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灯续焰



  医灯续焰 清 潘楫

  陈序

  武林城之东偏,曩有贤者出于其间,曰绍隆王先生。其为人也。朴 迟重,人莫知之。敝冠穿履,参绍觉师。师心知其贤。已而得道,遂发灵兰金匮之藏,尽其术,皆解验之。其治病也,划然无疑难矣。先生没而道大行。潘翁邓林,乃其大弟子也,以故城东有潘氏之学。数年以来,翁道日隆,望日重,而翁必 然曰:嘻!此吾王先生之教也。着脉及证数万言,啜叶者众,而翁必退然曰:嘻!此吾王先生之教也。人以此贤潘氏,求为弟子者惟恐后。仆观自古师弟之间,盖难言之。自马融大儒,不能不疑其弟子康成;而吕步舒,或不知其师书。况夫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女无美恶,入宫见妒。美好者,不祥之器。秦太医李醯之事,岂必不见于门下哉?而翁终身不忘其师,诸弟子事翁益谨。取黄帝、扁鹊脉书,及近世来诸名家,条分缕析,讲习不倦。翁之所以教弟子,如王先生之于翁;而弟子之事翁,一如翁之所以事王先生,可不谓难耶?夫翁生平诚长者,其神术若长桑阳庆,固不待言;乃诸子以魁杰之才,丘园之秀,厌弃章句,敝屣功名,而心切向往,如七十子之事孔子。此非翁之道德殊妙,能致是哉?仆于是尤有感焉。士处斯世而全性命,亦极难耳。以谯玄之术数而难免,以李业之志节而难免,以左慈之幻术而难免,以霍原之教授而难免。翁与弟子,治其方书,与物无害,与人无争,亦可谓高蹈君子,质有其文矣。此尤仆所慨叹以为不可及者。岁在执徐,翁春秋六十,适医灯一书告竣。仆乐得而读之。其网罗群有,剖析毫芒,至矣;而犹不敢自名一家,比于诠注。

  翁学之富,技之精,志之谦,此岂末学浅术所能测其堂奥哉。间者蒋子介眉属予言,因遂述其师弟源流之义,以为翁寿,即以为此书之序。然则翁之所以寿世者,其又在是也夫。

  四明陈朝辅燮五氏谨序于西泠之不系舟。

  序

  予素不谙医,尝从二三知己后,讲论切磋,粗闻大义,乃知其道与易通,最精微,亦最易简也。近世业医家,源流弗彻,好为奇诡之说以欺人,而其惝恍支离,误人滋甚。宗人邓林子,沉心此道,博综深思。寂寂东城水竹间者数十年,不藉人知而知藉甚。申酉后,文人墨士,疏笔砚,弃制举,皆负笈邓林之门。邓林初与抉素问阴阳生化之奥,晰灵枢经脉俞节之微;次辩越人之难经,探仓公之断案,阐仲景,论叔和,以及河间、洁古、东垣、丹溪等诸家异同之说,皆有以究其本而折其衷。座下数十辈,率一时名流,虑无不洞开心胸者。最后,乃取紫虚真人所纂四言举要而节解焉。因脉及证,因证及方。举从前所阐灵素诸家之要,尽融会于平实切近之中,使读者见如指掌,此所谓最精微、最易简也。以为菽粟即菽粟,以为珍奇即珍奇。彼偏僻诡诞,欺人误人者,视之竟何如耶?书成,更名医灯续焰。藉此一续,而后得以普照十方。其功德于后世者,又何可纪极。邓林意萧淡,不屑屑逐声利。视诊之余,即闭户垂帘,觞咏以自乐。其高致如此。吾友张卿子,玄湛渊微,覃精易理,与邓林隔水而居。两家门人,无少别异,问难和衷,相长相益。一时相传为艺林盛事,而予亦得数过从聆闳论焉。呜呼!若邓林者,进于道矣,技云乎哉。

  壬辰初夏宗末之淇谨序。

  叙原

  绍龙王先生者,楫之受业师也。楫童年即知之。万历壬子夏,有同盟朱仲修相引,乃负笈先生之门。先生与楫同里,相去仅百武。以故朝暮随从,风雨无阻。先生盖未尝暇豫倦教也。先生初命楫读灵素,次本经,次难经,次伤寒论,次金匮,次脉经。随读随讲。不升座,不据席,不作学究态。及其兴到理融,口言心应。开阖也,升降也,方圆也,动静也,上下之感应也,左右之往来也,拆之则千,熔之则一。卷舒六合,搏弄五行,真令花落空中,风生座上。愚如楫者,亦隐隐跃跃,有瞻前忽后景象。先生岂常人也哉。先生少孤,早弃学。于经书义理,漠不相入。

