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老人梦游集

  答杭城诸宰官  谢蕲州荆王
  答荆世子  答无锡翁广文
  与闻子与  与金省吾中丞
  与严天池中翰  与王季和
  与顾履初明府  与虞素心吏部
  与熊芝冈侍御  与蔡五岳使君
  答王于凡  谢吴曙谷相国
  答阮澹宇太守卷之十八书问  与王省东侍御  答陈无异祠部
  答曹能始廉宪  答徐明衡司马
  答王东里明府(三首)  与鲍中素仪部
  答钱受之太史(七首)  与徐清之中翰
  覆段幻然给谏  答袁沧孺使君(二首)
  与袁公寥  与周海门太仆
  与贺函伯户部  答吴观我太史(三首)
  答吴生白方伯  答李三近
  答沈大洁  答郭千秋卷之十九序  刻方册藏经序(已下古本卷十)  请方册大藏序
  首楞严经悬镜序(见二十五卷)
  首楞严经通议序  法华经通议序
  合刻法华文句序  心经直说引
  金刚决疑序  金刚决疑题辞
  春秋左氏心法序  性相通说序(见二十五卷)
  起信论直解序  注道德经序
  紫柏全集序  云栖全集序
  方外遗书序  云栖了义语序卷之二十序  净土指归序  瑜伽佛事序
  千佛忏序  楞严接光录序
  六祖坛经序(二首)  因明寝言序
  二十五圆通图序(已下古本卷十一)
  十无尽藏品序  青原道场序
  华岳法派序  南岳诸祖景堂序
  焦山法系序  鼎湖山诗序
  径山志序  菩提庵妙明堂序
  五台金莲社序  湖州天圣因缘序
  三潭护生堤引卷之二十一序  赠无尽上人住持序  送建上人游八桂序
  寿一山上人序  送蕴素上人还山序
  送吴将军还越序  周子悟一篇序
  赠太和老人序  寿曹溪住持贤公序
  赠良医序  别陈生序
  方子振奕微序  送坚音还金沙序
  送无言住持少林序  送仰崖画道景序
  贺应公住持慈寿序  赠大伦住持广济序
  送映川法师幻游序卷之二十二记  石经山琬公塔院记(已下古本卷十二)
  涿州石经山舍利记  大都明因寺常住记
  开锦屏观音洞记  五台凤林寺下院碑
  伏牛山慈光寺碑记  修之罘山神庙记
  无极师道行碑记  修悟山观音庵记
  重修巨峰玉皇殿记  修灵山大觉寺记
  旃檀如来因缘记卷之二十三记  观楞伽阁笔记  曹溪千日道场记
  重修彭城洪福寺记  创建长寿庵记
  重修天心寺记  忠勇碑记
  电白县化城庵记  法性寺优昙华记
  龙川净土寺记  休粮山社记
  重修海会庵记  南雄集龙庵记卷之二十四记  琼海探奇记  琼州金粟泉记
  游景泰寺记  端州宝月台记
  梦游端溪记  光孝重修六祖殿记
  衡州开福因缘记  游永州芝山记
  高云山藏经阁记  木丽江奉佛记
  法相寺定光佛记(已下古本卷十三)
  金明寺大定堂记卷之二十五记  庐山五乳法云寺记  净慈寺宗镜堂记
  径山凌霄峰记  海虞尊胜庵记
  忠懿王舍利塔记  读异梦记
  泰和县真如庵记  清畅斋记
  放生功德记  归宗寺复生松记
  金轮峰舍利塔记  明州育王舍利记卷之二十六记  庐山大悲忏堂记  庐山云中寺碑记
  庐山万寿寺佛像记  平湖紫清寺田记
  金椒县昌化庵记  金沙东禅寺缘起记
  新安仰山志公像记  广东六祖戒坛碑记
  双峰月公道行碑记  兴佛殿山长庆寺记
  吴江接待寺常住记  普度庵记
  寗都金莲庵记  扬州府放生社记
  高邮海台庵常住记卷之二十七塔铭  径山达观禅师塔铭(已下古本卷十四)
  云栖莲池禅师塔铭  五台空印法师塔铭卷之二十八塔铭  寿昌无明禅师塔铭  无垢莲公塔铭
  栖霞景斋珠公塔铭  耶溪若法师塔铭
  古镜玄公塔铭  大方迁禅师塔铭
  庐山恭干法师塔铭
  庐山敬堂忠公塔铭(已下古本卷十五)
  法振铎公塔铭  比丘性慈塔幢铭
  黄山寓安寄公塔铭卷之二十九塔铭  径山澹居铠公塔铭  南岳瑞光祥公塔铭
  古风淳公塔铭  龙华祯公塔铭
  徐公愿力碑铭  宝藏成公塔铭
  无瑕玉公塔铭  勉庵幻法师塔铭卷之三十传  报恩西林和尚传(已下古本卷十六)
  云谷大师传  五台妙峰登公传
  雪浪恩公传  浮山朗目智公传
  净明沙弥传  闻仲子小传卷之三十一题跋  题血书华严经后(已下古本卷十七)
  题华严法华二经后  血书金刚经跋(二则)
  题血书法华经(二则)  血书梵网经跋
  华严经题辞  菩提心愿文跋
  题普贤行愿品  题安乐行品
  刻药师经跋  白衣陀罗尼经跋
  跋百城烟水卷  尊胜陀罗尼跋
  八大人觉经跋  释迦观音志
  题求生净土图  题化城募疏
  题云栖小像  放生文跋
