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卷


小乘论
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卷
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


  

杂阿毗昙心论卷第一上
序品第一
  古昔诸大师  于诸甚深法
  多闻见圣迹  已说一切义
  精勤方便求  未曾得异分
  阿毗昙心论  多闻者已说
  或有极总略  或复广无量
  如是种种说  不顺修多罗
  光显善随顺  唯此论为最
  无依虚空论  智者尚不了
  极略难解知  极广令智退
  我今处中说  广说义庄严
  (广说梵音云毗婆沙以毗婆沙中义庄严处中之说诸师释法胜阿毗昙心义广略不同法胜所释最为略也优婆扇多有八千偈释又有一师万二千偈释此二论名为广也和修槃头以六千偈释法宏远玄旷无所执着于三藏者为无依虚空论也)
  敬礼尊法胜  所说我顶受
  我达摩多罗  说彼未曾说
  弟子咸劝请  毗昙毗婆沙
  专精思惟义  贤众所应学
  正要易解了  离恼济群生
  复次为显现清净烦恼对治。依阿毗昙毗婆沙所应故。大德法胜及我达摩多罗。共庄严杂阿毗昙心。离诸广略说真实义。问且置真实义。云何名阿毗昙。云何名毗婆沙。答于牟尼所说等谛第一义谛甚深义味。宣畅显说真实性义。名阿毗昙。又能显现修多罗义。如灯照明。是惠根性若取自相则觉法。是阿毗昙若取众具是五阴性。名者诸论中胜。趣向解脱是名阿毗昙。
  复次毗婆沙者。于牟尼所说性真实义。问答分别究畅真要。随顺契经开悦众心。所谓性相名字地依行缘念智根定世善。及界学。见谛断义。缘方便得亦离欲得。何处初起摄相应因缘果有果等。无量诸法种种义。生说种种类种种说。是名毗婆沙论。如佛世尊略说二智法智比智。毗婆沙说无量分别。所谓彼法智者。是无漏惠性。是智相。名者初知法故。是名法智。在六地依欲界十六行境界四谛四念处智即智相三根三三昧相应(三根者喜乐舍也三三昧谓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堕三世缘三世及离世。是善缘三种(谓善不善无记)。是不系缘欲界及不系。是学无学缘三种(谓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也)。是不断缘三种(谓见谛断修道断不断也)。名缘及义缘方便得离欲得欲界起法界法。入行阴所摄。意界法界意识界相应。三因自性三因所生四缘。自性四缘所生。是初生无漏依果及功用果。俱生者唯功用果。有果者三果。谓前二及解脱果。不说增上果。如是一切法应当知。问已知久远缘起根本阿毗昙毗婆沙说彼对治。何故说真实义。答为知真实义故。若不分别诸论难可了知。以不知故实智不生。实智不生故不知真实。不知真实故不见烦恼诸行过恶。以不见过故堕于恶趣。与彼相违则生天解脱。问已说所以说。当说真实义。答是论于诸论中最为殊胜。具足显示一切境界。于阿毗昙论增广智惠。五浊世增。时命智慧念皆悉损减。观察是等于广大论闻持恐怖。为利自他略说真实三时善说。哀愍外道邪论诸师。远慕前胜正论法主及诸圣众。普于是中生大敬信。开发众生佛法僧念故。显示三宝真实功德。方造论端故说是偈。
心界品第一
  顶礼前最胜  离恼安教尊
  所说悉具足  罗汉见真谛
