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读书记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
  西山读书记目録    儒家类
  卷一
  天命之性
  卷二
  气质之性
  性命
  命
  性情
  心性
  性情心
  卷三
  心
  卷四
  志
  志气
  气
  意
  思
  念虑
  情
  治情
  卷五
  元亨利贞
  仁义礼智信
  卷六
  仁【上】
  巻七
  仁【下】
  卷八
  义
  义利
  礼
  智
  信
  卷九
  仁义
  仁礼
  仁智
  仁孝
  智仁礼
  勇
  卷十
  礼义
  礼乐
  智礼
  智圣
  礼义信
  信义礼
  德礼
  忠信
  善信
  顺信
  卷十一
  父子
  卷十二
  君臣
  卷十三
  夫妇
  卷十四
  长幼
  朋友
  卷十五
  道
  德
  德行
  德业
  卷十六
  才德
  道德
  中
  卷十七
  一
  极
  诚
  卷十八
  敬【上】
  卷十九
  敬【下】
  卷二十
  学
  卷二十一
  师道
  教法
  小学大学
  小学
  卷二十二
  大学
  卷二十三
  易要指
  书要指
  诗要指
  卷二十四
  礼要指
  春秋要指
  语孟要指
  诗礼乐
  六经之教
  六经之指
  卷二十五
  读书之序
  读书之法
  广大学一
  广大学二
  广大学三
  卷二十六
  广大学四
  卷二十七
  广大学五
  广大学六
  卷二十八
  尧舜禹汤文武传授
  孔子顔曾传授
  卷二十九
  孔门诸子之学
  卷三十
  子思孟子传授
  荀杨董文中子之学
  韩子之学
  周子二程子传授
  卷三十一
  邵子张子之学
  程张门人之学
  朱子传授
  张氏吕氏之学
  卷三十二
  圣贤气象
  君子善人有恒之分
  君子小人之分
  卷三十三
  处贫贱
  处富贵
  处患难
  处死生
  安义命
  审轻重
  卷三十四
  进退
  仕隐
  辞受
  卷三十五
  吾道异端之辨【上】
  卷三十六
  吾道异端之辨【下】
  卷三十七
  隂阳
  天地之形体
  卷三十八
  天地之道
  天地之心
  乾坤
  五行
  卷三十九
  日月星辰
  雷霆风雨之属
  卷四十
  鬼神
  【臣】等谨案西山读书记四十巻宋真徳秀撰陈振孙书録解题谓西山读书记有甲乙丙丁甲言情理中述治道末言出处大抵本经史格言而述以己意今但有甲三十七卷丁二卷乙丙未见故载于文献通考者仅三十九卷今世所传明时旧刋本甲丁二记卷数与书録解题合中多乙记二十二卷前有开庆元年德秀门人汤汉序称读书记惟甲乙丙为成书甲乙二记先刋行乙记上即大学衍义乆进于朝其下未及缮写而徳秀没汉从其子仁夫钞得厘为二十二卷而刋之福州据此则丙记原书本阙乙记为汤汉所续刋振孙惟见初行之本故止于甲丁二记也甲记自论天命之性至论鬼神各分标目前有纲目一篇具详论次先后之防乙记载虞夏以来名臣贤相事业畧仿编年之体前亦有纲目一篇谓讫于五闰而书中至唐李德裕而止盖撰次未完者丁记上卷皆论出处大义下卷分处贫贱处患难处生死安义命审轻重诸目与上卷互相发明德秀大学衍义羽翼圣经推阐已无遗蕴此书乃分类诠録以为下学上达之本故自身心性命天地五行以及先儒授受源流无不胪析名言绪论徴引极多皆有裨于研究至于致治之法衍义所未及详者则于乙记中备着其事俾古今兴衰治忽之故犁然可睹足便观览体用兼该之学于此更可见一斑矣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西山读书记原序
  西山先生读书记惟甲乙丁为成书甲丁二记近年三山学官已刋行乙记上则大学衍义是也其下卷未及缮写而先生没藁藏于家学者罕见之汉来建安请于先生之嗣子仁夫右司传钞以来手自校定厘为二十二卷将欲刋之仓台适福之郡文学吴尘编蠧简久蛰屋壁乃今出而流布使夫有志于尊主庇民者读是书蚤正而素讲一日当大任据千载而施四事真儒之效庶几复见于天下是则先生佐王之学与天地相终始岂非其平日至大至公之心也哉纲目讫于五季而藁本仅至李文饶止今不敢辄补之又元藁间有附注别説者乃汉一时所见先生未及有所去取今皆削之观于初藁者其无所疑云峕开庆改元十月初吉门人番阳汤汉谨书


  读书记纲目
  性命者义理之源故以为编之首性之发为情而心则统乎性情者也故性之次曰心曰情此三者一编之纲领也其目则曰仁义礼智信者天命之性也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者率性之道也故五常之次五典继之人所共由之谓道得之于己之谓徳其实非有二也故五典之次道徳继之曰中曰一曰极曰诚胥是道也而异其名故以次于道徳之后士之求道入徳将何所自始亦曰学而已矣敬者学之本根故列于学之首其泛言学次之曰师道曰教法又次之曰小学曰大学又次之以圣贤为师而辨君子小人之所以分与吾道异端之所以异皆学之事故以次于大学之后隂阳造化之理其略已见前性命篇其未备者复列于此以为编之终焉门人番阳汤汉再识


  钦定四库全书
  西山读书记卷一
  宋 眞德秀 撰
  天命之性
