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忏悔文略解


  [○庚]三。第六之七。二佛。

  南无摩尼幢佛。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摩尼幢者。幢。功德高显之貌。谓如来利生。处处建大法幢。如摩尼珠随方现色。摧伏魔军。破诸黑暗。凡有见者。无不皈敬。故名摩尼幢也△欢喜藏摩尼宝积者。如来无尽法喜。名之为藏。众生闻者。离苦得乐。故云欢喜。犹若如意宝珠。利益无尽。故名欢喜藏摩尼宝积也。此二如来。以喻表显。

  [○庚]四。第八。一佛。

  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一切世间。乃普及之辞。乐见。是喜好之意。上大精进。拣非权小之行也。谓此如来因中发最上心。修广大行。精进无移。故于果上感得一切众生所爱乐身。能令见者闻者。皆发菩提故。上句名觉他。功也。下句显自觉。德也。功成德满。故名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也。此约因果同圆。显德为号。

  [○庚]五。第九之十。二佛。

  南无摩尼幢灯光佛。南无慧炬照佛。

  摩尼幢灯光者。谓以实智证理。喻如摩尼珠幢。权智鉴机。喻如灯光遍照。权实双彰。故名摩尼幢灯光也△慧炬照者。谓以闻思修三慧火炬照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故。如灯明暗尽。慧起惑除故名慧炬照也。此二如来。法喻表显。

  [○庚]六。第十一之十二。二佛。

  南无海德光明佛。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

  海德光明者。光明。表智德。谓如来智德无尽。以喻如海。故云海德光明也△金刚牢强普散金光者。金刚。性最坚利。不为物坏。而能坏一切物。喻佛不为烦恼破坏。而能破坏一切烦恼。故名金刚牢强也金体极明。不为物照。而能照一切物。喻佛不为无明暗障。而能照破无明。故名普散金光也。此二如来。智德表显。

  [○庚]七。第十三之十六。四佛。

  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南无大悲光佛。南无慈力王佛。南无慈藏佛。

  大强精进勇猛者。不杂曰精。不退曰进。不怯曰勇。不怖曰猛。谓世尊无量劫来。于诸善法。不杂不退。故称为大。于诸恶道。不怖不怯。故称为强由大强故不休不息。故得断除三障证三菩提故名大强精进勇猛也△大悲光者。谓竖穷横遍曰大。法身德也。运心拔苦曰悲。解脱德也。寂照不二曰光。般若德也。三德圆融。故名大悲光也△慈力王者。力。胜也。王。往也。谓佛念众生。慈无能胜。能令人天。皆共归往。故名慈力王也△慈藏者。谓一极慈心。摄归万善。法界含容。出生无尽。故名慈藏也。此四如来。从德表显。

  [○庚]八。第十七之二十。四佛。

  南无栴檀窟庄严胜佛。南无贤善首佛。南无善意佛。南无广庄严王佛。

  栴檀窟庄严胜者。妙香之所成也。谓如来八万四千毛孔。皆出妙香。犹如栴檀。普熏一切。以此妙宝庄严法窟。最胜无比。故名栴檀窟庄严胜也△贤善首者。如来道高德重。故称为贤。迥出九界。故称曰善。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故名贤善首也△善意者。谓如来慈念一切众生。犹如赤子。从生至生。接引无倦。故名善意也△广庄严王者。谓如来色相。万德庄严。故称为广。无量劫来。自在安然。不为物转。故名广庄严王也。此四如来。依正显德。

  [○庚]九。第二十一之二十四。四佛。

  南无金华光佛。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南无虚空宝华光佛。南无琉璃庄严王佛。

  金华光者。谓戒心发行。喻如金华。离欲清净。喻如金光。金。表法身。华。表解脱。光。表般若。三德理圆。故名金华光也。此显如来清净光明。无边相好。皆以持戒而得庄严成就。故律云。诸佛证菩提独觉身心净。及以阿罗汉。咸由律行成△宝盖照空自在力王者。以信为实。七菩提分为盖照耀虚空。令诸众生。得大利乐。自在无碍。故名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也△虚空宝华光者。法身无相。犹若虚空。本来无染。故称为宝。心花发焰照真法界。故名虚空宝华光也△琉璃庄严王者。梵语琉璃。此云青色宝。乃七宝中之最胜者。佛身清净。故曰琉璃。内外明照。故曰庄严。不为群魔之所障蔽。故名琉璃庄严王也。此四如来法喻表显。

