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类要


  其二属阴湿。经云:太阴之盛,火气内郁成喉痹。又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病嗌肿喉痹,用活人半夏桂枝甘草汤。或面青黑者,属阴毒,用阴毒法可汗之。

  萧山先生云:喉痹不恶寒,及寸脉大滑实于关尺者,皆属下症。宜硝石、青黛等寒药降之,或胆矾等酸剂收之。韩 和先生云:寸脉大于关尺者,宜消阳助阴。东垣先生云:两寸脉实,为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故予遵此法以治前症,如鼓应桴也。

  陈无择治喉痹不语,用小续命加杏仁七个,煎服甚效。本草治中气急喉痹欲死,白僵蚕为末,姜汁调下立愈。丹溪云:僵蚕属火,而有土有水,得金气而成。治喉痹者,取其火中清化之气,以从治相火,散浊逆结滞之痰。

  陈藏器每治脏寒咽闭,吞吐不利,用附子去皮脐炮裂,以蜜涂炙,蜜入内,含之勿咽云孙押班治都知潘元从喉闭,孙以药半钱,吹入喉中,少顷吐出脓血,立愈。潘诣孙谢曰:大急之患,非明公不能救,救人之急,非药不能疗,赠金百两,愿求方以济非常之急。孙曰:用猪牙皂角、白矾、黄连各等分,置新瓦上,焙干为末,既授为方,不受所赠。

  谦甫云:戊辰春乡村病喉痹者甚众,盖前年终之气,及当年初之气二火之邪也。用甘结芩、连、半夏、僵蚕、鼠粘子、葛根等剂发之,虚加参、 、当归之类。水浆不入,先用解毒雄黄丸,醋化灌之,痰出更灌姜汁,服前药无不神验。若用胆矾酸寒点过者皆不治,盖邪郁不出故也。以上治法,《内经秘旨》救生之良法,故录之,见《医学纲目》。

  治验廷评张汝翰,患喉痛,日晡益甚,此气血虚而有热,用八珍汤而愈。后每入房,发热头痛,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及六味丸常服,后不复作。

  秋官叶,素阴虚,因怒忽喉痛,寒热头痛,项强目直,小便自出,此皆肝火之症。肝主筋膜,火主肿胀,火旺则血涸筋挛,自系紧急,颈项如拔,阴挺痿痹,则小便自遗。遂刺患处出毒血,用四物、柴胡、山栀、玄参、甘草而苏。再用六味丸料,以生肝血滋肾水,诸症悉愈太守叶,咽喉肿痛,痰涎不利,手足发热,喜冷冻饮料食,用清咽利膈汤二剂。不应,刺少商穴,喉少宽,痰从鼻出如胶,患处出紫血稍宽,至七日咳出秽脓而愈。

  一儒者三场毕,忽咽喉肿闭,不省人事,喘促痰涌,汗出如水,肢体痿软,脉浮大而数。此饮食劳役,无根虚火上炎,用补中益气加肉桂,一剂顿苏。

  义士顾克明,咽喉作痛,至夜发热,此肝肾阴虚之热。用四物,加酒炒黑黄柏、知母、麦门嘶,作渴发热,日晡足热,用滋肾丸、加减八味丸,间服三月余,喜其年富,谨疾得愈。

  喉痛六

  (附乳蛾、悬痈、杨梅疮)

  丹溪先生云:咽痛属血虚,用四物加竹沥。阴虚火上炎者,必用玄参;气虚加人参、竹又云:咽喉肿痛有阴虚阳气飞越,痰结在上者,脉必浮大,重取必涩,去死为近。宜人参一味,浓煎,细细饮之,如作实症治之,祸在反掌。此发前人未发,救无穷之夭枉。余更以上焦风热积热,及膀胱阴虚等症,一二于后云云。

  治验通府李朝用,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此上焦风热,先用荆防败毒散二剂,喉痛渐愈。又地官黄北盘喉痛,作渴饮冷,大便不通,此上下表里实热。用防风通圣散,治之顿愈。

