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扁鹊难经
扁鹊难经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六十九
扁鹊难经
上经
【滑寿曰:此书固有类例,但当如《大学》,朱子分章以见记者之意则可,不当以己之立类统经之篇章也。今观一难至二十一难皆言脉,二十二难至二十九难论经络流注始终、长短度数,奇经之行,及病之吉凶也。其间有云:脉者非谓尺寸之脉,乃经隧之脉也。三十难至四十三难言荣卫、三焦、脏腑、肠胃之详。四十四、五难言七冲门乃人身资生之用,八会为热病在内之气穴也。四十六、七难言老幼寤寐以明气血之盛衰,言人面耐寒以见阴阳之走会。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言诊候、病能、脏腑、积聚、泄利、伤寒、杂病之别,而继之望闻问切,医之能事毕矣。六十二难至八十一难言脏腑荣俞、用针补泻之法,又全体之学所不可无者。此记者以类相从始终之意备矣。】 【滑寿曰:右寸手太阴阳明金,生左尺足太阳少阴水;太阳少阴水,生左关足厥阴少阳木;厥阴少阳木,生左寸手太阳少阴火;太阳少阴火,通右尺手心主少阳火;手心主少阳火,生右关足太阴阳明土;足太阴阳明土,复生右寸手太阴阳明金。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
经脉始从中焦流注之图
见图
关格覆溢之图
见图
男女生于寅申之图
见图
五行母子相生之图
见图
脏腑阴阳寒热之图
见图
色脉相胜相生之图
见图
【虞氏曰:经言男子生于寅,女子生于申,谓其父母之年会合于巳上,男左行十月,至寅而生;女右行十月,至申而生也。故推命家言,男一岁起丙寅,女一岁起壬申。《难经》不言起而言生,谓生下已为一岁矣。壬丙二干,水火也,水火为万物之父母;寅申二支,金木也,为生物成实之终始。木饱在申,金饱在寅,二气自饱相配,故用寅申也。金生于巳,巳与申合,故女子取申;木生于亥,亥与寅合,故男子取寅。所以男年十岁,顺行在亥;女年七岁,逆行在亥。男子十六天癸至,左行至巳,巳者申之生气;女年十四天癸至,右行亦在巳,与男子同在本宫生气之位。阴阳相配,成夫妇之道,故有男女也。上古天真论曰:男子二八而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故能有子。此之谓也。】
荣卫清浊升降之图
见图
肝肺色象浮沉之图
见图
五脏声色臭味液之图
见图
五行举心为例之图
见图
七传间脏之图
见图
手足阴阳荥俞刚柔流注之图
见图
【按《难经图绘》旧本浮冗,亥豕甚多,其十二经流注之图舛漏尤甚,以讹承讹,已非一日,是使轩岐之道欲彰而弥晦也,其可乎?兹编稍为正误补遗,亦以尽厥所知而已。】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滑寿曰:十二经谓手足三阴三阳,合为十二经也。手经则太阴肺、阳明大肠、少阴心、太阳小肠、厥阴心包、少阳三焦也;足经则太阴脾、阳明胃、少阴肾、太阳膀胱、厥阴肝、少阳胆也。皆有动脉者,如手太阴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脉动合谷、阳溪,手少阴脉动极泉,手太阳脉动天窻,手厥阴脉动劳宫,手少阳脉动禾髎,足太阴脉动箕门、冲门,足阳明脉动冲阳、大迎、人迎、气冲,足少阴脉动大溪、阴谷,足太阳脉动委中,足厥阴脉动太冲、五里、阴廉,足少阳脉动下关、听会之类也。谓之经者,以荣卫之流行经常不息者而言。谓之脉者,以血理之分袤行体者而言也。故经者径也,脉者陌也。越人之意,盖谓凡此十二经皆有动脉,如上云云,今置不取,乃独取寸口以决脏腑死生吉凶何耶?】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滑寿曰:此篇之大旨,下文详言之。寸口,气口也。居手太阴鱼际却行一寸之分,气口之下曰关曰尺云者,皆手太阴所历之处,而手太阴又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也。五脏别论,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而变见于气口也。《灵枢》第一篇云:脉会太渊。玉版论云:行奇恒之法,自太阴始。注谓先以气口太阴之脉,定四时之正气,然后度量奇恒之气也。经脉别论云:肺朝百脉;又云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合数论而观之,信知寸口当手太阴之部而为脉之大会明矣。此越人立问之意,所以独取夫寸口,而后世宗之为不易之法。着之篇首,乃开卷第一义也,学者详之。】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滑寿曰:承上言平人不病而息数匀者也。呼者气之出,阳也;吸者气之入,阴也。