  [○庚]十。第二十五之二十九。五佛。

  南无普现色身光佛。南无不动智光佛。南无降伏众魔王佛。南无才光明佛。南无智慧胜佛。

  普现色身光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圆光普照于十方。示现种种所行事。故名普现色身光也△不动智光者。不动智。即根本智体也。谓本佛法身。如如不动故。光者。即差别智。用也。谓从体起用。如月印千江。故名不动智光也△降伏众魔王者。谓如来以无漏慧力。降伏诸魔。波旬受化。于法自在。故名降伏众魔王也△才光明者。谓以无碍智慧辨才照了诸法。破诸烦恼。利益群生。故名才光明也△智慧胜者。胜力也。谓以一切智力破见思惑以道种智力。破尘沙惑。以一切种智力。破无明惑。三惑既除。觉体常照。功强于彼。故名智慧胜也。此五如来。以法表显。

  [○庚]十一。第三十之三十三。四佛。

  南无弥勒仙光佛。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南无世净光佛。南无龙种上尊王佛。

  弥勒仙光者。弥勒。此云慈氏。姓也。仙觉也。谓从发菩提心以来。未尝入俗。故以为姓。仙光者。离垢清净之光也。佛为大慈金仙。以无垢清净智光。普照诸有。离苦得乐。故名弥勒仙光也△善寂月音妙尊智王者。谓智照如月觉妙若音。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善寂月音也。又云。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妙尊智王也。上句为喻。下句为法。谓以权实智光。觉法自在。如月形影音响一切。双亡双照。故名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也△世净光者。谓如来出世以诸道法。教化众生。清净身心。永离黑暗。故名世净光也△龙种上尊王者。谓龙种。世间最为尊上。闻佛音教感发信心。归投于佛。而得自在。故名龙种上尊王也。此四如来。种智显德。

  [○庚]十二。第三十四之三十八。五佛。

  南无日月光佛。南无日月珠光佛。南无慧幢胜王佛。南无师子吼自在力王佛。南无妙音胜佛。

  日月光者。谓以根本智证理。以后得智断惑。情忘理显心地开明。光同日月。故名日月光也△日月珠光者。谓如来以三觉智光。照破一切众生。无明不觉之惑业。故名日月珠光也△慧幢胜王者。谓如来建大智慧幢幡。降伏魔军。功力殊胜。故名慧幢胜王也△狮子吼自在力王者。狮子兽中之王。发声哮吼。百兽潜藏。如来法音奋同狮子。智慧威德。力胜如王。故云狮子吼自在力王也。古云。佛狮子吼。魔外拱手。四众闻之得大无畏是也△妙音胜者。谓如来说法不动声色而周遍十方。故曰妙音。众生闻之。随类得解。究成种智。故名妙音胜也。此五如来。法喻表显。

  [○庚]十三。第三十九之四十一。三佛。

  南无常光幢佛。南无观世灯佛。南无慧威灯王佛。

  常光幢者。谓如来常建大光明幢。无明黑暗。悉皆摧灭。故名常光幢也△观世灯者。谓如来观彼世间众生。从冥入冥。不思返照。是故以大法灯。引归宝所。故名观世灯也△慧威灯王者。以根本智。起后得智。现大法威。故名慧威。犹如灯王。传耀无尽。众生蒙光。而得自在。故名慧威灯王此三如来。以法显德。

  [○庚]十四。第四十二之四十三。二佛。

  南无法胜王佛。南无须弥光佛。

  法胜王者。经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故名法胜王也△须弥光者。须弥。此云妙高。山王名也。谓四宝所成。故称为妙。迥出群峰。故称为高。既高且妙。称为山王。照耀四方。故名曰光。以喻如来四智转成妙觉佛果。高出人天。光明普照。故名须弥光也。此二如来。法喻表显。

  [○庚]十五。第四十四之四十五。二佛。

  南无须摩那华光佛。南无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

  须摩那华光者。须摩那。此云称意华名也。色有黄白。而香光远彻。以喻如来戒善香光。无不称意。故名须摩那华光也△优昙钵罗华殊胜王者。优昙钵罗。此云灵瑞。又云瑞应华名也。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故名殊胜。以喻如来希有难遇。故名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也。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譬如优昙华。时乃一现耳。此二如来从喻表显。

  [○庚]十六。第四十六之四十九。四佛。

  南无大慧力王佛。南无阿閦毗欢喜光佛。南无无量音声王佛。南无才光佛。

  大慧力王者。显非权小智慧之力也。谓如来法王。以大智慧力。引导众生。直到涅槃彼岸。故名大慧力王也△阿閦毗欢喜光者。阿閦毗。此云不动。佛名如如不动故。欢喜。国号。人天喜爱故光者。谓依正二报。并放光明。不动寂常。十方遍照。一切人天。无不欢喜。故名阿閦毗欢喜光也△无量音声王者。谓如来以无尽音声。说无穷妙法。自在无碍。故名无量音声王也△才光者。才辨才也。光。智光也。谓如来具足无量辨才。智慧光明。普利一切。故名才光也。此四如来。从法为名。

