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呃门
呃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二十五
呃门
黄帝素问
至真要大论
少阴之复,燠热内作,外为浮肿哕噫。 【注 哕者,小肠之气不通。逆气上走心而为噫也。】 阳明之复,清气大举,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 【注 咳哕,肺气逆也。咳哕烦心者,病在鬲中,阳明之气上逆也。】 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唾出清水及为哕噫。 【注 唾出清水及为哕噫,从胃而上及于心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心脉小甚为善哕。
【注 心脏虚而火土之气弱也。】
九针论
胃为气逆哕。
【注 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
杂病篇
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 【注 阳明所受谷气,欲从肺而达表,肺气逆还于胃,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以草刺鼻,取嚏以通肺,肺气疏通,则谷气得以转输而呃逆止矣。鼻气不通而无息,则疾迎引之,连取其嚏也。大惊则肝心之气分散,胃之逆气,亦可从之而外达也。】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哕病证治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千金翼》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讝语。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中藏经 【汉 华佗】
脾病
脾胀则喜哕,四肢急,体重不食,善噫。 寒则阴中与腰脊俱疼,面黑耳干,哕不能食,或呕血是也。
活人书 【宋 朱肱】
伤寒证
咳逆者,仲景所谓哕者是也。哕,胃寒所生。伤寒本虚,攻其热必哕。又云:伤寒大吐下之极虚,复发汗者,其人水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故也,橘皮干姜汤、羌活附子散、半夏生姜汤、退阴散主之。若服药不瘥者,灸之必愈。其法:妇人屈乳头向下尽处骨间,灸三壮;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为率。正以男左女右,艾炷如小豆许,与乳相直间陷中动脉处是。然亦有阳证咳逆者,小柴胡汤、橘皮竹茹汤。仲景又云: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仲景无方。前部宜猪苓汤,后部宜调胃承气汤。扁鹊《中藏经》治伤寒咳逆,丁香散。丁香、柿蒂各一分,甘草、良姜各半钱,沸汤点作一服,乘热猛吃,极效。 《三因》第十一卷又有竹茹汤等方,亦丁香散方。竹茹汤治阳证也。 《本事方》第八卷,治伤寒候,咳逆豆蔻汤。治阴证咳逆,丁香、茴香、肉豆蔻等药。若阳证不可用。 凡咳逆多有先热而吃生冷,或凉药多,相激而成,盖阴阳二气相搏。邻人之仆,本发大热,以凉药下之,想太甚,咳逆四五日,竟至于服丁香柿蒂而后,却再以小柴胡之属解其余热,遂愈。下后盖有身热不解也。 治伤寒咳逆,后二方出抚州华盖山周先生,惟一备急方救急方,香附子、橘核各半两,细銼,用酒半盏,先将药在石银器内炒,渐渐滴酒炒药焦黄色,研细末,每二钱,水一小盏,煎至八分,细细旋呷服。一方单用香附子末,一方用大蒜头二个,煨动爆研,入白姜末,丸得为度,丸如梧桐子大,捣薤菜自然汁,吞下二十圆。病退,再服一十五圆。
济生方 【宋 严用和】
论证
夫咳逆之病,详考诸书,无该载者。唯孙真人云:咳逆遍寻方论,无此名称,但古人以咳逆为哕耳。多因吐利之后,胃中虚寒,遂成此证。亦有胃气鬲上热,哕至八九声相连,收气不回者,却当子细看脉与证,施以治法。大抵老人、虚人、久病人及妇人产后有此证者,皆是病深之候,非佳兆也。
明理论 【金 成无己】
伤寒证治
