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尚书
- 尚书通考
尚书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通考叙意
书载二帝三王之政政者心与事之所形也是故道徳仁圣统乎心制作名物逹于事内外之道合而帝王之政备矣然统乎心者先后古今脗合无二逹于事者仪章器物因革无存故求帝王之心易而考帝王之事难矧后儒稽古不过以周为据而秦人灭学周典亦多残缺廼欲以不完之文以徴隆古之旧斯益难矣然昔者紫阳夫子之教必语学者以有业次如所谓尧舜典厯象日月星辰律度量衡五礼五乐禹贡山川洪范九畴之类湏一一理防令透盖读书穷理即器防道乃学者之当务也余方授児辈以书闲或有问不容立荅则取关渉考究者防萃抄撮或不可言晓者规画为圗以示之至众家之有所不通则间述臆见以附于下如旧圗旧说已备者不复赘出其有未尽则随条辨析焉歳月积累寖成卷帙儿辈乃请次其颠末以便考寻名曰尚书通考窃谓学有夲末道无精粗礼乐官名圣人犹问则读是经者安得不求其故哉方将就正于博洽君子然后退授于家俾为格致之助亦庻乎紫阳夫子之教云耳时天厯三年歳名上章敦牂月旅太蔟日得壬子昭武黄镇成谨识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
尚书通考目録 书
卷一
诸儒家法传授之圗 百篇书目
伏生今文尚书 孔氏古文尚书
尚书名义 壁藏异记
许氏书纪年圗 虞书
帝王传授心法圗 若稽古
尧典大学宗祖圗 九族
羲和世掌圗 厯象日月星辰
朱子日月顺天左旋圗 日月丽天之圗
经星列宿名数圗 纬星圗
十二次舎圗 周天十二次日月所防圗东坡辰次分野圗 四仲圗
中星运 中星圗
月令中星圗
卷二
嵗差法
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嵗史记厯书大小余解 古今厯法
卷三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璿玑浑仪圗
厯代浑仪 肆于上帝
禋于六宗 辑五瑞
廵守 律
辰建交贸圗 班志隔八相生圗
律管应月气圗 律管长短忽微圗
十二律还相为宫 变宫变徴
京房六十律法 律法相生损益之次
卷四
蔡西山黄钟生十一律解十二律管相生圗
变律 律生五声
变声 厯代乐名
度 周尺圗说
量 衡
卷五
五礼 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如五器 五载廵守
封山濬川 五刑圗
四罪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
咨二十二人 世系
五品 五教
五刑有服 五流有宅
庭让臣名 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 徴庸在位陟方
六府三事圗 帝王道统传授圗
干羽 四载
九川距海畎浍距川 百亩为夫圗
九夫为井圗 四丘为甸圗
同间有浍圗 观象作服
侯以明之
卷六
弼成五服 九成乐器
通志八音 朱子琴律圗
卷七
禹敷土随山刋木 九州水土圗
九州山川贡赋圗
卷八
通志地理略 禹贡五服圗
卷九
七世之庙 仪礼寝庙辨名圗
诸侯五庙圗 诸儒庙制圗
刘歆庙制圗 生明生魄望朏
生明圗 生魄圗
卷十
九畴之纲 九畴之目
日月冬夏 召诰土中
祖暅圭表圗 祖暅五表圗
洛诰大室 列爵分土
田制赋乘圗 无逸圗
周官圗 六年五服一朝
周礼六服朝贡圗 顾命圗
【臣】等谨案尚书通考十卷元黄镇成撰镇成字元镇邵武人以荐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而卒其书徴引旧以考四代之名物典章而间附以论防颇为详备其中如论闰月而牵及后代司天之书论律而旁引京房之法论乐而胪陈自汉至宋之乐名皆与经义无闗失之泛滥其他四仲五品五教九畴六府三事之皆经有明文而复登圗谱别无明亦失之冗又全书皆数典之文而曰若稽古一条独叅训诂尤为例不纯似乎随笔记録之藁未经刋润成书者然朱子尝言欲作书説如制度之祗以疏文为本是书虽涉繁芜固即朱子之志矣与蔡传旁通并録存之以备考证于经义亦未必无补焉乾隆四十一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通考卷一 元 黄镇成 撰
诸儒家法传授之圗
百篇书目
伏生今文尚书凡二十八篇
尧典 臯陶谟 禹贡 甘誓
汤誓 盘庚 髙宗肜日 西伯戡黎微子 牧誓 洪范 金縢
大诰 康诰 酒诰 材
召诰 洛诰 多方 多士
