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五家正宗赞
五家正宗赞
五家正宗赞 宋 绍昙记
四卷
希叟和尚正宗赞目录
卷第一
菩提达磨大师 六祖大鉴禅师
江西马祖禅师 南岳石头禅师
南泉愿禅师 百丈大智禅师
赵州真际禅师 黄檗断际禅师
睦州陈尊宿 德山见性禅师
岩头奯禅师 雪峰真觉禅师
卷第二
临济宗
临济慧照禅师 兴化奖禅师
南院颙禅师 风穴沼禅师
首山念禅师 汾阳昭禅师
叶县省禅师 浮山圆鉴禅师
慈明圆禅师 杨岐会禅师
黄龙南禅师 宝觉心禅师
白云端禅师 保宁勇禅师
真净文禅师 五祖演禅师
圆悟勤禅师 南堂静禅师
佛鉴勤禅师 佛眼远禅师
大慧杲禅师 虎丘隆禅师
应庵华禅师 卍庵颜禅师
懒庵需禅师 密庵杰禅师
卷第三
曹洞宗
洞山悟本禅师 曹山元证禅师
云居宏觉禅师 同安丕禅师
同安志禅师 梁山观禅师
大阳玄禅师 投子青禅师
芙蓉楷禅师 丹霞淳禅师
真歇了禅师 宏智觉禅师
天童珏禅师 自得晖禅师
卷第四
云门宗
云门匡真禅师 香林远禅师
洞山初禅师 智门祚禅师
雪窦明觉禅师 洞山聪禅师
云居舜禅师 大觉琏禅师
天衣怀禅师 圆照本禅师
圆通秀禅师 大通本禅师
雪峰慧禅师 月堂昌禅师
沩仰宗
沩山大圆禅师 仰山智通禅师
南塔涌禅师 芭蕉清禅师
芭蕉彻禅师
法眼宗
清凉法眼禅师 天台韶国师
永明智觉禅师
目录(终)
五家正宗赞
五家正宗赞并序
游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此特闺门儿女子软红轻袜踏地怕痛之论。又乌足为参学法。衲僧家。千圣顶[寧*頁]。瞥转玄枢。翻铁面皮。爷也不识。示一机如大火聚。出一言如生铁橛。无你近傍处。无你咬嚼处针砭古今。活必死疾。又何圣可称。何门可游。何言可忌。
终日言而尽道。言满天下无口过。或褒或贬或抑或扬。曲尽其奥。褒非劝节。贬非穷乡。抑非廉人。扬非举善。息黥补劓。截鹤续凫。倒用横施。著著有出身之路。肯桎梏笼槛。分甘为浅丈夫哉。
愚生也鲁。瘦藤挑月。破笠包云。奔走江湖几五十载。虽透关眼未甚明。至理言未甚的。然于古人不恰好处。略窥涯涘。试将五彩黼黻太虚。似不量其力也前谓褒贬抑扬。当俟金錍刮膜。出语惊群者。重为点发。虽然。翠岩眉毛。宁免拖地。
宝祐甲寅西蜀比丘绍昙百拜书于灵鹫放山室。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
师。南印度香至王之子。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因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行化至本国。其王施无价宝珠。时王有三子。尊者欲试其所得。以所施珠问三王子曰。此珠圆明。有能及此否。
师曰。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此是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以明法宝。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
尊者叹其辩慧。改号菩提达磨。及香至厌世之后。遂出家矣。师降六宗。一曰有相.二曰无相.三曰定慧.四曰戒行.五曰无得.六曰寂静。
后值异见王轻毁三宝。有弟子宗胜潜至王所。广说法要。往返征诘。师悬知宗胜义堕。遽告波罗提曰。汝可速救。
罗提禀云。愿假神力。言已。云生足下。至王前默然而住。
时王正问宗胜。忽见罗提乘云而至。愕然忘其问答。曰。乘空之者。是正是邪。
答曰。我非邪正。而来正邪。王心若正。我无邪正。
王虽惊异。而慢心方炽。即摈宗胜令出。罗提曰。王既有道。何摈沙门。我虽无解。愿王致问。
王怒而问曰。何者是佛。
答曰。见性是佛。
王曰。师见性不。
答曰。我见佛性。
王曰。性在何处。
答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
答曰。今见作用。王自不见。
王曰。于我有不。
答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
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
答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
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
罗提说偈曰。
在胎为身。处世为人。
在眼曰见。在耳曰闻。
在鼻辨香。在口谈论。
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
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王闻偈已。心即开悟。乃悔谢前非。咨询法要。
师一日曰。吾观赤县神州有大根器。遂逾海越漠。为法求人。
