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王先生全集

龙溪王先生全集 [明]王畿 据清道光二年刻本标点

卷一 语录
天泉证道纪
冲元会纪
与梅纯甫问答
闻讲书院会语
维扬晤语
复阳堂会语
三山丽泽录上
三山丽泽录中
三山丽泽录下
抚州拟岘台会语(一)
抚州拟岘台会语(二)
抚州拟岘台会语(三)
抚州拟岘台会语(四)
抚州拟岘台会语(五)
抚州拟岘台会语(六)
抚州拟岘台会语(七)
卷二 语录
斗山会语
水西会约题词
道山亭会语
滁阳会语
水西同志会籍
书休宁会约
书婺源同志会约
怀玉书院会语
松原晤语
宛陵会语
洪都同心会约
白鹿洞续讲义
书进修会籍
建初山房会籍申约
新安福田山房六邑会籍
桐川会约
约会同志疏
卷三 语录
宛陵观复楼晤语
九龙纪诲
周潭汪子晤语
金波晤言
水西经舍会语(一)
水西经舍会语(二)
水西经舍会语(三)
《答南明汪子问》一
《答南明汪子问》二
《答南明汪子问》三
答中淮吴子问(一)
答中淮吴子问(二)
答中淮吴子问(三)
书累语简端录(一)
书累语简端录(二)
书累语简端录(三)
卷四 语录
过丰城答问
与三峰刘子问答
与狮泉刘子问答
答退斋林子问
东游会语(一)
东游会语(二)
东游会语(三)
东游会语(四)
留都会纪(一)
留都会纪(二)
留都会纪(三)
留都会纪(四)
留都会纪(五)
留都会纪(六)
留都会纪(七)
答楚侗耿子问(一)
答楚侗耿子问(二)
答楚侗耿子问(三)
卷五
蓬莱会籍申约(一)
蓬莱会籍申约(二)
蓬莱会籍申约(三)
蓬莱会籍申约(四)
竹堂会语
南雍诸友鸡鸣凭虚阁会语
慈湖精舍会语
颍宾书院会纪
天柱山房会语(一)
天柱山房会语(二)
天柱山房会语(三)
书同心册卷
与阳和张子问答(一)
与阳和张子问答(二)
与阳和张子问答(三)
与阳和张子问答(四)
与阳和张子问答(五)
万松会纪
卷六
致知议略
致知议辩(一)
致知议辩(二)
致知议辩(三)
致知议辩(四)
致知议辩(五)
致知议辩(六)
致知议辩(七)
致知议辩(八)
格物问答原旨——答敬所王子(一)
格物问答原旨——答敬所王子(二)
与存斋徐子问答
答五台陆子问
卷七
南游会纪(一)
南游会纪(二)
南游会纪(三)
南游会纪(四)
华阳明伦堂会语(一)
华阳明伦堂会语(二)
新安斗山书院会语(一)
新安斗山书院会语(二)
龙南山居会语
白云山房问答(一)
白云山房问答(二)
书太平九龙会藉
兴浦庵会语
卷八
《大学》首章解义
《中庸》首章解义
先天后天解义
河图洛书解义
易与天地准一章大旨
艮止精一之旨
天根月窟说
性命合一说
孟子告子之学
致知难易解
意识解
三戒述
愤乐说
政学合一之说
天心题壁
卷九
答聂双江
与聂双江
答邹东廓
复刘狮泉
与魏水洲
与李原野
与吴学愚
与李克斋
答李克斋
与李克斋
与孟两峰
答胡石川
与施益庵
答章介庵
答季彭山龙镜书
与潘笠江
答万履庵
与吕沃洲(两篇)
与潘水廉
与陆平泉(两篇)
与王南岷
与陶念斋
与陶念斋
与赵尚莘(四篇)
答茅治卿
与诸南明
与屠竹墟
卷十
与李中麓
答罗念庵
答罗念庵
与罗念庵
与罗念庵
与罗念庵
与孙淮海
与耿楚侗
与耿楚侗
答耿楚侗
与冯纬川(共两篇)
答吴悟斋
再答吴悟斋(上)
再答吴悟斋(下)
与朱越峥
与李中溪
与冯南江
复颜冲宇
与沈凤峰
答洪觉山
答毛瑞泉
答王鲤湖
与胡栢泉
与唐荆川
与唐荆川
与谭二华
答谭二华
卷十一 书
与赵麟阳
答李渐庵
答李渐庵
答刘凝斋
与刘凝斋
答刘凝斋
答刘凝斋
与王敬所
答王敬所
与莫中江
与冯少洲
答孟会源
与汪周潭
与屠坪石
与万合溪
与顾日岩
与张阳和
答张阳和
与张阳和
答张阳和
与张阳和
与朱金庭
与赵濲阳
与赵濲阳
与赵濲阳
与李见亭
与王龙阳
与祝成吾
与林益轩
与罗近溪
与罗近溪
与邵缨泉
答宗鲁侄
与田竹山
答刘抑亭
与吴安节
与郜仰蘧
与顾海隅
与董弦斋
与黄海南
与郑石渊
与俞虚江
与戚南塘
卷十二 书
与邹颍泉
与曾见台
与魏敬吾
与李见罗
与李见罗
与张含宇
与殷秋溟
答殷秋溟
与林介山
与吴中淮
与吴中淮
答程方峰
与胡鹿崖
与周洞岩
与徐龙寰
与鲁书堂
与萧全吾
与完璞会中诸友
与宛陵会中诸友
与贡玄略
与贡玄略
与贡玄略
与梅纯甫
答梅纯甫
与梅纯甫
与周顺之
与周顺之
与周顺之
与沈思畏
与沈思畏
与丁惟寅
与杜惟诚
与焦仲明
与萧以宁
与王济甫
与沈伯南
与吴从本
与萧来凤
答沈宗文
与沈宗颜
与沈宗颜
与丁存吾
与邓子和
与徐邦中王以忠
与徐成身
答徐成身
与徐成身
与莫廷韩
答周居安
与张叔学
与张叔学
与张叔学
与张叔学
卷十三

