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尚书详解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
  尚书详解       书
  提要
  【臣】等谨案尚书详解十三卷宋胡士行撰士行庐陵人官临江军军学教授是编焦竑国史经籍志作书集解朱彛尊经义考又作初学尚书详解称名互异其实一书也其解经多以孔传为主而存异説于后孔传有未善则引杨时林之竒吕祖谦夏僎诸説补之诸説复有所未备则以己意解之尧典星辰之伏见列为四图以验分至洪范初一曰五行则补绘太极图以释初字见五行生尅之有本虽皆根据旧説要能防萃以成一家言犹解经之笃实者也所引汉晋人训诂间有异字如益稷篇引郑康成云黹紩也紩以为绣也与注疏所载不同凡斯之类亦见其留心古义不但空谈名理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尚书详解原序
  尚书史官所纪孔子删之始皇烧之孔襄藏之至汉文帝时伏生口传二十篇以其上古书加尚字尚上也藏书既出増为五十八篇武帝诏孔子十一世孙安国注并作此序
  古者伏牺氏【风姓】之王【以木徳王】天下也始画八卦【伏羲时河中龙马负图画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造【作】书【文字】契【刻木书其侧各持其一以相考合】以代【替】结绳【上古结绳而治大事大其绳小事小其绳】之政由【因】是【此】文【字】籍【记】生【起】焉
  此言书所由起也
  干三连天 父  震仰盂雷 长男坤六断地 母  巽下断风 长女坎中满水 中男 艮覆盌山 少男离中虚火 中女 兑上阙泽 少女
  伏牺神农【炎帝姜姓以火徳王】黄帝【轩辕姬姓以土徳王】之书谓【名】之三坟【大】言大道也少昊【金天氏已姓黄帝子以金徳王】颛顼【高阳氏姬姓黄帝孙以水徳王】高辛【帝喾姬姓以木徳王】唐【帝尧姓伊耆氏自唐侯为天子都陶帝喾子以火徳王】虞【帝舜姓姚颛顼六世孙以土徳王】之书谓之五典【常】言常道也至于夏【禹姒姓以金徳王】商【汤子姓以水徳王】周【文王武王姬姓以木徳王】之书虽设【立】教不伦【】雅【正】诰【告教】奥【深】义【理】其归一揆【度】是故歴代宝【爱重】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説【此书説八卦之义】谓之八索【求】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记】谓之九丘【州】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如禹贡厥贡厥篚】风气所冝【如周礼职方其谷种与民冝】皆聚此书也此歴考上世众书之名也
  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官】倚相【名】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事见左传】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此言孔子未删前众书之烦也
  先君【尊其祖】孔子生于周末【衰世】观史籍【史官所记】之烦【多杂】文【字】惧览【观】之者不一【无统】遂乃定礼乐【述而不改曰定孔子有徳无位不可制礼作乐但于舛谬者定之而已】明【】旧章【典法礼乐定则旧章明矣】删【就而减削】诗【本三千篇】为三百篇【三百十一篇此举大数】约【准依其事曰约】史【鲁史】记【所记】而修春秋【春秋经依鲁史成文以寓褒贬】赞【因而佐成曰赞】易道【文王衍易六十四卦孔子作干翼以明之】以黜【弃】八索【易道明则八索不必用矣】述职方【显而明之日述周礼职方氏志九州】以除九丘【职方述则九州所有粲然几丘不必用矣】
  此言孔子修礼乐诗书春秋易及职方下文却专説定书
  讨【寻求】论【讲究】坟【三】典【五】断【斩截】自【从】唐虞以下讫【至】于周【高辛以前世代久逺书不无杂乱者故只始唐虞】芟【除】夷【平】烦【杂】乱翦截浮【浮华无实】辞举【揭】其宏【大】纲【如网之纲】撮【收取】其机【如弩之括】要【要则不泛】足以垂【下示】世【后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歴世久歴君多书止百篇而已】所以恢【广】【大】至道【二帝三王至要之道】示人主以轨【如车有轨行者共由】范【如器有范作者共则】也帝王之制【制作之法】坦【平易】然明白可举而行【皆实用非虚言】三千之徒【孔子弟子三千】并【皆】受【传】其义【孔子定书皆有用之学出非时而不见用但传之弟子而已】及秦始皇灭【絶除】先代典籍【欲愚黔首】焚书坑【丘】儒【见通鉴始皇二十四年】天下学士逃难解【分】散我先人【孔子七世孙子襄】用藏其家书于屋壁【两壁中】汉室【高祖起兵灭秦】龙