伤寒哕者,何以明之?哕者,俗谓之咳逆,吃吃然有声者是也。若[食(句去口改吉)]则但胸喉间气噎塞不得下通,然而无声也,皆胃之疾,但轻重有差尔。虚寒相搏,反饮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食(句去口改吉)],言胃气虚竭也。伤寒大吐大下之后极虚,复发汗出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又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由是皆胃疾可知矣。经曰:趺阳脉浮则为虚,关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大抵妄下之后,胃中气逆,则成哕也。经曰:湿家若下之太早则哕;胃中本虚,攻其热则哕;而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诸如此者,皆下之后胃虚而然也。然[食(句去口改吉)]者正为水寒相搏,必用小青龙汤去麻黄加附子而可矣。至于哕者,则又热气壅郁,气不得通而戊者也。轻者有和解之证,重者有攻下之候。经曰:有潮热时时哕,与小柴胡汤,即是和解之证也。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即是攻下之候也。伤寒至于哕,则病已极矣,非若渴烦等轻缓之候。如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阴阳俱虚竭,身体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讝语,甚者至哕,是言其极也。又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是为真病。其若是者,虽有神术,当斯脱绝之候,又何以措其手足哉?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辨证别名
咳逆,俗以呃逆与呃忒呼之。然咳逆二字,仅见《伤寒论》首辨脉平脉法中,其六经病篇及汗下可否诸篇皆无所有。后人因见六经病篇及汗下可否诸篇,但有哕而无咳逆,遂谓曰咳逆。吁!斯言也,孙真人倡于前,朱奉议、成无己和于后,由是二者之名义紊矣。《金匮要略》曰: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观此,则仲景但指与干呕同类者言,何尝指与咳逆言乎?咳逆言其声之才发而遽止,虽发止相续,有至数十声者,然而短促不长,有若咳嗽之咳然。故曰咳逆哕逆,则言其似欲呕物以出而无所出,但声之浊恶,长而有力,直至气尽而后止,非如干呕之轻而不甚,故二者皆由气之逆上而作,故俱以逆言。《伤寒》虽以辨脉平脉法之咳逆,与咳逆上气视为呃忒,然安知其不为咳而气逆之病乎?故今不敢定其必为吃忒也。《金匮要略》曰:病咳逆,寸口脉微而数,此为肺痈。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此三条者皆是咳而气逆之病,岂可以咳逆专为呃忒哉?今伤寒家本有呃忒,而六经病篇及汗下可否诸篇却无者,必亡逸于散落之余耳。虽呃忒为六经病篇及汗下可否诸篇所不言,决不可以哕为呃忒之咳逆,亦不可以哕为咳而气逆之咳逆也。或曰:吾子以《要略》所谓哕逆非呃忒病,何后人治呃忒者,用橘皮竹茹汤而愈乎?余曰:橘皮竹茹汤,辛甘之剂也,有散有缓,有和有补,其二证虽不同,而为邪正之气怫郁扰乱所致则一,故用焉而皆愈。虽然,二证以一药同治则可,以一体同视则不可。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论证治
呃病,呃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也。《书》曰:火炎上。《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东垣谓火与元气不两立。又谓火,元气之贼也。古方悉以胃弱言之,而不及火,且以丁香、柿蒂、竹茹、陈皮等剂治之,未审孰为降火,孰为补虚。人之阴气,依胃为养,胃土伤损,则木气侮之,此土败木贼也。阴为火所乘,不得内守,木挟相火乘之,故直冲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阴弱也,虚之甚也,病人见此似为危证。然有实者,不可不知。 咳逆有痰、气虚、阴火,视其有余不足治之。不足者,人参白朮汤下大补丸;有余并有痰者吐之,人参芦之类。痰凝气滞而呃逆,用蜜水吐,此乃燥痰不出。 痰者,陈皮半夏。气虚,人参、白朮。阴火,黄连、黄蘗、滑石。咳逆自痢者,滑石、甘草、炒黄蘗、白芍、人参、白朮、陈皮,加竹荆沥服。 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由逆而上,此证最危。亦有属热者,已见伤寒证。其有他病发呃者,宜用半夏一两,生姜半两,水煎热服;或理中汤加枳壳、茯苓各半钱,半夏一钱;不效,更加丁香十粒。 吐利后胃虚寒咳逆者,以羌活附子汤,或丁香十粒,柿蒂十个,切碎水煎服。吐利后胃热咳逆者,以竹皮竹茹汤。 亦无别病,偶然致呃,此缘气逆而生,宜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半夏。又或煎汤泡萝卜子,研取汁,调木香调气散热服之,气逆用之最佳。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水寒相搏