  [○庚]十七。第五十之五十一。二佛。

  南无金海光佛。南无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金海光者。谓佛身如海。金光紫赤。照耀无穷。以喻海印三昧。表法殊胜。故楞严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故名金海光也△山海慧自在通王者。谓真实慧如山。方便慧如海。合则成无障碍慧。故名山海慧也。自在通王者。俗谛曰自在。真谛曰通。中道谛曰王。以此三种大智慧。会入三谛理。故名自在通王也。此二如来。智慧表显。

  [○庚]十八。第五十二之五十三。二佛。

  南无大通光佛。南无一切法幢满王佛。

  大通光者。谓觉体曰大。法身德也。觉用曰通。解脱德也。觉相曰光。般若德也。三德圆融。不可思议。故名大通光也△一切法幢满王者。谓五教三乘。名一切法标示人天曰幢。周遍法界曰满。法法自在曰王。以一切法竖穷横遍圆融无碍故名一切法幢满王也。此二如来。以法表显。略释五十三佛名竟。

  佛名经云。三千诸佛。因礼五十三佛。灭除积习得成正觉。佛尚忏礼。况余下耶。今不动法师。集此忏文。将五十三佛。增于三十五佛之前者。普愿法界众生。同共称礼。亦如三千诸佛。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大忏悔文略解卷上
嘉兴大藏经 大忏悔文略解


  大忏悔文略解卷下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释

  [○戊]二。三十五佛复二[○己]初。序源。

  大宝积部。决定毗尼经云。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于贪瞋痴。不怖畏耶。佛言。舍利弗。一切菩萨。有二犯戒。何等为二。一者。瞋相应犯。二者。痴相应犯。如是二犯。名大破戒。舍利弗。因贪犯者。为过微细。难可舍离。因瞋犯者。为过粗重。易可舍离。因痴犯者。为过深重。复难舍离。所以者何。贪结能为诸有种子。生死蔓延连持不绝以是义故。微细难断。因瞋犯者。堕于恶趣。可速除断。因痴犯者。当堕八种大地狱中。难可解脱。舍利弗。若诸菩萨。成就五无间罪。及犯余罪。菩萨应当于三十五佛前。昼夜独处。殷重忏悔。

  [○己]次。显名。科分十二[○庚]初。第一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者。释迦。此云能仁。姓也。从慈悲利物以立名。牟尼。此云寂默。字也。依智慧冥理而为号能仁故。不住于涅槃。寂默故。不住于生死悲智并运。真俗双融。故名释迦牟尼也。此佛从姓字合称。

  [○庚]二。第二之第六。五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南无龙尊王佛。南无精进军佛。南无精进喜佛。

  金刚不坏者。净名云。如来身者。金刚之体。物不能坏。诸恶已断众善普会。何疾何恼。故名金刚不坏也△宝光者。楞严云。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现佛。宣说神咒。故名宝光也△龙尊王者。谓龙中最尊。故称曰王。以喻如来法王众圣中尊。故名龙尊王也△精进军者。谓世军勇猛精进。能却怨敌。如来为大法将。降伏魔军。故名精进军也△精进喜者。谓精进。乃修道之宝。由精进故。专心向道。得法喜乐。佛果圆成。故名精进喜也。此五如来。法喻表显。

  [○庚]三。第七之第十。四佛。

  南无宝火佛。南无宝月光佛。南无现无愚佛。南无宝月佛。

  宝火者。显非世间之火也。有四义故。一。焚烧义。以喻烧诸烦恼故。二。照了义。以喻佛光普照故。三。熏炙义。以喻真如内熏故。四。成熟义。以喻成熟善根故。具此四义。故名宝火也。如楞严云。如来藏中。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是也。此喻如如佛身△宝月光者。宝。体也。以表法身。月。相也。以表解脱。光。用也。以表般若。体相用显。故名宝月光也。此喻如来功德佛身△现无愚者。谓智光一发。痴障全消。故名现无愚也。如圆觉经云。智慧愚痴。通为般若。此喻如来智慧佛身△宝月者。宝。济苦义。月。清凉义。谓以清凉宝。普济众生。除热恼苦。故名宝月也。此喻如来应化佛身。此四如来。法喻显德。

  [○庚]四。第十一之十二。二佛。

  南无无垢佛。南无离垢佛。

  无垢者。谓如来自性清净。本无垢染。故名无垢也。如法界论云。自性清净。无有染着。故名如来也△离垢者。谓如来觉体。无量劫来。永离烦恼尘垢。故名离垢也。如法界论云。不净众生界。染中净菩萨。最极清净者。是说为如来。前是在缠如来藏。本觉性净故。后是出缠如来藏。圆觉究净也。此二如来。并约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