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诸宗部
- 国清百录
国清百录
国清百录
隋 灌顶纂
国清百录序
隋沙门灌顶撰
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初隐天台。所止之峰旧名佛陇。询访土人云。游其山者多见佛像。故相传因而成称。至太建十年岁在戊戌。降陈宣帝敕名修禅寺。吏部尚书毛喜题篆榜送安寺门。到太隋开皇十八年其岁戊午。太尉晋王于山下。为先师创寺。因山为称是曰天台。王登尊极。以大业元年龙集乙丑。敕江阳名僧云。昔为智者创寺。权因山称。今须立名。经论之内有何胜目。可各述所怀。朕自详择。诸僧表两名。一云禅门。一云五净居。其表未奏。而僧使智璪启国清之瑞。敕云此是我先师之灵瑞。即用即用。敕取江都宫大牙殿榜。填以雌黄。书以大篆。遣兼内史通事舍人卢政力送安寺门。国清之称从而为始。先师神光而生。结跏而灭。处证妙法。出作帝师。备是渚宫法论会稽智果国清灌顶等三传所载。又沙门智寂。编集先师遣迎信命。搜访未周而智寂身故。笔墨之功与气俱弃。余览其草本。续更撰次诸经方法等。合得一百条。呼为国清百录。贻示后昆。知盛德之在兹。
国清百录序
丹丘沙门有严述
夫事无鸿纤。但有补于见闻。使人警寤而趋善道者。则不可以不录而贻诸后也。昔我祖智者禅师。本灵山圣众之一人也。陈隋朝出现世间。代佛宣秘为人天眼目。六十余州直指人心。具佛知见加修圆行。则妙果不远。复其所谈教法外余事委积。章安尊者撮其可录者凡一百条。以国清为目。天圣年中。伏蒙圣朝编入大藏。既缄以函帙。故世人罕得而见之。禅师自开皇十七年丁巳入灭。至绍圣四年足五百岁。明年春四明陈宗逸。始谋镂版印行果。冠冕法俗因得以读之。有以知禅师释部中豪杰之士也。虽不得而见其面。读其文亦得以见其心。见心愈于见面也。奉命序述。以冠首云。
国清百录卷第一
隋沙门灌顶纂
立制法第一(并序)
夫新衣无孔不可补之以缕。宿植淳善不可加之以罚。吾初在浮度中处金陵。前入天台诸来法徒各集。道业尚不须软语劝进。况立制肃之后。入天台观乎晚学。如新猿马。若不控锁。日甚月增。为成就故。失二治一。蒲鞭示耻非吾苦之。今训诸学者。略示十条。后若妨起应须增损。众共裁之。
第一夫根性不同。或独行得道。或依众解脱。若依众者当修三行。一依堂坐禅。二别场忏悔。三知僧事。此三行人。三衣六物道具具足。随有一行则可容受。若衣物有缺。都无一行则不同止。
第二依堂之僧。本以四时坐禅六时礼佛。此为恒务。禅礼十时一不可缺。其别行僧行法竟。三日外即应依众十时。若礼佛不及一时罚三礼对众忏。若全失一时。罚十礼对众忏。若全失六时罚一次维那。四时坐禅亦如是。除疾碍。先白知事则不罚。
第三六时礼佛。大僧应被入众衣。衣无鳞陇若缦衣悉不得。三下钟早集敷坐执香罏互跪。未唱诵不得诵。未随意不散语话。叩头弹指顿曳屣履起伏参差。悉罚十礼对众忏。
第四别行之意。以在众为缓故。精进勤修四种三昧。而假托道场不称别行之意。检校得实罚一次维那。
第五其知事之僧。本为安立利益。反作损耗割众润己自任恩情。若非理侵一毫。虽是众用而不开白。检校得实不同止。
第六其二时食者。若身无病病不顿卧。病己瘥皆须出堂。不得请食入众。食器听用铁瓦。薰油二器瓯碗匙筋。悉不得以骨角竹木瓢漆皮蚌。悉不得上堂。又不得摚触己钵。吸啜等声含食语话。自为求索私将酱菜。众中独啖。犯者罚三礼对众忏。
第七其大僧小戒。近行远行寺内寺外。悉不得盗啖鱼肉辛酒。非时而食。察得实不同止。除病危笃瞻病用医语。出寺外投治则不罚。
第八僧名和合。柔忍故和。义让故合。不得诤计高声丑言动色。两竞者各罚三十拜对众忏。不应对者不罚。身手互相加者。不问轻重皆不同止。不动手者不罚。
第九若犯重者依律治。若横相诬。被诬者不罚。作诬者不同止。若学未入众时过众主不受。学众未摄故。彼自言比丘故入众。来犯重诬他者。治罚如前。
第十依经立方见病处药。非于方吐于药有何益乎。若上来九制听忏者。屡忏无惭愧心不能自新。此是吐药之人宜令出众。若能改革后亦听还。若犯诸制捍不肯忏。此是非方之人。不从众网则不同止。
敬礼法第二(并序)
此法正依龙树毗婆沙。傍润诸经意。于一日一夜。存略适时。朝午略敬礼用所为三。晡用敬礼略所为。初夜全用。午时十佛代中夜。后夜普礼。
一心敬礼常住三宝。严持香华如法供养。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供养已如法行道。行道竟敬礼常住三宝叹佛咒愿。咒愿云。色如阎浮金。面逾净满月。身光智慧明。所照无边际。摧破魔怨众。善化诸人天。乘彼八正船。能度难度者。闻名得不退。是故稽首礼。叹佛功德三界天龙皇国七庙师僧父母造寺檀越一切怨亲等。会真如共成佛果。上座当用智力自在说。
敬礼常寂光土毗卢遮那遍法界诸佛。
敬礼莲华藏海卢舍那遍法界诸佛。
敬礼娑婆世界释迦牟尼遍法界诸佛。
敬礼东方无忧世界善德如来遍法界诸佛。
敬礼南方欢喜世界旃檀德佛遍法界诸佛。
敬礼西方名善世界无量明佛遍法界诸佛。
敬礼北方无动世界相德如来遍法界诸佛。
敬礼东南方月明世界无忧德佛遍法界诸佛。
