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御定康熙字典
御定康熙字典
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初九日
上谕南书房侍直大学士陈廷敬等朕留意典籍编定羣书比年以来如朱子全书佩文韵府渊鉴类函广羣芳谱并其余各书悉加修纂次第告成至于字学并闗切要允宜酌订一书字彚失之简略正字通渉于泛滥兼之各方风土不同南北音声各异司马光之类篇分部或有未明沈约之声韵后人不无訾议洪武正韵虽多駮辩迄不能行仍依沈韵朕尝参阅诸家究心考证凡防古西域洋外诸国多从字母而来音由地殊难以牵引大抵天地之元音发于人声人声之象形寄于防画今欲详略得中归于至当増字彚之阙遗删正字通之繁冗勒为成书垂示永久尔等酌议式例具奏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康熈字典序
易传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周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保氏养国子教以六书而考文列于三重盖以其为万事百物之统纪而足以助流政教也古文篆隷随世逓变至汉许氏始有说文然重义而略于音故世谓汉儒识文字而不识子母江左之儒识四声而不识七音七音之传肈自西域以三十六字为母从为四声横为七音而后天下之声总于是焉尝考管子之书所载五方之民其声之清浊高下各象其川原泉壤浅深广狭而生故于五音必有所偏得则能全备七音者鲜矣此厯代相传取音者所以不能较若画一也自说文以后字书善者于梁则玉篇于唐则广韵于宋则集韵于金则五音集韵于元则韵会于明则洪武正韵皆流通当世衣被后学其传而未甚显者尚数十百家当其编辑皆自谓毫发无
憾而后儒推论輙多同异或所收之字繁省失中或所引之书滥疎无准或字有数义而不详或音有数切而不备曾无善兼美具可奉为典常而不易者朕每念经传至博音义繁赜据一人之见守一家之説未必能会通罔缺也爰命儒臣悉取旧籍次第排纂切音解义一本说文玉萹兼用广韵集韵韵防正韵其余字书一音一义之可采者靡有遗逸至诸书引证未备者则自经史百子以及汉晋唐宋元明以来诗人文士所述莫不旁罗博证使有依据然后古今形体之辨方言声气之殊部分班列开卷了然无一义之不详一音之不备矣凡五阅嵗而其书始成命曰字典于以昭同文之治俾承学稽古者得以备知文字之源流而官府吏民亦有所遵守焉是为序
康熈五十五年闰三月十九日
御定康熙字典
总阅官
原任 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 臣张玉书原任 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二级 臣陈廷敬
纂修官
原任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臣凌绍雯原任 日讲官起居注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史 夔原任 日讲官起居注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周起渭
太 仆 寺 卿 加 二 级 臣王景曾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加一级 臣梅之珩日讲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加四级臣蒋廷锡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三级 臣陈 璋
翰 林 院 侍 读 学 士 加 一 级 臣汪 漋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学士加二级 臣励廷仪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学士加五级 臣陈邦彦
翰 林 院 侍 读 学 士 臣张逸少
