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小儿诊视门
小儿诊视门
审手冷热
五指梢头冷,惊来不可当。若逢中指热,必定是伤寒。中指独自冷,麻痘证相传。男左女右手,分明仔细看。
法古辨小儿三关手筋脉
夫婴儿生下一月至三岁,若有疾患,须看虎口脉,次指表节为命关,次气关,次风关。古人所谓初得风关病犹可,传入气关定难治是也。
辨手经脉形色
男看左手食指,女看右手食指,第一节风关易治,第二节气关病深,第三节命关死侯。 三关青,四足惊。三关黑,水惊。三关紫白,人捧抱惊。红是被犬吓。有此通度三候脉,是极重之候,必死。余病可治。 风关青如鱼剌,易治,是初惊侯;黑色难治。气关青如鱼刺,主疳劳身热,易治,用保命丹加柴胡、黄芩。命关青如鱼剌,主虚风,邪传脾,难治,用紫金锭加白朮、茯苓。 风关青黑如悬针,主水惊。气关有此,主疳兼肺脏积热,用保命丹加灯心、竹叶。命关有此五色,皆是死证不治。 风关如水字,主膈上有痰,并虚积停滞,治法宜下。在气关,主惊入肺,咳嗽面赤,用保命丹。在命关主惊风疳证夹极惊候,用芦荟丸。若通过三关则不治。 风关如乙字,主肝脏惊风,易治。在气关主急惊风,在命关青黑色主慢脾风,难治。 风关如曲虫,主疳病积聚,胸前如横排算子,肚皮似吹起猪胞。在气关,主大肠积秽。在命关,主心脏传肝,难治。 风关如环,主肝脏疳热有积聚;在气关,主疳入胃,吐逆不治;在命关,其疳难治。 若有乱纹,止在风气二关,尚犹可治。若在命关通度,则难治矣。 若有疹子,或青或黑,或在手,或在脚,或在面上,或在左右脸,皆死。 有脉纹曲向里者,是气疳,犯此证者,肚若紧张,宜利之。 有脉纹曲向外者,是风疳,犯此证者,宜用急惊方治之。 有脉纹斜向右者,是伤寒身热,不食无汗,治法宜惺惺散。 有脉纹斜向左者,是伤风身热,不食有汗。 有双勾脉者,是伤寒。
有三曲如长虫者,是伤硬物。
有脉两曲如勾者,是伤冷物。
有脉一头如环,又有独脚者,亦伤冷。 若面上有点子四五相连,必是再发之证。 头面皮上或肚腹上,有又字上二下一迭纹脉,兼有青筋,是食毒物及惊积,难治。 又有脉如乱虫,是尝疳,亦有虫疳、蛔疳、食积之疳,治之必愈。凡脉不足细者,并是风气,但消疳后,取虫肥儿为效。
辨手筋色歌
此看小儿生一月至三岁止。
紫风红伤寒,青惊白色疳。黑时因中恶,黄积困脾端。虎口乱纹多,须知气不和。色青惊积聚,霍乱泻如何。青黑慢惊发,入掌内吊多。三关忽通度,此病必沉疴。
验病歌
鼻冷定知是疼痛 【一云是疮疹,】 耳冷因伤风热证。牵衣肚热是伤寒,上热下冷伤食病。
形证歇
摇头揉目,肝热生风。眵泪憎明,三焦积热。鼻流清涕,肺受其寒。颊赤面黄,风伤肺热。霍乱吐逆,胃积气伤。泻积不常,气攻肠滑。面青呵欠,惊风传肝。盗汗频频,脏俯虚热。伤寒惊搐,风盛发强。胃热生斑,气伤冷厥。长吁嚙齿,风盛气生。上窜摇头,胸高胃结。肺壅气伤,咳嗽咯血。涎盛发哮,积伤风热。小便淋赤,热聚膀胱。疝气因啼,胎中积结。奶癖脾痞,因物所伤。喉闭丹疮,肺之受热。爱吃泥土,脾脏生疳。吐逆痰涎,蛔虫上出。脱肛泻血,冷热积伤。消渴口疮,心家受热。面黄浮肿,积气所攻。鹤膝解颅,因物腑热。行迟语濇,胎积气伤。项硬肝风,气伤木舌。医经要略,病源更别。
听声知病
声悲是肝病,声笑是心病,声慢是脾病,声呼是肺病,声沉是臂病,声清是胆病,声短是小肠病,声速是胃病,声长是大肠病,声微是膀胱病,声悲慢是肝脾相克病,声速微细是胃与膀胱相克病,声细断是实,声轻是虚,声沉粗是风,声短细是气,声粗是热,声短迟是泻,声捆长是痢,声实是闭濇。
