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此土著述
- 观音玄义
观音玄义
问。此十义名字出余经。那得用释此品。
答。大乘义通众经共用。若不许此者。佛性出涅槃。五住二死出胜鬘。诸师那得浪用通众经耶。此品在文虽无十名。总将二问答帖十义意。宛然可解。今已如前。今更别点句句来证十义者。如文云。以何因缘名观世音。又云。以是因缘名观世音。即是据人名也。后文云普门示现即是明法也。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即慈也。愍诸四众即悲也。欲知智在说。十九说法即智慧也。一时礼拜得无量无边福德之利。即福德也。自在之业。即法身也。何故尔。法身于一切得自在。智慧契此故名为业。寿量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威神之力巍巍如是。如是满足之名。即是真身也。普门示现神通力。即应身也。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即药树王身也。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即如意珠王身也。福不唐捐即冥益也。三十三身即显益也。现佛身即实智也。现余身即权智也。观音身即本余身即迹也。又大威神力是本方便力是迹。闻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若有闻是品者。即证了因。功德不少即缘因。不肯受常舍行故。及即时观其音声。观即智。皆得解脱种种调伏众生。八万四千发心等。是利益即断也。第四料简者。
问。人对观音法对普门者。方等有。普门法王子标于人名。此义云何同。
答。此应作四句分别。人非法法非人。人即法法即人。若约华严次第意地。前生死行人未是实相之法。此法亦非彼人。若作不次第意者。人即实相实相即人。人法不二也。若三藏有门明无假人但实法此法非人。若空门揽实法成假人。人法两异。若其不离人论法不离法论人。此乃是二谛意非中道之人法也。若方等对小明大论人法者。明小同三藏明大同华严。般若涅槃等例尔。今方等中明普门者。即大乘意。今明普门是法。何得有法无人。彼明普门是人。何得但人无法。此则人法互举。彼经标人此处标法尔。例如小乘明身子智慧第一。余弟子各就余法门论第一。本以智慧断惑发真无漏。余人无慧那得入道。既得道果果知有慧。但各举其初门别称第一。譬如刀刃断物必藉于背方有利用。诸数如刀背慧数如刀刃。今普门义亦尔。但以因缘之法当普门之名。何得无了因之人耶。若并从观音标名者。此则通漫。欲使世谛不乱互举别名。如身具六根但称为净眼净意。岂得无余根耶。料简慈悲者。
问。若大悲拔苦苦除即是得乐。大慈与乐乐至即是拔苦。何意两分。
答。通论如此别则不然。譬如拔罪于狱。未施五尘身虽免痛根情未娱。此但拔苦未名与乐。又如施五尘于狱。耳眼虽悦不名拔苦。为从别义各显一边。故别说尔。
问。此中何意不论喜舍。
答。四无量心名虽有四但是三义。大经云。忧毕叉。毕叉名舍。舍者两舍也。即是非慈非悲不二之意。不二而二即是慈悲。喜者。从乐生喜初欲与乐。众生苦重不能得乐则无所可喜。若拔苦竟即能得乐。还遂本怀故乐后加喜。苦后无此故不开喜。如阿输加王七日应死。虽有五欲之乐忧苦切心。又如一身少许痛恼能夺一身之乐。故知苦重不得乐也。
问。禅支明喜在前乐支在后。复云何。
答。禅支就从粗入细。此中庆彼得乐故喜心在后也。
复次外道修四无量自证禅定。作想虚运彼无实益。不能令他拔苦得乐。虽自获定虚妄世法。报尽还堕不免于苦。自他俱无利益。若二乘修四无量但自拔苦于他无益自拔分段未免变易。灰身灭智非究竟乐。今菩萨不尔。非凡夫行非贤圣行。非凡夫者不同自受禅乐。非贤圣者不同自拔于苦。不同自受乐故即与他乐。不同自拔苦故即拔他苦。亦是即拔苦是即与乐。即与乐亦即是拔苦。但分别说之誓愿相对。前明拔苦后明与乐尔。料简福慧者。
问。观音对智称之而拔苦。普门对福见之而得乐何也。
答。智是光明正治闇惑。惑是生死苦恼。若治闇惑之苦。岂不用智解之光。故称智慧人名即拔苦也。法是法门门名能通。通至涅槃安乐之处。初习此法是得乐因。后证此法是得乐果。故对此普门明其与乐也。
问。福慧相须本不相离。若定而无慧者此定名痴定。譬如盲儿骑瞎马必堕坑落堑而无疑也。若慧而无定者此慧名狂慧。譬如风中然灯摇扬。摇扬照物不了。故知福慧相资二轮平等堪能运载也。若尔。何意以智慧拔苦福德与乐耶。
自有福德是智慧智慧是福德。自有福德非智慧智慧非福德。大小乘皆备四句。如六度菩萨修般若。分阎浮提为七分。此是世智不能断惑。此犹属福德摄。即名此福是智故。此智是福不断惑故。若声闻人智慧能断若名智慧非福德。如饿罗汉也。若福德非世智亦非出世智者。如白象也。若大乘四句者。别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此慧不能破无明。此慧还属福德摄。不破无明故。此福是智慧方便治取相故。若地前皆名福德。地上皆名智慧。此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方等般若带小明大。若带小福慧如前四句。明大福慧如向四句。今此普门名福慧者。福即是慧。慧即是福。福慧不二。故大论云。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此慧那得无定。得首楞严定何曾无慧。论云健相三昧能破强敌。大经云。佛性者。