  传家医业,坐此而废。虽常以此为邑邑,然亦相安于无可奈何。已弱冠,听讲于土桥绍觉师。师悯其钝朴,命令求慧。先生乃发愿拜清净,三年如一日。忽心中若初燃之灯,乍明乍暗。久之,觉灯光渐大,灯焰渐高。试一开卷,便能解,非复畴昔之茫然矣。自此日明一日,即大乘中秘、义理幽玄之书,皆若焚山照渚,水陆现形,一无逃遁者。先生道业因之尊崇,家声借以振起,益信先生之非常人也。先生西归,仅五十有九。时为天启甲子之二月,迄今三十年。所及门者,亦复凋谢殆尽。楫老矣,欲述其指授,愧非游夏之才;不述,又无以毕先生之志。会庚寅夏日,偶及门有以崔氏脉诀索讲者。读之良备,因用为张本,下以先生平日所教者注解之,而后附以方。命曰医灯续焰,意谓挑灯而续其焰耳。若曰即此是灯,则吾岂敢?先生于楫,名则师生,情同父子。受恩罔极,图报无从。尝欲作一传,以表先生之才异,每苦无因。今本编注成,先后翻阅,皆本先生胸臆,故不敢僭为己有。

  叙表于首,以充作传之意。

  不肖潘楫叙

  潘隐君邓林先生传

  隐君姓潘氏,名楫字硕甫,一号邓林。先世三川人。自中允公某,扈建炎皇帝跸,因家武林。十六世传至君。虽不仕,少以孝弟闻闾里。及壮,博学有经世才,负大略。遭时丧乱,遁迹城隅,德益高。东南人士,师尊之,至不敢名且字,皆曰邓林先生。先生父云乔公,丈夫子四举,先生最后。三兄走通邑大都贾。云乔公经营先生就外传,不令知生产业。先生移瞬辄诵如宿习。发甫燥,一日忽请云乔公曰:兄也牵车,有弟不能代。兄奉甘旨硕劳,大人为儿藿肉浆酒谋。卜商氏何人哉?事父母能竭其力,未学谓学。儿质下中,颇及效仲由负米故事,即百里犹膝下耳。会延教授余杭溪南者,束修之肉不缺供。与三兄洗腆,分庆伏腊,雍雍如也。云乔公绝怜爱之。念佳儿须卜佳妇,议先生婚。定情已协,告。先生长跪阿母前,作婴儿啼,不欲遽受室,割养妻子。迨迟久婚成,先生孝道愈不衰。云乔公素倜傥多奇,鄙小儒章句学。顾盼诸子,惟先生神似。先生配徐孺人卒。继配杨孺人,尤健持门户。与先生执子妇礼,足娱两老人堂上。云乔公遂决策命先生游,观先生胆智。先生亦内顾少慰,从张将军建阃粤东焉。当是时桢朝乱起,所在群盗蚁屯蜂合,不可爬梳。粤峒獠窥伺蠢动。先生角巾乌衣,以如意指麾方略,出奇捣渠。渠一鼓夺隘,余莫敢仰视,争牛酒下先生。先生功还阃帅。归省亲,柔声怡容,仍一孝子,无赫赫功见颜面也。云乔公侦知大喜,语杨孺人曰:若真吾儿。我家安仁。三十年一进阶,郁郁着闲居赋,何如此儿差快人意。复命先生往。先生窃见父母饮啖减畴昔,心忧之。诡言候张将军骑吏来同发。已而云乔公夫妇同夕逝。先生号血数斗,伟躯者骨立矣。丧毕复游粤。张将军执先生手,如两臂复完。流氛獗甚,张迁转去粤,深入败没。先生病不与俱,且见事势多不可为,还里门。自拟清凉居士,卖药都市中。厥后天下大定,交游多至大官,欲举先生于朝。先生掉头不悦,坐医隐,人以伯休目之。自壮及髦,凡受业先生者,数百辈。观其器宇,即识为潘门弟子。有以医从先生游,饮上池照,不失尺寸。知先生者曰:先生寄志于医。盖以兄西怀君善病,先生体阿母志,往师王绍隆。不但烧须灼艾,终日夕视脉和药必精,故通于神明如此。三兄先先生死。未亡暨藐遗孤,悉就先生。生分哺,死归葬。又其常行无足异者,所着书多可传。诗文落落有高致。年七十四,寿终于家。往岁予疾濒殆,先生方寸匕起之。日一笋舆过余,只鸡尊酒,谈宴欢甚。观先生饮户第一,酡颜俨红玉,与人坐春风中,知其有隐德者。其子杓灿、苍与,皆邑知名士。苍与早夭。