  顶礼者。起善心转爱果举体敬礼也。前者先也。何者为先谓最胜也。示供养处故。最胜有何义。伏诸烦恼故名最胜。如偈所说。忧波伽当知。如我等诸佛悉已离诸漏。是故名最胜。离恼者。烦恼诸缠烧其身心。世尊旷劫悉安众生。炽然永尽故名离恼。安乐说故当知离恼。是故次说安教。安者谓安隐也。教谓言说。教有所安故曰安教。略说自安安他。离恼者自安也。安教者安他也。不颠倒故故知安教。是故次说所说悉具足。说者言说也。即是安教。具足者。辩正深妙显现决断。说不颠倒到真实义。不违二谛故曰具足。是故礼彼名供养法。阿罗汉者。到究竟处法相满足。是故次说阿罗汉。真实福田应彼供养故名阿罗汉。此一向说无学。说无学已次说学见真实。真实者。四圣谛不颠倒。谓已学八忍八智见彼真谛故名见真实。虽住见道未周四谛必当见故亦名见真实。问何故敬礼。答。
  牟尼尊悉知  法聚二种相
  亦为他显现  我今说少分
  牟尼者。身口意满故曰牟尼。悉者。凡一切智所说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流布至今。知者。知见觉义也。法者持也。持自性故名法。法有积聚故名法聚。彼善法善法聚。不善无记法亦如是。二者数名。相者相貌也。问云何二相。答自相及共相。自相者不共。即此非余。如碍相是色。如是比。共相者共。此及余。如色无常。如是比。问若碍相是色自相者亦是共相。观四阴故是自相。观十种色故是共相。如是自相即共相观故。二种自相共相则为不成。答一自故。碍者是色相故。名色自相众色差别故说十种。汝言观故自相共相不成者不然。何以故。不坏故。如父子。如果种。如苦集谛。如听制。若观自相则非共相。若观共相则非自相。如一人亦名父亦名子。以父故名子。以子故名父。若观父则不观子。若观子则不观父。若言不成者不然。何以故。已成故。是为父子义成。若善若恶正见邪见于中广说起无间业。若无父义亦无无父邪见及有父正见。此若无者净秽亦无。净秽无者解脱亦无。若无无间业者亦无因果。因果无者一切法亦无。莫言非过。是故父子义成不可已成更成。若已成更成此则无穷。是故自相共相义成。问佛所知法一切当说耶。答不也。问何所说。答亦为他显现。我今说少分。显现者开示义也。他者受化人也。若义饶益随顺梵行。如申恕林契经说。于彼为他说法中我今说少分。如来所知深广无量。如舍利弗等尚不能尽说。况复余人。问世尊说何法。答有漏无漏如是一切。
  一切有漏行  离我乐常净
  不见有漏故  计我等妄受
  此诸有漏行。不自在故离我。三苦成故离乐。缘力故离常。烦恼处故离净。问何等是有漏行。答诸烦恼所生五阴。问若有漏行离我乐常净者。云何众生而于中受。答不见有漏故计我等妄受众生于有漏行不知相已便受我乐常净。作业所覆故不知非我。威仪所覆故不知是苦。相似相续覆故不知非常。薄皮覆故不知不净。如是不知故受我乐常净。问何相为有漏行。答。
  若增诸烦恼  是圣说有漏
  以彼漏名故  惠者说烦恼
  若依若缘增长身见等诸烦恼。如使品说。彼诸行从漏生故。生漏故。漏处故。是说有漏法。无漏缘不增长。软中上者不然。增依故非不增。增依不增缘。问何故。答。
  以彼漏名故  惠者说烦恼
  烦恼者说名漏。一切入处常漏故。心漏连注故。是故增烦恼诸行当知是有漏。问彼更有名耶。答。
  亦名为烦恼  受阴及与诤
  烦受诤起故  是诸贤圣说
