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懊憹门
懊憹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二十六
懊憹门
黄帝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
火郁之发,民病甚则瞀闷懊憹,善暴死。 【注 皆火热盛而精血伤也。】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论证治
黄疸篇曰: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伤寒论 【汉 张机】
伤寒证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中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者,身必发黄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像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痓,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久则发咳吐。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总论证治
懊憹者,烦心热躁,闷乱不宁也;甚者似中巴豆、草乌头之类毒药之状也。 懊憹烦心,反复颠倒,不得眠者,烦热怫郁于内而气不能宣通也。或胸满结痛,或头微汗出虚烦者,栀子汤主之。或气少者,加甘草一钱;或呕者,及初误以丸药下者,加生姜半两。凡懊憹虚烦者,皆用凉膈散甚佳;及宜汤濯手足,使心胸结热宣散而已。心烦腹满,坐卧不安,栀子厚朴汤主之。或阳明病下之后,躁热而懊憹者,三一承气汤。汗后烦躁不得眠,五苓散或凉膈散。口燥呻吟,错语不得眠,五苓散、黄连解毒汤。烦心者,凉膈散。少阳证胸中烦而不呕者,小柴胡去半夏人参加(艹舌)蒌实主之。
明理论 【金 成无己】
属伤寒证
伤寒懊憹,何以明之?懊者懊恼之懊,憹者郁闷之貌。即心中懊懊恼恼,烦烦憹憹,郁郁然不舒畅,愦愦然无奈,比之烦闷而甚者,懊憹也。由下后表中阳邪乘虚内陷,郁而不发,结伏于胸心之间,故如是也。经曰:表未解,医反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又曰: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即是阳气内陷为诸懊憹也。其治之法,或吐或下。若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与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而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二者为邪热郁于胸中,当须栀子豉汤吐之,以涌其结热也。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与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发黄,二者为邪热结于胃中,当须大承气汤、茵陈汤攻之,以涤其内热也。识诸此者,吐下之不瘥,汤剂之适当,则无不愈。若当汗反吐,疗热以温,则变证百出,斑出黄生者多矣。
方
栀子大黄汤 【仲景,下同】 治酒疸,心中懊憹或热痛者。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栀子汤 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 大栀子十四枚 豉七合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内豉更煮三沸,去滓,每服一升。安者勿更服。若上气呕逆加橘皮二两,亦可加生姜二两。
栀子厚朴汤 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坐卧不安者。 大栀子七 枳实二钱 厚朴半两,去皮炙 右銼如麻豆大,以水一盏半煮,绞汁半盏,温服。
凉膈散 一名连翘饮子。治伤寒表不解半入于里,下证未全,烦心懊憹不得眠,讝语狂妄等热证。 连翘一两 甘草一两半 山栀子 薄荷叶 大黄 黄芩各半两 (石卜)硝一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安神丸 【东垣】 治心神烦乱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气乱而热,有似懊憹之状,皆膈上血中伏火,蒸蒸然不安,宜用权衡法以镇阴火之浮越,以养上焦之元气。经云:热淫所胜治以甘寒,以苦泻之。以黄连之苦寒去心烦除湿热为君,以甘草、生地黄之甘寒泻火补气滋生阴血为臣,以当归补血不足,以朱砂纳浮游之火而安神明也。 黄连一钱五分,酒洗 朱砂一钱,水飞 酒生地 酒当归身 炙甘草各五分 右件除朱砂水飞外,捣四味为细末,同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唾咽下食后。
针灸
《千金方》曰:通里,主卒痛烦心,心中懊憹,数欠频伸,心下悸悲恐。 心腹痛,懊憹,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热,善渴涎出者,是蛔咬,以手聚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肠中有虫蛔咬皆不可取以小针。
懈惰门
黄帝素问
诊要经终论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懈惰。
【注 三月四月人气在脾,脾病不愈,故令人懈惰。】
平人气象论
尺脉缓濇,谓之解(亻亦),安卧。 【注 缓为脾脉,濇主脏气之不足。解(亻亦),懈惰也,此脾脏之为病也。】
玉机真脏论
冬脉太过,则令人解(亻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 【注 肾为生气之原而主闭藏,太过则气外泄而根本反伤,故为懈惰少气。生阳之气不足,故脊中痛。心主言而发原于肾根气伤故不欲言也。】
气厥论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 【注 胃主受纳水谷,大肠为传导之官。大肠热邪反逆乘于胃,是以热则消谷善食。阳明燥热,则荣卫精液不生,故虽能食而瘦。亦,解(亻亦)也,谓虽能食而身体懈惰,故又谓之食亦。】 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注 五脏六腑皆取决于胆,胆气燥热则生阳不升,故身体懈惰。胃气热,则消谷善饥,故亦曰食亦。】
风论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注 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脾气病也。经脉篇云:是主脾所生病者,食不下。土位中央,故诊在鼻。】
