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续藏
- 古逸部
-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唐 昙旷撰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京西明道场沙门昙旷撰
夫登峻宇者必先拾级。陟层楼者咸历阶墀。况乎觉道崇高不凭行位。真源绵夐岂越资粮。是以时积三祇行周四等。坚精六度炳焕二心。乃获圆常方登极果。未可朝闻其道夕希德满。譬乎才舣方舟即期越海。懈怠菩萨非此无谁。故欲远克菩提必行大道。入道次第系赖瓢明。虽事具群经然讵能圆揽。不有编录其可觌乎。大唐开元初有朴阳大德身号智周。我大唐三藏曾孙弟子。慈恩大师之孙弟子。河南法师之亲弟子。即是青龙大师异方同学。内穷三藏外达九流。为学者师宗作词场雄伯。工手著述妙手赞扬。所撰章钞凡十数部。即法花摄释唯识諠秘因明决择皆所造也。虽不至长安而声闻遐被关辅诸德咸仰高风。然观其述作文约义著。究其所志既慈具悲实。谓间生英贤传法菩萨者也。恐初学者望法海而忙然。瞻义山而永退。遂乃纂大教之枢要。举法网之大纲。爰示方隅撰兹义记。然入道次第通乎三乘。唯我大乘方称至极。今明最胜究竟大乘。故言大乘入道次第 言大乘者。总而言之不过四种。谓如常说教理行果。皆广包故名之为大。并能运故称之为乘。此义具如起信义释 所言道者。趣向为义。游履为义。通运为义。亦即不离教理行果。随应而有趣向游履通运义。故皆名为道。下文皆有应寻引之 入次第者。总即五位。别以四十二贤圣也。于此四种大乘之道。从浅向深从分向满。依大乘教悟大乘理。起大众行得大乘果。故依大乘五位之中渐次悟入道次第也。故唯识论第九卷云。谓具大乘二种姓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若尔应无超越之义。宁说释迦超弥勒等。答。超时可尔。超位不然。以于位位皆有所修所断所证不可越故。如行迟疾时夕虽殊。而于里步不可越故。若尔何故楞伽经说一地即十地等无所有。何次耶。答。彼约所证圆融道理。此依证位行布道理。彼以初证与后体同。就所证理言无有等。若依证智行位不同。是故得有五位次第。故与彼说亦不相违。
稽首等者。以下释文大分三段。初三行颂致敬述意分。夫欲已下正谏所说分。最后一颂结说回向分。初分之中又分为二。前之二颂归敬三宝。后一行颂述制作意。前中又二。初之二字是能乘相。其无上等是所敬德。言稽首者。稽者屈也。首者头也。屈所尊之头礼所卑之足。显敬之极故言稽首。无上等者。显所乘相。于中有三。谓佛法僧。前之四句显其佛宝。上之两句显佛二利之因行也。后之两句明佛二利之果德也。前复有二。此句则显自利因行。调谓调和。御谓制御。调和制御身语意业。离恶进善成自利行。
能拔生死苦沉溺者。此句则显利他因行。自既调御。复以调善大乘御车。于生死泥拔出沉溺苦众生也。以调御声。具此二义故。以二义而释调御。于调御中更无过比故名无上善调御也。
如空性相无去来者。此下二句显佛二利之果德也。此句显佛自利之果。由行自利感得法报二身极果。皆悉常住无有去来。故言如空无去来等。
若影随形应所化者。此句显佛利他德果。由利他德从法报身而起应化化诸凡圣。如影随形而得起也又应所化如影随形不舍离也以此句中含二义故。是故亦以二义释也。
实相一味妙甘露等者。此之二句显法宝也。上句显其真如理法。下句显其所流教法。而言一味甘露等者。依涅槃经而作此说。故彼经云。雪山之中有上妙药。其名甘露。人若服者得寿无量。本唯一味。随其流处生种种味。而其真味停留在山。一味甘露喻实相如。随流诸味喻诸教法。随诸众生种种根性。以彼真如种种门说。而本真如竟无改易。
三贤永截爱流等者。此后二句显僧宝也。初句显其地前凡僧。不同外凡顺生死流。今截爱河欲超渡也。后句显其地上圣僧。一证不退名曰长驱。无漏圣道故名正路。者谓假者即僧人也。
故我等者。此则后显述申敬意。前之二句述归敬意。后之二句述制作意。第三句意显以法灯常照生死久处愚闇诸众生也。第四句意永去众生二障所覆重昏之闇。
列别名者等。此中列名依旧花严。故与新经时有不同。待至释文一一对会。
菩萨在此创安其心等者。谓创安住空无我理得住佛家故名安住。故释经中名为十解。解空理故。故本业云。心住空理。名之为住。花严经云。诸菩萨住不可思议。与法界虚空等。是故得住三世佛家。虽解空理名之为解。而未即能依解起于无住妙行。名行未胜。