  书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此成汤诰万邦之词○孔氏曰皇大也衷善也顺人有常之性能安立其道则惟在于君唐孔氏曰天生蒸民与之五常之性使有仁义礼智信是天降善于民也○程子曰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朱子曰自天而言谓之降衷自人受此衷而言则谓之性其要在降字上猷即道道者性之发用处又曰衷字只是无过不及之中是恰好底道理天生人物各有一至当恰好底道理降与尔与程子所谓天然自有之中刘子所谓民受天地之中相似昔人云衷善也却未亲切○林氏曰天能降衷于民不能使民保其常性而勿失故为之君而付之以教命之任师矌曰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者谓勿使失其所降之衷也民既有降衷之性至于循其固有之性以安其所谓道者是乃君之事故曰云云汤欲言桀之暴虐夫民以亡天下则以此言为先盖推本上天所为立君乂民之意与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之言相为终始○蔡氏曰天之降命而具仁义礼智信之理无所偏倚所谓衷也人之禀命而得仁义礼智信之理与心俱生所谓性也循其理之自然而有仁义礼智信之行所谓道也以降衷而言则无有偏倚顺其自然固有常性矣以禀受而言则不无清浊纯杂之异故必待君师之作而后能使之安于其道故曰克绥厥猷惟后夫天生民有欲以情言也上帝降衷下民以性言也仲虺即情以言人之欲成汤原性以明人之善盖互相发云○愚按六经言性始见于此○又伊川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是又兼习而言与汤言降衷之性亦互相发也○圣贤之言衷曰降衷命曰降命才曰降才深味降之一言真若天之与人交相付受明命赫然不离心目之间也可不敬哉○蔡氏说若有恒性与诸说异恐未安○安于其道谓父安于慈子安于孝之类
  诗蒸民之首章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彜好是懿德
  此尹吉甫美宣王之诗○朱子曰天生众民有是物必有是则五官百骸九窍五藏而达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无非物也而莫不有法焉如视之明聴之聪貌之恭言之顺君臣有义父子有亲之类是也是乃民所执之常性故于其情无不好此美徳者昔孔子读诗至此而赞之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而孟子引之以证性善之说其指深矣○按朱子此语本之山杨氏而小异盖杨氏曰视聴言动必由礼焉此一身之则为君止于仁为臣止于敬为子止于孝为父止于慈此君臣父子之则愚谓有物有则乃天理之自然今曰必由礼止于仁则人道之当然矣故朱子不尽取也○朱子又曰物指形气则乃理也物之理方为则若便以物为则非也而南轩张氏有曰夫有是物必有是则茍失其则实已非矣其得谓是名哉故凡言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皆以失其则故也人生于天地之中其所以名为人者以天之降衷善无不备也失其所以为人之道则虽名为人也而实何如哉其言深有警焉故附于此
  春秋左氏传刘康公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
  程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天命之谓性也○问受中与程子天然自有之中是一意否朱子曰只是一意盖指大本之中也又问刘子所谓中即周子所谓太极否曰只一般但名不同中是恰好处○又曰这几个字自古圣贤上下数千年唤得都一般必竟是圣贤授不断故能如此至春秋时其传犹未泯如刘康公论人受中以生其穷理甚精○愚按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故凡动作礼义威仪皆有自然之准则过之非中也不及亦非中也所以然者以其有定命也命出于天一定而不可易虽欲违之得乎动作以身言礼义以理言威仪以着于外者言
  易大传一隂一阳之谓道
  朱子曰隂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程子曰离隂阳便无道隂阳气也所以隂阳者是道也气形而下者道形而上者又曰道非隂阳也所以一隂一阳者道也如一阖一辟谓之变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道具于隂而行于阳继言其发也善谓化育之功阳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谓物之所受言物生则有性而各具是道也隂之事也○问性具仁义礼智曰性犹是说成之者性只一隂一阳之道可知做人做物已具是四者矣○问一隂一阳之谓道便是太极否曰隂阳只是隂阳道便是太极○继之者善元亨也成之者性利贞也○继是接续绵绵不息之意成是凝成有主之意○问云云曰以一日言之则昼阳而夜隂以一月言之则望前为阳望后为隂以一嵗言之则春夏为阳秋冬为隂从古至今恁地滚将去只是这个隂阳是孰使之然也乃道也此气之动为人为物浑是一个道理故未生人物以前此理本善所以谓继之者善气质既定为人为物所以谓成之者性○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继之者善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