立政 无逸 君奭 顾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右伏生所授者汉武时又入伪泰誓一篇为二十九篇
安国古文尚书増多伏生二十五篇
大禹谟 五子之歌 征 仲虺之诰汤诰 伊训 太甲【三篇】 咸有一徳命【三篇】 泰誓【三篇】 武成 旅獒
微子之命 蔡仲之命 周官 君陈
毕命 君牙 冏命
安国复出尚书凡五篇
舜典【今文合尧典】 益稷【今文合臯陶谟】 盘庚【二篇今文一篇】 康王之诰【今文合顾命】右今古文通五十八篇又百篇之序一篇即今所行五十八篇而以序冠篇首者也
逸书
汨作 九共【九篇】 稾饫 帝告
厘沃 汤征 汝鸠 汝方
夏社 疑至 臣扈 典寳
明居 肆命 徂后 沃丁
咸乂【四篇】 伊陟 原命 仲丁
河亶甲 祖乙 髙宗之训 分器
旅巢命 归禾 嘉禾 成王政
将蒲姑 贿肃慎之命 亳姑右四十二篇书亡即书序谓其余错乱磨灭弗可复知者也通前今古文合百篇之数
汉张霸伪书凡二十四篇
舜典 汨作 九共【九篇】 大禹谟
益稷 五子之歌 征 汤诰
咸有一徳 典寳 伊训 肆命
原命 武成 旅獒 冏命
张霸复出伏生书五篇
舜典 益稷 庚【二篇】 康王之诰泰誓
右前汉诸儒不见孔传张霸伪作二十四篇附伏生二十八篇又复出五篇并泰誓一篇求合孔氏五十八篇四十六卷之数
伏生今文尚书
史记儒林传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渉尚书以教矣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汉书曰字和伯千乘人】欧阳教千乘儿寛儿寛既通尚书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受业孔安国儿寛贫无资用常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以试第次补廷尉史是时张汤方乡学以为奏谳掾以古法议决疑大狱而爱幸寛寛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书奏敏于文口不能明也汤以为长者数称誉之及汤为御史大夫以寛为荐之天子后位至御史大夫张生亦为博士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徴莫能明也自此之后鲁周霸孔安国雒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滋多于是矣【起谓起以出也】
孔安国曰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夲经口以传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世莫得闻
陆氏曰二十余篇即马郑所注二十九篇是也孔頴逹曰泰誓夲非伏生所传武帝之世始出而得行史因以入于伏生所传之内蔡氏曰伏生夲但有尧典臯陶谟禹贡甘誓汤誓庚髙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材召诰洛诰多方多士立政无逸君奭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凡二十八篇今加泰誓一篇故为二十九篇
顔师古曰卫宏定古文尚书序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伏生齐人晁错颍川人】
史谓伏生壁藏而安国云失其夲经口以传授者盖伏生初实壁内得之传敎既乆诵文则熟至错往受不执经而口授之耳【出颖逹正义】
朱子曰伏生不出其女口授有齐音不可晓以意属成及孟子引享多仪与大诰无差只疑伏生偏记难者而反不记其易者然诰聱牙自是书之夲体典谟贡范同出于生而明白坦【原阙】
<经部,书类,尚书通考,卷一>
<经部,书类,尚书通考,卷一>
之传奏之而又阙舜典一篇【按舜典伏生书已合尧典但阙二十八字耳】隋开皇初购求逸书有人言齐建武中吴姚方兴于大桁市【或曰大航头】得孔氏传古文比马郑所注多二十八字于是始列国学梁陈所讲有孔郑二家齐代惟传郑义至隋孔郑并行而郑氏甚微自余所存无复师又有尚书逸篇出于齐梁之间考其篇目似孔氏壁中书之残缺者故附尚书之末
吴才老曰増多之书皆文从字顺非若伏生之书诘屈聱牙夫四代之书作者不一乃至二人之手而定为二体其亦难言矣
朱子曰按汉儒以伏生之书为今文而谓安国之书为古文以今文考之则今文多艰澁而古文反平易或者以为今文自伏生女子口授错时失之则先秦古书所引之文皆已如此恐其未必然也或者以为记録之实语难工而润色之雅辞易好故训诰誓命有难易之不同此为近之然伏生倍文暗诵乃偏得其所难而安国考定于科斗古书错乱摩灭之余反专得其所易此又不可晓者至于诸序之文或颇与经不合而安国之序又絶不西京文字亦皆可疑独诸序之夲不先经则赖安国之序而可见