辨生死
小儿中风热,喘鸣肩息,脉缓则生,急则死。 小儿痢疾,脉浮大而腹痛者,必死。 乳子病热,脉悬小,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小儿病困,汗出如珠,着身不流者死。 小儿有病,胸陷口唇干,目直视,口中气冷,头低,卧不举身,手足垂软,身体强直,掌心冷,皆不可治。脉乱者同。 眼翻上者曰天吊,宜涌泉焠灯火。不知人事宜艾灸。指甲红者可治。沉重用通关散,吹入鼻中,用夺命丹治之。入鼻不醒者,则勿医。遍身红者,肺经之疾,脾经有热,不须服药。 小儿面手黑疹,掌肿无纹,坎官有黑,人中平满,溏垢糟粕,头倒天柱者,必死。 凡看小儿,若吮乳紧者易治,吮乳宽者难治。
总歌
小儿医家别有科,一时要用不知何。惊风发热并痰嗽,保命丹吞不可蹉。急慢二惊紫金锭,未出斑疹神异磨。吐泻肚疼宜助胃,唇口生疮化毒和。潮热抱龙惺惺散,呕吐烧针丸用多。诸疳芦荟皆通用,免教寻问苦搜罗。
世医得效方 【元 危亦林】
论小儿
为医之道,大方脉为难治,幼科尤难。以其脏腑脆嫩,皮骨软弱,血气未盛,经络如丝,脉息如毫,易虚易实,易冷易热,兼之口不能言,手不能指,疾痛之莫知,非观形察色,听声切脉,究其病源,详其阴阳表里虚实而能疗之者,盖亦寡矣。
虎口脉
第一节赤纹乃飞禽内外人惊。赤纹缓乃火惊,黑纹水惊,青纹乃天雷四足惊,内隐青纹微屈则是急风候。第二节紫色纹乃惊疳,青色纹乃疳传肝,白色纹乃疳传肺,黄色纹乃疳传脾,黑色纹难治。第三节青黑纹三关通度,斜归指甲则不治。
奇效良方 【明 方贤】
看小儿三部五脉法
水鉴先生曰:小儿虽受阴阳二气成其形,气尚未周,何言有脉。直至变蒸候尽,阴阳气足。方可看脉。其髫龀之年,方生阴阳。古云男子七岁曰髫,生其原阳之气;女子八岁日龀,其阴阳方成。故未满髫龀之年,呼为纯阳。若髫龀满后,呼为童儿,始可看脉。小儿初生至半岁之间,有病速看额前、眉上、发际下,以无名指、中指、食指轻手满按之。若三指俱热,感寒鼻塞气粗;三指俱冷,上吐下泻。若食指热,胸堂不宽;无名指热,乳食不和,以致病也。半岁已上,方可看虎口。周岁已上,看虎口兼一指脉。若五百六十四日变蒸满足,只看一指脉,以食指按之,上下滚转,分取三部。凡言三部,非寸关尺也。小儿三部,面看其色为一部,虎口脉纹为二部,一指脉为三部。五脉者,上按额前,下按太冲,并前三部,共为五脉。小儿有疾病,无恶候,不必常诊太冲之脉,此脉定生死之要会。如七八岁脉一息六至为常人之脉,一息八至为热,九至风,五至虚,四至损,三至脱,二至死;十至必是病劳虚损,形容瘦劣。若或体肥而色青白,一息十一二至,谓之虚,是风病死,是为脉乱。若一息一二至,为脉不来,其人当厥冷而死迟。若一息十一二至者,为脉速,死不满三月。何谓一息?一呼一吸为一息。呼吸者,即是出一气入一气,谓之一息。其脉若指下来硬隐指急大者,是有积;若小微细,即是冷;若轻虚紧,即是热;时复一大,即是人惊;若大小不匀,即是恶候也。所论浮数为热,伏结为寒,沉细为冷,大小不匀为恶候。数者紧也;浮者轻也;伏者贴也,重手方见;结者乱也;沉者重没;沉细者微也。大小不匀,即是或大或小而不匀,是谓气不生,其人必死也。且如前人备述三部五脉之法,书之于左。后学将此不可视以细事,人命所系,务要诚心诊察,兢兢业业,庶几则可。设有所悞,祸之不轻。医为人之司命,可不谨乎!