兴【如龙兴起】开设【立】学校【亦学】旁【四散】求儒雅【雅正之儒】以阐【开明】大猷【猷即六经】济南【郡】伏【姓】生【名胜】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教】裁【近】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世【汉时】莫【无】得闻【伏生始皇子二世时博士汉文帝时求治书者闻伏生治之欲召老不能行诏晁错徃受之得二十九篇他篇名存而书不可得闻矣】至鲁共王【景帝子】好治宫室壊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科斗字头粗尾细状似科斗】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非经者为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庙】闻金石丝竹【乐】之音【声神异】乃不壊宅悉【尽】以书还孔氏科斗书废【自秦不用】已久【科斗书始苍颉至三代不改周宣王时史籀大篆与科斗并行秦灭古文别立八体故科斗书经秦至汉久废】时【汉】人无能知【识】者以所闻伏生【口诵】之书【对壁书】考【参】论文字义【理】定其可知者为【字秦六体之一当时所用】古定【用字作古文以定之】更【改】以竹简【竹长一尺一寸杀青书之谓之竹简】写之増【添】多伏生二十五篇【并伏生所传共五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于尧典【以二篇合为一】益稷合于臯陶谟【二篇为一】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二篇为一】复【又】出【析出】此篇【共五篇】并序【旧简百篇自为一篇】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其余【五十八篇之外】错【杂】乱摩【擦】灭【尽】弗可复知悉上送官藏之书府【秘府】以待能【能识】者承【奉】诏【武帝命】为【与】五十九篇作传【解以传道经意】于【因】是【此】遂【即】研【覆究】精【审】覃【深静】思【思索】博【广】考【究】经籍【六经】采【求】摭【摘】羣言【百家书】以立【作】训【训字】传【解意】约【省】文【字】申【明】义【理】敷【分布】畅【条达】厥【其】防【意】庶防【望】有补【益】于将来【后出】书序【孔子所作百篇序】序【铺述】所以为作者之意昭【明】然义【一篇之义】见【观序可见】宜【当】相附【粘】近故引【分】之各冠【如冠在首】其篇首【旧书序自为一篇今分之各置逐篇之首】定五十八篇既毕【终】防【值】国有巫蛊事【蛊从虫从皿怪惑之名】经籍道息【武帝本好经籍因巫蛊事扰遂息灭○武帝末年惑鬼神信巫术江充先于太子宫埋桐人告帝云太子室有蛊气帝使充治之果于太子宫得桐人太子知充陷已杀充帝不知太子心兵讨之太子自杀】用【因】不复【防】以闻【奏命】传【私传】之子孙以贻【与】后代若【若有】好古博【多学】雅【正】君子与我同志【志慕明古道】亦所不隠也【庶防所作训传不至隠蔽】



  尚书详解原序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一    宋 胡士行 撰
  尧典第一         虞书
  尧典唐书左传引劝之以九歌曰夏书而皆系之虞尧授舜舜授禹三圣授受一道也正义以尧典为虞史追书
  昔在帝尧【唐帝名】聦【听无不闻】明【视无不见】文【经纬天地】思【心无不通】光【徳盛辉光】宅【如宅覆冐】天下将逊【遁】于位让于虞舜【老仗舜摄遂禅之】作尧典【史臣作尧典一书以纪之】
  此孔子序述一篇之大旨也绩用弗成以前光宅天下之实【事】咨岳巽位以后将逊于位之实吕云聦明先知先觉也文聦明之散见于外者也思聦明之緼蓄于内者也光辉方在天下一旦逊位视天下如敝屣所过之化如此
  尧典
  此史臣旧题篇目后篇皆然
  曰【史臣曰】若【顺】稽【考】古帝尧
  孔云能顺考古道而行者帝尧吕云若稽史臣之辞谓我顺考于古得尧之为君
  曰【亦史臣言】放【放法学】勲【功】
  孔云言尧放上世功化吕云勲者天地万物之成理尧依放之而已此有天下而不与之意夏云尧功勲放于四海
  钦明文思安安
  孔云以四徳安天下之当安者吕云序言聦明指其生知全徳之自然也书言钦明指其作圣终始之工夫也钦之一字尧所以作圣也钦则聦在其中矣去聪言明聪明不可分也尧自安其安与天下共安其安于止知其所止也
  允【信】恭【敬】克【能】让光被【葢覆】四【海】表【外】格【感至】于上【天】下【地】允克者恭让之至出于诚实非外饰也故四方上下皆在尧恭让中光辉无不被也所谓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尧舜之道孝弟而已