此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自隂阳变化而言成之者性自人物禀受而言隂阳变化流行而未始有穷阳之动也人物禀受一定而不可易隂之静也○天地变化不为无隂然物之未形则属乎阳物正其性不为无阳然形气已定则属乎隂张忠定公云云事未着字以前属阳着字以后属隂似窥见此意○继之者善继字是动之头若只一阖一辟而无继便是合杀了问继是动静之间否曰是静之终动之始也○问孔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而孟子教人才开口便说性善是如何曰孟子亦大槩说性善至于性之所以善亦少曾说必如孔子所谓一隂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方是说性与天道耳
  孝经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董子曰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羣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防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灿然有文以相接驩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生五糓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养之服牛乗马圏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谊知仁谊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理谓之君子故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此之谓也○山杨氏曰人禀五行之秀气而灵于万物者也故曰天地之性人为贵然人之下愚卒至于同乎物者岂赋予之异哉失其性而自贼之过也○西山李氏曰人之性即天地之性也○愚按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之贵也其论似矣至其论性则以为恶论礼则以为伪何其自相戾耶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朱子曰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隂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学者知之则其于学知所用力而自不能已矣○或问云云何也曰天命之谓性言天之所以命乎人者是则人之所以为性也盖天之所以赋与万物而不能自已者命也吾之得乎是命以生而莫非全体者性也故以命言之则曰元亨利贞而四时五行庶类万化莫不由是以出以性言之则曰仁义礼智而四端五典万事万物之理无不统于其间盖在天在人虽有性命之分而其理则未尝不一在人在物虽有气禀之异而其理则未尝不同此吾之性所以纯粹至善而非若荀杨韩子之所云也率性之谓道言循其所得乎天以生者则事事物物莫不自然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盖天命之性仁义礼智而已循其仁之性则自父子之亲以至于仁民爱物皆道也循其义之性则自君臣之分以至于敬长尊贤亦道也循其礼之性则恭敬辞让之节文皆道也循其智之性则是非邪正之分别皆道也盖所谓性者无一理之不具故所谓道者不待外求而无所不备所谓性者无一物之不得故所谓道者不假人为而无所不周虽鸟兽草木之生仅得形气之偏而不能有以贯通乎全体然其知觉运动荣悴开落亦皆循其性而各有自然之理焉至于虎狼之父子蜂蚁之君臣豺獭之报本雌雄之有别则其形气之所偏又反有以存其义理之所得尤可以见天命之本然初无间隔而所谓道者亦未尝不在是也是岂有待于人为而亦岂人之所得为哉修道之谓教言圣人因是道而品节之以立法垂训于天下是则所谓教也盖天命之性率性之道皆理之自然而人物之所同得者也人虽得其形气之正然其清浊厚薄之禀亦有不能不异者是以贤智者或失之过愚不肖者或失之不及而得于此者亦或不能无失于彼是以私意人欲或生其间而于所谓性者不免有所昏蔽错杂而无以全其所受之正性有不全则于所谓道者因亦有所乖戾舛逆而无以适于所行之宜惟圣人之心清明纯粹天理浑然无所亏阙故能因其道之所在而为之品节防范以立教于天下使夫过不及者有以取中焉盖有以辨其亲疎之杀而使之各尽其情则仁之为教立矣有以别其贵贱之等而使之各尽其分则义之为教行矣为之制度文为使之有以守而不失则礼之为教得矣为之开导禁止使之有以别而不差则智之为教明矣夫如是是以人无知愚事无大小皆得有所持循据守以去其人欲之私而复乎天理之正推而至于天下之物则亦顺其所欲违其所恶因其材具之宜以致其用制其取用之节以遂其生皆有政事之施焉此则圣人所以材成之道而致其弥缝辅赞之功然亦未始外乎人之所受乎天者而强为之也○问天命谓性之命与死生有命之命不同何也曰死生有命之命是带气言之气便有禀得多少厚薄之不同天命谓性之命是统乎理言之然天之所命不离乎气但中庸此句乃是以理言○天命之谓性者是就人身中指出这个是天命之性不杂气禀者而言○天命之谓性是专言理若云兼言气便说率性之谓道不去如太