《内经》平人气象论云: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故平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以呼吸之数言之,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以脉行之数言之,则五十度周于身。而荣卫之行于阳者二十五度,行于阴者亦二十五度。出入阴阳,参考互注,无少间断,五十度毕,适当漏下百刻,为一晬时,又明日之平旦矣,乃复会于手太阴。此寸口所以为五脏六腑之所终始,而法有取于是焉。盖以荣卫始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计呼吸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漏下二刻为一周身。于是复还注手太阴,积而盈之。人一呼一吸为一息,每刻一百三十五息,每时八刻计一千八十息,十二时九十六刻计一万二千九百六十息,刻之余分得五百四十息,合一万三千五百息也。一息脉行六寸,每二刻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每时八刻,脉行六十四丈八尺,荣卫四周于身。十二时计九十六刻,脉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为四十八周身。刻之余分行二周身,得三十二丈四尺。总之为五十度周身,脉得八百一十丈也。此呼吸之息,脉行之数,周身之度,合昼夜百刻之详也。行阳行阴,谓行昼行夜也。】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滑寿曰:《说文》云,尺,度名,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规矩事也。古者尺、寸、只、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故从尸从一,象布指之状。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寸口,从又从一,按如《说文》所纪,尤可见人体中脉之尺寸也。尺阴分,寸阳分也。人之一身经络荣卫、五脏六腑,莫不由于阴阳,而或过与不及,于尺寸见焉,故为脉之大要会也。一难言寸口为脉之大会,以肺朝百脉而言也。此言尺寸为脉之大要会,以阴阳对待而言也。大抵手太阴之脉,由中焦出行,一路直至两手大指之端。其鱼际却行一寸九分,通谓之寸口。于一寸九分之中,曰尺曰寸,而关在其中矣。】
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 【滑寿曰:关者,掌后高骨之分,寸后尺前,两境间阴阳之界限也。从关至尺泽谓尺,尺之内,阴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寸口之内,阳所治也。故孙思邈云:从肘腕中横文至掌鱼际后文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为尺, 〔 此九分者自肘腕入至鱼际为一尺,十分之为十寸,取第九分之一寸中为脉之尺位。〕 从鱼际后文却还度取十分之一则是寸, 〔 此寸字非寸关尺之寸,乃从肘腕横文至鱼际却而取十分中之一,是一寸也。以此一寸之中取九分为脉之寸口,故下文云:〕 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则寸口也。】
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滑寿曰:寸为阳,尺为阴,阳上而阴下。寸之下尺也,尺之上寸也,关居其中以为限也。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此之谓欤? 【自鱼际穴起一寸之后分为尺,自尺泽穴一尺之前分为寸也。】
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滑寿曰:老阴之数终于十,故阴得尺内之一寸;〔此尺字指鱼际至尺泽,通计十寸者而言。〕 老阳之数极于九,故阳得寸内之九分。 〔 此寸字指人手却寸而言。〕 】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滑寿曰:寸为尺之始,尺者寸之终。云尺寸者,以终始对待而言其实贮。寸得九分,尺得一寸,皆阴阳之盈数也。庞安常云:越人取手太阴之行度鱼际后一寸九分,以配阴阳之数。盖谓此也。】
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复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 【滑寿曰:太过不及,病脉也;关格复溢,死脉也。关格之说,《素问》六节脏象论,及《灵枢》第九篇、第四十九篇,皆主气口人迎,以阳经取决于人迎,阴经取决于气口也。今越人乃以关前关后言者,以寸为阳而尺为阴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滑寿曰:关前为阳寸脉所动之位,脉见九分而浮。九,阳数。寸之位,浮阳脉,是其常。过,谓过于本位,过于常脉。不及,谓不及本位,不及常脉,皆病脉也。】