敬礼西南方众相世界宝施如来遍法界诸佛。
敬礼西北方众音世界华德如来遍法界诸佛。
敬礼东北方安隐世界三乘行佛遍法界诸佛。
敬礼下方广大世界明德如来遍法界诸佛。
敬礼上方众月世界广众德佛遍法界诸佛。
敬礼无忧道树下毗婆尸佛遍法界诸佛。
敬礼邠陀利树下尸弃如来遍法界诸佛。
敬礼娑罗道树下毗首尸佛遍法界诸佛。
敬礼尸利沙树下迦求村驮佛遍法界诸佛。
敬礼优昙钵树下迦那含牟尼佛遍法界诸佛。
敬礼拘楼陀树下迦叶如来遍法界诸佛。
敬礼那迦道树下弥勒如来遍法界诸佛。
敬礼舍利形像支提宝塔。
敬礼十二部经清净妙法。
敬礼三乘得道一切贤圣僧。
为梵释四王八部官属持国护法诸天神等。愿威权自在显扬佛事。敬礼常住诸佛。
为诸龙王等。愿风雨顺时含生蒙润。敬礼常住诸佛。
为天台山王王及眷属峰麓林野一切幽只。愿冥祐伽蓝作大利益。敬礼常住诸佛。
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太后七庙圣灵。愿神游净国位入法云。敬礼常住诸佛。
为至尊圣御。愿宝历遐长天祚永久。慈临万国拯济四生。敬礼常住诸佛。
为皇后尊体。愿百福庄严千圣拥护。敬礼常住诸佛。
为皇太子殿下。愿保国安民福延万世。敬礼常住诸佛。
为在朝群臣百司五等。愿翼赞皇家务尽成节。敬礼常住诸佛。
为经生父母历世师僧四辈檀越财法二恩。愿早超苦海永出爱河。敬礼常住诸佛。
为基业施主命过檀越往化诸僧等。愿六度早圆七财具足。敬礼常住诸佛。
为州牧使君六曹参佐此县镇将五乡士女。愿风祥雨顺阖境丰宁。敬礼常住诸佛。
为创寺已来开治垦伐田园厨庾行住运动凡所侵伤。愿命过归真将来无对。敬礼常住诸佛。
为法界怨亲识性平等断除三障诚心悔罪至心忏悔。十方无量佛所知无不尽。我今悉于前发露诸黑恶。三三合九种。从三烦恼起。今身若先身是罪悉忏悔。于三恶道中若应受业报。愿于今身偿不入恶道。受忏悔已礼诸佛。
至心劝请十方一切佛现在得道者。今请转法轮安乐诸群生。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命。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劝请已礼诸佛。
至心随喜所有布施福持戒修禅行从身口意生。去来今所有习学三乘人成就三乘者。一切凡夫福皆随而欢喜。随喜已礼诸佛。
至心回向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为诸众生故。正回向佛道罪应如是忏。劝请随喜福回向于菩提。回向已礼诸佛。
至心发愿。愿诸众生等。悉发菩提心。系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复愿诸众生永破诸烦恼。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发愿已归命礼诸佛。
一切普诵。诵已当梵。梵已忏悔。忏悔已礼佛恭敬。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和合无碍。
愿诸众生。三业清净。奉持尊教。和南佛法贤圣僧。
次依时说偈竟唱随意。
普礼法第三(恭敬咒愿等悉如前)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寂灭道场上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普光法堂上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忉利天上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炎摩天上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兜率陀天上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他化自在天上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重会普光法堂上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祇洹林间善财童子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七处九会圆满顿教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虚空不动戒藏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虚空不动定藏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虚空不动慧藏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归佛得菩提善心常不退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归法萨婆若入大总持门卢舍那佛。