辨三部脉证
上黑须知肾脏传,中关黑候又缠绵。人惊此患两相杂,目多直视定痰涎。下黑须知是再惊,但宣风积便和平。上下是同因打扑,热来闭闷没心情。上青肝脏有风停,目直便青面更青。中是人惊并四足,渴来发躁不惺惺。下青原是再惊根,解热宣肠是何论。上下俱青候是恶,十 之中得一存。上赤风多入肺停,或来发热嗽声频。中是风来入心脏,肠痛频频下泻青。下赤重惊见本宗,但调心脏有神功。上下一同难治疗,口开目下是知凶。上青肝帜本因留,目闭身疼四体柔。中是水泻并再扑,热来喘嗽不知休。下青因是再惊来,妙药宣风定少灾。上下若青俱发热,四肢逆冷奄泉台。上黑之时目上瞪,大便流粪又兼青。中见之时状消渴,下热尿黄便安宁。下黑若见赤相随,气多下泻候如斯。上下俱同须看手,虚烦燥渴速求医。
看三关脉五色
上关见赤脉,是心之疾也。转泻恐虚而生风痰,俱下镇心丸惊风散。 中关若赤,便多风热,只下解风膈药。 下关若赤,发热大肠闭结,恶候。
上关见黑脉,是肾脏之脉为顺。若是大肠闭濇,生风之候也,下朱砂膏。 中关黑脉,生风之候,不为恶候,下中黄膏。 下关黑见,无恶候起,下宣转丸即瘥。若自泻是肠冷,只下温暖脏腑汤药,不得转换。 上关若见青脉,四肢逆,呕吐加喘者恶候。吐喘定,生候。 中关青脉,风搏触心,急与治风即瘥,下乌犀朱砂等膏。 下关青脉,若见无候,即不宣转瘥。 上中俱同,四肢热,为和;四肢逆,凶候也。 上关黑并眼下黑,量生未满二岁,得此脉与候者,及大肠流或身体壮热全者须渴。若不发热或无渴,与解之瘥,先下天竺黄散,后下朱砂膏。 黑脉错乱者,腹胀是候,或下痛即是积候,下宣风丸散,次下匀气散和胃气。 赤脉错乱者,是打扑,急下镇心丸及大惊丸散。 脉透中关,立变风候,忌下宣转药,伤虚动脾脏。坐逆吐者凶候,用匀气散补虚。 如第一日便见赤脉,三关都见,是五脏之应患。 若第二日中关部隐隐或不见,只中关见者,多气候。 若三关都见或隐隐或面浮者,是精气候。常隐隐者,不交出没,数旬而死。 如左手上部赤脉曲归里者,是伤积,下保童丸。曲归外者,客风触之,即发搐也,下镇心丸散。 中关若归里者,是客风传变,下调中散解之。曲外者凶候。 曲候过命关,并外有恶候起者,凶候。 上关赤脉乱者,伤冷之患,下匀气散。 中部脉乱者,风伤热传,风盛之疾,下乌犀膏,用宣利药而解之。 下关若乱,急须下温脾脏。若下进食,凶候。 两双指关,若见青与赤相杂,如紫色无黑者,恶候。 上关脉见,伤寒必发咳嗽,须解表微微。 浮入中关,是风候,下清金膏。