初至。见梁武帝。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师曰。不识。帝不契。
遂折芦渡江。至少林。面壁九年。得二祖于深雪中。曾谓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后传衣。付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流支.光统数加药害。至第六度遂不救。谶曰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
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师知缘尽。欲返天竺。令弟子各言其志。道副得皮。总持得肉。道育得骨。二祖得髓。师入灭后。葬于熊耳。
后宋云使西域还。遇师于葱岭。见师手携只履而返。归奏帝。开圹。果见空棺只履存焉。
赞曰。
隆准龙颜 碧瞳天相
弃金轮为圣道出家
辨宝珠与阿师相抗
足生云 驱弟子除异见之邪
舌翻澜 听合国起六宗之谤
神洲赤县接大乘根
东土西天示衲僧样
廓然无圣 逆龙鳞一苇横江
寂尔观心 坐鬼窟九年摸象
一花开五叶 放庭雪没人腰
毒药作醍醐 笑江槎分玉浪
如墙如壁 几曾当教外别传
分髓分皮 正好吃手中痛棒
诈死忙携只履归。惜大唐国一时人。开眼被胡儿欺诳。
曹溪六祖大鉴禅师
师讳慧能。新州人。俗姓卢。家贫。樵辨以给。一日。负樵至市。闻客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悚然问客曰。此何法也。得于何人。
客曰。此名金刚经。得于黄梅忍大师。
师遂白其母。至黄梅。谒五祖。祖曰。汝自何来。
曰。岭南。
祖曰。欲须何事。
曰。惟求作佛。
祖曰。岭南人无佛性。若为作佛。
曰。人有南北。佛性岂然。
祖异之。乃曰。著槽厂去。师礼而退。遂负石舂米。
后闻人举北秀颂曰。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师即倩人书偈其傍。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祖因付衣钵。潜至大庾岭。明上座逐之。师以衣置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
明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
师曰。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明上座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明大悟。
师于仪凤元年丙子正月八日届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讲经。闻二僧辨风幡。一云风动。一云幡动。争之不已。师曰。可容俗流辄预高论否。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印宗闻之。遂与披剃。
韶州刺史韦据请于大梵寺转法轮。并受无相心地戒。门人纪录。目为坛经。
南岳让和尚因嵩山安和尚启发之。乃直诣参师。师问曰。什么处来。
岳曰。嵩山来。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假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师曰。即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青原和尚参师。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原曰。圣谛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
原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师深肯之。
师将顺寂。欲往新州。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却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说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
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赞曰。
震旦心宗 岭南蛮种
一字不识书 采薪勤母奉
黄梅碓头和糠捣出 石坠觉腰轻
新州市上平地颠翻 担折知柴重
鳄鱼眼睛光辘辘 嗔明上座为衣钵争
毒蛇口气冷冰冰 斥印宗僧非风幡动
污染即不得 荡南岳家财一物无
圣谛尚不为 鼓青原波浪千寻涌
开作家炉鞴 村獦獠收几块精金