  地官胡诚甫,咽喉燥痛,此肾经膀胱虚热。用四物,加黄柏、知母、玄参,四剂少愈。更以人参固本丸,一剂不复发。

  职方卢抑斋,咽喉肿痛,两目蒙昧,小便赤涩,此膀胱湿热。用四苓散加黄柏、黄连、知母、茵 、防己,治之而顿愈。又用六味地黄丸而痊。

  儒者王文远,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劳则愈甚,余谓脾肺气虚,膀胱有热。以补中益气加玄参、酒炒黑黄柏、知母稍愈,乃去黄柏、知母,加山茱萸、山药乃瘥。

  一儒者年逾五十,咽喉痛服凉药,或过劳痛愈甚,此中气虚热。以补中益气,加炒黑芩、连,四剂而愈,乃去芩、连,又数剂痊愈。

  一儒者脚发热,则咽喉作痛,内热口干,痰涎上涌。此肾经亏损,火不归经。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及加减八味丸而痊愈。

  一老人咽喉痛,小便数而赤,日晡尤甚,此膀胱阴虚,当滋化源。以补中益气加酒炒黑黄柏、知母二味,四剂咽痛稍可,乃去二味加以山茱、山药、麦门、五味,顿愈。

  一男子咽喉肿痛,药不能下,针患处出紫血少愈,以破棺丹噙化,更用清咽利膈散而愈一男子素善饮,咽喉作痛,内热作渴,小便不利,饮食如常。此膀胱积热,用四苓散,加茵 、大黄,四剂诸症渐退。又用清心莲子饮而安。

  一星士,劳而入房,喉痛渐闭,痰涎上涌,四肢乍热。此阴虚阳气飞扬。用补中益气加宪副姜时川,癸卯冬就诊于予,右寸浮数有力,口中有疮。余曰:此胃火传于肺也,滋味慎起居。甲辰秋复就诊,尺脉洪数而无力。余曰:此肺金不能生肾水,宜静养以滋化源。彼云:今喉间及耳内,不时燥痛,肢体不时发热,若无根之火殒无疑矣。后谓刘古峡云:立斋谓我之病可疑。至乙巳孟春。古峡谓余曰:姜公之病已如尊料。遂同余往视,喉果肿溃脉愈洪大,或用泻火之药反速其殁。

  云间吴上舍年逾五十,咽喉肿痛,或针出血,神思虽清,尺脉洪数,而无伦次,按之细微如无。余曰:有形而无痛,阳之类也,当峻补其阴,今反伤其阴血必死,已而果殁。盖此症乃肾气亏损,无根之火炎上为患,惟加减八味丸料煎服,使火归源,庶几可救。

  府庠归云桥之内,产后患喉痛,服清热等剂益甚。余诊之,属膀胱经血虚也,盖膀胱之内脉上行,至颈而还,用八珍汤加牡丹皮、柴胡、酒炒黑黄柏,二剂而愈。

  嘉靖辛丑仲秋,大方凭几执笔就书,咽喉间偶有痰涎,遂左顾吐之,以未及合而颈骨如摧,莫能转视,至夜增剧,潜发盗汗,手足麻冷,卧起必藉人扶持,稍动则痛连心腹,苦楚万状,不可胜数,如是者三四日。得立斋先生视之曰:此怒动肝火,胆得火而筋挛缩。以六味地黄丸料加山栀、柴胡,以清肝火生胆血。一剂未竟日,而谈笑举动,一一如常矣。接见宾从,俱以为前日之病者罔也,先生之神妙,类多如此。惜乎,不肖疏怠蹇拙,不能尽述。姑以其亲视者,笔之以为明验耳。吴门晚学生沈大方履文再顿首谨书。