  即此有漏行。名为烦恼受阴诤。何以故。烦受诤起故是诸圣贤说。身见等诸烦恼恼众生故名烦恼。受自身故名受。扰乱心故名诤。诤有三种。烦恼诤。阴诤。斗诤。烦恼诤者。百八烦恼。阴诤者死。斗诤者。各各相违。当知此中说烦恼诤。身见等诸烦恼生诸有漏行。从烦恼生故说烦恼。从受生故说受阴。从诤生故说诤。已说受阴相。阴相今当说。
  若行离烦恼  亦解脱诸漏
  此及前受阴  是阴圣所说
  若行离身见等诸烦恼及诸漏故。当知是无漏行。此诸无漏行及前说受阴。是名为阴相。阴受阴差别者。转不转合是阴。转者是受阴。问何者是。答。
  所谓色受阴  想行及与识
  是五阴次第  粗细随顺说
  是五阴谓色阴受想行识阴。云何色阴。一切诸色过去未来现在。如是广说。彼起已灭是说过去。未起未灭是说未来。已起未灭是说现在。在自身名为内。在他身及非众生数名为外。复次内外义如入处说。粗者名有对。细者名无对。若言不成是则不然。观故观故不成者不然。若观粗则非细。染污名恶色。不染污名好色。过去未来名为远。现在名为近。远义四种。如行品说。彼一切一向略说。色阴此名略非事略。如色阴。受想行识亦如是。于中差别者。自身受名为内。他身受名为外。内缘外缘方便力起境界力起。粗者五识身。细者意地。染污不染污界地亦如是。乃至识阴亦如是。行是行阴。外者众生非众生数当知。问色乃至识有何相。答碍相是色相。随觉是受相。顺知是想相。造作是行相。分别是识相。彼过去色虽不碍曾碍故。当来色虽未碍当碍故。极微一一虽不碍众微集则碍。无作虽不碍以作色是碍故彼亦碍。如树动影亦动。如色阴过去未来。余四阴亦如是。问何故前说色阴乃至识阴。答是五阴次第粗细随顺说。彼五阴中色阴最粗。五识依故。六识境界故。是故前说。受阴虽非色行粗故如色说如我首足等痛受随转如是乃至识阴最细是故后说。复次从不可知本际已来。男为女色女为男色。染着处故。是故前说。乐受贪故起色欲。想颠倒故起乐受贪。烦恼故起想颠倒。依意故起烦恼。复次二种色观故入佛法中为甘露门。谓不净观及安般念。彼不净观者观造色。安般念者观四大。是故前观色阴。观色已见受过。见受过已想不颠倒。想不颠倒已烦恼不行。烦恼不行已心则堪忍。此则顺说五阴。今当逆说。净秽之生以心为本。故前观识阴。观识已烦恼薄。烦恼薄已起法想。起法想已则贪受不生。贪受不生故观察色。是故先说色阴乃至识阴。问云何分别说色阴。答。
  十种谓色入  及无作假色
  是分别色阴  牟尼之所说
  十种谓色入者。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无作假色者。如业品说。是诸色一一说色阴。
  所名为识阴  此即是意入
  于十八界中  亦复说七种
  谓识阴即是意入。十八界中说七心界。
  余则有三阴  无作三无为
  是则说法入  亦复说法界
  余三阴者。受阴想阴行阴。无作三无为者。虚空数灭非数灭。此七法说法入亦说法界。问以何等故受想别立阴。余心法立一行阴。答。
  轮转于生死  当知二诤根
  是故别受想  建立二种阴
  二事故众生轮转生死。谓乐受贪及颠倒想。乐受贪故行爱。倒想计着故行见。二诤根者。习欲爱贪欲缚从受生。见欲缚从想生。受修诸禅想修无色。复次心法或根或非根。根法是受非根法是想。是故随义说。问五阴一切是行。何故说一行阴。答。
  五阴虽是行  而一受行名
  有为法多故  说行阴非余
  以行阴中有相应不相应等有为行多。相应者思愿等。不相应者谓得等。问一切悉是行阴。何故契经说一思为行阴非余。答胜故增上故前故。作相是行相。彼思是作性。若有余阴悉入五阴中。今当如实说。
  广说诸法阴  其数有八万
  戒等及余阴  悉是五阴摄