  克明【明其】俊【美】徳【孔云能明俊徳之士而用之○一説人皆有此徳惟尧能明之大学曰在明明徳明徳本性之明也在明明之也】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均齐调一】章【明也使之通达无壅蔽】百姓【百官族姓受氏王畿之民】百姓昭明协【合】和万邦【国】黎【众】民于【美】变【化】时【一世】雍【和】
  明徳修身也亲九族齐家也章百姓治国也和万邦平天下也既睦昭明时雍所谓绥斯来动斯和也以亲平章协和用功处也睦明见功处也吕用孔説曰明徳在亲族之先何也中庸曰尊贤也亲亲也伊川谓尊贤在亲亲之先所以讲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也
  前言光明之散见也此言明光之蕴蓄也明性之觉也克明己之觉也昭人亦觉也
  孔云九族
  高祖【小功三月】   曽祖【大功九月】   祖【期】
  父【衰 三年】    已      子
  孙【期】    曽孙【大功】   孙【小功】
  夏侯説九族
  尧典
  父族四
  五属之内
  父之女昆弟适人者及其子
  已之女昆弟适人者及其子
  已之女子适人者及其子
  母族三
  母之父姓
  母之母姓
  母之女昆弟适人者及其子
  妻族二
  妻之父姓
  妻之母姓
  乃命【职在羲和而命在尧无为之中有为者存】羲和【颛帝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羲和重黎之后世掌天地四时之官】钦若昊【元气广大】天厯【书也洪范厯数是也】象【器也舜典璿玑玉衡是也】日月星【四方中星】辰【日月所防十二辰】敬授人时【分至啓闭之时】此尧命官之序也羲和大臣也故最先焉下将分命申命必先总命之者分之中有合欲其同此钦敬之心也钦之一字尧心法也钦若于厯象之先先天而天不违也敬授于厯象之后后天而奉天时也厯象不特治天而已宅天下被四表悉不外此葢尧时天人未离帝道之大非治天之外别有治人之理也观分命之辞若民若物洪纎巨细无不得宜尧之功与天一厯象之法所以与天为徒也羲和始以氏居官后因以名官犹伶氏掌乐后遂以乐官为伶官也五行
  生数  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
  克数  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
  洪范数 水 火 木 金 土
  四时  春【木】 夏【火】 四季【土】 秋【金】 冬【水】四徳  元  亨  利   贞
  四方  东左 南前 中央  西右 北后五帝  太皡 炎帝 黄帝  少皡 颛顼五岳  岱【东】 衡【南】 嵩【中】  华【西】 恒【北】五声  角  徴  宫   商  羽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黒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常  仁  礼  信   义  智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五事  貌   视   思   言  听十干  甲乙  丙丁  戊巳  庚辛 壬癸十二支 寅夘辰 巳午未 申酉戌 亥子丑二十八宿
  东  角   亢   氐   房  心
  尾   箕
  北  斗   牛   女   虚  危
  室  壁
  西  奎  娄  胃   昴  毕
  觜  参
  南  井  鬼  栁   星  张
  翼  轸
  八卦  震东 巽东南 离南 坤西南
  兊西 干西北 坎北 艮东北
  析木  【竒律】太蔟【三阳】  寅正  立春【初气】 雨水大火  【耦吕】夹钟【四阳】  卯二  惊蛰 春分寿星  【竒律】姑洗【五阳】  辰三  清明 谷雨鹑尾  【耦吕】中吕【六阳】  巳四  立夏 小满鹑火  【竒律】蕤賔【一隂】  午五  芒种 夏至鹑首  【耦吕】林钟【二隂】  未六  小暑 大暑实沈  【竒律】夷则【三隂】  申七  立秋 处暑大梁  【耦吕】南吕【四隂】  酉八  白露 秋分降娄  【竒律】无射【五隂】  戌九  寒露 霜降娵訾  【耦吕】应钟【六隂】  亥十  立冬  小雪枵  【竒律】黄钟【一阳】  子十一 大雪  冬至星纪  【耦吕】大吕【二阳】  丑十二 小寒  大寒析木至星纪为十二辰
  大蔟至大吕为十二律吕
  寅至丑为十二支
  立春至大寒为二十四气
  八节
  分【春分秋分】 至【夏至冬至】
  啓【立春立夏】 闭【立秋立冬】
  日中 昼五十刻  夜五十刻
  日永 昼六十刻  夜四十刻
  宵中 昼五十刻  夜五十刻
  日短 昼四十刻  夜六十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