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第七子摄颂曰。
  五众坐安居  亲等请日去
  于经有疑问  求解者应行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世尊说。应夏安居者。未知谁合安居。佛言。五众合作。所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女求寂求寂女。在于屏处对一苾刍。当前蹲踞作如是说。具寿存念。今僧伽五月十六日作夏安居。我苾刍某甲。亦于五月十六日作夏安居。我苾刍某甲。于此住处界内前三月夏安居。以某甲为施主。某甲为营事人。某甲为瞻病人。于此住处。乃至若有圮裂穿坏。当修补之。我于今夏在此安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或前或后随意应作。应知尼亦对尼。准苾刍作。其求寂应对苾刍。正学女求寂女对尼应作。如世尊说。苾刍坐夏之时。若有邬波索迦等请唤之事。守持七日去者。若有外道及亲族等请唤。亦得去不。佛言。此亦应去。若于三藏有疑须欲咨问。亦得去不。佛言。得去。若苾刍未得求得未解求解。未证求证及有疑心。须往开决。为斯等事。亦得守持七日去不。佛言。皆得。若受一日二日等。准此应作。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一

  大唐景龙四年岁次庚戌四月壬午朔十五日景申
  三藏法师大德沙门义净宣释梵本并缀文正字
  翻经沙门吐火罗大德达磨[禾*未]磨证梵义
  翻经沙门中天竺国大德拔努证梵义
  翻经沙门罽宾国大德达磨难陀证梵文
  翻经沙门淄州大云寺大德慧沼证义
  翻经沙门洛州崇光寺大德律师道琳证义
  翻经沙门福寿寺主大德利明证义
  翻经沙门渭州太平寺大德律师道恪证义
  翻经沙门大荐福寺大德胜庄证义
  翻经沙门相州禅河寺大德玄伞证义笔受
  翻经沙门大荐福寺大德智积证义正字
  翻经沙门德州大云寺主慧伞证义
  翻经沙门西凉州白塔寺大德慧积读梵本
  翻经婆罗门右骁卫翊府中郎将员外置宿卫臣李释迦读梵本
  翻经婆罗门东天竺国左屯卫翊府中郎将员外置同正员臣翟金刚证义
  翻经婆罗门东天竺国大首领臣伊金罗证梵本
  翻经婆罗门左领军卫中郎将迦湿弥罗国王子臣何顺证义
  翻经婆罗门东天竺国左领军右执戟直中书省臣颇具读梵本
  翻经婆罗门龙播国大达官准五品臣李输罗证译
  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史舒国公臣韦臣源监译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许国公臣苏环监译
  特进行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宋国公臣唐休璟监译
  特进太子少保兼扬州大都督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上柱国彭国公臣韦温监译
  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修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李峤笔受兼润色
  特进侍中监修国史上柱国公臣韦安石监译
  侍中监修国史上柱国越国公臣纪处讷监译光禄大夫行中书令修文馆大学士监国史上柱国郢国公臣宗楚客监译
  中书令监修国史上柱国酂国公臣萧至忠监译
  翻经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守兵部尚书门下三品修文馆大学士上柱国逍遥公臣韦嗣立
  翻经学士中散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著紫佩金鱼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赵彦昭
  翻经学士太中大夫守秘书监员外置同正员修国史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刘宪
  翻经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修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上柱国朝阳县开国子臣岑义
  翻经学士通议大夫守吏部侍郎修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上柱国臣崔湜
  翻经学士朝议大夫守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修国史上柱国臣张说
  翻经学士太中大夫检校兵部侍郎骑尉修文馆学士安平县开国子臣崔日用
  翻经学士朝请大夫守中书舍人兼检校吏部侍郎修文馆学士经车都尉臣卢藏用
  翻经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行礼部侍郎修文馆学士修国史上柱国慈源县开国子臣徐坚贞
