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反胃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十二

噎膈反胃门

    黄帝素问

     阴阳别论

  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   【注 一阳,少阳也。少阳主初生之气,病则生气少矣。少阳相火生气,气少则火壮烁金,故咳。木火之邪伤土,故泄。心虚则掣痛。邪在胃脘,故膈塞不通。】  三阳结谓之膈。
   【注 三阳,太阳也。太阳之气生于膀胱,从内膈而出于胸胁,阳气结则膈气不通,饮食亦膈塞不下也。】
     六节脏象论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   【注 一盛病在少阳,少阳主春升之气也。太阳主夏,阳明主秋,四盛以上乃阳太盛,故名曰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   【注 四盛以上者,乃阴太盛,故名曰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注 俱四倍以上者,阴阳俱亢极也。阴阳俱盛而不和,是不能及于天地阴阳精气之承制则死矣。】
     血气形志篇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   【注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则阴阳气血皆伤,故病生咽嗌,宜甘药以调其脾胃。】
     通评虚实论

  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注 中焦不通,则上下之气闭塞,此五郁为病也】
     气厥论

  肝移寒于心,狂,膈中。
   【注 阳并于阳,故狂。肝邪上移于心,故为膈中】
     举痛论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   【注 恐伤肾,是以精气退却而不能上升。膻中为气海,上出于肺,以司呼吸,其原出于下焦,故精气却则上焦闭,其上升之气还归于下,而下焦胀矣。上下气不交通,故气不行矣。】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注 思则心神内存,正气留中而不行,故气结矣。】
     风论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月真)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注 饮食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者,胃受邪也。胃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腹胀满故形寒则(月真)胀。饮冷则泄者,胃气虚伤也。腹者胃之郛郭,故形瘦腹大。】
     大奇论

  胃脉沉鼓濇,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   【注 《灵枢经》曰:濇为少气。《伤寒论》曰:濇则无血,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内外,故成鬲偏枯。小则血气皆少,坚急为寒,心气虚寒则血脉不行,筋骨无所荣养,亦成鬲外之偏枯。】
     至真要大论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  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  厥阴之胜,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甚则呕吐,鬲咽不通。   【注 此皆风木淫胜,故脾为之病也。】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   【注 此皆阴湿之为病也。】
  阳明之复,清气大举,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   【注 心痛否满,腹胀而泄,乘火土也。呕苦者,木受金刑也。咳哕烦心,病在鬲中者,阳明之气上逆也。】  太阴在泉,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   【注 水淫而上乘于土,故逆满。湿气上逆,病及厥阴之经,故食饮不下。】  少阳在泉,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少阴同候。   【注 心痛发热者,君相二火之客气上行而自病也。格中而呕者,太阴之客气自病也。】
     五常政大论

  备化之纪,其病否。
   【注 否者,脾病于中,而上下之气不交也。】  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其病留满否塞。   【注 脾气伤也。】
  少阳司天,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   【注 心痛烦心者,心包络所生病也。胃脘痛者,木克土也。土位中央,中鬲不通,则上下厥逆也。风气迅速,故主暴速。】  太阳司天,水饮内禾 畜,中满不食。   【注 水湿之为病也。】

     六元正纪大论

  太阳司天之政,二之气,民病气郁中满。   【注 阳气郁遏于内也。】
  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   【注 木盛而土伤也。】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
   【注 此春病之常也。】
  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
   【注 此秋病之常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注 脾有寒不能运化饮食,故为膈中。脾不能游溢津液,上归于肺,四布于皮毛,故涎沫之从口出也。】
     本神篇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注 伤其心脏之神气也。】

     终始篇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注 外格者,谓阳盛于外而无阴气之和;内关者,阴盛于内而无阳气之和。关格者,阴关于内,阳格于外也,是为关阴格阳之死候矣。】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炙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注 人迎与脉口俱盛,命曰阴阳俱溢。盖阴盛于内则阳盛于外,阳盛于左则阴盛于右矣。若不以针开之,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溢于中,则内伤五脏矣。】
     脉度篇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能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注 关谓关阴于内,格谓格阳于外,如是则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 /P>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注 溢阳者,阳盛之气溢于脉中,气血之相合也。】  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上膈篇

  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注 因于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病在膈上者食饮入而还出,病在膈下者食入晬时乃还。夫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因于外邪,致汁沫渗留于肠外,不得散则日以成积。如因于内伤,汁沫留于肠内,则渐渍而成痈。痈在脘内则痛而深,在外则痛浮,在痈上之皮必热。】
    扁鹊难经