说成帙坛经 臭皮囊盛许多骨董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死款难翻
地含诸种普雨皆生 开眼说梦
千古曹溪镜样清。非劈箭截流机。浸杀底堪作何用。
江西马祖禅师
师讳道一。汉州什邡人。姓马氏。容貌奇异。虎视牛行。得法南岳。后归蜀乡。人喧迎之。溪边婆子云。将谓有何奇特。元是马簸箕家小子。
师遂曰。劝君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再返江西。
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谶云。金鸡解[口*(銜-金+缶)]一粒粟。供养十方罗汉僧。
六祖谓南岳云。尔后出一马驹。蹈杀天下人去在。
石巩为猎时。从师庵前过。师见。问曰。汝是何人。
曰。猎者。
师曰。汝解射不。
曰。解射。
师曰。汝一箭射几个。
曰。一箭射一个。
师曰。汝不解射。
曰。和尚解射不。
师曰。解射。
曰。一箭射几个。
师曰。一箭射一群。
曰。彼此生命。何用射他一群。
师曰。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
曰。若教某甲自射。直是无下手处。
师曰。者汉旷劫无明。一时顿息。巩遂掷弓箭。投师出家。
师与百丈行次。见水鸭。师问。水鸭子在何处。
丈曰。飞过去也。师遂捏丈鼻。丈作痛声。
师曰。又道飞过去也。
丈乃有省。遂归寮中大哭。同事问曰。有何事。
丈曰。汝去问和尚。
同事往方丈。问曰。不知海侍者有何事而哭。令某甲来问和尚师曰。汝自去问他。同事归问。丈大笑。
同事曰。适来哭。而今笑。
丈曰。适来哭。而今笑。
庞居士参次。问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
师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于此有省。
师与百丈.南泉.智藏玩月次。师曰。正恁么时如何。
藏曰。正好修行。
丈曰。正好供养。南泉拂袖便行。
师曰。经归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后示寂于泐潭。
赞曰。
虎视牛行 虬髭铁面
灭菩提达磨之心宗
应般若多罗之悬谶
金鸡解[口*(銜-金+缶)]一粒粟 祸孽潜萠
马驹蹈杀天下人 恶声难掩
射鹿印石巩无明荡除
过鸭将百丈鼻头捏转
吸江口 [祝/土]杀庞公
玩月机 坑埋普愿
八十四人阿辘辘 成团如破炉脊上苍蝇
七千余里走区区 被人唤马簸箕家小囝
赤手逗曹溪正脉 古今分宗派滔滔
即心得临济克家 儿孙上传灯衮衮
稽首真空大法王。荡荡乎民无得而称焉。拟觅踪由。太虚闪电。
南岳石头禅师
师嗣青原。讳希迁。端州人。姓陈氏。在俗时。每厌乡洞民多淫祀。辄夺牛毁祠而归。乡老不能禁。
师参青原。原令驰书与南岳。曰。汝达书了。速回。吾有个鈯斧子与汝住山去。
师至彼。未呈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
让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
师曰。宁可永劫沉沦。不求诸圣解脱。让便休。
师回。原问曰。子去未久。送书达不。
师曰。信亦不通。书亦不达。去时蒙和尚许个鈯斧子。便请。原垂一足。师礼拜。
异日问。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
原曰。汝还识吾否。
师曰。识又争能识。
原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师一日梦与六祖乘一龟游泳深池。觉原之曰。灵龟。智也。池。圣海也。吾与祖师同乘灵智。游于圣海也。
师天宝间之衡山。南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
邓隐峰辞马祖。祖问。甚处去。
峰曰。石头去。
祖曰。石头路滑。
峰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行到师处。绕禅床一匝。振锡一下。乃问。是何宗旨。
师曰。苍天。苍天。
峰无语。却回。举似祖。祖曰。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
峰再去。如前问。师嘘两声。峰又无语。回。举似祖。祖云。向汝道石头路滑。
药山一日在石上坐。师见。问曰。汝在者里作什么。
山曰。一物不为。
师曰。恁么则闲坐也。
山曰。闲坐即为也。
师曰。汝道不为。不为个什么。
山曰。千圣亦不识。
师乃以偈叹之曰。
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之流岂可明。
僧问。如何是禅。
答曰。碌砖。
如何是道。
答曰。木头。
师著参同契.草庵歌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