阳明先生年谱序
重刻阳明先生《文录》后序
读先师《再报海日翁吉安起兵书》序
《击壤集》序
《历代史纂左编》序
《精选史记汉书》序
《欧阳南野文选》序
《邹东廓先生续摘稿》序
《王瑶湖文集》序
读《云坞山人集》序
《国琛集》序
《山阴县核田平赋岁计》序
《晴川杨公生祠录》后序
《起俗肤言》后序
《太平杜氏重修家谱》序
《太平县杜氏族约》序
书贞俗卷序
《督抚经略》序
三锡篇赠宫保梅林胡公

卷一 语录
天泉证道纪


  阳明夫子之学,以良知为宗,每与门人论学,提四句为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学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

  绪山钱子谓:"此是师门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

  先生谓:"夫子立教随时,谓之权法,未可执定。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盖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着于有矣。自性流行者,动而无动,着于有者,动而动也。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皆有,心亦不可谓之无矣。"

  绪山子谓;"若是,是坏师门教法,非善学也。"

  先生谓:"学须自证自悟,比从人脚跟转。若执着师门权法以为定本,未免滞于言诠,亦非善学也。"

  时,夫子将有两广之行,钱子谓曰:"吾二人所见不同,何以同人?盍相与就正夫子?"

  晚坐天泉桥上,因各以所见请质。

  夫子曰:"正要二子有此一问。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一下人立教。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一了百当,即本体便是工夫,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中根以下之人,未尝悟得本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心与知物,皆从有生,须用为善去恶工夫随处对治,使之渐渐入悟,从有以归于无,复还本体,及其成功一也。世间上根人不易得,只得就中根以下人立教,通此一路。汝中所见,是接上根人教法;德洪所见,是接中根以下人教法。汝中所见,我久欲发,恐人信不及,徒增躐等之病,故含蓄到今。此是传心秘藏,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者,今既已说破,亦是天机该发泄时,岂容复秘?然此中不可执着。若执四无之见,不通得众人之意,只好接上根人,中根以下人无从接授。若执四有之见,认定意是有善有恶的,只好接中根以下人,上根人亦无从接授。但吾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仍当随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汝中此意,正好保任,不宜轻以示人。概而言之,反成漏泄。德洪却须进此一格,始为玄通。德洪资性沉毅,汝中资性明朗,故其所得亦各因其所近。若能互相取益,使吾教法上下皆通,始为善学耳。"

  自此海内相传天泉证悟之论,道脉始归于一云。



冲元会纪


  己酉仲秋,先生偕绪山钱子携浙徽诸友赴会冲元,合凡百余人,相与紬绎参互,纪其语于左云。

  先生曰:自先师提出本体工夫,人人皆能谈本体说工夫,其实本体工夫须有辨。自圣人分上说,只此知便是本体,便是工夫,便是致;自学者分上说,须用致知的工夫以复其本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致也。世之议者或以致良知为落空,其亦未之思耳。先师尝谓人曰:"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工夫。"戒慎恐惧若非本体,于本体上便生障碍;不睹不闻若非工夫,于一切处尽成支离。盖工夫不离本体,本体即是工夫,非有二也。

  今人讲学,以神理为极精,开口便说性说命;以日用饮食声色财货为极粗,人面前便不肯出口。不知讲解得性命到入微处,一种意见终日盘桓其中,只是口说,纵令婉转归己,亦只是比拟卜度,与本来性命生机了无相干,终成俗学。若能于日用货色上料理经纶,时时以天则应之,超脱得净,如明珠混泥沙而不污,乃见定力。极精的是极粗的学问,极粗的是极精的学问。精精粗粗,其机甚微,非真实用工之人,不易辨也。