极虽不离乎隂阳亦不杂乎隂阳○按辑畧程子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生之谓性与天地之性同乎性字不可一槩论生之谓性止训所禀受也天命之谓性此言性之理也今人言性柔缓性刚急皆生来如此此训所禀受也若性之理则无不善曰天者自然之理也又曰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又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率性之谓道也又曰率性之谓道率循也若言道不先立下名义则茫茫然何处下手何处着心又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者天降是于下万物流形各正性命者是所谓性也循其性而不失是所谓道也此亦通人物而言循性者马则为马之性又不做牛底性牛则为牛底性又不为马底性此所谓率性也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天几时分别是人是物修道之谓教此则专主人事○吕氏曰中者天道也天徳也降而在人人禀而受之是之谓性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此人性之所以必善故曰天命之谓性性与天道本无有异但人虽受天地之中以生而梏于蕞尔之形体常有私意小智挠乎其间故与天地不相似所发遂至于出入不齐而不中节如使所得于天者不丧则岂不中节乎故良心所发莫非道也在我者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皆道也在彼者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皆道也在物之分则有彼此之殊在性之分则合乎内外一体而已是皆人心所同然乃吾性之所固有随喜怒哀乐之所发则爱必有差等敬必有节文所感重者其应也亦重所感轻者其应也亦轻自斩衰至缌丧服异等而九族之情无所憾自王公至皂仪章异制而上下之分莫敢争非出于性之所有安能致是乎故曰率性之谓道○游氏曰天之命万物者道也而性者具道以生也因其性之固然而无容私焉则道在我矣此率性之谓道也若出于人为则非道矣○杨氏曰天命之谓性人欲非性也率性之谓道离性非道也性天命也命天理也道则性命之理而已孟子道性善盖原于此谓性有不善者诬天也性无不善则不可加损也无俟乎修焉率之而已雄谓学以修性非知性者也故孔子曰尽性子思曰率性曰尊徳性孟子曰知性养性未尝言修也然则道其可修乎曰道者日用而不知也先王为之防范使过不及者取中焉所以教也谓之修者盖亦品节之而已○又曰性命道三者一体而异名初无二致也故在天曰命在人曰性率性而行曰道特所从言之异耳○又曰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法之所以为万世法只是率性而已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外边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之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朱子曰程子之论率性正就私意人欲未萌之处指其自然发见各有条理者而言以见道之所以得名非指修为而言也吕氏良心所发以下至安能致是一节亦甚精宻但谓人虽受天地之中以生而梏于形体又为私意小知所挠故与天地不相似而发不中节必有以不失其所受乎天者然后爲道则所谓道者又在修为之后而反由教以得之非复子思程子所指人欲未萌自然发见之意矣游氏所谓无容私焉则道在我杨氏所谓率之而已者似亦皆有吕氏之病也○此率字不是用力伊川谓合而言之道也是此义○率性之谓道只是循性去皆是道吕氏说以人行道若然则未行之前便不是道乎○性是个浑沦物道是性中分派条理随分派条理去皆是道如穿牛鼻络马首皆是随他所通处仁义礼智物岂不有但偏耳随他所通处道亦无不在○性与道相对则性是体道是用道便是在里面做出底道理○程子谓通人物而言马则为马之性马不做牛底性牛则为牛之性又不做马底性物物各有个理即此便是道○总而言之又只是一个理否曰是或引伊川循之而不失语以问者勉斋黄氏曰如此则循性不是道而不失方是道也又引类而循之顺而修之以为程子之密防又谓因其良心之所发顺而循之者为道终亦未免循之而不失之意循之而不失病在不失顺而循之其病在顺须要见得性也者人物不能不循循而见之常行之间便是道初非有意于不失亦非有意于顺若是有意便是人为才是人为便不是自然底道理怵惕恻隐是爱赤子之道所以有是道者是循其性而自然有是道则良心所发便是循性今曰因其良心之所发顺而循之则良心所发不是循性又何自而发耶待其既发而循之则是率情不是率性矣○愚按朱子论率性之义盖本程子之说而黄氏又辨不失二字为有病又益精矣或谓朱子于告子生之谓性章深言人物之异而于此章乃兼人物而言何也曰生之谓性以气言者也天命之谓性以理言者也以气言之则人物所禀之不同以理言之则天之所命一而已矣然则人物各循其性斯谓之道则虎狼之搏噬马牛之踶触亦道耶曰子思之所谓率性云者循其天命之性也虎狼之慈仁马牛之健顺是也若夫搏噬踶触则气禀之所为而非天命之本然矣岂独物为然凡人之为善者皆循天命之性也而为不善则发乎气禀之性矣以是而观则此章兼人物而言尚何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