     关格

  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经言气独行于五脏,不营于六腑者,何也?然。夫气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不覆溢,人气内温于脏腑,外濡于腠理。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胃反证治

  呕吐篇曰: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趺阳脉浮而濇,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濇,其病难治。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中藏经 【汉 华佗】

     阴阳否格论

  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其生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其生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疸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否格不通而生焉。阳燔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乃阴阳相济之道耳。
    脉诀 【晋 王叔和】

     脉法

  洪脉关前热在胸,到关翻胃几千重。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噎塞论

  《古今录验》云:五噎者,气忧劳食思也。气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噎哕不彻,胸胁苦痛。忧噎者,天阴苦厥逆,心下悸动,手足逆冷。劳噎者,苦气膈,胁下支满,胸中填塞,令手足逆冷,不能自温。食噎者,食无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目巟)(目巟)。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入胸胁所致也。
     反胃

  寸紧尺濇,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濇。  趺阳脉浮而濇,浮即为虚,濇即伤脾,脾伤即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胃反。趺阳脉紧而濇,其病难治。
    济生方 【宋 严用和】

     噎膈

  《素问》云:阳脉结谓之膈。盖气之与神并为阳也。逸则气神安,劳则气神耗。倘或寒温失宜,食饮乖度,七情伤感,气神俱扰,使阳气先结,阴气后乱,阴阳不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则成膈气,留于咽嗌则成五噎。五膈者,忧恚寒热气也;五噎者,忧思劳食气也。其为病也,令人胸膈痞闷,呕逆噎塞,妨碍饮食,胸痛彻背,或胁下支满,或心忡喜忘,咽噎气不舒。治疗之法,调顺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匀,气顺痰下,膈噎之疾,无由作矣。又有下虚气上控膈,令人心下坚满痞急,肌中苦痹,缓急如刺,不得俯仰,名曰胸痹。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

  病派之分,自巢氏始也。病失其本,亦自巢氏始也。何者?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且俗谓噎食一证,在《内经》苦无多语,惟曰三阳结谓之膈。三阳者,谓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结热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后不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既结则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谓胃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陈,一日一便,乃常度也。今病噎者,三日、五日或五七日不便,是乖其度也亦明矣。岂非三阳俱结于下,广肠枯涸,所食之物为咽所拒,纵入太仓,还出咽嗌,此阳火不下推而上行也。故经曰:少阳所至为呕涌溢,食不下。此理岂不晓然?又气厥论云:肝移寒于心为狂,膈中。阳气与寒相薄,故膈食而中不通,此膈阳与寒为之也,非独专于寒也。六节脏象又云: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王太仆云:阳盛之极,故格拒而食不得入。《正理论》曰:格则吐逆。故膈亦当为格。后世强分为五噎,谓气忧食思劳也。后又分为十膈五噎,其派既多,其惑滋甚。人之溢食,初未必遽然也。初或伤酒食,或胃热欲吐,或冒风欲吐。医氏不察本源,火里烧姜,汤中煮桂;丁香未已,豆蔻继之,荜茇未已,胡椒继之。虽曰和胃,胃本不寒;虽曰补胃,胃本不虚。设如伤饮,止可逐饮,设如伤食,止可逐食。岂可言虚,便将热补?素热无者,于法犹非。素热之人,三阳必结。三阳既结,食必上潮。医氏犹云胃寒不纳,燔针钻肉,炷艾灼肌,苦楚万千。三阳热结,分明一句,到了难从,不过抽薪,最为紧要。扬汤止沸,愈急愈增。岁月弥深,为医所误。人言可下,退阳养阴,张眼吐舌,恐伤元气,止在冲和,闭塞不通,经无来路。肠宜通畅,是以肠鸣。肠既不通,遂成噎病。世传五噎宽中散,有姜有桂;十膈散,有附有乌。今予既斥其方,信乎与否,以听后贤。或云忧恚气结,亦可下乎?余曰:忧恚(石盘)礡,便同大郁。太仓公见下法既废,千年不复。今代刘河间治膈气噎食用三承气汤,独超近代。今予姑示后人,用药之时,更详轻重。假如闭久,慎勿陡攻。纵得攻开,必虑后患。宜先润养,小着汤丸,累累加之,关扃自透。其或咽噎,上阻涎痰,轻用苦酸,微微涌出,因而治下,药势易行。设或不行,蜜盐下导,始终勾引,两药相通,结散阳消,饮食自下。莫将巴豆,耗却天真,液燥津枯,留毒不去。人言此病,宜下夺之。从下夺来,转虚转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