原 任翰林院侍读加 一 级 臣潘从律原 任翰林院侍读加 一 级 臣朱啓昆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加一级 臣赵熊诏左春坊左谕徳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薄有徳原任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 臣吴世焘翰 林 院 编 修 臣陈壮履翰 林 院 检 讨 加 一 级臣刘师恕翰 林 院 编 修 加 一 级臣万 经翰 林 院 编 修 臣凃天相
原任翰林院编修加一级 臣俞 梅原 任 翰 林 院 编 修 臣刘 巗翰 林 院 修 撰 加 一 级臣王云锦原 任 翰 林 院 编 修 臣贾国维翰 林 院 编 修 加 一 级臣缪 沅翰 林 院 编 修 加 六 级臣蒋 涟
原任监察御史八品顶带 臣刘 灏
纂修兼校刋官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加一级臣陈世倌
御定康熙字典凡例
一六书之学自篆籀八分以来变为楷法各体杂出今古代异今一以说文为主参以正韵不悖古法亦复便于楷书考证详明体制醇确其或字彚正字通中偏旁假借点画缺略者悉为厘正
一古韵失传晋魏以降创为律韵行世虽其间逓有沿革然矩矱秩然不可紊乱开口闭口音切迥殊轻唇重唇字母各别自洪武正韵一书为东冬江阳诸韵并合不分矣今详引各书音切而悉合之等韵辨析微茫集古今切韵之大成合天地中和之元气后之言音切者当以是为迷津寳筏也
一切韵有类隔通广诸门最难猝辨正字通欲率用音和然于字母渊源茫然未解以致帮滂莫辨晓匣不分贻误后学为害匪浅今则悉用古人正音其他俗韵防置不录
一音韵诸书俱用翻切人各异见未可强同今一依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为主同则合见异则分载其或此数书中所无则参以玉篇类篇五音集韵等书又或韵书所无而经传史汉老庄诸书音释所有者犹为近古悉行采入至如龙龛心镜诸书音切类多臆见另列备考中不入正集
一说文玉篇分部最为精密字汇正字通悉从今体改并成书总在便于检阅今仍依正字通次第分部闲有偏旁虽似而指事各殊者如焸字向收日部今载火部霴字向收隶部今载雨部颎颍颖防四字向收页部今分载水火禾木四部庶检阅既便而义有指归不失古人制字之意
一字兼数音先详考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之正音作某某读次列转音如正音是平声则上去入以次挨列正音是上声则平去入以次挨列再次列以叶音则一字数音庶无挂漏
一字有正音先载正义再于一音之下详引经史数条以为证据其或音同义异则于每音之下分列训义其或音异义同则于训义之后又云某韵书作某切义同庻几引据确切展卷了然
一正音之下另有转音俱用空格加一又字于上转音之后字或通用则云又某韵书与某字通再引书传一条以为证据字或相同则云又某韵书与某字同亦引书传一条以实之其他如或作某书作某俱依此例至有两字通用则首一条云与某通次一条加一又字于上或有通至数字者竝依此例
一集内有或作某书作某者有与某字通与某字同者或通或同各有分辨或作者显属二字偶尔假借也如礼祭法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则烈或作厉左传晋侯见钟仪问其族曰泠人也则伶或作泠书作者形体虽异本属一字也如花作华馗作逵等类条分缕析各引经史音释为证
一集内所载古文除说文玉篇广韵集韵韵会诸书外兼采经史音释及凡子集字书于本字下既竝载古文复照古文之偏旁笔画分载各部各画详注所出何书便于考证
一正字通音训每多繁宂重复今于音义相同之字止云注见某字不载音义庻几详略得宜不心目
一引用训义各以次第经之后次史史之后次子子之后次以杂书而于经史之中仍依年代先后不致舛错倒置亦无层见叠出之
一正字通所载诸字多有未尽今备采字书韵书经史子集来厯典确者竝行编入分载各部各画之后上加增字以别新旧
一正字通承字汇之譌有两部叠见者如垔字则襾土兼存罴字则网火互见他若虍部已收防防而斤日二部重载舌部竝列甛憩而甘心二部已收又有一部叠见者如酉部之邑部之后先矛盾不可殚陈今俱考校精详倂归一处
一字有形体微分训义各别者佩觿正譌等书辨之详矣顾尚有譌以承譌诸家蒙混者如大部之奕与廾部之弈说文点画迥殊旧注不加考校徒费推详今俱细为辨析庶指事了然不滋伪误