净治三业等者。譬如大地生长一切善恶草木。若治其地即生善草。众生三业能生善恶。故喻于地。治三业地离诸过恶生长善行。故能起悲利有识也。
修胜理观等者。观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等故名胜理观。起此观行名上妙行。非谓依观别起妙行。
所修善根等者。由救物故自得增长。名为方便具足义也。如外典云。夫欲达己先达人等。
所闻赞毁心定不动。谓闻赞毁佛法菩萨。菩萨所行其心安住。名正心住。
闻说三宝三际等者。谓闻三宝有之与无。又闻三世有佛无佛。其心不转名不退住。
三业清洁悟二等者。三业清洁故名为童。谓如童子身语意行皆无咎故。悟二世间故亦为真。了众生器悉皆虚假。心无碍故。
解真俗谛悟法王等者。谓善了知说真俗谛。名解真俗。悟法王处轨度法王处宫殿等。名悟法王法。
如王太子堪受王位行渐胜者。所谓振动照曜住持往诣。严净无数世界。开示观察知根。调伏无数众生。此等诸行胜过于前。渐能增上一切种智。名行渐胜。
此位菩萨行六度等者。同三世佛悟空寂理。而能起彼无住妙行名诸行胜。故花严云。此菩萨行不可思议。与法界虚空等。学三世佛而修行故。名之为行。
愍生慕法者。但为救护摄受饶益一切众生。名为愍生。为学忆念爱乐清净增长住持宣说诸佛本所修行。名为慕法。
睹者欢喜等者。花严经云。修此行时。令一切众生欢喜爱乐。若见一切来求索者。菩萨见之倍生欢喜。由此二行名欢喜行。
无恚行者。新经名为无违逆行。若有嗔恚即是违逆忍波罗蜜。违逆诸佛所说空法。违逆摄受一切众生。若无恚者则不违逆。亦异义一不相乖也。
无尽行者。新经名为无屈挠行。屈者即是退转之义。挠者乃是怯弱之义。故由胜精进无退弱故所行不息。故此彼亦不相违也。
尊重行者。新花严经名难得行。谓能成就难得善根。即由难得故成尊重。既得难得尊重善根。二利之行更增进也。
四无碍诸陀罗尼门等者。此四无碍诸陀罗尼门既以念慧而为体性。是故即名诸善慧法。能除众生诸烦恼热。如入池浴而得清凉。是故喻彼清凉池也。然此所行四无碍等。但相似得非真满得。真在地上。满第九地。故此但是相似得耳。四无碍等义如下说。此无繁举。
凡所修行悉皆回向者。回向实际。回向菩提。向回众生。以此三种摄于一切。是故名为悉皆回向。
不著生死不离菩提者。不离菩提即是不住涅槃之义。若住涅槃即离菩提。故唯识论释无余依涅槃文中。离相湛然寂灭安乐。依斯说彼与佛无差。但无菩提利乐他用。故复说彼与佛有异。
令此善根功德等者。谓至一切三宝之所作诸供养。至于一切众生之所为利益事。
修悔过善根离一切业障者。若准经文。此语倒也。若正应言。悔过忏除一切业障所生善根。
所有善根悉皆随喜者。此中文略。此前应有礼拜劝请所生善根。于随喜中语又不足。致令读者皆有谬解。若具应言。于诸如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生随喜所生善根。
以此善根悉皆回向者。以此忏悔礼拜励请随喜所有善劝根皆回向也。
常作佛事善巧方便者。即作佛事为巧方便。故花严云。善巧方便常作佛事。佛事即是放佛光明普照世界无有限极。
具诸功德离诸虚妄等者。此中语倒。应先离妄后方具德。故花严云。此菩萨了一切众生。无众生解一切法无寿命等。由了此故能离虚妄。心无所著故念念中得不可说十力善地具足。一切功德成就清净善根。所须乐具一切皆种。色相无比。威力光明超诸世间。乃至能得十种无尽藏功德。
坚固安住自在功德者。若准经文此语亦倒。若正应言安住自在坚固功德。谓此菩萨为转轮王名为安住自在功德。获那罗延不可坏身名为安住坚固功德。
以如是等诸善等者。谓以如前内外物施所有功德及以自在坚固功德而回向也。
而能增长一切等者。谓能增长一切善者。由修习时究竟安住堪忍也。此中唯举修行一种。花严经中则有数义。谓于一切诸善根所修行安住趣入摄受积集办具悟解开示发起之时堪忍力。
拔出众生者。于虚妄道拔出众生令其安住一切善道。
成就念智者。住正念故其心明了深心不动。成就智故趣一切智终不退转。
所修诸善皆顺如相者。譬如真如是真实性。诸佛行处无能测量。得者无退乃至广说。善根回向皆亦如是。
离憍慢等缚著等者。谓此菩萨所起一切诸善根时。皆从尊重珍敬心起。名离憍慢。不见我行他人不行而生轻贱。故置等言。谓自能行即名为缚。谓他不行乃名为著。既离憍等所有缚著。名解脱心也。
回向饶益品物一切者。品物一切其言倒也。应言饶益一切品物。谓即一切诸品物类也。
行普贤行者。所习诸善不执为己及以他人。观一切法悉皆平等无非贤善。是则名为普贤之行。令此菩萨三业皆然。是则名为行普贤行。
