卷一 总论部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疽之发也。所患者惟内攻与外溃耳。盖毒不能外发。势必内攻。急宜护膜以托里。不能中出。势必旁溃。

  必外兼针灸等法以提其毒。此外科之首务也。

  卷一 总论部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夫用针者。譬之救火。火在屋下。必穴其顶。不尔则延亵尽焚之矣。故曰。毒瓦斯中隔。内外不通。不行针灸。

  药无全功。又曰。血实者决之。先诊其脉。紧而数者。其脓未成。紧去但数者。其脓已成。若脓未成而用针。

  气血已泻。脓反难成。脓已成而不针。溃坏愈深。疮口难敛。次、轻按热痛者。脓浅而稠。重按微痛者。脓深而稀。按之不痛俱硬者。瘀血也。俱软者。湿水也。再、按之陷而不起者。脓未成。按之软随手而起者。脓已成。按之四畔俱软者。脓大成矣。

  手法

  针锋宜随经络之横竖。不则难于收口。部位宜下取。便于出脓。肿高而软者。在肌肉。针四五分。

  肿下而坚者。在筋脉。针六七分。肿平肉色不变者。附于骨也。针寸许。毒生背腹肋胁等处。宜扁针斜入。

  以防透膜之害。入针在好肉之处。则磁实而难进。针至脓溃之处。则虚软而无阻。针既透脓。即视针口。

  必有脓意如珠。斯时也。欲大开口。则将针斜出。欲小其口。则将针直出。所谓迎而夺之。顺而取之也。随以绵纸捻蘸玄珠膏度之。使脓会齐。三二时取出捻。则脓水速干矣。疮口贴呼脓膏。四围敷溃脓散。元气虚者。必先补而后针。脓一出则诸症悉退。若脓出反痛。肿仍不消。或烦躁呕逆者。胃气虚也。治宜大补之。

  神妙拔根法

  凡背疽、脑疽。阴症者。初起不肿高。不 热。灸之不疼者。必致坏人。于十日以前。用铍针当头插入。至知痛方止。出其恶血。通其疮窍。随用蟾酥条插入。直至孔底。服蟾酥丸、绀珠丹、发其大汗。

  如元气虚者。随以内托之药大补之。每日插二条。以膏盖之。三日后加添插药。其根高肿作痛。外用神灯照法、桑根灸法。助阴为阳。插换七日。其疮裂缝流脓。至十三日。其根自脱。如日多根深蒂固不能脱者。铍针取之。玉红膏搽之。不脱者自脱。不敛者自敛。如半月后不作脓腐者。用铍针品字样三孔开之。

  不问深浅。以知痛为住。随用药筒拔法拔之。视其脓血鲜明。谓气血交粘。用药可痊。若紫黑气秽。谓气败血衰。神仙难医。若拔后大脓当出而反少。必内有顽膜。宜取去寸余。虽微痛血出无妨。随用两手轻重得宜。从疮根 处渐渐捺至中间。剪去脓管。聚脓自然涌出。以黄浓为吉。其脓日渐多者为轻。反此则为虑矣。

  又有不宜针者。如疽生于筋脉。及骨节脐门。并瘿瘤。再结核推之不动者。俱不宜针。冬月闭藏。水冰地折。只宜用药托里而少针石者。盖谓善行水者不能注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也。所为寒致腠理。以苦发之。以辛散之。如托里温中汤之类也。

  蜞针一法。为开门放毒之快捷方式。然恐竭于外。不能及于内。即皮肤之疾。恐血去而气不能独居也。禁之。

  针委中穴法

  治痈疽发背红肿疼痛。及脚膝风湿疼痛。即柱杖跛足者。针之有功。又中风痰厥。牙关紧急不知人事者。针之立效。其法。令患者双手倚壁上。双脚挺直。用三角铍针。将纸扎只露半米粒许尖头。针时以中指抵住针头。看委中穴有细青紫脉。皆是湿毒恶血。看准于紫脉上刺之。凡青脉俱刺。任出黑血无妨。看血出淡黄色。方以纸轻手按片时。以小膏药贴之。三四日不可洗浴。放血后。令人将圆棍于手足腰背腿上。如辕刮面。即弃杖而行。百发百中。针家不宜出血。惟肿偏宜出血也。

  针少商穴法

  治喉风、喉痹、 额、( 、音容。大头也。)悬痈、乳蛾等症。危急者刺之立验。穴在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一韭叶许白肉际间。用三棱针刺出紫血。立瘥。此穴能泄诸脏之热。但不宜灸。