临川吴氏曰汉艺文志尚书经二十九篇古经十六卷二十九篇者即伏生今文书二十八篇及武帝时増伪泰誓一篇也古经十六卷即张霸伪古文书二十四篇也汉儒所治不过伏生书及伪泰誓耳张霸古文虽在而辞义芜鄙不足取重于世以售其欺及梅赜二十五篇之书出则凡传记所引书语注家指为逸书者拾无遗既有证验而其言率依于理比张霸伪书辽絶矣唐初诸儒从而为之疏义自是汉世夏侯欧阳所传二十九篇者废不复行惟此孔传五十八篇行于世窃尝读之伏氏书虽难尽通然辞义古奥其为上古之书无疑梅赜所増二十五篇体制如出一手采集补缀虽无一字无所夲而平缓卑弱殊不先汉以前之文夫千年古书防后乃出而字画略无脱误文势略无龃龉不亦大可疑乎夫吴氏朱子之所疑者顾澄何敢质斯疑而断断然不敢信此二十五篇之为古书则是非之心不可得而昧也故今以此二十五篇自为卷袠以别于伏氏之书而因及其所可疑非澄之私言也闻之先儒云尔
尚书名义
孔安国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王肃曰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曰尚书也孔颖逹曰言惬羣心书而示法既书有法因号曰书后人见其乆逺自于上世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又曰孔氏继在伏生之下先云以其则知尚字乃伏生所加也自伏生言之则于汉世仰遵前代自周以上皆是上书是夲名尚是伏生所加故诸引直云书曰若有配代而言则曰夏书无言尚书者
夏氏曰此上代之书为后世所慕尚故曰尚书
壁藏异记
家语云孔腾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书等于孔子旧堂壁中【汉记尹敏传云孔鲋所藏】
按孔子七世孙子顺为魏相生鲋及腾鲋为陈渉博士腾为惠帝博士长沙太守至四世孙安国为武帝博士临淮太守
新安陈氏曰鲋腾兄弟藏书必同谋谓鲋藏亦可腾藏亦可也隋经籍志以为孔子末孙惠所藏之书岂以腾为惠帝博士邪
愚按孔子定书为百篇遭秦灭学孔氏藏之壁中而伏生亦藏于壁汉兴伏生先所藏亡数十篇独得二十八篇教于齐鲁之间汉文帝使错往受时传习既乆诵文已熟而伏生老不能正言使女子口授之至孝武帝得伪泰誓一篇于民间因合为二十九篇而欧阳大小夏侯之徒皆学之写以汉世文字故谓之今文尚书及孔壁复出安国定其可知者多二十五篇夲皆科斗文字而安国易以书故谓之古文尚书又复出伏生所合之篇五篇并百篇之序一篇凡三十一篇合伏生二十八篇为五十九篇四十六卷其余错乱摩灭不可复知悉送于王官藏之秘府又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以巫蛊事起藏之私家前汉诸儒知有五十八篇而不见孔传遂有张霸伪作舜典及汨作等二十四篇及伏生二十八篇又分出庚二篇康王之诰泰誓三篇共六篇为五十八篇以附孔传之数其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注解皆非真古文故杜预注左传韦昭注国语赵岐注孟子所引真古文书皆以为逸书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传孔传古文于臧曺遂奏上其书于是伪书及伪泰誓皆废但阙舜典一篇然舜典夲合于伏生之尧典固未尝阙特少篇首二十八字至齐姚方兴始得舜典于大航头比马郑所注多二十八字【马郑所注盖伏生尧典非伪舜典也】至隋开皇三年求遗书得舜典然后五十八篇方备然孔传始出皆用书至唐天寳三载诏卫衡改古文从今文今之所传者乃唐天寳所定夲也夫经籍遭秦火残缺书为防甚其初伏氏所教者裁十之三错所受者止以其意属读则今文之传固有不备厥后孔氏壁中之藏以不知科斗书而以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増多伏生之半则古文之传又不能尽又况张霸伪妄汉魏诸儒已不识古文永嘉丧乱今文之学又絶尚书一经至是防于息矣寥寥数百载闲乃至东晋而后孔氏之书始出其闲混殽真伪所不暇论至于更厯传受循譌踵缪断章错简周田豕亥谅匪一端且伏氏既有壁藏不以书授错而以女子口授孔壁书既传都尉朝马郑诸儒宜无不知乃俾伪书肆行欺防是皆不能无疑者矣呜呼书之不幸一失于壁中之磨灭再失于口传之女子三失于巫蛊之沦废百篇之义既莫覩其大全幸存而可考者其丧失又如此世之学者乃欲彊通其所不通斯亦难矣善乎朱夫子之言曰解其所可晓者而阙其所可疑者则诚读书不易之良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