普礼十方三世诸佛归僧息诤论入大和合海卢舍那佛。
愿诸众生。三业清净。奉持尊教。和南佛法贤圣僧。
请观世音忏法第四(直录其事观慧别出余文)
经云。三七日七七日。悉应六斋建首当严饰道场。香泥涂地悬诸幡盖。安佛像南向观世音像。别东向日别杨枝净水。烧香散华。行者十人。已还当西向席地。地若卑湿置低脚床。当脱净衣。左右出入洗浴竟著净服。当日日尽力供养。若不能办。初日不可无施安毕。各执香罏一心一意。向彼西方五体投地。使明了音声者唱云。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一心顶礼西方无量寿世尊。
一心顶礼七佛世尊。
一心顶礼十方一切诸佛世尊。
一心顶礼消伏毒害陀罗尼破恶业障陀罗尼六字章句陀罗尼。
一心顶礼十方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十方一切诸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声闻缘觉贤圣僧。
礼竟烧香散华而作是言。是诸众等各各互跪。严持香华如法供养。供养十方法界三宝。念想竟口发诚言。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菩萨。无量声闻众。以起光明台。过于无边界。无边佛土中。受用作佛事。普熏诸众生。皆发菩提心。供养讫当向于西方。结跏趺坐系念数息。令心不散。勿数风喘气。为众生故。经十念顷成十念已。次念十方佛及七佛世尊。色身实相妙身犹如虚空。又当慈念念一切众生。作此念时如一上禅。久运念已安详徐觉。一人装香火。各各互跪召请。
一心奉请南无本师释迦文佛(三遍奉请前所礼三宝)。
召请竟云我今已具杨枝净水。唯愿大悲哀怜摄受(三说)。
次三称三宝名观世音名。次合掌说偈。愿救我苦厄去讫。偈后四长行经文。次诵消伏毒害咒。说咒后七行经文(或三遍或七遍)次更称三宝名。诵破恶业障陀罗尼咒。次更称三宝名。诵六字章句咒竟。自以智力披陈忏悔。破梵行人作十恶业。荡除粪秽还得清净。次当发愿忏愿竟。一心作礼。礼上来所请三宝。礼竟如法行道。或三或七旋竟三自归。自归竟令一人登高座。唱诵请观音经。午前初夜施上方法。余时坐禅礼佛依常法。是为一日一夜规矩。至第二乃至第七七日。亦复如是。
金光明忏法第五(直录其事观慧别出余文)
庄严道场。别安唱经座。列幡华等如上法。安功德天座在佛座左。道场若宽更安大辩座。四天王座在右。诸座各烧香散华。尽力营果菜。又别饤一盘杂果菜。拟散洒诸方。当日日洗浴著新净衣。经云。七日七夜应用六斋。建首初日午时各执香罏。一人唱言。
一切恭敬。
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一切三宝。是诸众等各各互跪。严持香华如法供养。心默供养讫。口说是言。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如上法。作是说已。当召请。
一心奉请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心奉请东方阿閦佛。
一心奉请南方宝相佛。
一心奉请西方无量寿佛。
一心奉请北方微妙声佛。
一心奉请宝华琉璃世尊。
一心奉请宝胜佛。
一心奉请无垢炽宝光明王相佛。
一心奉请金炎光明佛。
一心奉请金百光明照藏佛。
一心奉请金山宝盖佛。
一心奉请金华炎光相佛。
一心奉请大炬佛。
一心奉请宝相佛。
一心奉请金光明经中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一心奉请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经。
一心奉请信相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金光明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金藏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常悲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法上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金光明经内及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贤圣僧。
一心奉请大梵尊天三十三天护世四王金刚密迹散脂大辩功德诃利帝南鬼子母等五百徒党。一切皆是大菩萨。亦请此处地分鬼神(三遍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