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躁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二十二

烦躁门

    黄帝素问

     至真要大论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民病烦心,胸中热。  【 注 烦心,火热盛也。】
  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脐下反动,呕逆躁烦。   【 注 外淫之火交于内也。】
  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
   【 注 少阳之气,合于三焦,故热客于胃。三焦与心主包络相合,故烦心心痛。】  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
   【 注 烦躁,火烦而阴躁也。】  少阳之复,大热将至,心热烦躁。
   【 注 心热烦躁,皆热乘心肺也。】  少阴司天,主胜则心热烦躁。
   【 注 君相二火之气胜也。】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 注 火者,少阳包络之相火。】
     气交变大论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体重烦寃。   【 注 水气上乘于心,故病烦寃。】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体重烦寃。   【 注 水不能济火,故烦寃也。】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体重烦寃。   【 注 肾虚脾虚肝虚,皆令人体重烦寃。】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   【 注 烦心悸者,水上凌心也。躁者,火不交于阴也。】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烦寃。
   【 注 寒气上凌,故病烦寃。】
     五常政大论

  太阳司天,心热烦。
   【 注 心热烦者,火炎于上也。】
     五脏生成篇

  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 注 君火之气,外受于邪,则心烦于内。太阳之气受邪,则头痛于上。病在膈中,是过在手太阳少阴之经矣。】
     调经论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悗乱而喜忘。   【 注 血并于上,则脉气实而心烦惋。气并于下,则气不舒而多怒。血并于下,则血畜于下而喜忘。气并于上,则于上而为悗乱。】
     刺热篇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   【 注 脾络注心中,故心烦而颜青。热邪干胃,故欲呕。脾主肌肉,故身热。】
     诊要经终论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
   【 注 心烦者,包络之气上炎也。】
     玉机真脏论

  夏脉不及,则令人烦心,上为咳唾,下为气泄。   【 注 不及则反逆于内而烦心,上熏肺而咳唾,下走腹而气泄矣。】
    灵枢经

     经脉篇

  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者,烦心心痛。  【 注 水不济火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 注 烦心心痛掌中热,自内而外也。】
     五乱篇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   【 注 清浊相干者,循脉之营卫与行阴行阳之营卫相干,是以乱于胸、乱于心也。】
    金匮要略 【 汉□张机】

     烦躁病脉证治

  上气篇曰: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水气篇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太阳病,脉浮而紧,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然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不可发汗。  虚劳篇曰: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病人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下利篇曰: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肺痿篇曰: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腹满篇曰: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黄疸篇曰: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腹满舌 【 当作身】 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脉诀 【 晋□王叔和】

     脉法

  心脉歌曰:溢关骨痛心烦躁,更兼头面赤骍骍。  杂病生死歌曰:内外俱虚身体寒,汗出如珠微呕烦。忽然手足脉厥逆,体不安宁必死拚。  虚脉歌曰:恍惚心中多悸惊,三关定息脉难成。血虚脏腑生烦热,补益三焦便得宁。
    千金方 【 唐□孙思邈】

     论证治

  阴脉不濇,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唾唇燥,小便反难,此为肺痿。咳而上气,肺胀。其脉浮,心下有水气,胁下痛引缺盆。设若有实者必躁,其人常倚伏,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留饮,形不发作,无热,脉微烦满,不能食,脉沉滑者,留饮病。  骨实者,苦烦热。
  凡人病脉已解,而反暮微烦者,人见病者瘥安,而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诊得心积沉而芤,时上下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赤咽干,心烦掌中热,甚则吐血,身瘈瘲,主血厥,夏瘥冬剧,色赤也。  心病烦满,少气大热,热上汤心,呕咳,吐逆,狂语,汗出如珠,身体厥冷,其脉当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此是水克火,为大逆,十死不治。  伤寒病无热,但狂言烦躁不安,精彩言语,不与人相主当者,勿以火迫之,但以猪苓散一方寸匕服之,当逼与新汲水一升,若二升,强饮之,令以指刺喉中吐之,病随手愈。若不能吐者,勿强与水,水停则结心下也,当更以余药吐之。  诸虚烦热者,与伤寒相似,然不恶寒,身不疼痛,故知非伤寒也,不可发汗。头不痛,脉不紧数,故知非里实,不可下也。如此内外皆不可攻,而强攻之,必遂损竭多死,难全也。此虚烦但当与竹叶汤。若呕者,与橘皮汤一剂;不愈,为可重与也。此法数用,甚有效验。伤寒后虚烦,亦宜服此汤。  吐下不止,发热心烦,欲饮水,可少饮米粉水为佳。若不吐,与葛根荠苨饮服之。
    济生方 【 宋□严用和】