  吾人今日讲学,未免说话太多,亦是不得已。只因吾人许多习闻旧见缠绕,只得与剖析分疏。譬诸树木被藤蔓牵缠,若非剪截解脱,本根生意终不条达。但恐吾人又在言语上承接过去,翻滋见解,为病更甚。须知默成而信,孔门惟颜子为善学。吾人既要学颜子,须识病痛,斩除得净。不然,只是腾口说,与本根生意原无交涉也。

  朋友中有守一念灵明处认为戒惧工夫,才涉语言应接,所守工夫便觉散缓。此是分了内外。一念灵明无内外、无方所,戒慎恐惧亦无内外、无方所。识得本体原是变动不居,不可以为典要,虽终日变化云为,莫非本体之周流,自无此病矣。

  吾人学问,自己从入处,便是感动人样子。从言语入者,感动人处至言语而止;从意想入者,感动人处至意想而止;从解悟入者,感动人处至解悟而止。若能离此数者,默默从生机而入,感动人处方是日新。以机触机,默相授受,方无止法。此颜子所以如愚而未见其止也。

  吾人今日讲学,先要一切世情淡得下,此是吾人立定脚跟第一义。《中庸》结末开口说个淡字,正是对病药方。淡原是心之本体,有何可厌?惟心体上淡得下,便无许多浓酽劳攘,便自明白,便能知几,可与入德,直入至无喜无怒、无声无息。只是淡到极处,立心为己,便是达天德根基。若起头清脱不出,到底夹带包藏,只在世情上拣得一件好题目做,与孔门黯然日章家法,奚翅千里!



与梅纯甫问答


  纯甫梅子问狂狷之辨。

  先生曰:"古今人品之不同如九牛毛,孔子不得中行而思及于狂,又思及于狷。若乡愿则恶绝之,甚则以为德之贼。何啻九牛毛而已乎!狂者之意,只是要做圣人,其行有不掩虽是受病处,然其心事光明超脱,不作些子盖藏回护,亦便是得力处。如能克念,时时严密得来,即为中行矣。狷者虽能谨守,未办得必为圣人之志,以其知耻不苟,可使激发开展以入于道,故圣人思之。若夫乡愿,不狂不狷,初间亦是要学圣人,只管学成壳套:居之行之,象了圣人忠信廉洁;同流合污、不与世间立异,象了圣人混俗包荒。圣人则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尚有可非可刺。乡愿之善,既足以媚君子,好合同处,又足以媚小人。比之圣人,更觉完全,无破绽。譬如紫色之夺朱,郑声之乱雅,更觉光彩艳丽。苟非心灵开霁、天聪明之尽者,无以发其神奸之所由伏也。夫圣人所以为圣,精神命脉全体内用,不求知于人,故常常自见己过,不自满假,日进于无疆。乡愿惟以媚世为心,全体精神尽从外面照管,故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学术邪正路头,分决在此。自圣学不明,世鲜中行,不狂不狷之习沦浃人之心髓。吾人学圣人者,不从精神命脉寻讨根究,只管学取皮毛支节,趋避形迹,免于非刺以求媚于世,方且傲然自以为是,陷于乡愿之似而不知,其亦可哀也已。所幸吾人学取圣人壳套尚有未全,未至做成真乡愿,犹有可救可变之机。苟能自反,一念知耻即可以入于狷,一念知克即可以入于狂,一念随时即可以入于中行。入者出之,出者奴之,势使然也。顾乃不知抉择而安于其所恶者,不安于其所思者,亦独何心哉?"


闻讲书院会语


  嘉靖甲寅春,先生赴江右之约,秋入武夷,历鹅湖,返棹广信,郡中有闻讲书院之会,吉阳何子请先生往莅之。会约首揭阳明夫子《立志说》、"拔本塞源"一体论以示学的,每会轮一人讲《四书》一篇以为参互体究之资。时,讲《孟子》"道在迩而求诸远"一章。讲毕,诸生起问曰:"远迩难易之旨究竟何如?诸生将缘此以精所学,期实体诸身心,非徒诵说而已也。"

  先生曰:"讲义中云'性外无道,道外无事',两言大略得之。其远迩难易之说,尚为举业旧见所缠,更须商量耳。夫道与事皆原于性,良知良能、不学不虑,天之性也。故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取诸在我,不假外求,性外无学,性外无治。平天下者徵诸此而已。但圣学不明,圣人多务好奇慕外,反忽近而求诸远,忽易而求诸难,不从真性上照察理会,终日经营于身心之外,贪多务博,谈王说伯,拟古酌今,与凡天地之所以高深、鬼神之所以幽显无不欲穷搜而极探之,以为所学在是矣。夫远近难易,何莫非道?何莫非性命之所该?然道有本末,事有终始,为之须有次第。未有本固而末不茂者,未有始得而终不贯者。故曰:'君子之道,行远必自迩;天下之事,图难于其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