痹论
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注 脾气不能行于四肢,故四肢懈惰。气痹不行,故发咳也。入胃之饮,上输于脾肺,脾气不能转输故呕汁,肺气不能通调故上为大塞。】
病能论
帝曰:有病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朮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为后饭。 【注 饮酒数醉,气聚于脾中,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而四肢懈惰也。热盛则生风,风热相搏,是以汗出如浴而恶风少气。】
刺要论
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亻亦)然不去矣。 【注 刺骨太过则伤髓而胻酸也。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胻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四时刺逆从论
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亻亦)。 【注 夏气盛长,而血气已外出于孙络矣,若再取之于经脉,则血气内竭,而令人懈惰矣。】
示从容论
雷公曰:于此有人四肢解惰,喘咳血泄,而愚诊之以为伤肺,切脉浮大而紧,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轻,此何物也?帝曰:子所能治,知亦众多,与此病失矣。譬以鸿飞亦冲于天。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 【注 脾病则懈惰,水气并于阳明则喘咳脉急,血无所行则血泄。粗工之所用砭石而病愈者,治在经脉也。故子之所能,亦多知治经脉之法。若夫一脏之精气,贯通于中土,上乘于肺金,则子与此病大义失之矣。是以圣人之治病,循阴阳之法度,引物比类,譬以鸿飞亦冲于天。故圣人察造化之冥冥,循水天之上下,又何必仅守其经。】 今夫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四肢解惰,此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血泄者,脉急血无所行也。若夫以为伤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 【注 阳明之气循于脉中,脾气外绝者,不行于肌腠也。去胃外归阳明者,去中胃而外归阳明之经也。二火者,心之君火,心主包络之相火;三水者,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是地之水湿也。太阳之上,寒永主之,通天之寒水也。肾为水脏,天一之癸水也。夫三水太盛,则火不能胜之,是以脉乱无常。盖心主血,心主包络主脉,水并于脉中,而君相之阳不能胜,故脉乱而血妄行也。四肢懈惰者,脾土之精气,不行于肌腠也。喘咳者,是下焦之水气,并于阳明之经也。血泄者,水气并于脉中,则脉急而无所循行,故血妄行而下泄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胷,若鼻息肉不通。 【注 肺寒热者,皮寒热也。寒在皮毛,故微急也。肺主气,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鼻若有息肉而气不通,皆肺气虚寒之所致。】
海论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怠惰安卧。 【注 髓海不足则精液竭,精液者所以濡空窍者也,是以耳为之鸣,目无所见。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故胫酸而懈怠安卧。】
动输篇
黄帝曰:荣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注 相输之会气从合者,谓皮肤之气血,从四末而溜于脉中,输行于经而与脉中之血气相会,入于肘膝之间而与脉中之血气相合,故曰四末解则气从合。盖假风寒之邪,以明四末乃阴阳之会,气从此而入大络也。如因邪气所阻,则手足懈惰而道路不通,气何由而环转?如四末和解,则气血输会于脉中,而环转于气街矣。】
论疾诊尺篇
尺肉弱者,解(亻亦)安卧。
【注 尺肉弱、则脾土虚,而解(亻亦)安卧。】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脾胃虚证
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宜升阳益胃汤。 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宜黄芪人参汤主之。
内伤等病,是心肺之气已绝于外,必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此乃热伤元气。脾主四肢,既为热乘,无气以动。经云:热伤气。又云:热则骨消筋缓。此之谓也。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论证治
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湿热,宜苍朮、茯苓、滑石。 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宜二朮、人参、半夏、草果、厚朴、芍药。 凡黑瘦而沉困怠惰者是热,宜白朮、黄芩。 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好卧。
湿痰,多见倦怠软弱。
古今医统 【明 徐春甫】
久暂之殊
胃主生气,脾主运动。脾胃一虚,则谷气不充,脾愈无所禀。脾运四肢,既禀气有亏,则四肢倦怠,无力以动,故困乏而嗜卧也。亦有食饱过伤,以致脾难运化,每食饱后则困倦而瞌睡,此则食后暂有之,消化之后则不然也。若此者,当补脾胃而兼之消导可也。若是脾胃俱虚,饮食少进,形气衰弱,常常倦怠者,当大补脾胃以滋其化源,而克伐消导之剂则又不可轻用轻犯也。久久滋补,脾胃一健而精神斯足矣,何倦怠之有哉!
方
紫菀汤 【《济生方》,下同】 治气虚极,皮毛焦,津液不通,四肢无力,或喘急短气。 紫菀茸洗 干姜炮 黄芪 人参 五味子 锺乳粉 杏仁去皮尖,麸炒 甘草炙,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黄芪饮子 治诸虚劳气,四肢倦怠,骨节酸疼,潮热乏力,自汗怔忡,日渐黄瘦,胸膈痞塞,不思饮食,咳嗽痰多,甚则唾血。 黄芪蜜炙,一两半 当归酒浸 石斛 地骨皮 紫菀 人参 桑皮 (木款)冬花 附子炮去皮脐 鹿茸酒蒸,各一两 半夏制七次 甘草炙,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此药温补,荣卫枯燥者,不宜用此。唾血不止者,加阿胶、蒲黄各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