  杓灿敦伦尚节,概有父风,而才尤隽爽,光大先生门户未艾。先生没后三年,与余游交最善。

  蒋芑曰:先生非隐者也,而德以成其隐,时会然也。身不及显,其子欲无显得乎?惟孝友于兄弟,效奇幕府,晚晦迹于方书,是亦为政焉。乃或父子相戾,亲兄弟争钱财,亦独何哉。

  卷一

  血脉隧道第一

  脉乃血 ,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

  水自源而分流曰 。合分起伏,道各井然。人身之血,犹夫水也。血中之脉,犹夫 也。 通则水源活,脉通则气血行。气也,血也,其在于人身,浑沦条析,非一非二。设经脉不先为流转,则潜行默运之机碍矣。 濡守使,又安望其各尽乃职耶。(《难经》二十二难曰:气主 之,血主濡之。《素问》阴阳应象论曰: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隧道,即经脉也。言其在血中,精密隐隧,自成一道。《灵枢》营气篇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营出中焦之义了然。)《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壅遏犹言拥迫,使入隧道,而无别道可避也。)《灵枢》卫气篇云: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合诸篇论观之,乃知血为总名,而脉则指营气流行不息之道耳。若与血二,实无有二。

  然非呼吸,不能流行,故曰气息应焉。(仲景平脉篇云:呼吸者,脉之头也。又《灵枢·动输篇》云:其行也,以息往来。)

  卷一

  法地合心第二

  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

  天阳地阴,气阳血阴。人之脉,以血为体,固当配地。然观其上下周匝,出入脏腑,联系贯通,起伏交会,一如大气之行于地中。故地有脉而山川秀丽,人有脉而形体安全。象之吻合,莫有肖于此者。故曰其象法地,能再因其象而取法焉。则吾医之识脉,与堪舆之寻龙,无二义也。府者,藏也,聚也。隧道乃精专所注,故为血之府。充遍人身,应夏火之气。中焦变赤,得正南之色,故为心之合。肺主皮毛而朝百脉,如部落然,故为皮之部。(《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又六节脏象篇云: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肺者气之本,其充在皮。又五脏生成篇云: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又平人气象论云: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又经脉别论云: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卷一

  始生营卫第三

  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

  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肾为十二经脉之根,故曰资始。胃乃生化之源,故曰资生。肾之与胃,盖有先后天之分焉。《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强,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此即资始资生之注脚也。所谓阳中之阴者,盖本乎营卫耳。营者营运于中,卫者护卫于外。营为阴血,行脉之中,入隧道也。卫为阳气,行脉之外,不入隧道也。

  卷一

  气动脉应第四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谊。

  气如橐 ,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

  气,阳也。血,阴也。阳主动,阴主静。脉之行也,必气为之先。气行则血行,气动则脉动。阴阳相应而不相失,如交谊然。橐,圈橐也,无底之器。 ,管 也,有孔之物。夫阳气之自顶至踵也,虽固护于外,无间隔于中。其游行出入,溪谷募腠,又各有窍穴,故如橐如 。波,微浪也,涌叠而前。澜,回澜也,旋涡而返。

  血之在气中也,陇涌流行,亦复回环灌溉,故如波如澜,若合若分,互为体用。周流上下,无始无终,此则循环之义矣。

  卷一

  寸口大会男女定位第五

  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

  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

  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

  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居两尺部。

  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

  十二经者,即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肺,手太阴肺注手阳明大肠,手阳明大肠注足阳明胃,足阳明胃注足太阴脾,足太阴脾注手少阴心,手少阴心注手太阳小肠,手太阳小肠注足太阳膀胱,足太阳膀胱注足少阴肾,足少阴肾注手厥阴心包,手厥阴心包注手少阳三焦,手少阳三焦注足少阳胆,足少阳胆注足厥阴肝,足厥阴肝还复注手太阴,是谓一周。其脉数十二经,共长十六丈二尺。各有长短,亦逐经各有动脉。如手太阴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脉动合谷、阳溪;足阳明脉动冲阳、大迎、人迎、气冲;足太阴脉动箕门、冲门;手少阴脉动极泉;手太阳脉动天窗;足太阳脉动委中;足少阴脉动太溪、阴谷;手厥阴脉动劳宫;手少阳脉动禾 ;足少阳脉动下关、听会;足厥阴脉动太冲、五里、阴廉之类。既皆有动脉,是皆可即其脉以诊病。今惟取手太阴寸口动脉,决诸病之死生吉凶者,何耶?盖手太阴一经,内属肺脏。其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其肺系上连喉咙吭嗌以通呼吸。肺主一身之气,气非呼吸不行,脉非肺气不布。故仲景云:呼吸者,脉之头也。又寅初方升之气,出于中焦。中焦,指胃也。盖胃为水谷之海,属土居中。灌溉四脏以及百骸。所谓灌溉者,无非一水谷之气。四脏中固有土,而土中亦具四脏。(即胃气中要有弦、钩、毛、石,弦、钩、毛、石中要有胃气义。)脉之昼夜,五十环周。始于此,亦终于此。始终循环,原无少间。但以一日夜分四时论之,必以寅初为更始也。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盖以此时,诸脉更始于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