  题杀生现报录  题五大师传
  题法雷远震卷  题国朝高僧行脚卷
  题竹林法语  题真侍者行脚卷
  题达大师送禅人卷  题达大师祭遍老文
  佛奴歌跋  题寿昌语录卷之三十二题跋  跋可禅人行脚卷(二则)  题坛经首(已下古本卷十八)
  楞伽略科题辞  题金刚注解
  书金刚经颂后  物不迁论跋
  重刻楞严经跋  起信直解题辞
  百法八识跋  题四十二章经
  题十六妙观后  题诸祖道景
  题坐禅仪后  题书七佛偈后(二则)
  丁右武浮海诗跋  为右武书七佛偈
  包公研书心经跋  题东坡观音赞
  题鬼子母卷  书元旦大雪歌
  题从军诗  题卧病诗
  六咏诗跋  书怀李公诗
  书山居十首跋  紫柏观病偈跋
  书范蠡论后  题书法华经歌后(二则)
  题雪浪千丈  书顾宝幢居士事
  题南皋万法归一卷  题圆觉颂
  题幻予塔铭  金竹坪接待题辞
  台山竹林师卷  题壁光童子传
  题血书金刚经  书南浔报国寺疏
  题华山铜殿二碑  题真慈达孝卷
  吊辽阳将士文  题龙树庵主传卷之三十三赞  然灯古佛赞(已下古本卷十九)  贝叶佛母赞
  西方三圣赞  化佛赞
  雪山苦行佛赞(七首)  舍那如来法身赞
  思惟佛赞  思议佛赞
  无量寿佛赞(二首)  接引佛赞(五首)
  卧佛赞  阿弥陀佛赞(二首)
  长斋绣佛图赞  释迦佛赞(四首)
  刺绣佛赞  毗卢佛赞
  观佛赞  经行如来赞(二首)
  旃檀毗卢佛赞  炽盛光明如来赞
  弥勒赞(三首)  布袋和尚赞
  辟支佛赞  三大士赞
  文殊大士赞(二首)  普贤大士赞(七首)
  大悲观音赞(五首)  水月观音赞(二十四首)
  比丘观音赞  莲叶观音赞(二首)
  瑞莲观音赞  莲花观音赞(二首)
  禅定观音赞(三首)  白衣观音赞(十首)
  鱼蓝观音赞(三首)  紫竹观音赞(二首)
  南海观音赞(二首)  岩龛观音赞(二首)
  岩树观音赞  应变观音赞
  自在观音赞(二首)  御刻观音赞
  普陀观音赞(二首)卷之三十四赞  天衣观音赞  草衣观音赞
  海潮观音赞  海月观音赞
  空海观音赞  将军观音赞
  降魔观音赞(二首)  圆通观音赞
  刺绣观音赞(二首)  渡海观音赞
  大悲观音赞(二首)  四臂观音赞
  礼佛观音赞  火光观音赞
  宝掌菩萨赞  准提菩萨赞(三首)
  日光菩萨赞  维摩大士赞
  陈如尊者赞  三十三祖道景赞
  十八尊者赞(三首)(已下古本卷二十)
  园林游戏图合赞  十八尊者渡海赞
  又赞(十五首)  又赞(十八首)
  又赞(十八首)  金画游戏图赞
  十六应真图赞  十四尊者赞
  又十二尊者赞  十二尊者揭厉图赞
  补衲尊者赞(二首)  看经尊者赞(二首)
  降龙尊者赞(二首)  伏虎尊者赞(二首)
  调狮尊者赞  浮海尊者赞
  渡江尊者赞(六首)  烧香尊者赞卷之三十五赞  达摩大师赞(十六首)  六祖大师赞
  永明大师赞  诸祖道景略传赞(四十八首)
  金刚塔赞  三教图赞
  文昌帝君赞  老子赞(二首)
  孔子赞  彭祖赞
  吕纯阳赞  汉寿亭侯赞
  玉峰和尚赞  宝峰和尚赞
  紫柏大师赞(五首)  云栖大师赞(五首)
  无明和尚赞  无边和尚赞
  空印大师赞(二首)  绍觉法师赞
  灵彻法师赞  自光长老赞
  大歇耆年赞  定宗老宿赞
  雪峤山主赞  楚怀山主赞
  衲云师赞  虚谷公赞
  月岸公赞  雪岭公赞
  澹居铠公赞  自赞三十三首
  胡中丞赞  王宗伯赞卷之三十六颂  佛祖机缘(三十则)(已下古本卷二十一)
  金刚经颂(十八首)  十六妙观
  本住法颂箴  座右箴  定志箴
  我箴  身箴
  心箴  性箴
  命箴铭  母子铭  澄心铭
  观心铭  师心铭
  觉非铭  梦觉铭
  忘缘铭  观世铭
  六根铭  念佛三昧铭
  正心铭  诚意铭
  修身铭  齐家铭
  六妙铭  般若轩铭
  毗耶室铭  铁如意铭卷之三十七  偈一(七十二首)(已下古本卷二十二)卷之三十八  偈二(三百九首)卷之三十九说  杂说(十九则)(已下古本卷二十三)  知止说
  安贫说  学要说
  牧心说  观心说
  读庄子  圆扇说
  寂寞说  诚心说(似昙支)
  泽山说  觉梦说
  医说  此光楼说
  无情佛性义说  四愿斋说
  感应说  张孝子甘露说
  梁不迁字说  黄用中字说
  欧嘉可字说  郑士修字说
  徐子厚字说  李容我字说
  谢汝忠字说  方学之字说
  僧洞闻字说  僧无隐字说
  僧虚怀字说  聂应如字说