     总论

  夫虚烦者,心虚烦闷是也。且人之有血气,分为荣卫,别乎阴阳。荣卫通适,然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摄养乖方,荣卫不调,使阴阳二气有偏胜之患,或阴虚而阳胜,或阴胜而阳虚。素问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今虚烦之病,阴虚生内热所致也。但虚烦有数证,不可不辨。伤寒大病之后,霍乱吐泻之后,及妇人产后,皆使人心虚烦闷。又有虚劳之人,心火内蒸,亦致心烦。治疗之法,不可不详审也。
    活人书 【 宋□朱肱】

     伤寒烦躁证

  伤寒烦躁,太阳与少阴经为多。阳明经或因不大便,中有燥屎,故烦躁耳。大抵阴气少,阳气胜则热而烦。故太阳经伤风多烦而躁。阳虚阴胜亦发烦躁,阳气弱为阴所乘而躁,故少阴病亦烦躁,当以外证与脉别之。然有汗之而烦者,有下之而烦者,又有病已解而反微烦者,此由病新瘥,不胜谷,损谷则愈。
    河间六书 【 金□刘完素】

     躁扰

  躁扰躁动,烦热扰乱而不宁,火之体也。热甚于外则肢体躁扰,热甚于内则神志躁动,反复癫狂【 一作颠倒,】 懊憹烦心,不得眠也。或心呕哕而谓胃冷心烦疼者,非也。故烦心心痛,腹空热生而发,得食热退而减也。或逆气动躁者,俗谓咽喉,由水衰火旺而犹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俗云心忪,皆为热也。
     烦

  懊憹烦心,反复颠倒不得眠者,烦热怫郁于内,而气不能宣通也。或胸满结痛,或头微汗出虚烦者,栀子汤主之。或气少者,加甘草一钱;或呕者及初误以丸药下者,加生姜半两。凡懊憹虚烦者,皆用凉膈散甚佳,及宜汤濯手足,使心胸结热宣散而已。心烦腹满,坐卧不安,栀子厚朴汤主之。或阳明病下之后,躁热而懊憹者。三一承气汤。汗后躁烦不得眠,五苓散或凉膈散。口燥呻吟,错语不得眠,五苓散、黄连解毒汤。烦心者,凉膈散。少阳证胸中烦而不呕者,小柴胡去半夏人参加(艹舌)蒌实主之。
    东垣十书 【 元□李杲】

     总论

  《黄帝针经》五乱篇云:气乱于心,则烦心密默,俯首静伏。又云:气在于心者,取少阴心主之俞。又云:咳喘烦寃者,是肾气之逆也。又云:烦寃者取足少阴。又云:烦寃者取足太阴。仲景分之为二,烦也,躁也。盖火入于肺则烦,入于肾则躁。俱在于肾者,以道路通于肺母也。大抵烦躁者皆心火为病。心者君火也,火旺则金烁水亏,惟火独存,故肺肾合而为烦躁。又脾经络于心中,心经起于脾中,二经相搏,湿热生烦。夫烦者扰扰心乱,兀兀欲吐,怔忡不安;躁者无时而热,冷汗自出,少时则止。经云:阴躁者是也。仲景以栀子色赤而味苦,入心而治烦;盐豉色黑而味咸,入肾而治躁,名栀子豉汤,乃神药也。若有宿食而烦者,栀子大黄汤主之。  阴躁之极,欲坐井中,阳已先亡,医犹不悟,复指为热,重以寒药投之,其死也何疑焉?况寒凉之剂,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则升走矣。  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烦躁俱在上者,肾子通于肺母也。发润如油,喘而不休,总言肺绝。鼻者肺之外候,肺气通于鼻,鼻中气出粗大,是肺也。发者血之余,肾气主之,发润如油,火迫肾水至高之分,是水将绝也。仲景以发润喘大为肺绝,兼其肾而言之。发在高巅之上,虽属肾,肺为五脏之至高,故言肺绝兼肾也。大抵肺肾相通,肺既已绝则肾不言而知其绝矣。或曰:烦者心为之烦,躁者心为之躁,何烦为肺、躁为肾也?夫心者君火也,与邪热相接,上下通热,金以之而烁,水以之而亏,独存者火尔。故肺肾与心合而为烦躁焉。此烦虽肺、躁虽肾,其实心火为之也。若有宿食而烦躁者,栀子大黄汤主之。  中热证,如修善常斋之人,胃气久虚,而因劳役得之者,皆与阳明中热白虎汤证相似,必肌体扪摸之壮热,必躁热闷乱,大恶热,渴而饮水,以劳役过甚之故,亦身疼痛。始受病之时,特与中热外得有余之证相似,若误与白虎汤,旬日必死。此证脾胃大虚,元气不足,口鼻中气皆短促而上喘,至日转以后,是阳明得时之际,病必少减。若是外中热之病,必到日晡之际,大作讝语,其热增加,大渴饮水,烦闷不止。其劳役不足者,皆无此证,尤易为分解。若有难决疑似之证,必当待一二日求医治疗,必不至错误矣。
     论栀子豉汤

