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十四

饮食门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势,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注 五脏之精生于五味,五味各归其所喜,如酸入肝,咸入肾,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太过则伤而病矣。能谨和之,则骨正筋柔,阴阳和平而天命长。】
     平人气象论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注 五脏元真之气,皆胃腑水谷之所生也。】
     阴阳应象大论

  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
  【注 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则病生肠胃。】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注 形归气,气生形,温热气胜者补阳气,故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五脏主藏精,五味各归所喜,故五味补精。】
     灵兰秘典论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注 运纳五谷,故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脾为转输,以养五脏气,故五味出焉。】
     六节脏象论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注 在天为气,故食人以五气。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食人以五味。五气从外窍而入心肺,心荣色而华,肺主声,故使五色修明。五脏之气得五味以滋养,则阴阳和而相生,气和津成而五脏之神生矣。】
     五脏生成篇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缩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注 五味所以养五脏者也,太过则脏有偏胜,所不胜之脏受伤,而各见其病焉。】
     五脏别论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注 水谷入胃,脾为转输,以灌溉四脏者也。】
     经脉别论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注 肝乃土之胜,制则生化,故散精于肝。肝者筋其应,故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注 食气曰浊气,入胃之食气归于心,子令母实也。心通脉,故淫精于脉。入胃之谷气,先淫气于脉,百脉之经气,总归于大经,经气归肺,百脉皆朝会于肺也。肺合皮毛故输精焉。毛脉合精者,血气相合也。腑为阳,故先受气。腑精神明者,六腑之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五脏六腑受气于谷,淫精于脉,变见于气口,以决其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注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肺应天而主气,故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也。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通灌于五脏之经脉,而合于四时五行阴阳之揆度,以为经脉之经常也。】
     脏气法时论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注 此论五脏之本气,而合于四时五行五味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注 此论五脏之病宜于药食者,五味各有所宜也。】
     宣明五气篇

  辛定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注 五味所以养五脏之气者也,病则气虚,故无令多食。盖少则补,多则反损其气。】
     太阴阳明篇

  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   【注 饮食劳倦则伤脾,故阴受之。入五脏,从其类也。】
     痹论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注 居处失宜,则邪中其俞,又不能调其饮食,邪即循俞而入舍于腑矣。】
     病能论

  食入于阴,长气于阳。
   【注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毛脉合精,行气于腑,此食入于阴而长气于阳也。】
     刺志论

  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注 常谓谷之多少与气之盛衰相应,反谓谷入多而气少,谷不入而气多,为邪病之所致也。】
     脉解篇

  少阴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   【注 秋深之时,阳尽而阴盛,故胃无气,恶闻食臭也。】
     刺法论

  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
     气交变大论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   【注 此脾土之病。】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食减。   【注 土虚而不能主化也。】
  岁火之复,民病骛溏,腹满食饮不下。   【注 水寒太甚,而湿土复之,故为此诸病。】  岁土之复,民病食少失味。
   【注 此水胜之病,盖土弱木亢,金乃复而子亦随之也。】
     五常政大论

  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禾 畜,中满不食。   【注 凡此皆水湿之为病也。】
  厥阴司天,风气下临,脾气上从,食减口爽。   【注 土受木化,则受其胜制而脾病也。】  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少腹痛,时害于食   【注 少腹痛者,肾病也。时害于食者,水上乘土也。】
     至真要大论

  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民病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注 凡此皆木淫而土病也。】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   【注 凡此皆脾经之病,盖风木淫胜故也。】  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
   【注 外淫之火,交于内也。】
  太阳之胜,腹满食减。
   【注 水气乘脾也。】
  厥阴之复,呕吐,饮食不下,入而复出,甚则入脾,食痹而吐。   【注 呕吐饮食不下,木淫而土败也。痹者,闭而痛也。】  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食减。   【注 厥气上行者,郁寒之气上行,而欲复岁半以前之气也。食减、水乘土也。】  太阴司天,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   【注 胸腹满者,初气之木胜伤土也。食已而瞀,乃二气三气之火上炎而为肺病也。】  太阴在泉,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   【注 水淫而上乘土,故逆满。四之主气乃太阴湿土,客气乃厥阴风木,故食饮不下。】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   【注 此言气味之不可偏用者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注 此内外俱伤也。】
  肾脉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咽还出。   【注 戊癸合而化生火土,以消入胃之饮食,肾气缓,故食不化而还出。】
     荣气篇

  荣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荣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注 荣血者,中焦受气,取汁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行于经隧,常荣无已,终而复始,以应天地运行之纪。】
     荣卫生会篇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在脉中,卫在脉外。   【注 人赖水谷之气以生此荣卫,而荣脏腑经脉也。】
     口问篇

  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
   【注 人之所受谷气,由胃海之布散于天下也。】
     平人绝谷篇

  肠胃之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注 此论人之脏腑形骸,精神气血,皆借水谷之所资生,水谷绝则形与气俱绝矣。】
     五味篇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  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注 此论五脏六腑,津液荣卫,皆禀气于胃腑水谷之所生养。】  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注 大数出三入一,盖所入者谷,而所出者乃化糟粕以次传下,其津液溉五脏而生荣卫,其宗气积于胸中以司呼吸,其所出有三者之隧道,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注 五色五味,各有所宜也。】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注 凡五脏禁服胜克之味。】
  肝色青,宜食甘,秔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注 缓急燥湿,脏气之不和也,五脏有五气之苦,故宜五味以调之,用阴而和阳也。】
     五味论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注 五脏奉五味之所生而生,外合之筋骨血肉也。】
     刺节真邪篇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注 真气即先天之精气,谷气乃后天水谷之精气,相合并而充身者。】
     九针篇

  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注 五味内养五脏,外濡形身,虽所嗜,亦宜裁之。】
     大惑论

  黄帝曰: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注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精气并于脾,则脾实而不能为胃转输,则热气留于胃而消谷善饥矣。】
    扁鹊难经

     受盛多少

  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  胃重二斤一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迭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只,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口能知味

  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
     内伤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然。当喜苦味也。虚为不欲食,实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为酸,入心为苦,入肺为辛,入肾为咸,自人为甘。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也。其病身热而体重,嗜卧,四肢不收,其脉浮大而缓。  饮食劳倦得之为实热。

    伤寒论 【汉 张机】

     宿食

  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曰:脉浮而大,接之反濇,尺中亦微而濇,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饮食者,宿食也,亦宜大承气汤下之。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凡血虚者不可吐。
    脉诀 【晋 王叔和】

     脉法

  脾脉歌曰:濇即非多食,食不作肌肤;若弦肝气盛,妨食被讥谋。  右手第二指连脾,四十五动无诸疑;急动名为脾热极,食不能消定若斯。  滑脉歌曰:关滑胃寒不下食。
  实脉歌曰:实脉寻之举有余,伏阳蒸内致脾虚;食少只缘生胃壅,温和汤药乃痊除。  伏脉歌曰:尺部见伏食不消,坐卧非安还破腹。  短脉歌曰:短脉阴中有伏阳,气壅三焦不得昌;脏中宿食生寒气,大泻通肠必得康。  死候歌曰:唇青体冷及遗尿,背面饮食四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