离垢缯系顶者。谓如西方绍高位者。皆以鲜缯而系其顶。今此菩萨行法施行。以清净法而标其首。故离垢缯而系顶也。故花严云。佛子此菩萨以法施为首。后生一切清净白法。即是净缯系顶义也。
受大法师记者。谓此菩萨行法施故。便受诸佛记是法师。此即受记见是法师。非受当记为法师也。故花严云住法师位。
此位初首而有等者。前之五种下诸文中数频解释。但释后五于身命财常作舍相。名为舍心。常持菩萨三聚净戒。名为戒心。能于恶世传法不绝。名护法心。所修善根愿共众生。名为愿心。咸起诸行咸向菩提。名回向心。决定信位所得心故。名十信心。
以初发心而甚等者。初菩提心甚难可发。若不广陈行相难见。故于初住离出十信令解进趣。菩提之心总别双举四十心矣。
择简于见见不择者。统论见者有其二种。一推求义。即未见谛诸有漏智。二照理义。即已见谛诸无漏智。今所简者即依前说。以无漏见而能择故。
加行无间此智等者。谓前刹那是加行道。即后刹那是通达是。前加行灭通达智生。是故名为加行。无间谓要前灭后念方生。不与后念而为隔碍。故前念灭名为无间。或前念灭后念即生。无别念隔名无间也。虽有二义前解为胜。
一真见道体离等者。此释真见有其二义。前解真者即是实义。以此智见有实用故。此见即真名真见道。持业释也。后解即约理智不同。真之见故名为真见。依主释也。
为断余障证得转依等者。余障即是俱生障也。是分别障之余障故。转依义别有其四种。一能转道。此复有二。一能伏道。为伏二障随眠势力令不引起。二障现行。此通有漏无漏二道。加行根本后得三智。随其所应能渐顿伏。二能断道。谓能永断二障随眠。此道定非有漏加行。有漏曾习相执所引未泯相故。加行趣求所证所引未成辨故。二所转依。此复有二。一持种依。谓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二迷悟依。谓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诸染净法依之得生。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三所转舍。此复有二。一所断舍。谓二障种。真无间道现在前时。障治相违彼便断灭永不成就。说之为舍。二所弃舍。谓余有漏劣无漏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所引圆明纯净本识非彼依故皆永弃舍。四所转得。此复有二。一所显得。谓大涅槃。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客障覆令不显。真圣道生断彼障故。令其相显。名得涅槃。此依真如离障施设。故体即是清净法界。二所生得。谓大菩提。此虽本来有能生种。由所知障碍故不生。真圣道生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此文所言为断余障即属第三。证得转依即属第四。
复数修习无分别智。即第一中能断道也。
此修习位能为依持等者。然修习位即以有为能证正智。及以无为所证真理而为其体。此真及智与所修行布施等行。一为依持。二令生长。犹如大地与一切物为所依持令得生长。故法从喻得地名也。
由得胜定及殊妙教等者。胜定即是等持等至。妙教即是法大乘教。四种总持法义咒忍。法谓名等能诠之法。义为所诠差别之义。咒谓秘密文字章句。忍谓菩萨离言法智。此四是境体非总持。由念慧力未闻法义闻之便记长时不妄。故以念慧为法义二陀罗尼也。谓由等持自在力故。加被诸咒所有章句令成神验除诸灾患。故以等持等至为咒陀罗尼。由妙智力了智咒等皆无自性。达一切法离言法性。故以无相妙智为忍陀罗尼。此胜定教及四总持。即是三地所得功德。
以此为因能起三慧者。由因定故能发修慧。因殊妙教发闻思慧。复因总持离妄失障。令心明达于所缘境。故为三慧总别因也 瑜伽等云观察诸行者。诸行即是十二因缘。以流转故名为诸行。
七地菩萨唯修无相不起功用者。观此所说应是笔误。不尔便与八地何别。又违唯识及摄论等。唯识论云。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至第七地纯无相观。虽恒相续犹有加行。摄大乘云。谓此地中于功用行得至究竟。虽一切相不能动摇。而于无相犹名有行。准此等文。故知未绝功用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