  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烦躁者,懊憹不得眠也。少气虚满者,加甘草。如若呕哕者,加生姜、橘皮。下后腹满而烦者,栀子厚朴枳实汤。下后身热微烦者,栀子甘草干姜汤。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论证治

  胸中烦热,须用栀子仁;有实热而烦躁者,亦用栀子仁。有虚热而烦躁者,宜参、芪、麦门冬、白茯苓、竹茹、白芍药。若脉实数有实热者,神芎丸。
    证治要诀 【 明□戴思恭】

     总论证治

  汗下霍乱吐泻后,因渗泄而津液去多,五内枯燥者,皆能虚烦,以阴血不足以济阳,阳气偏胜,故虚热而烦,宜参苏饮去苏倍参,加麦门冬半钱。烦而渴者,独味人参汤。加以小便不利者,春泽汤。加以心经热而躁者,辰砂五苓散。烦而呕,不喜食者,橘皮汤。烦而睡不宁者,温胆汤。大烦身热甚者,竹叶石膏汤。血虚生烦见前诸证者,茯苓补心汤。外有一得病时节即恶寒,身不疼头不痛,但烦热者,亦名虚烦,内外俱不可攻,攻之必损竭,宜参苏饮去苏倍参,或更加石章半钱;不愈者,竹叶石膏汤。兼有上项证候者,于前药选用。其人虚甚,不宜专用凉剂者,茯苓补心汤。
    医学入门 【 明□李梴】

     总论证治

  虚烦者,七情六欲,以致肾水虚而心火烦躁,或杂病后余热未凈而烦,或劳役气衰火旺而烦,或阴虚相火动而烦,有类伤寒初证,外亦发热,但头身不痛,脉不紧数为异,虽阴虚亦恶寒而不甚,脉亦能数而无力。大概病后虚羸少气,烦躁欲呕者,竹叶石膏汤;轻者小柴胡汤。痰逆恶心者,橘皮竹茹汤。阴证内寒外热,肢节痛,口不燥而虚者,阴旦汤。服凉药后,脉愈大而无力,热愈甚而躁渴者,单人参汤,或人参黄芪煎汤,下五苓散。劳役气虚者,补中益气汤。阴虚者,四物汤加知母、黄蘗。脾胃弱者,三白汤。惊悸痰盛者,温胆汤。心神不安者,朱砂安神丸。妇人新产挟血虚烦者,四物汤加人参、淡竹叶、麦门冬、甘草。表虚忌汗,里虚忌下,但宜和平之剂调理。《千金》云:虚烦不可大攻,热去则寒起。若用伤寒汗下重剂而治虚烦,重则津竭而死,轻则内消盗汗,变为痨瘵。伤寒有未经汗吐下而烦者,胸满膈实,烦热;有已经汗吐下而烦者,胸满烦躁懊憹,见各条。  心烦作渴,欲呕身热,睡卧不宁与发热,均属表热。但烦热无休歇,时发热,时发时止。凡烦热未经汗吐下,邪热传里而作。如未膈实,心中欲吐不吐,郁闷之状为虚,但当和解或微汗而已。经云:病人烦热,汗出则解是也。若心中骤满而烦者为实,则有吐下之异。赋云:微烦为阳之相胜,言当分表里而治之也。又云:烦极则反发厥者,乃阴所致,言热极则反,与阴盛发躁一同,必以四逆理中汤治之,宜与动悸条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