哕即干呕,声更重且长耳。[食(句去口改吉)]乃胸间气塞不通。胃脉浮则为[食(句去口改吉)],滑则为哕。皆因胃气本虚,汗下太过,或复饮冷水,水寒相搏,胃气虚逆而上,理中汤加肉桂、丁香以散寒下气,茯苓、半夏以消水。而不止者,橘皮干姜汤、橘皮竹茹汤。间有热邪壅郁,上下之气不得通者俱小柴胡加生姜和之。热甚便难者,小承气下之。便软者,诸泻心汤选用。温病发渴饮冷作哕者,升麻葛根汤加茅根。必用半夏,散结气也;用竹茹,清胃解烦也;用生姜,散逆气也。皆因气逆所致,故生姜为呕家圣药。热者乌梅代之。
吃逆辨名
旧以为咳嗽之咳,俗又以为口呃之呃。虞花溪考韵书,(食戹)与呃通,乃气逆上之名。又有以呃逆为哕者。哕出声然后吸;呃逆入声,逆尽然后呼,出入呼吸不同。兼呕哕者,本于胃;不呕哕者,本于肺。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故寒气与新谷气相忤,逆而复于胃,故噫噫有声。所以丹溪力辨乃相火自脐下直上冲胸,交于厥阴,水火相搏而声作也。
证分阴阳
阳证发热,口苦胸满,脉弦数,小柴胡汤加竹茹;小便闭,加茯苓或猪苓汤。大便闭者,调胃承气汤。少阴证失下腹满便闭,或纯下清水(食戹)逆者,小承气汤。阳明身热口渴,胸满烦躁,脉洪数(食戹)逆者,火冲肺也,甘草泻心汤。 阴证便软胃寒,或因吐下虚极恶寒脉细者,橘皮干姜汤。内寒厥冷者,羌活附子汤、丁香柿蒂散,调苏合香丸。胃寒饮水相搏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附子。手足厥冷者,小橘皮汤。胸满虚烦者,大橘皮汤。凡(食戹)逆药中俱宜陈皮、竹茹、姜汁。此证有欲作正汗阴阳升降而然者即愈;又有食积而致者,小便闭濇及痰火上冲者。腹满不得小便,及脉见沉微散者死。其为病大同水气,表里俱有此证。
病别虚实
不足,因内伤脾胃及大病后胃弱,多面青、肢冷、便软;有余,因外感胃燥,及大怒大饱,多面红、肢热、便闭。有余可治,不足者危。
火炎阴虚
火乃元气之贼。人之阴气依胃气而养,胃土受伤则木气侵之,阴火所乘,不得内守,木挟相火直冲清道而上,乃虚之甚也。 膏粱湿热者,十味小柴胡汤吞单黄蘗丸,或调益元散。胃火善食者,小半夏汤加山栀、黄芩吐之。火盛者益元散加黄连、黄蘗。自利,更加参、朮、白芍、陈皮。 久病滞下,及妇人产后,从脐下逆上,夜分转甚者,皆属阴虚,四物汤加知、蘗、陈皮、竹茹。
劳役伤脾
贫苦大劳火动,浊升清陷者,补中益气汤,或合生脉散加黄蘗、附子少许。挟房劳者,琼玉膏。肾气不归元者,九味安肾丸。
久病
久病极是危证。脉数为火,刑金必死。凡伤寒吐下及杂病久每呃逆者,皆火欲上行,为胃中寒邪所遏,故搏而有声,俱宜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汤、理中汤倍参。久者,三香散,或木瓜根煎汤呷之。中虚昏愦脉结者,炙甘草汤救之。
伤食
饱食填塞,胸中失升降之道,二陈汤加枳壳、砂仁。
痰气
痰闭于上,火动于下,无别证,忽然发呃,从胸中起者,芩连二陈汤,或祇陈皮、半夏、姜煎服,或人参芦煎汤吐之。停痰或因怒郁挟热者亦宜。盖参芦泻肺,肺衰气降而火土复位矣。 七情气郁者,木香匀气散,用萝卜煎汤下,或苏子降气汤。
失下误下
地道不通,因而呃逆,宜寒药下之,大柴胡汤。阳极脉微将脱者,宜凉膈散、解毒汤,养阴退阳,不可大下。 汗吐下后,胃热未除,小柴胡加橘皮、竹茹,或橘皮竹茹汤、单泻心汤。
治法
平人食物太速,饮水入肺,喜笑太多,亦属有余。食呃笑呃,以纸捻刺鼻取嚏,或久闭气可止。水呃,小陷胸汤、小青龙汤去麻黄,清之利之而已。大凡汗吐下服凉药过多者,当温补;脾胃阴火上冲者,当平补;挟热者,宜凉补。 《局方》率用丁附温暖助火,损不足而益有余,宜乎呃逆之必死也。
证治要诀 【明 戴思恭】
总论证治
伤寒咳逆,仲景谓咳逆为哕,有阴阳二证。阴证乃胃寒所生。亦有初本是热,因大发汗后复吐下之,攻热太过,以致胃寒。因寒而咳逆者,橘皮干姜汤,或半夏生姜汤。咳逆,就桔梗枳壳汤中加半夏、陈皮等分,生姜十片煎;亦治阴证咳逆。阳证咳逆乃胃家热,小柴胡汤、橘皮竹茹汤。阳证咳逆而又兼腹痛者,问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前部猪苓汤,后部调胃承气汤。亦有无病偶然致呃,此缘气逆而生,重者,或经一二日,宜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半夏汤,或用煎汤泡萝卜子研取汁,调木香调气散,乘热服,逆气用之最佳。若胃中寒甚,咳逆不已,或复加以呕吐,轻剂不能取效,宜丁香煮散,及以附子粳米汤,增炒川椒、丁香,每服各十粒。 胃实即噫,胃虚即哕。逆者胃中虚,膈上热也。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此证最危。间有热呃已见伤寒证。其有他病发呃者,皆属寒,宜用半夏一两,生姜两半,水一碗,煎半碗,热服;或用丁香十粒,柿蒂十个,切碎,白水盏半煎;或理中汤加枳壳、茯苓各半钱,半夏一钱,不效,更加丁香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