  翻经学士正议大夫行国子司业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郭山恽
  翻经学士礼部郎中修文馆直学士轻车都尉河东县开国男臣薜稷
  翻经学士正议大夫前蒲州刺史修文馆学士上柱国高平县开国子臣徐彦伯
  翻经学士中大夫行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李乂
  翻经学士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柱国金乡县开国男韦元亘
  翻经学士中大夫行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马怀素
  翻经学士朝请大夫守给事中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李适
  翻经学士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苏颋
  翻经学士朝散大夫守著作郎修文馆学士兼修国史臣郑愔
  翻经学士朝散大夫行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上护军臣沈佺期
  翻经学士朝请大夫行考功员外郎修文馆直学士上轻车都尉臣武平
  翻经学士著作佐郎修文馆直学士臣阎朝隐
  翻经学士修文馆直学士臣符凤
  书手秘书省楷书令史臣赵希令写
  孔目官文林郎少府监掌治署丞臣殷庭龟
  判官朝散大夫行著作佐郎臣刘令植
  使金紫光禄大夫行秘书监检校殿中监兼知
  内外闲厩陇右三使上柱国嗣号臣王邕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二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第八子摄颂曰。
  假令不截衣  有缘皆得著
  衣可随身量  若短作篅衣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不割截衣得守持不。佛言。不得。若有难缘者得。著不割截衣。得入聚落不。得往俗舍不。得入外道住处不。佛言。并皆不得。必有难缘著亦无犯。著不割截衣。得于外道舍坐不。佛言。不得。若外道不在舍时坐亦无犯。如世尊说。称肘量衣方合持者。若人身大肘短。亦依肘量而作衣耶。佛言。此人应取身量为衣。设取身量仍不周遍。佛言。若不遍者。应缝作厥苏洛迦衣而守持之(此译为篅长四肘阔二肘。缝之使合。入中牵上。以绦系之。述如余处。昔云只修罗者。人皆不识其事。此则形如小篅。是尼五衣之数也应为裙)。
  第九子摄颂曰。
  不畜五种皮  由有过失故
  开许得用处  齐坐卧容身

  具寿邬波离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象王之皮不作鞋用者。余之象皮得为鞋。不佛。言此亦不。得所以者。何此象亦有鼻牙力故。如世尊说。智马之皮不应将作鞋者。余马之皮得为鞋不。佛言。不得。此亦能走有大力故。如世尊说。师子虎豹之皮不应用为鞋者虽非此兽是此类皮。得用作不。佛言。不得。斯等亦有爪牙力故。如世尊说。若此诸兽皮皆不应坐。余合坐者。齐大小来而得畜用。佛言。齐容坐处应畜如世尊说。皮合卧者。齐大小皮应卧。佛言。才可容身畜之无犯。
  第十子摄颂曰。
  生肉及诸醋  有五种不用
  痔病爪不伤  回施知希望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大德说。开西羯多苾刍为病因缘得食生肉者。不知于何处当取。佛言。于五屠人处取云何为五。谓是杀羊鸡猪捕鸟猎兽者。大德。谁当合取。佛言令。敬信者取。令谁授与。佛言。还遣信人。于此城中时有苾刍。身遭疾苦诣医人所问曰。我有痟渴病。贤首。愿为处方。医人答言。宜可服酥必当平复。苾刍报曰。佛未听许为病服酥。医人答曰。世尊大悲。为病所须亦应开服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苾刍。为病医遣服酥者。应可服之。时病苾刍。虽已服酥仍患渴逼。医人问曰。尊者。服酥气力何似。苾刍答曰。犹被渴逼。医人报曰。酥不差者。酸浆诸醋何不饮之苾刍答曰。世尊不许非时而饮。云何得服。医人报曰。世尊慈悲。为病所须亦应听服。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开许。应饮醋浆。时诸苾刍不知何者醋浆。如何当饮。复往白佛。佛言。醋浆有六。皆可服用。一大醋。二麦醋三药醋。四小醋。五酪浆。六钻酪浆。此等酸浆若欲饮时。应以少水渧之作净。仍用绢叠罗滤。澄清如竹荻色。若时与非时。有病无病饮皆无犯。勿致疑惑。言大醋者。谓以砂糖和水置诸杂果。或以蒱桃木榓余甘子等。久酿成醋。麦醋者。谓磨[麩-夫+黃]麦等杂物令碎酿以成醋。药醋者。谓以根茎等药酸枣等果酿之成醋。小醋者。谓于饭中投热饙汁及以饭浆续取续添长用不坏。酪浆者。谓酪中浆水。钻酪浆者。谓钻酪取酥。余浆水是。