下关若见,频退为吉,不退为凶候。若孩童从气关传至命关,方可调治。 已上秘诀,为神圣之医也。此前人消息,后之学者,宜细推之。 孙、华二真人曰:凡小儿左手见右手脉,逆恶也。右手见左手脉为逆,恶候也。此阴阳定之而决生死,何况虎口脉乎? 五岁已上至十岁已下,自断乳而进食,阴阳备矣,故可善一指而定三关,分寸关尺,象天地之九候也。
正定三十一般死候
凡小儿病:鸦声,放黑粪,泻青脓,手挦衣缝,目多直视,语喃喃,见人虚笑,复面向地,啼哭无泪,目无精光,四肢就颈足卧,药到口不纳,四肢卧地,变奶,汗出如珠,挦眉,咬指甲,引身,长吁出气,爱吃冷水,脚曲如钩,反张不已,言语声震,鱼口,吐舌出,唇黑,久患唇红,下气无定,久患爱吃泥土,眼翻,脾泻变痢成赤红,更有无辜之疾候是也。
小儿生下三月已前中病不治证
风喋,猢狲噤,脐风,撮口,咳嗽,伏声,木舌,重腭,解颅,项强,胸高。
虎口脉色
脉色纯红者,为初得病,为阳为热,为病在外。 脉色红而紫者,为病传变,为内外尚有热,或但热为阳。 脉色红或紫而青,为病荏苒,为病一寒一热,外为之变作。 脉色纯青者,为病久而过经,为冷为热,在内为阴。 脉色青而黄,为病极变为冷,冷极则变热,治则费力;为虚寒则为五脏之邪相干,阴阳之证相反。 脉色青而黑为病极,或多久病再件,形色黧黑。 脉色黑而黄,黄而露出者,十无一生,大凶。
面部
面上赤红,乃心气绝。盖火属心,主炎上,故知。心绝则死。主咬牙弄舌,虚舌出,满口生疮,木舌,鹅口喉闭,舌上白胎,舌下重舌,咽喉肿烂,痰涎上雍,鱼口,此为危急恶候。 左太阳并日角红脉现,变蒸候,主烦躁啼叫,头肚上温温壮热,一二日而退。 太阴上红脉现,伤寒之候,主壮热鼻塞。 文台上红脉现,伤寒三日候,主内热头疼。 太阳脉红至太阴,内外有热;又连文台,热极不解;至武台,渐生变证。 顖门红脉,受热受惊之候,主不时惊跳,时多啾唧,夜啼难睡。 额上红脉至眉心,惊风发热之候。引入印堂,惊痰搐搦,有热,主小便濇少。 印堂红脉现,心经积热。眉心连印堂红脉,或红影,心肝上焦热蕴,痰涎上雍贯上焦,使啼,将生惊候。近眉头左下有凸,伏惊,时睡中惊跳。 顖门红脉肿凸,此风热痰生惊,正缘热气上冲攻急,心胃有热痰不止,渐成惊风之候,以凉剂去痰解热即安。如顖门上红脉引入印堂,此惊候搐动多日了。左眉头红,变蒸热未退,肝肺有热之候,当以清肺疏风热正胃气之剂。 风池红,有风热在上中焦,瞬息将有搐动之候,宜截风化痰。 气池红,伤风久传变在脏,三焦有热之候,可频解利。眉心印堂红,有热惊痰饮食,不吐则成惊搐。 印堂至山根红脉,是心与小肠热候,小便赤濇而少。山根下至鼻柱红,心胃热候,小便大便皆赤濇。 印堂连至上准红,三焦有积热,可以清凉之剂遏之。 准上红黄色,此平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