  八万法阴皆色阴摄。以佛说语性故。有说。名性者行阴摄。余戒等五阴。彼戒阴色阴摄。定惠解脱解脱知见阴皆行阴摄。若有余阴名悉入五阴中。问齐何当言法阴。答。
  法阴谓经论  如是一一说
  及诸对治行  悉名法阴数
  有说。一一经论名为法阴。如是经论数有六千。复有说。一一阴处是法阴处。又说。阴处界处等为法阴数。如是说者谓众生有八万行。是故世尊随彼所行为说对治。悉是法阴数。问前说十种谓色入。亦无作假色是名色阴。何等为入。答。
  所谓眼耳鼻  舌身及与意
  色声香味触  余则说法入
  彼眼入者。眼识所依。四大所造净色。不可见有对。耳鼻舌身亦如是。差别者。随识所依。意入者。是心意识。名义业世施设。彼名等所作差别应当知。名者。名为心。名为意。名为识。义者。集起是心义。思量是意义。别知是识义。业者。远知是心前知是意。续生是识。世者。过去世是意。当来世是心。现在世是识。施设者。界施设心。入施设意。阴施设识。复次贪恚痴等分别则无量境界。定心名不乱。此相违染污心名为乱。懈怠相应心名为下。精进相应心名为举。少习净心及染污心名为少。多习净心名为多。少根易得少对治少随转。诸染污心名为小。此相违善心名为大。于彼得修习修不修习。如是染污心名不修。此相违善心名为修。自性解脱及在解脱。于彼染污心名不解脱。此相违善心名解脱。或有心自性解脱非在解脱。或有心在解脱非自性解脱。或有心自性解脱。亦在解脱或有心非自性解脱亦非在解脱。自性解脱非在解脱者。是学无漏心。在解脱非自性解脱者。是无学有漏心。自性解脱亦在解脱者。是无学无漏心。非自性解脱亦非在解脱者。是学有漏心及凡夫心。色入者三种。谓色处俱。色者青黄赤白。如是广说。处者身作色。俱者如造画等。声入者三种。谓因受四大声。因不受四大声。因俱声。因受四大者。谓咽喉唇舌因缘发声。因不受四大者。谓风铃树等因缘发声。因俱声者。谓击鼓吹贝因缘发声。彼声一一有二种。谓可意不可意。香入者三种。谓好香恶香非好恶香。味入者六种。谓辛酸甜苦咸淡。问若尝味时。别味者为舌识。先觉为身识耶。答若先觉冷暖则先身识后舌识。若先别辛等味者则先舌识后身识。触入者十一种。谓四大及七种造色。七种造色。谓涩滑轻重冷暖饥渴。涩者粗强。滑者细软。轻者不可称重者淳厚。冷者求暖。饥者欲食。渴者欲饮。问何大增故涩滑乃至饥渴。答或有说无偏增者。彼业报先得涩。四大果乃至饥渴。复有说。水火增故滑。地风增故涩。地水增故重。风火增故轻。水风增故冷。风增故饥。火增故渴。问几触能起身识。答有说。从涩至渴一一能起。又说。五触能起四大与涩。如是乃至饥渴。复有说者。十一种起身识等。是身识境界故无过。有二种自相。事自相及入处自相。事自相者等境界。入处自相者自相境界故。此十一种。二种欲界系。饥及渴非色界系。九种欲界色界系。色界衣虽不可称。余亦可称亦可积聚。虽无冷暖之患。而有长养调适。饥渴者。或说依果以饮。食能断故。阿毗昙者说。报色不可断已更续。罽宾者说。饥渴是善不善报障故不可知。食消已还复可知。是故富者饥渴是善报。贫者饥渴是不善报。法入者。四种无作色。如业品说。心法如行品说。心不相应行如杂品说。无为此品后当说。内入中眼入境界粗故前说。外入中色入自性粗故前说。苦乐所入门故说入处。又杀义是入处义。心心法于此中灭。问入处触入处何差别。答触入处即是入处。或入处非触入处。外入是也。若内入处非分者。是入处。非触入处(缘差不起触者名非分也)。触所住故名触入处。触空者唯是入处。触所入门故如窗牖(天竺为窗牖为风入)