  一妇人喉间作痛,两月后而溃,遍身筋骨作痛,余以为杨梅疮毒,先以萆 汤,数剂而平,更以四物加萆 、黄 二十剂,诸症悉退。

  一弥月小儿,口内患之,后延遍身,年余不愈。以萆 为末,乳汁调服,母以白汤调服,月余而愈。余见《保婴粹要》。

  一男子先患喉痛,复发杨梅疮。用轻粉等剂,愈而复发,仍服前药,后又大发,上 溃烂,与鼻相通,臂腕数颗,其状如桃,大溃,年余不敛,虚症悉见。余以萆 汤为主,兼以健脾之剂,月余而安。余见《外科枢要》。

  诸骨稻谷发鲠七

  治诸骨鲠,用苎麻根杵烂丸,弹子大,将所鲠物,煎汤化下。

  一方鱼骨鲠,用细茶、五倍子等分为末,吹入咽喉,立愈。

  一方以犬吊一足,取其涎,徐徐咽之,即消。

  又方白萼花根捣烂取汁,徐徐咽之,不可着牙。

  治稻芒糠谷鲠喉,将鹅吊一足取涎,徐徐咽下,即消。

  治吞钉铁金银铜钱等物,但多食肥牛脂诸般肥肉等味,随大便而下。

  一方吞钱,烧炭末,白汤调下,数匙即出。或服蜜升许。或食茨菇,其钱自化。

  治吞发绕喉不出,取自乱发作灰,白汤调服一钱。

  治吞铁或针,用饧糖半斤浓煎,艾汁调和服之。

  一方磁石,磨如枣核大,钻眼,以线穿令吞喉间,针自引出,或吞钱金银铜铁,磁石须阴阳家用验者。

  治诸鲠咒法八

  子和云:大凡鱼骨麦芒,一切竹木刺鲠于喉间,及发绊不能下;用《道藏经》中一咒法:取东方无根水一碗,先以左手结三台印,将水置印上,后将右手持一剑,诀于水上,虚书一龙字,密咒九遍;咒曰:吾从东方来,路傍一池水,水里一条龙,九头十八尾,问君治何物,专用此间水。连诵九遍,患者饮之,即愈。

  误吞水蛭九

  治误吞水蛭,食蜜即愈,试以活蛭投蜜中,即化为水,屡验。一书云:井中生蛭,以白马骨投之,即无,试之亦验。水蛭即蚂蝗也,虽死为末,见水复活,人吞之为害不小,治以前法

  诸虫入耳十

  治百虫入耳,用盐汁灌之,或葱汁尤良,或猪肉少许,炙香置耳孔边亦出;或用细芦管入耳内,口吸之虫随出。

  蜒蚰入耳,以盐少许搽耳内,即化为水。

  蜈蚣入耳,以鸡肉置耳边自出。凡虫毒入腹作胀,饮好酪二升许,虫化为水,而毒亦消

  蛇入七窍及虫咬伤十一

  凡蛇入七窍,劈开蛇尾,纳川椒数粒,以纸封之,其蛇自出。更煎人参汤饮之,或饮酒食蒜

  男女体气十二

  治腋气,五更时,用精猪肉二大片,以甘遂末一两,拌之,挟腋下,至天明。以生甘草,煎汤饮之,良久泻出秽物,须在荒野之外,则可恐秽气传入故也,根据法三五次,即愈。虚弱者,间日为之,其他密陀僧、胡粉之类,皆塞窍以治其末耳。

  附方并注

  清胃散治胃火血燥唇裂,或为茧唇,或牙龈溃烂作痛。

  黄连(炒) 生地黄 升麻(各一钱) 牡丹皮(八分) 当归(三钱二分) 上水煎服。

  加味清胃散即前散加芍药、柴胡,治脾胃肝胆经热。

  柴胡清肝散治肝经怒火,风热传脾,唇肿裂,或患茧唇。

  柴胡 黄芩(炒,各一钱) 黄连(炒) 山栀(炒,各七分) 当归(一钱) 川芎(六分)