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滑寿曰:遂者,隧也,径行而直前也。谢氏谓遂者直上直下,殊无回旋之生意,有旨哉!经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以阳气不得营于阴,阴遂上出而溢于鱼际之分为外关内格也。外关内格,谓阳外闭而不下,阴从而内出以格拒之,此阴乘阳位之脉也。】
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滑寿曰:关后为阴尺脉所动之位,脉见一寸而沉。一寸,阴数。尺之位,沉阴脉,是其常。过,谓过于本位,过于常脉。不及,谓不及本位,不及常脉,皆病脉也。】
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滑寿曰:经云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以阴气不得营于阳,阳遂下陷而复于尺之分,为内关外格也。内关外格,谓阴内闭而不上,阳从而外入以格拒之,此阳乘阴位之脉也。】
故曰:覆溢。
【滑寿曰:覆如物之覆,由上而倾于下也;溢如水之溢,由内而出乎外也。】
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滑寿曰:覆溢之脉,乃孤阴独阳,上下相离之诊,故曰真脏之脉,谓无胃气以和之也。凡人得此脉,虽不病,犹死也。此篇言阴阳之太过不及,虽为病脉,犹未至危殆,若遂上鱼入尺而为覆溢,则死脉也。此遂字最为切紧,盖承上起下之要言。不然则太过不及,阴阳相乘,关格覆溢,浑为一意,漫无轻重矣。或间此篇之阴阳相乘,与二十篇之说同异。曰:此篇乃阴阳相乘之极,而为覆溢。二十篇则阴阳更相乘而伏匿也。更之一字,与此篇遂字,大有径庭。更者更互之更,遂者直遂之遂,而覆溢与伏匿,又不能无辨。盖覆溢为死脉,伏匿为病脉,故不可同日语也。此书首三篇,乃越人开卷第一义也。一难言寸口,统阴阳关尺而言。二难言尺寸,以阴阳始终对待而言,关亦在其中矣。三难之覆溢,以阴阳关格而言,尤见关为津要之所。合而观之,三部之义备矣。一二难言阴阳之常,三难言阴阳之变。】
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 【滑寿曰:呼出为阳,吸入为阴,心肺为阳,肾肝为阴,各以部位之高下而应之也。一呼再动心肺主之,一吸再动,肾肝主之,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脾之候也。故曰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在中者,在阴阳呼吸之中。何则?以脾受谷味,灌溉诸脏,诸脏皆受气于脾土,主中宫之义也。】
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滑寿曰:浮为阳,沉为阴,此承上文起下文之义。】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濇者肺也。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 【滑寿曰:心肺俱浮而有别也,心为阳中之阳,故其脉浮而大散;肺为阳中之阴,其脉浮而短濇。肝肾俱沉而有别也,肝为阴中之阳,其脉牢而长;肾为阴中之阴,其脉按之濡,举指来实。古益袁氏谓肾属水脉,按之濡、举指来实,外柔内刚,水之象也。脾说见前。】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邪?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谓浮、沉、长、短、滑、濇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濇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濇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濇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濇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 【滑寿曰:设问答以明阴阳脉见于三部者,不单至也。惟其不单至,故有此六脉相兼,而见浮者轻手得之,长者过度本位,滑者往来流利,皆阳脉也;沉者重手得之,短者不及本位,濇者往来凝滞,皆阴脉也。惟其相兼,故有一阴一阳,又一阳一阴,如是之不一也。夫脉之所至,病之所在也,以脉与病及经络脏腑参之,某为宜,某为不宜,四时相应不相应,以名病之逆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