有五种名。亦名般若亦名师子吼。亦名首楞严亦名金刚佛性等即是定慧具足之名也。非禅不慧。非慧不禅。禅慧不二。不二而二。分门别说作定慧二解。故释论解般若明十八空。解禅定明百八三昧。此是二说二即不二。料简真应者。亦有四句之殊。非真非应。应而非真。真而非应。亦真亦应。若非真非应。此就理可解。又就凡夫。不见理故非真无用故非应。此亦可解应而非真者。外道亦得五通同他施化。通论亦得是应而不得名真。真而非应者。二乘人入真断结。灰身灭智不能起应。此亦是通论其真尔。亦真亦应者。此则别显中道为真。即真而论用为应真应不二。不二而二者故言真应尔。今依文互举一往言其真应。前番问答明真身常益。后番问答明应身间益。常间不得相离二鸟俱游。二往为论真身亦恒亦不恒。应身亦间亦不间。若小乘明义。例如善吉石窟观空见佛法身。莲华尼则不见。此岂非小乘中真身恒益不恒益义。丈六之应亦有见不见。此岂非应身有间有不间义。大乘法身亦尔。于理为恒益于情为不恒益。应身亦尔。此缘灭彼缘兴无有断绝是不间义。同质异见是其间义。而今分别。一往前问答属恒益。后问答属不恒益也。料简药珠二身者。药有差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致宝之用。故经云。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也。如意珠王非但雨宝亦能除病。大施太子入海得珠还治父母眼。大品云。若人眼痛珠着身上病即除愈故知通具二义。若别据一边。约除患以譬药证乐以况珠尔。料简冥显两益。凡有三十六句。料简权实二智者。前问答实智照真而众生得脱。权智照假而众生得度。度为度权亦度于实。脱为脱真亦脱于假。答此亦具四句。或因真智解脱于权。七难消除二求愿满是也。或因真智解脱于实。三毒皆离是也。或因权智得度于实。三十三身得度是也。或因权智得度于权。于怖畏急难之中得无畏是也。或二俱度脱。或二俱不度不脱。今依文判互出一边。前文脱权后文度实。料简本迹者。通论本迹俱能拔苦与乐。故寿量云。闻佛寿无量得清净无漏无量之果报。即是从本得乐。请观音云。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此是从迹拔苦。众生不达本源后流转苦恼。若识本理即于苦而得解脱也。众生若不见迹中施化。不能三业种福则无功德之因。焉致乐果。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前问答是明迹本。后问答是明本迹。
问。本迹与真应云何异。
答。真应就一世横辩。如诸经所明。本迹就三世竖论。如寿量所说。料简缘了者。
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
答。具。
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
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性善法门尽。纵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如秦焚典坑儒。岂能令善恶断尽耶。
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不断性恶还令修恶起耶。
答。阐提既不达性善。以不达故还为善所染。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阐提为例耶。若阐提能达此善恶。则不复名为一阐提也。若依他人明阐提断善尽为阿梨耶识所熏更能起善。梨耶即是无记无明。善恶依持为一切种子。阐提不断无明无记故还生善。佛断无记无明尽无所可熏故恶不复还生。若欲以恶化物。但作神通变现度众生尔。问若佛地断恶尽作神通以恶化物者。此作意方能起恶。如人画诸色像非是任运。如明镜不动色像自形。可是不可思议理能应恶。若作意者与外道何异。今明阐提不断性德之善遇缘善发。佛亦不断性恶机缘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恶事化众生。以有性恶故名不断。无复修恶名不常。若修性俱尽则是断不得为不断不常。阐提亦尔。性善不断还生善根。如来性恶不断还能起恶。虽起于恶而是解心无染。通达恶际即是实际。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缚不脱行于非道通达佛道。阐提染而不达与此为异也。料简智断者。此是一法异名不得相离。如人一体。何故从智拔苦从断与乐。然而慧解之心称智。无缚碍身称断。譬如人被缚。运力属智肃然附外属断运力属心。故名智慧庄严。附断体散属色身名福德庄严。今经文言说不得一时。故互举智断若深得此十义意者。解一千从。广释观世音普门义则不可尽也。第二别释名者。为二。先明观世音。次明普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通释如前。别者则以境智因缘故名观世音。云何境智。境智有二。一思议境智。二不思议境智。思议境智又二。一约理外。二约理内。理外为四。一天然境智。只问此境为当由境故境由智故境。此智为当由智故智由境故智。若由境故境此境是境。境即自生境。若智由智故智亦是自生智。自生名性自尔。非佛天人所作。照与不照恒是境智。故名天然境智。二明相待者。若境不自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因境故智此即他生义。