  何希有字说  僧香林字说
  僧坚白字说  自性说卷之四十疏文  造文殊像疏(已下古本卷二十四)  小福园斋粮疏
  旃檀佛疏  南花祖塔疏
  曹溪祖庭疏  祖师景堂疏
  花严接待疏  苦藤岭茶庵疏
  重修普济寺疏  重建祇园寺疏
  湖心亭佛塔疏  重修龙花寺疏
  血书花严经愿文  为灵通侍者(戒酒文见中兴录)
  放生文  祭陆五台太宰文
  祭胡顺庵中丞文  祭达观大师文
  祭云栖大师文  祭续芳联公文
  祭[彻-育+鬲]空师文  结念佛社文
  曾九龙对灵小参文  达大师举火文卷之四十一  楞严悬镜(卍已下四般。既[(冰-水+〡)*又]于释教部。故不再出○古本卷二十五)卷之四十二  法花击节(古本卷二十六)卷之四十三  楞严补注(古本卷二十七)卷之四十四  楞伽补遗(古本卷二十八)  大学决疑(古本卷二十九)卷之四十五  观老庄景响论(已下古本卷三十)
  道德经解发题  憨山绪言(已下古本卷三十一)卷之四十六  径山杂说  化生仪轨(古本卷三十二)
  净土会语(阙)(古本卷三十三)
  性相通说(上下阙)(古本卷三十四)卷之四十(七八九)  梦游诗集上(古本卷三十五)  梦游诗集下(古本卷三十六)卷之五十  曹溪中兴录(上)(已下古本卷三十七)
  兴复曹溪规约十条卷之五十一  曹溪中兴录(下)(已下古本卷三十八)卷之五十二  (为灵通侍者戒酒文)  (地脉缘起说)  (曹溪僧众写经题跋)  (示曹溪僧众法语)
  (常住清规)卷之五十三  自叙年谱(上)(古本卷三十九)卷之五十四  自叙年谱(下)(古本卷四十)卷之五十五  塔铭传(已下古本卷四十下附录)  挽诗
  书跋  旧序
  梦游全集目录(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二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校

  法语
  答郑昆岩中丞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柰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之具。元无实法与人。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于此用力。故谓之修。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之外。别有可修可悟者。以心体如镜。妄想攀缘影子。乃真心之尘垢耳。故曰想相为尘。识情为垢。若妄念消融。本体自现。譬如磨镜。垢净明现。法尔如此。但吾人积劫习染坚固。我爱根深难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内熏为因。外藉善知识引发为缘。自知本有。发心趣向志愿。了脱生死。要把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一时顿拔。岂是细事。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担荷。单刀直入者。诚难之难。古人道。如一人与万人敌。非虚语也。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以识情抟量。遏捺妄想。光影门头做工夫。先将古人[纟-八]言妙语蕴在胸中。当作实法。把作自己知见。殊不知此中一点用不着。此正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如今做工夫。先要刬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谛信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即此一念。本自无生。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如此勘破。就于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如此着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永嘉谓要断相续心者此也。盖虚妄浮心。本无根绪。切不可当作实事。横在胸中。起时便咄。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则随他使作。