  内托黄 丸

  治误伤经络。白脓赤汁。逗流不止者。

  黄 (生八两) 当归(三两) 肉桂 木香 沉香 乳香(各一两)为末。用绿豆粉四两。生姜自然汁煮。糊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汤下。

  卷一 总论部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扁鹊云。病在血脉。治宜砭石。此举素问血实者决之也。非止丹毒及红丝疔走散。但见红肿色赤游走不定者。或时毒瘀血壅盛等症。并宜砭之。忌其太深。内经所谓刺皮无伤肉也。法用细瓷器击碎。取有锋芒者一块。用箸一根。劈开头。夹之缚之。用二指轻捺箸梢。以瓷锋对患处悬寸许。再用重箸一根。频击箸头。令毒血遇刺皆出。如丹毒敷贴。见小儿赤游丹毒门参考。至次日肿未全消。再量行砭之。以肿消红散为率。

  卷一 总论部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灸乃开结破硬之法。盖火性畅达。引拔内毒。有路而发外也。凡疮之初起。七日以前。随毒势之大小。灸艾壮之多寡。如赤肿紫黑者。取蒜片三钱。浓置疮顶上。着艾灸之。三壮一换蒜片。初灸觉痛。以不痛似痒为止。初灸不痛。以知痛庠为止。初灸全然不觉痛痒。宜去蒜明灸之。方能速溃。艾数宜多。有漫肿无头者。以湿纸覆其上。视其先干处置蒜灸之。两三处先干。两三处齐灸之。有一点白粒如粟。四围红肿如钱者。即于白粒上灸之。有阴疮日数多者。艾炷不及。其事以蒜捣烂铺于疮上。艾铺蒜上灸之。蒜败再易。以知痛甚为效。痈疽、流注、鹤膝风等。每日灸二三十壮。顽疽、阴疮、痼发等。艾数必多。宜先服护心散以防火气入内。灸小儿。先将蒜置大人臂上。燃艾候蒜温。即移于小儿毒上。易艾照前。凡肿疡初起。用此灸之。一不开大。二不内坏。三易收口。诚疡科之首法也。如七日以后。毒已成形。宜随经络取穴次灸之。或骑竹马法灸之。或用锭子药饼、蜡饼、等类灸之。至真要论云。阳气凑袭。寒化为热。热盛则肉腐为脓。是毒乃寒邪所伤。艾火攻之。求其本也。

  经曰。陷者灸之。阳症似不必灸也。头为诸阳之首。凡生疮肿。由亢阳所致。灸之必加大肿。痰动必死。肾俞穴发疮。由肾水枯竭而成。灸之则火烁其源。黑陷则死。有元气素虚。疮不高肿。体倦神昏。脉空虚浮散。数而不鼓。此内无真气抵当火力。灸之必昏溃而死。世云。艾火不伤人。非通论也。

  凡灸。先用蒜片擦穴。则着艾不落。灸疮不发。则疾不除。用葱、艾、薄荷煎汤洗之。灸疮已发。溃烂疼痛者。

  用桃柳枝、胡荽、黄连煎汤洗之。灸疮出血。用百草霜罨之。灸疮不收口。用槐枝、葱白煎汤洗之。瓦松阴干为末掺之。灸疮贴膏。宜频换。使脓血出多而疾速愈。

  骑竹马灸法

  治诸发背。及痔漏肠风。是症由心火留滞而生。此穴乃心脉所过之处。灸之则心火调畅。血脉通流。其毒顿减。其法。男左女右。于患人曲池穴起。用薄篾一条。量至中指尖。与肉平齐截断。次令患者骑竹马。两人前后扛起。离地五寸。两傍扶定。以前篾竖马上。从尾骨贴脊。量至篾尽。以墨记之两边各开同身寸一寸五分尽处。是穴各灸二七壮。

  卷一 总论部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手太阴肺经

  少商穴(此穴宜刺不宜灸。入前针法。)

  手阳明大肠经

  曲池穴

  治胃疽。及上部疔肿发背。浑身疮毒、风刺、瘾疹、顽疥。小儿丹毒。并痈痪。四肢拘挛。历节风。

  (穴在肘外辅。屈肘两骨中。以手拱胸。纹尽头陷者是穴。)

  三间穴

  治蜂窠疽。(穴在手次指本节后内侧陷中。又名少骨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