何故尔。境自生境既称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从智生岂非他境。智亦如是故名相待。次明因。缘境智者。若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缘故境。智亦如是。此即境智因缘共生义。共生有二过堕自他性中。次绝待明境智者。非境非智而说境智。此即离境离智无因缘而辩境智者。此是无因缘绝待。从因缘尚不可得。何况无因缘。一往谓绝理而穷之不成绝待。并是理外行心妄想推计。故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那得如前四种。计执是实余妄语。性实之执见爱生着九十八使。苦集浩然流转不息。云何执此而生苦集。随执一种境智谓以为是。随顺赞叹心则爱着而生欢喜。即是贪使。若人违逆责毁心则忿怒而生嗔恚即是嗔使。贪恚既起岂非痴使。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执矜傲于人岂非慢使。既执此为是。今虽无疑后当大疑岂非疑使。我知解此法。法中计我岂非身见。六十二见随堕一边岂非边见。如此妄执不当道理岂非邪见。执此是实计为涅槃岂非见取果盗。谓此为道依之进行岂非戒取因盗。十使宛然皆从所执境智上起。将此历三界四谛则有八十八使。就思惟历三界则有九十八使。此则集谛结业颠倒浩然。方招苦果生死不绝。于其境智不识苦集。何处有道灭。既不识四谛则破世间出世间因果。无世出世法故无法宝。不识出世果无佛宝。不识出世因无僧宝贤圣之义。一切俱失。若作如此执自生境智者。只是结构生死。增长结业过患甚多。若非理外境智更将何等为理外耶。故大论云。凡夫三种语。见慢名字。圣人但一种语。名字。今凡夫见慢取着谬用佛语。介尔取着乖理成诤。虽傍经论引证文字。如虫蚀木偶得成字。寻其内心实不能解是字非字。口言境智不解境智。以不解故如服甘露。则以境智起见伤命早夭。故为龙树所破。今不取此为境智以释观世音。自生境智既尔余三句亦然。二明思议理内境智者。亦作上四门。名字虽同观智淳熟不生执见。毕故不造新成方便道。发生暖顶乃至十六心眼智明觉。豁然得悟。破诸见惑与理相应。譬如盲人金[金 畀]抉膜灼然不谬。此之真观名之为智。所照之理名之为境。以发无漏故称理内境智。虽见此理终是作意入真。故名思议境智也。今明观世音亦不从此境智因缘得名也。
次明不思议境智者。若自他共无因等四句俱非境智者。今诸经论所明或从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等。若不尔者。云何辩境智耶。
答。经中所明。皆是四悉檀赴缘假名字说。无四性执。若人乐闻自生境智。即说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其欣欲之心。或时宜闻自境自智闻必生善。或时对治说自生境智。说必破惑。有时说此令即悟道。若无四悉檀益。诸佛如来不空说法。虽作四说无四种执。无执故无见爱。众生闻者如快马见鞭影。即破惑入道故名为智。此智所照名之为境。如是通达则识苦集道灭。三宝四谛宛然具足。若以智照境入空取证。成真谛理内思议境智。如前说。若不以果为证。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为境智。是字不在内外中间。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无所有故。虽作四句明境智实不分别四句境智。虽作四句闻境智实不得四句境智。虽体达四句境智实不作四句思量境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四句思惟图度。故名不思议境智。金光明云。不思议智照不思议智境此具如大本玄义境智妙中广说。龙树先破一异时方然后释如是我闻等义。今类此先破理外境智。后明不思议四悉檀。悉檀义如大本玄义。夫依名字为便。应先明观智次辩世境之音。若解义为便。前明世境。次辩观智。如先有境可得论观。若未有境何所可观。譬如境鼓后方映击。今从义便。先明世音。后论观智也。世者为三。一五阴世间。二众生世间。三国土世间。既有实法即有假人。假实正成即有依报故名三种世间也。世是隔别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种五阴。十种假名。十种依报。隔别不同故名为世也。间是间差。三十种世间差别不相谬乱。故名为间。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为法。各各有界畔分齐。故名为界。今就一法界复有十法。所谓如是相性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则有千法。如是等法皆是因缘生法。六道是惑因缘法四圣是解因缘法。大经云。无漏亦有因缘。因灭无明即是三菩提灯。是诸因缘法即是三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故明十种法界三十种世间。即是所观之境也。此境复为二。所谓自他。他者谓众生佛。自者即心而具。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由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