如水上葫芦。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边。单单的的提此一念。如横空宝剑。任他是佛是魔。一齐斩绝。如斩乱丝。赤力力挨拶将去。所谓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无念也。能观无念。可谓向佛智矣。修行最初发心。要谛信唯心法门。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多少佛法。只是解说得此八个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大段圣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两路。一切善恶因果。除此心外。无片事可得。盖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属悟。又何可迷。如今说迷。只是不了自心本无一物。不达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碍。故说为迷。一向专以妄想生灭心。当以为真。故于六尘境缘。种种幻化。认以为实。如今发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着。全要将从前知解。尽情脱去。一点知见巧法用不着。只是将自己现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现浮光幻影。如镜中像。如水中月。观一切音声。如风过树。观一切境界。似云浮空。都是变幻不实的事。不独从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虑。一切爱根种子。习气烦恼。都是虚浮幻化不实的。如此深观。凡一念起。决定就要勘他个下落。切不可轻易放过。亦不可被他瞒昧。如此做工夫。稍近真切。除此之外。别扯[纟-八]妙知见巧法来逗凑。全没交涉。就是说做工夫。也是不得已。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人说参禅提话头。都是不得已。公案虽多。唯独念佛审实的话头。尘劳中极易得力。虽是易得力。不过如敲门瓦子一般。终是要抛却。只是少不得用一番。如今用此做工夫。须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决不可犹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恐不得悟。又嫌不[纟-八]妙。者些思算。都是障碍。先要说破。临时不生疑虑。至若工夫做得力处。外境不入。唯有心内烦恼。无状横起。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闷。或起种种障碍。以致心疲力倦。无可柰何。此乃八识中。含藏无量劫来。习气种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现出来。此处最要分晓。先要识得破。透得过。决不可被他笼罩。决不可随他调弄。决不可当作实事。但只抖擞精神。奋发勇猛。提起本参话头。就在此等念头起处。一直捱追将去。我者里元无此事。问渠向何处来。毕竟是甚么。决定要见个下落。如此一拶将去。只教神鬼皆泣。灭迹潜踪。务要赶尽杀绝。不留寸丝。如此着力。自然得见好消息。若一念拶得破。则一切妄念。一时脱谢。如空华影落。阳焰波澄。过此一番。便得无量轻安。无量自在。此乃初心得力处。不为[纟-八]妙。及乎轻安自在。又不可生欢喜心。若生欢喜心。则欢喜魔附心。又多一种障矣。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话头用力不得处。观心照不及处。自己下手不得。须礼佛诵经忏悔。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物。物遇如微尘。从上佛祖心印秘诀。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来。持此咒心。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然佛则明言。祖师门下恐落常情。故秘而不言。非不用也。此须日有定课。久久纯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