一正字通援引诸书不载篇名考之古本譌舛甚多今俱穷流溯源备载某书某篇根据确凿如史记则索隐正义兼陈汉书则师古如淳列他若郭象注庄高诱注吕悉从原本不敢妄増其闲字有两音音有两义则采无遗如或有音无义有义无音则又宁缺无僞偶有参酌必用按字标明古书具在不可诬也
一字汇补一书考校各书补诸家之所未载颇称博雅但有字汇所收误行增入者亦有正字通所增仍为补缀者其余则专从海篇大成文房心镜五音篇海龙龛手鉴搜眞玉镜等书或字不成楷或音义无征徒混心目无当实用今则详考各书入之备考庶无以伪乱眞之弊
一篆籀渊源猝难辨证正字通妄加厘正援引不伦累牍连篇使读者瞢然莫辨今则检其精确者录之其泛滥无当者竝皆删去不再驳辨以滋异议
御定康熙字典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十
御定康熙字典 小学类二【字书之属】
提要
臣等谨按
御定康熙字典四十二卷康熙五十九年
圣祖仁皇帝御定古小学存于今者惟説文玉篇为最旧説文体皆篆籀不便施行玉篇字无次序亦难检阅类篇以下诸书则惟好古者蔵弆之世弗通用所通用者率梅膺祚之字彚张自烈之正字通然字彚疎舛正字通又为芜杂均不足依据康熙四十九年乃
谕大学士陈廷敬等删繁补漏辨疑订讹勒为此书仍两家旧目以十二辰纪十二集而每集分三子卷凡一百一十九部冠以总目检字辨似等韵各一卷殿以补遗备考各一卷部首之字以画之多寡为序部中之字亦然每字之下先列唐韵广韵集韵韵防正韵之音唐
韵久佚今能一一徴引者徐铉校说文所用即唐韵之翻切也次训释其义次列别音别义次列古音均引证旧典详其始末不使一语无稽有所考辨即附于注末又每字必载古体用说文例改従隷书用集韵例兼载重文别体俗书讹字用干禄字书例皆缀于注后用复古编例仍従其字之偏旁别出于诸部用广韵互见例至于増入之字各依字画多寡列于其数之末则説文之新附体部韵略之续降例也其补遗一卷收稍僻之字备书一卷收不可施用之字凡古籍所载务使包括无遗盖拘泥古义者自说文九千字外皆斥为伪体遂至音韵必作音均衣裳必作衣尚韩愈书为韩瘉诸葛亮书为诸葛谅动生滞碍于事理难通固为不可若夫孙休之所自造王起之所未识传奕之称埿人段成式之作□字皆考之古而无徴用之今而多骇存而并列则通儒病其荒唐削之不登则浅识疑其挂漏别为附録等诸外篇尤所谓去取得中权衡尽善者矣
御制序文谓古今形体之辨方言声风之殊部分班列开卷了然无一义之不详无一音之不备信乎六书之渊海而七音之准绳也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十
御定康熙字典总目 小学类二【字书之属】
检字
辨似
等韵
卷一 子集上【一画二画】
一部
丨部
丶部
丿部
乙部
亅部
二部
丄部
卷二 子集中【二画】
人部 亻同
卷三 子集下【二画】
儿部
入部
八部
冂部
冖部
冫部
几部
凵部
刀部 刂同
力部
勹部
匕部
匚部
匸部
十部
卜部
卩部
厂部
厶部
又部
卷四 丑集上【三画】
口部
囗部
卷五 丑集中【三画】
土部
士部
夂部
卷六 丑集下【三画】
夊部
夕部
大部
女部
卷七 寅集上【三画】
子部
宀部
寸部
小部
尢部 尢兀同
尸部
屮部
卷八 寅集中【三画】
山部
巛部
工部
己部
巾部
卷九 寅集下【三画】
干部
幺部
广部
廴部
廾部
弋部
弓部
部 彐彑同
彡部
彳部
【附】【同心】才【同手】氵【同水】犭【同犬】
阝【在右者同邑】阝【在左者同阜】
卷十 卯集上【四画】
心部 同
卷十一 卯集中【四画】
戈部
户部
手部
卷十二 卯集下【四画】
支部
攴部 攵同
文部
斗部
斤部
方部
无部
卷十三 辰集上【四画】
日部
曰部
月部
卷十四 辰集中【四画】
木部
卷十五 辰集下【四画】
欠部
止部
歹部
殳部
毌部
比部
毛部
氏部
气部
卷十六 巳集上【四画】
水部
卷十七 巳集中【四画】
火部 灬同
爪部 爪同
父部
爻部
爿部
片部
牙部
卷十八 巳集下【四画】
牛部
犬部
【附】尣□【同尢】王【同玉】□□冈【同网】月【同肉】□【同艸】辶【同辵】
卷十九 午集上【五画】
部
玉部
瓜部
瓦部
甘部
生部
用部
田部
疋部
卷二十 午集中【五画】
疒部
癶部
白部
皮部
皿部
目部 罒同
矛部
矢部
卷二十一 午集下【五画】
石部
部
禸部
禾部
穴部
立部
【附】氺【同水】罒【同网】歺【同歹】
卷二十二 未集上【六画】
竹部
米部
卷二十三 未集中【六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