  生地黄(一钱) 升麻(八分) 牡丹皮(一钱) 甘草(三分) 上水煎服。若脾胃弱,去芩、连,加济阴地黄丸治阴虚火燥,唇裂如茧。

  五味子 熟地黄(自制杵膏) 麦门冬 当归 肉苁蓉 山茱萸(去核) 枸杞子 山药甘州归脾汤(一名济生归脾汤)

  治思虑伤脾,血耗唇皱,及气郁生疮,咽喉不利,发热便血,盗汗晡热等症。

  木香 甘草(各三分)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 (炒) 当归 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服。

  加味归脾汤即前方加柴胡、丹皮、山栀,治思虑动脾火,元气损伤,体倦发热,饮食不思,失血牙补中益气汤治中气伤损,唇口生疮,或齿牙作痛,恶寒发热,肢体倦怠,食少自汗,或头痛身热,烦躁作渴,气喘脉大而虚,或微细软弱。

  人参 黄 (炒) 甘草(各一钱半) 白术 当归 橘红(各一钱) 柴胡 升麻(各五分)

  羌活散治风热传脾,唇口 皱,或头痛目眩,或四肢浮肿如风状。

  羌活 茯苓 薏苡仁(各等分)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入竹沥一匙服。

  人参理中汤治口舌生疮,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畏寒恶热,作呕腹痞。此中气不足,虚火炎上。

  人参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各等分) 上每服五七钱,或一两,水煎服。

  附子理中汤治症同上,但四肢冷逆,或呕吐泄泻。

  茯苓 白芍药(各二钱) 附子 人参(各二钱) 白术(四钱) 上水煎服。

  香砂六君子汤治口舌生疮,服凉药过多,以致食少作呕,或中气虚热所致。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 陈皮(各一钱) 藿香(八分) 甘草(炒,六分) 宿砂仁(炒人参安胃散治胃经虚热,口舌生疮,喜热饮食。

  人参 白茯苓(各一钱) 黄芩(二钱) 甘草(炙) 陈皮(各五分) 黄连(三分) 芍药(服。

  七味白术散治虚热,口舌生疮,不喜饮冷,吐泻口干。

  人参 白术 木香 白茯苓 甘草(炙) 藿香(各五分) 干葛(一钱) 上水煎服。

  四君子汤治口舌生疮,脾胃虚弱,饮食少思,肚腹不利。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六君子汤治胃气虚热,口舌生疮,或寒凉克伐,食少吐泻。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半) 陈皮 半夏 甘草(各一钱) 上姜枣水煎服。

  二陈汤治脾胃虚弱,口舌生疮,或中脘停痰,呕吐恶心,饮食少思等症。

  陈皮 茯苓 半夏(各一钱半) 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葛花解醒汤治酒积,口舌生疮,或呕吐泄泻。

  白豆蔻 宿砂仁 葛花(各五分) 木香(二分) 青皮(二分) 陈皮 茯苓 猪苓 人参白术 神曲(炒) 泽泻 干姜(各三分) 上水煎服,得微汗,酒病去矣。

  龙胆泻肝汤治口苦,或生疮。

  柴胡(一钱) 黄芩(七分) 甘草 人参 天门冬(去心) 龙胆草(酒拌炒焦) 黄连(炒)

  山栀(炒) 麦门冬 知母(各五分) 五味子(三分) 上水煎服。

  小柴胡汤治肝胆经风热侮脾土,唇口肿痛,或寒热往来,或日晡发热,或潮热身热,或怒而发热胁痛,甚者转侧不便,两胁痞满,或泻利咳嗽,或吐酸苦水。

  柴胡(一钱) 黄连(一钱半) 半夏 人参(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怒动肝火,牙齿痛寒热,加山栀、黄连。

  栀子清肝散治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口舌生疮,或耳内作痒,出水疼痛,或胸间作痛,或寒热往来茯苓 川芎 芍药 牛蒡子(炒) 当归(各七分) 柴胡 山栀 牡丹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

  人参败毒散(加防风、荆芥,名荆防败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