  于此城中时有苾刍。身患痔病。其头下出。便以爪甲截去。极受苦痛逼切身心不能堪忍。便生是念。我遭此苦极为难忍。世尊大慈宁不哀愍。尔时世尊。由大悲力之所引故。至苾刍所问言。苾刍。汝何所苦。时病苾刍即便合掌。瞻仰世尊。忧情内感流泪哽噎。具以病苦而白世尊。佛告苾刍。岂我先时不遮汝等患痔病者不应截去。白言。世尊。佛已不许。若尔何故汝今作如是事。白言。世尊。为苦所逼。佛言。为苦逼故汝无有犯。今告汝等。虽患苦逼。不以爪甲等而截其痔。然治痔病有其二种。或时以药或复禁咒。若有苾刍。虽遭苦痛。其痔不应自截。亦不使他截。如违教者得越法罪。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曰。此痔病经。我于余处已曾宣说。今为汝等更复说之。若诵持者必得除差。若有诵者。乃至尽形终无痔病共相逼恼。亦得宿命智。能忆过去世时七生之事。即说咒曰。
  怛侄他 阿鲁泥(去) 末鲁泥鼻泥 俱丽婆鞞世沙婆鞞 三婆鞞 莎诃
  汝等苾刍。若诵咒时复作是说。于此北方有大雪山王。中有大树。名薜地多树有三花。一名相续。二名柔软。三名干枯。如彼枯花至干燥时即便堕落。我之痔病。或是风痔热痔癊痔血痔粪痔及余诸痔。亦皆堕落干燥。勿复血出脓流致生苦痛。即令干燥莎诃。
  又复咒曰。
  怛侄他 苫谜 苫末泥(去) 莎诃
  时诸苾刍闻佛说已欢喜奉行。
  尔时世尊。于释迦住处在那雉商人聚落。是时彼村有一长者。素有信心情怀喜舍。造一住处。奉施尊者罗怙罗。尔时尊者住未多时。执钵持衣人间游行。长者闻去作是思惟。尊者游行未知来不。便将此寺奉施僧伽。罗怙罗随情游讫执持衣钵。还诣那雉商人处。问知施僧。即往佛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有一长者素有信心。情生敬重造一住处。独施于我。住少多时。我有缘出去。后不久将施余僧。我欲如何。愿佛为决。世尊告曰。汝可诣彼长者之处作如是言。仁不于我若身语意曾生片许厌恶心耶。罗怙罗奉。佛教已。诣长者处告曰。仁非于我若身语意曾生片许厌恶心耶。长者答曰。我于尊处曾无此意。罗怙罗还诣佛所具陈长者无厌舍心。尔时佛告阿难陀曰。汝往诣彼那雉村中。现住苾刍总令集在供侍堂处。时阿难陀奉佛敕已。便诣彼村至住处已。告苾刍曰。应可并集供侍堂中。时阿难陀既言告已。还诣佛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已往彼那雉村中。谨宣圣旨。现住苾刍咸皆已集。尔时世尊。将诸苾刍及罗怙罗。至彼寺已就座而坐。告诸苾刍曰。汝等应知。若有施主。以所施物施一别人。后时复回此物施一别人。此则施者非法。受者亦非法。名不净受用。如是若更回与二人。或与三人或与僧伽。斯等皆名施不如。法受不如法不净受用。汝等苾刍。若有施主。以所施物施二别人。后时复回此物施一别人。此则施者受者俱名非法。所有受用皆是不净。如是若更回与二人三人或与僧伽。施者受者俱名非法。所有受用皆是不净。汝等苾刍。若有施主。以所施物施三别人。后时复回此物。施一二三人或与僧伽。施者受者俱名非法。所有受用皆是不净。汝等苾刍。若有施主。以所施物施与僧伽。后时复回此物。施与一二三人与余僧伽。施者受者俱名非法。所有受用皆是不净。若先施苾刍僧伽。后回与尼僧伽。或复翻此。皆名不净。汝等苾刍。若其僧伽破为二部。先施此部。复将此物回与彼部。乃至皆是不净受用。汝等苾刍。若施一人不回与一人。施者受者皆名如法。所有受用皆名清净。如是若施二人三人僧伽。此尼此部更不回与余者。乃至受用皆名清净。如上广说。汝等苾刍。前是施后非施。汝等苾刍。地属于王。物属于主。房舍卧具施主为主。衣钵资具苾刍为主。所有施寺等物。若有破落。施主应自修补。不应持此回施余人。先施是施后非施也。汝等苾刍。应与罗怙罗先所住处。若苾刍施彼与此。除有难缘得越法罪。诸苾刍既奉佛教。即便授与罗怙罗先时住处。
  如世尊说。应作五年及六年顶发大会。时有敬信婆罗门及诸长者。皆以种种饼果饮食奉施僧伽。时诸苾刍食皆不尽。便将所余持与求寂。时诸求寂既至明旦。还将饼果重与苾刍。苾刍问曰。汝于何处得此饼来。答言。是仁所惠。苾刍疑念。此之饼果是我食余。今更重餐准法有罪。以缘白佛。佛言若有希望心食。与时恶作。食便堕罪若无希望心与。有希望心食。与时无犯。食便堕罪。若有希望心与。无希望心食。与时得恶作。食时无犯。若无希望心与。无希望还得其食。二俱无犯。
  尼陀那别门第二总摄颂曰。
  分亡及唱导  张衣授学人
  重作收摄驱  求寂同墙上

  第一子摄颂曰。
  分亡者衣物  互无应互取
  见斗应须谏  随头向处分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有一长者。唯有一子。年既长大爱乐出家。于正法中而受圆具。忽遇疾苦因即命终。时诸苾刍衣钵及尸悉皆同弃。诸俗人见来白苾刍。我辈流俗现有儿孙所求易得。死人之物尚不轻弃尊者既是出家。复无男女。所有资财苦求方得。于死人物何故不收。诸苾刍答曰。世尊未许收死人衣。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苾刍身亡所有衣钵不应弃掷。复有苾刍遇病而死。收取其衣露尸而送。俗人见嫌。佛言。不应露身而弃应以裙帔盖身而送。时诸苾刍以好衣盖。佛言。勿用好衣。时诸苾刍以破碎衣盖。佛言。应以非好非恶处中衣盖。时诸苾刍白佛。所余衣钵如何处分。佛言。有贫苾刍应可与之。时六众类常多贫乏。佛言。勿与六众。应从上座次第行与。少年苾刍竟不曾得。佛言。众应同集先以言白。众既和许可卖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